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解放嘴裏念叨着林爲民給他起的筆名:“二月河,二月河……”
越念越覺得有意境,更有深意,林老師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
“林老師,您這個名字起的實在是太好了。”冷解放激動的說道。
林爲民對冷解放的反應非常高興,看來解放同志也不是那麽不谙情理嘛!
“您不知道。我老家是山西的,兩歲那年随父母過黃河南下,後又幾經輾轉,最終在南陽定居。二月河這個筆名恰好蘊含了我老家這條母親河的意向,真是好!”
望着解放同志那一臉欣慰又榮幸的表情,林爲民暗自警惕,解放同志這馬屁水平有點高啊!
今天林爲民去參加《紅樓夢》座談會,本來是請了一天假的,下午卻出現在了國文社。
“爲民,你怎麽回單位了?”覃朝陽看到走廊上的林爲民,詫異的問道。
“遇上點事。”
“什麽事?”
林爲民把覃朝陽拉進辦公室,拿出一疊稿紙,“你瞧瞧這個!”
覃朝陽接過稿紙,這是又收到什麽不錯的稿件了?
他坐回椅子上,翻閱起稿子。
看了最開始的兩三萬字,覃朝陽翻到了稿件的最後幾頁,“這小說沒寫完?”
“嗯!”
林爲民點點頭,将自己今天開會後遇到冷解放的遭遇說了一遍。
“所以,現在人已經安排到了招待所?”
“嗯。”
“你想發這部小說?”
“嗯?”
“一直把他關小黑屋?不寫完不放出來?”
林爲民臉色難堪,“領導,您把我當成什麽人了?”
“伱敢說你不是這麽想的?”老覃同志絲毫不顧及同事的面子。
林爲民憤怒了,“我……我這還不都是爲了我們刊物好嘛!”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啊!
林老師仰天長歎!
“行了行了!”覃朝陽安撫道:“知道你愛崗敬業,任勞任怨,一心爲公!”
“瞧瞧你這不情不願的樣子,不想誇就别誇!”
覃朝陽瞪了他一眼,“德性!”
林爲民正色道:“這小說沒啥問題吧?我可答應人家要發了!”
覃朝陽無奈道:“你小子這大話能不能晚點說,總是搞這種先斬後奏的事?”
林爲民的大膽,真是讓老覃又愛又恨。
愛的是他的果斷和大膽出手一次又一次的給《當代》帶來優質的稿件,恨的是他一點組織紀律性沒有,絲毫不顧及編輯部的整體工作。
“時不我待啊!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了。你就說這稿子質量怎麽樣吧?”
林爲民絲毫不在乎老覃的唠叨,他知道,隻要拉來像樣的稿子,老覃對他的容忍度一向很高。
覃朝陽的眼神在稿紙上打了個轉,“嗯~,要是保持這種水準的話,可以嘗試發表。”
“什麽叫嘗試發表?姚雪垠的《李自成》都能得雁冰文學獎。”
“寫個曆史類小說,就應該得雁冰文學獎?”
“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覺得這部小說是有希望成爲《李自成》那樣的作品的。”
覃朝陽沉吟着說道:“目前看,還差點意思,就是不知道寫完會是什麽成色。”
他又翻了翻稿子,問道:“計劃寫多長啊?”
“四卷内容,這才是第一卷。”
覃朝陽意外的看向林爲民,“那少說也得有百萬字了吧?”
“不好說,看他前面這些内容,光這一卷的内容怎麽着也得三四十萬字,四卷全寫完,百萬字都打不住。”
“能有這樣的雄心和筆力,倒是值得培養!”
百萬字的長篇小說,不是一般的作家能夠駕馭的。
林爲民微微自得,“要不然我能把人帶回來嘛!”
“行了,先讓他安心在樓上寫着吧。”
“得嘞!”
翌日一早,林爲民剛進辦公室。
柳蔭一臉八卦的問道:“爲民,聽說你昨天在大街上撿個作者?”
嗯?
老覃!
同事們不顧林爲民的解釋,聚在一起八卦。
爲什麽組稿這種事一到林爲民那裏,就會變得奇奇怪怪呢?
“诶,爲民!”姚淑芝叫了林爲民一聲。
“幹嘛?”
姚淑芝甩過來一張報紙,是今天的《燕京日報》。
報紙上的文章标題赫然寫着:“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顧問委員會成立”。
文章不長,一千字左右。
在最後一段提到了《紅樓夢》顧問委員會的名單,在一衆大佬的名字當中,“林爲民”這三個字分外惹眼,排在顧問委員會名單的最末。
“行啊,現在都混上《紅樓夢》的顧問了!”姚淑芝的表情中帶着幾分驚歎。
受邀成爲《紅樓夢》顧問委員會成員的事,林爲民并沒有向身邊人透露,今天突然被新聞曝出來,身邊的同事、朋友們自然很吃驚。
那邊正聊着天的柳蔭等人發現姚淑芝在和林爲民在聊天,問道:“你們倆聊什麽呢?”
姚淑芝揮着手上的報紙,道:“快别聊你們那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了,看看我們的林主編又悶聲幹了什麽大事吧!”
衆人表情迷惑,聽姚淑芝這意思,林爲民這是又幹了什麽大事了?
等看到姚淑芝手上報紙的内容,衆人的臉上寫滿了訝異。
“爲民,這是你?”賀啓智指着最後一行的名字說道。
林爲民聳聳肩,“嗯。”
祝昌盛緊跟道:“你怎麽能進顧問委員會呢?”
“我咋就不能進顧問委員會呢?”
柳蔭道:“你看看你前面這些名字,你憑什麽能進?”
“你們這就叫狗眼看人低!”林爲民惡狠狠的罵道。
衆人并不生氣,反而繼續挖苦道:“什麽眼也得看你低啊,也不看看你前面排的都是誰!”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論着,一緻認爲這顧問委員會的名單因爲混進了林爲民這個老鼠屎而公信力大降。
“行行行,我承認了,我就是混進去的,誰讓我有一個好老師呢!”
林爲民無奈擺出一副混不吝的姿态,讓大家恨的牙癢癢!
辦公室内的閑談并沒有引起什麽波瀾,但《燕京日報》今天報道的這一則新聞确實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
《紅樓夢》要改編成電視劇的消息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幾年,從前年開始就斷斷續續有消息傳出,今年的消息格外的頻繁,一個接一個。
老百姓也好,文化界也好,都知道距離《紅樓夢》電視劇的誕生時間越來越近了,自然也更加關心。
《紅樓夢》因爲拍攝電視劇要成立專家顧問團,請的還都是國内文化領域鼎鼎有名的專家們,大家對此樂見其成。
普通老百姓們,對于大多數專家其實并不熟悉,他們隻相信媒體的報道。
報紙上說請的都是泰鬥級别的專家,那就是泰鬥級别的專家。
幾年時間來,林爲民的作品越來越紅不假,發表和出版的作品動辄銷量就是上百萬冊,但相對于中國超十億的人口,哪怕是把這個數字再翻十倍,也顯得微不足道。
文學愛好者是多,但普通老百姓更多。
林爲民的名字在全國範圍内的文學愛好者當中叫的響亮,但在更多的隻關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普通老百姓當中,仍顯得知名度不足。
很多人看到林爲民的名字,第一反應仍是陌生的,隻有在詢問到身邊的文學愛好者們時,才會知道這位原來是一位作家。
等再細了解一下,原來還還這麽年輕,更意外了。
對比一下顧問委員會裏的其他專家們,林爲民甚至年輕到幾乎可以當他們的孫子輩兒。
林爲民的名字再一次大規模的出現在全國普通老百姓的眼前。
上一次擁有這個級别的曝光度,還是在《懸崖》熱播的時候,電視劇片頭的那一小行文字。
過了兩天,《當代》編輯部接到了一個電話。
說是燕京、津門、冀北三地文聯聯合在北戴河召開“城市文學理論座談會”,邀請林爲民參加會議。
林爲民拿着電話撓了撓頭。
城市文學理論?
這是啥玩意?
仔細詢問了兩句,敢情還是個新提出來的概念。
人家打電話來邀請林爲民也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打算把林爲民的那部《有話好好說》拿到座談會上,作爲“城市文學”的典型代表進行讨論,以此來探讨“城市文學”的概念、範圍和特征等問題。
《有話好好說》在林爲民的作品序列中受關注程度和影響力都不算高,哪怕是出版後的銷量也是敬陪末座,這種題材的小說在國内的小說市場,有一定的受衆局限性。
這次能收到邀請,林爲民很是意外,但還是婉言謝絕了文聯的好意。
去一趟北戴河,至少又是幾天功夫,有那個時間還不如休息幾天。
自從成名開始,林爲民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收到筆會、座談會、創作會、培訓會等各種名目繁雜的活動邀請,有的時候甚至是每天都有。
而這些活動,林爲民無一例外的都拒絕了。
他作爲一個組織者,組織這些活動完全是出于公心的角度考慮。
但對他自己來說,這樣的活動實在太過耗費時間和精力。
相比這種活動,他更喜歡三五好友在一起的聚會。
翌日,林爲民去了一趟央視。
這次不是爲了《紅樓夢》的事,這會兒《紅樓夢》編劇組正在抓緊時間寫劇本,劇本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拍攝事宜和選演員。
他這次來是爲了《潛伏》的電視劇。
跟聲勢浩大的《紅樓夢》電視劇比起來,《潛伏》劇組的工作就顯得低調多了,多少有點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意思。
事實也是如此,爲了《紅樓夢》電視劇,央視大手一揮就是五百萬,在這個年代的中國電視界,這是個破紀錄的數字。
未來幾年這個數字會因爲拍攝後的種種意料之外的情況攀升到680萬元,使《紅樓夢》成爲這個年代最貴的電視劇。
而《潛伏》呢,盡管有着台長王風親自挖來了導演任豪,得到了林爲民的改編授權,請來了資深編劇唐佩琳,可總投資也不過區區三十萬。
跟《紅樓夢》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即便是跟央視投資的其他電視劇比,也不算出衆。
原因在于,《潛伏》所涉及到的場面太小,連主角的服裝都跟《懸崖》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實在是沒有花錢的地方啊!
在廣播大院見到了劇組的幾位幕後主創,交流很順利。
編劇唐佩琳爲了《潛伏》的劇本,潛心創作了足足半年時間,劇本的效果也很符合林爲民預想中的樣子。
劇本定稿,任豪跟林爲民讨論起了演員的事情。
在唐佩琳創作劇本的這段時間,《潛伏》劇組也沒閑着,前期籌備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就差演員名單的最後确認。
這次的男女主演,任豪選擇了李志輿和斯琴高娃。
李志輿這個演員林爲民還算熟悉,看過他在《苦惱人的笑》和《巴山夜雨》中的表現。
他的氣質儒雅,很适合扮演文人和知識分子形象。
最令林爲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巴山夜雨》中所扮演的秋石一角,不少近景、大特寫的鏡頭細膩地演繹出人物複雜的内心世界,給他演出的角色富裕了深沉内斂的特質,很見功力。
抛開受穿越前小眼睛版餘則成先入爲主的印象影響,李志輿跟《潛伏》小說中餘則成的形象還是較爲符合的,唯一的缺點是年紀大。
不過男演員的好處就在于,年齡對于在熒幕上的形象展示影響并不大。
又是日萬的一天,求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