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六年十二月,曹丕篡漢自立的消息傳到了漢中,劉備頓時恸哭不已。
這裏面有個小誤會。
曹丕篡漢自立的消息傳到漢中的時候,随之一起傳過來的,還有漢帝劉協遇害的消息。
這個消息傳到漢中,劉備想都沒想的就相信了。
畢竟,曹操早年對漢帝的壓迫就很嚴重,王侯大臣,皇帝的妃子,甚至是皇後,那也是說殺就殺,說廢就廢了。
現在曹操不在了,曹魏和大漢之間唯一的聯系也斷了,曹丕既然已經自立稱帝,對劉協下手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麽?!
再一個,站在劉備的角度,他也無法理解劉協會主動下诏禅位給曹丕。
大漢四百年的江山啊,傳到劉協的手裏,但凡有一丁點骨氣的人,看在曆代先帝的份上,都不可能做出這麽沒出息的事兒。
所以劉備幾乎是下意識的認爲,是曹丕殺了劉協,自立爲帝的。
大漢天子遇害,社稷沉淪,爲了匡扶大漢奮鬥了幾乎一輩子的劉備,能不傷心恸哭麽。
可劉備可以不管不顧的去傷心恸哭,諸葛亮等人現在可沒有這個心思。
傷心自然也是傷心的,尤其是諸葛亮這樣心存漢室的人,聽到皇帝遇害的消息,自然也會悲傷,就是法正,龐統,劉巴等對漢帝已經沒有多少感念的人,聽到這樣的消息,也一樣會唏噓不已。
但唏噓完了,咱們也得幹正事兒啊。
劉備集團,最大的政治旗幟,就是匡扶漢室.特麽現在漢室都沒了,咱們匡扶誰去啊?!
這要是默不作聲的承認了曹魏爲天子,那劉備集團不就成了反賊了麽?!
沒有了大義支持的反賊,怎麽可能在這個亂世裏長久的生存下去?!
即使不承認曹魏的正統地位,劉備集團往大了說也隻能是一支前朝遺脈留下來的割據政權,這種割據政權的正義性天然不夠,随着時間的流逝,會慢慢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的。
所以,現在迫切需要的,就是給劉備集團再次樹立起一個政治旗幟,同時這個政治旗幟也不能跟劉備之前的政治旗幟有太大的沖突。
這事兒其實好辦,不管是從個人利益還是從團隊利益出發,最簡單的方式隻有一個——讓劉備稱帝,繼承大漢的旗幟。
一方面,劉備集團的政治旗幟沒有倒塌,依然還是匡扶漢室,隻不過這個漢室是從劉協一脈轉移到了劉備一脈而已。
這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畢竟光武帝劉秀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大漢的帝位在這一刻,從漢武帝劉徹一脈轉移到了長沙定王劉發一脈。
現在從長沙定王一脈再轉移一下,到中山靖王一脈,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嘛。
反正大家都是漢景帝這一脈的,從法統上來說,并沒有大的區别。
另一方面嘛.劉備集團内部,真正受到劉備匡扶漢室感召而加入的人,大概也就隻有劉備早期起兵的那一批人,外加一個諸葛亮吧。
剩下的人,所求的不過是亂世顯名,家族存續,榮華富貴而已。
現在有機會成爲“從龍功臣”,這種機會,可是很少的。
因此勸說劉備繼皇帝位,是符合所有人利益的。
這不是劉備個人的意志能決定的,即使他不想稱帝,屬下的人爲了各自的利益,也必須讓劉備稱帝。
更何況,劉備到了現在的地位了,也未必沒有成就帝業的想法。
隻是這裏面的度,需要好好的掌控一下,這年頭的人都是要臉要名聲的,劉備也不想讓自己的吃相顯得太難看。
曹丕再怎麽樣,也是搞了一個禅讓的自古以來,起碼到曹丕這個時代,所謂的禅讓還是很有含金量的。
不管是堯禅讓給舜,還是舜禅讓給禹,禅讓和受禅的君主都是曆史稱頌的明君。
曹丕這一手雖然隻是掩人耳目,但好歹找到了一個相當出色的借口,不僅擡高了自己的地位,順帶的也捧了一手劉協,讓劉協至少名義上看上去也是一個“明君”。
隻要不去深究内核的話,這簡直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借口。
可劉備現在沒有這樣的借口,甚至消息傳到漢中的時候都已經變樣了,劉協都已經“被駕崩”了。
因此,諸葛亮的提議,是讓劉備給劉協加尊号,給曹魏定性爲“弑君篡逆”,然後以漢室宗親的名義,繼承皇帝位,繼續豎起大漢的旗幟,對抗曹魏。
也就是說,劉協這個前任大漢天子,他必須是已經“死”了,這樣才能給劉備足夠的正統地位。
但這事兒吧.别人不知道也就算了,但張溪知道,劉協根本沒死,還在很快樂的當着他的那個所謂的“大魏山陽公”呢。
諸葛亮提出這個建議,給大家商讨的時候,張溪一句話都沒說,但事後,張溪私下找到諸葛亮,建議把“弑君”的名義去掉。
畢竟曹丕真的沒有殺劉協,給人家安這麽一個罪名,回頭人家把劉協拉出來亮個相,咱們說的話很容易就會被否定掉的。
而曹魏隻要否定掉咱們一個罪名,就可以借此把所有的罪名都歸咎于“誣陷”,從而強調自己受禅天子的正統性的。
所以張溪的建議是,指責曹魏是“篡逆”這種闆上釘釘的事兒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弑君”的罪名,還是先去掉的好。
諸葛亮聽完張溪的講述後,也是一陣頭大。
諸葛亮倒是沒有懷疑張溪的消息來源是否可靠。
張溪有屬于自己消息來源的事兒,也不是表現出一兩次了,諸葛亮也從來沒有去深究過。
畢竟這年頭的世家子或者寒門子弟,多少有點屬于自己的人脈渠道的,他諸葛亮也有,也一樣不會讓外人知道。
再者,劉協還活着這麽大的事兒,張溪也不是那種不知道輕重的人,肯定不能編出來糊弄自己,因此諸葛亮第一時間就相信了。
雖然慶幸于漢帝還在,但現在的情況下,這個漢帝,還真的不如已經死了。
因爲這個漢帝,他已經不是漢帝了。
如果按照曹魏方面的說法,劉協真的是禅位給曹丕的話,那劉協現在的身份,就隻是“大魏山陽公”,已經不是“大漢天子”了。
繼續以劉協爲正統的話,那劉備集團的政治旗号變成啥了?!
匡扶“大魏山陽公”麽?!
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可如果真的無視劉協的存在,非要給曹魏按上一個“弑君”的罪名的話,确實也有可能跟張溪說的那樣,給曹魏狡辯合法性的借口。
所以啊,這個劉協活着,不僅阻礙了劉備集團的法理依據,也阻礙了劉備稱帝的合法性。
諸葛亮對此非常的頭疼,想了好久,最終隻能采用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
趁着劉協還活着這件事蜀中的人都不知道,那咱們就裝糊塗,先給劉協上個尊号,就當他已經死了。
之後趕緊勸谏劉備稱帝,重新建立起劉備集團的政治合法性,這樣就能繼續堅持“匡扶漢室”的大旗,掌握大義所在。
至于之後得知劉協是不是活着開玩笑,劉備都已經稱帝了,蜀中和荊州的世家們都已經接受了這一個事實,并且享受到了劉備稱帝帶來的紅利了,區區一個“大魏山陽公”是不是活着,大家會那麽在意麽?!
總不能還有人缺心眼的不要眼前的榮華富貴,非要讓劉備下台,讓劉協重新上台吧?!
這就是諸葛亮想出來的辦法,而這個辦法,經過法正,龐統,張溪,張飛,黃權,劉巴等人的數次密議之後,成爲了蜀中各世家和政壇的共識。
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趕緊勸谏劉備稱帝,重立大漢。
爲了防止劉備這人又出現不必要的“仁慈”,心念劉協,諸葛亮等人商議後決定,關于劉協是不是活着的事兒,絕對不能告訴劉備。
不僅不能告訴劉備,還得異口同聲的咬定,劉協肯定是死了。
于此同時,諸葛亮還勸谏劉備,如今戰事平息,主公不可久留漢中,當回成都坐鎮,安定民心。
簡單一句話,把劉備先騙回成都去,爲稱帝做準備。
諸葛亮其實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讓劉備直接在漢中稱帝的可能性。
但問題有兩個。
一個,是漢中殘破,當初漢中大戰之後,曹操遷走了漢中大部分的人口,雖然經過了劉備集團這兩三年的努力.這年頭的勞動效率,兩三年的時間能幹出啥來的?!
讓劉備在漢中稱帝,就連一個像樣的宮殿都拿不出來,這個皇帝稱的,那得多寒碜?!
另一個,是蜀中世家們不同意。
既然劉備要稱帝,蜀中世家們肯定是希望劉備回到成都後稱帝,在成都稱帝,最大的好處肯定是他們這些蜀中世家獲得。
而諸葛亮也必須考慮到,現在劉備的基本盤确實是在蜀中,沒有蜀中世家們的支持,就算劉備稱帝了,也坐不穩帝位。
所以蜀中世家們的要求,諸葛亮也不能不考慮。
至于荊州不是荊州不重要,實在是荊州還有一小半是江東和曹魏的領土,嚴格說起來那邊算是前線,并不是一個合格的大後方。
你把帝都這麽重要的地方放到前線,一旦失守的話,政治影響就太大了。
多方考慮之下,諸葛亮也不得不承認,成都是目前劉備地盤中,最合适成爲帝都的地方,必須先讓劉備回到成都。
而劉備真沒有想那麽多,他也有心回成都去.當初北伐的時候,諸葛亮的那封請罪信劉備還記得呢。
經營成都這麽久,那幫不要臉的世家們居然還敢對總動員令進行軟對抗,這讓劉備很擔心成都的形勢。
這些年一直屯兵漢中,劉備對成都方面的那些世家們也不是太放心,正好現在戰事暫時停歇了,回成都去坐鎮一段時間也不是不可以。
可當劉備剛剛回到成都的時候,就接到了許靖遞上來的奏疏——請漢中王繼皇帝位,中興大漢,讨伐不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