正統十五年八月,北伐大軍凱旋。
這場戰争曆時五個月,朝廷四路兵馬同時出擊,橫掃大漠,将北元勢力徹底清除。
中軍正面擊潰瓦剌,東路軍将鞑靼殘部驅趕至斡難河以北,西路軍收複哈密,至此,整個河套地區、漠南漠北、奴兒幹都司全部劃入大明版圖。
這是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功績!
京城早就震驚了,得知皇帝凱旋,郕王朱祁钰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裏迎駕。
這已經是第二次迎駕了,也算是輕車熟路。
朱祁鎮的禦辇自安定門入城,在全城百姓的歡呼聲中……意外發生了!
嗖!
一支羽箭破空而來,直直飛向高頭大馬上的朱祁鎮!
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所有人都沒預料到,竟然有人暗中埋伏,準備刺王殺駕!
樊忠來不及作出反應,隻得大喊道:“皇上小心!”
朱祁鎮下意識地一側身,羽箭擦着自己面門飛過去,釘在街邊店鋪的門匾上。
“護駕,護駕!”
樊忠帶領親衛,緊緊聚攏在朱祁鎮身邊。
袁彬則帶着錦衣衛,向着箭矢飛來的地方沖過去。
那是一間酒樓,箭是從三樓窗口飛出來的。
朱祁鎮回過神來,後背全是冷汗。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人行刺!
什麽情況?
人群已經慌了,場面非常亂,李珍騎馬上前,舉起刀,大吼道:“所有百姓,蹲下!”
這一嗓子非常好使,路邊的百姓紛紛蹲下身,将頭埋的低低的。
如此一來,若是有歹徒混在其中,也隻能跟着蹲下來,無法繼續實施刺殺行動。
慌亂的局面暫時得以控制。
另一旁,袁彬已經帶着人從酒樓裏出來了。
在他身後,隻見兩名錦衣衛架着一名黑衣人,那黑衣人軟趴趴的,似乎就是刺客。
“皇上,刺客抓到了!”
袁彬手裏拎着一把弩,還有一把帶血的匕首。
朱祁鎮皺眉道:“究竟怎麽回事?”
袁彬回道:“刺客眼見行刺失敗,已經自盡了!”
這時候,朱祁鎮突然感覺到人群中有個熟悉的面孔,正看着自己。
他順着目光看去,兩人四目相對,對方輕輕地搖了搖頭,然後繼續低下頭來。
絕聲衛,楊智聰!
朱祁鎮似乎意識到什麽,趕忙問道:“刺客呢,帶過來!”
袁彬一揮手,身後兩人架着刺客走上前來。
朱祁鎮打眼一瞧,心中陡然一驚。
此人穿着黑衣,身材瘦小,明顯是個女人。
再一看臉,竟然是自己暗地裏培養的十八号暗探,宋顧惜!
他急忙問道:“死了嗎?”
袁彬回道:“傷口在腹部,還有氣息!”
“快,馬上回宮,命禦醫全力救治,朕要她活着!”
“是!”
袁彬一揮手,身後兩人扛起宋顧惜,向皇宮奔去。
此時,錦衣衛、順天府、五成兵馬司都出動了,京師已經全部戒嚴。
陪伴在朱祁鎮身旁的朱祁钰臉色蒼白,不知如何是好。
上一次皇上親征歸來,就趕上曹吉祥那幾個鳥人密謀造反。
今日更過分,直接來個當街行刺,自己這個監國當的,真是一言難盡!
朱祁鎮冷着臉,說道:“回宮!”
禁衛開路,禦辇進了宮門,樊忠對身後的文武百官說道:“皇上有旨,着郕王、靖安郡王、内閣大學士、順天府尹到奉天殿議事!”
文武百官噤若寒蟬,被點到名的紛紛灰頭土臉,前往奉天殿。
朱祁鎮坐在龍椅上,臉色極其難看。
這麽大的勝仗,凱旋之師,竟然受到如此待遇!
朱祁钰率先跪拜道:“臣弟萬死,請皇上責罰!”
其他人也紛紛跪在朱祁钰身後,大氣都不敢出。
朱祁鎮緩緩道:“先别死不死的,都說說吧,究竟是怎麽回事?”
“是臣弟……臣弟……失察……”
朱祁钰冷汗直流,卻不知說什麽好。
張輔緊跟着說道:“老臣輔佐郕王監國,事先并未察覺有人行刺,是老臣失職,請皇上責罰!”
曹鼐等人也紛紛表示,願意承受責罰。
朱祁鎮擺手道:“廢話就免了,袁彬!”
“臣在!”
“這件事交給錦衣衛徹查,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全力配合!”
“遵旨!”
朱祁鎮重重歎了口氣,說道:“也先十幾萬大軍也沒能奈朕如何,卻沒想到,竟然被一名刺客,一柄弩箭,險些要了朕的性命!”
朱祁钰等人苦着臉,紛紛無言以對。
“好了,這件事自有錦衣衛去查!”
朱祁鎮擺了擺手,一臉煩躁地說道:“郕王,你來說說京城裏的事!”
“是!”
朱祁钰咽了口唾沫,然後說道:“皇上親征這段時間,京師中大大小小的事務由臣弟、靖安郡王和内閣諸公共同協商解決。其一,淮安府黃河決堤,工部左侍郎王永和前去治水,王侍郎不顧個人安危,與役夫一起勞作,率領民衆堵口、築堤、修堤,成功避免了災情擴大。其二,河南開封一帶出現大規模旱情……”
朱祁鎮一件一件聽下去,水患,旱情,蝗災……各種災禍不斷,幸好今年國庫充裕,有地方受災,朝廷直接撥款,大部分災情都能解決。
“其六,浙江、福建沿海倭患嚴重,靖安郡王提議,在甯波、福州兩地加設備倭衛,抵禦倭寇入侵……”
“等一下!”
朱祁鎮突然打斷他,問道:“倭患嚴重,究竟是怎麽個嚴重法,具體說說!”
朱祁钰回道:“六月十二日,倭寇自福州登陸,搶掠一番後離去。七月三十日,倭寇自甯波登陸,劫掠沿岸百姓,南京守備、魏國公徐承宗得知消息,立刻出兵平寇,賊人自知不敵,逃回海上。期間在台州、泉州等地,也有小規模倭寇劫掠的消息。”
朱祁鎮想了想,說道:“加設備倭衛的事先放一放,朕自有打算,你繼續說!”
“是!”
朱祁钰繼續彙報,朱祁鎮卻再也聽不進去,滿腦子想着倭寇的事。
漠北平定,大明已無後顧之憂,接下來就是大航海。
此時,哥倫布還沒出生,而自己這邊還有鄭和下西洋的老班底,無論是航海技術還是寶船配置,比西方的船隊隻強不差。
平倭開海,迫在眉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