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梁縣地界,到底還是打出了一個“甲首三千”的戰績。
所謂“甲首三千”,指的是殺死具有齊裝盔甲的精銳魏軍士卒三千人,其他的一些普通郡兵,殺傷的魏軍,俘虜的魏軍,全部加起來,肯定不下于萬人。
這也是爲什麽曆史上的諸葛亮打出“甲首三千”的戰績後,司馬懿閉門不出,曹叡連着給司馬懿派出了兩撥援兵的原因。
對于一支軍隊來說,這已經是傷筋動骨的戰損了。
理論上講,諸葛亮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他到底是利用這次誘敵設伏之計,有效的殺傷了魏軍的有生力量,導緻魏軍傷亡慘重但諸葛亮還是高興不起來。
沒留下司馬懿那個老狐狸啊!!!
開戰伊始,司馬懿眼見情勢不對,立刻帶兵跑路。
雖然這也直接導緻了魏軍前軍,中軍一部分軍馬在無人指揮的情況下,迅速潰散.但正也因爲這近一萬餘士卒擋在戰場之上,導緻諸葛亮和趙雲都沒辦法及時追擊司馬懿,讓司馬懿帶着七八千人逃離了戰場。
等到諸葛亮擊破了戰場中央的魏軍,命令趙雲快速追擊的時候,早就連司馬懿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不用想啊,就司馬懿的那個腦子,一旦讓他撤出戰場,他肯定不會有任何停留的,一路撤回洛陽。
而随着司馬懿撤回洛陽,再加上他本身帶着的七八千士卒洛陽還是要面臨攻城戰啊。
但事已至此,諸葛亮也沒辦法,隻能是盡快打掃完戰場後,領兵去跟趙雲彙合。
現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張溪那一路進軍能夠順利,說不定在司馬懿撤回洛陽前,能攻克洛陽。
這樣的話,倒也不算太虧了。
是的,按照計劃,當諸葛亮撤退到梁縣附近設伏的時候,張溪應該率領一萬五千士卒迅速北上,進攻洛陽。
按照諸葛亮的預計,司馬懿帶領士卒主動出擊,洛陽守衛必然空虛,而這時候張溪領兵北上進攻洛陽,難度就會小很多。
而且,就算洛陽堅城,辛毗誓死不降,張溪一時間難以攻下,但随着諸葛亮這邊設伏司馬懿,導緻司馬懿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洛陽.到時候就不是辛毗要不要投降的問題了,而是河洛世家們要對洛陽的歸屬,進行一個抉擇了。
本來吧,計劃的是好好的,張溪那邊進軍縱然一時不利也不要緊.可如今,司馬懿跑的那麽快,一旦讓司馬懿撤回洛陽的話,洛陽還有可以繼續堅守的資本。
所以,指望河洛世家主動選擇洛陽歸屬,已經是不現實了,現在諸葛亮隻能指望張溪能在司馬懿回兵之前,以兵勢逼降洛陽了。
但這事兒并沒有那麽容易。
張溪現在确實已經領兵,兵臨洛陽南門城外了。
至于司馬懿派出的所謂疑兵,根本沒有任何阻擋住張溪進兵的可能。
都已經設好埋伏圈套,就等着你司馬懿鑽了,司馬懿難道覺得,僅憑他的麾蓋,就能吓住張溪?!
哪兒來的自信?!
别說是張溪,就是随便一個将軍,遇到這種情況都不會不戰而退,肯定要先打一下,試探一下虛實.就兩千兵馬,夠試探個屁的虛實啊。
而且吧,司馬懿派出的這個部将也是倒黴,他沒有在第一時間遇到張溪。
遇到張溪,就張溪那個謹慎的性格,可能還會猶豫一下,先暫停進兵,然後派兵試探可王林遇到的,是擔任張溪軍先鋒的鄧艾,以及他所率領的五千大軍前部。
鄧艾可沒有張溪那個毛病,直接一次沖擊,徹底擊潰了王林的虛張聲勢,當場斬殺了王林不說,順帶還收獲了一整套司馬懿本人的麾蓋。
麾蓋,可是一軍主将的象征,在戰場上繳獲了麾蓋,那也是大功一件啊鄧艾幾乎白撿了一個大功。
順帶,半點都沒有影響到張溪軍的進軍速度。
就在司馬懿領兵離開洛陽七天後,張溪領軍,來到了洛陽南門,拿着司馬懿的麾蓋,勸降洛陽守軍。
洛陽的城牆太高,城池也很堅固,能不攻城還是不要攻城的好.如果能勸的城内守軍主動出降,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但,洛陽城内的守将,是辛毗。
這個曹魏家的三朝老臣,這時候完全沒有要跟年輕時候抛棄袁氏那樣抛棄大魏的想法他直接拒絕了張溪的勸降。
沒辦法啊,辛毗還要點臉的。
當年他投降曹操,那也是在袁紹死後嚴格說起來,袁譚并不是袁紹指定的繼承人,也就不能算是他辛毗的主君。
那時候的辛毗選擇投降曹操,他其實也可以自稱是無主投靠,畢竟袁紹已經死了。
隻是作爲袁氏臣子,他這麽做,多少是不要臉了點。
但如今情況不同了,他辛毗不僅僅是大魏臣子,還是衛尉,三公之一這要是投降蜀漢的話,那就真的是沒有節操了。
都已經七老八十的人了,總不能臨了還失節吧.辛毗要臉的。
所以,辛毗帶領五千士卒,堅守洛陽城,誓死不降。
至于張溪帶來的司馬懿的麾蓋,别人不知道詳情,他辛毗還能不知道麽.那就是王林帶去虛張聲勢用的,如今你張溪都兵臨城下了,那麽王林肯定是失敗了,這個麾蓋落在你手裏很正常,又不能代表什麽。
張溪一看,辛毗居然這麽硬氣的誓死不降,頓時也有些沒轍。
勸降不成,那就隻能硬攻了,沒辦法的事情。
而且吧,等到司馬懿兵敗的消息傳來,張溪倒要看看,你辛毗還能堅持多久。
至于諸葛亮指望的,什麽河洛世家們的反應,張溪是不指望的。
諸葛亮認爲,當洛陽防衛空虛,張溪又兵臨城下,大魏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河洛世家很可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慮,内部叛亂,主動獻出洛陽這點,在張溪這邊,顯然是不信的。
别的不說,咱們前不久剛剛在梁縣玩了那麽一出,你能指望這些河洛世家們這麽快的就想通,願意把洛陽讓出來給大漢統治?!
再一個,讓出來的城池,哪有自己打下來的來得實在。
讓出來的城池,這些河洛世家必然會獅子大開口,到時候這個河洛地區,到底誰說了算,可就不好說了。
而打下來的城池.你們這幫河洛世家要是老實點,也許還能有口湯喝,大家一起合作也不至于餓死,但要是不老實呵呵。
反正張溪就是打的這個念頭,能動手就别哔哔。
因此,張溪眼看辛毗不降,也沒想着去通過特殊渠道,跟城内的河洛世家們聯系,而是讓鄧艾直接把這一路從大谷關運到洛陽南門的攻城器械拿出來。
咱們攻城!!!
張溪這一手,也硬生生的讓洛陽城内的河洛世家們,有些措手不及。
不是,真就不打算談一談的麽?!
其實在河洛世家看來,如今曹魏在洛陽隻有五千人,而司馬懿出城未歸,赢了還好說,輸了的話,洛陽真的很難堅守到河北援軍的到來。
所以,縱使諸葛亮在梁縣做出了那種事情,但最後這個事兒到底還是體面的解決了,諸葛亮要的不過是些錢糧,到底沒有折辱了世家的體面其實也不是不能談一談的。
隻要諸葛亮能保證,以後不再出現類似梁縣的事情發生,那麽洛陽城内的世家大族,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也不是不能接受大漢接管洛陽。
當然,很大程度上,這些世家也是一時被局勢所迫,諸葛亮是不是真的會答應下來,或者答應下來後會不會執行,他們也不好說。
但這麽做,至少可以保證家族安全,省的将來洛陽真的陷入到戰火的話,到了那個時候,哪怕是世家大族,也無法在戰火中得到幸免。
如果可以,世家大族比魏,漢兩家,都更不希望看到洛陽有大規模戰事的發生。
結果,這幫洛陽世家大族們,怎麽也沒想到,張溪居然不按套路出牌啊。
世家大族們等着張溪主動來聯系他們,他們好讨價還價,争取自己的利益,然後再做出是否要聯合起來“箪食壺漿”呢結果張溪直接攻城了?!
好家夥,這個寒門出身的玩意兒,果然沒有世家大族的風流體面啊.
既然這樣的話,世家大族也沒辦法去跟張溪這個寒門玩意兒溝通了,隻能暫時先支持辛毗守衛城池,同時,也希望司馬懿能及時得勝回軍。
然後十天後。
司馬懿倒是回軍了,但不是得勝,他是大敗而歸。
帶出去了一萬八千人,回到洛陽城的時候,隻有不到五千人了。
其實吧,司馬懿本來是帶着八千左右的士卒撤出戰場的,也一路加速,甩開了趙雲的追擊,順利的回到了洛陽城外圍。
但接下來,司馬懿就沒辦法再避免戰損了。
要知道,張溪這個家夥,用兵出了名的謹慎,他現在不僅安排了鄧艾指揮對洛陽進行攻城,而且也考慮到了,萬一司馬懿能脫出諸葛亮的包圍圈,跑回洛陽來該怎麽辦!
因此,張溪在洛陽南門的外圍戰場上,也安排了警戒和攔截的兵力,防止司馬懿回軍洛陽。
張溪的謹慎,确實起到了作用,他确實攔截到了司馬懿的回軍。
可張溪也沒有想到,司馬懿居然能帶着八千士卒回來在張溪看來,司馬懿能帶着兩三千士卒跑出諸葛亮的包圍圈,已經算是萬幸了。
張溪在外圍布置的阻截兵力,也隻有五千人左右.不是不想安排更多,主要是張溪手頭也隻有一萬五千人,既要用來攻城,又要組織外圍防線,人數也不夠。
這就給了司馬懿突破攔截,進入洛陽的機會。
而司馬懿也沒讨到什麽好,跟他一起回來的八千士卒,真正跟着他一起撤入洛陽的,隻有五千不到.再次戰損近半。
這樣,洛陽城内,總計還有大概九千餘人的守軍,而兩天後,跟在司馬懿身後的諸葛亮主力大軍,也抵達了洛陽城南門。
一共三萬餘漢軍,圍攻洛陽.洛陽城,到了最後的時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