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溪也想過,爲什麽同樣是張郃指揮的大軍,前後差别會這麽大。
想來想去,張溪覺得大概率是兩種可能。
一種,是張郃故意在示弱,驕敵之心,引誘我軍主動出擊,然後設伏重創我軍。
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畢竟張郃可不是什麽善茬,征戰經驗豐富不說,本身也是智勇雙全之輩。
另一種.那就是張郃舊病複發,又開始擺爛了。
這種可能性同樣不小。
就張溪知道的張郃,如果是大兵團聯合作戰,張郃往往會跟神隐一樣的毫無存在感,不管是在曹操麾下平定河北,還是在夏侯淵麾下平定西羌,又或者是漢中之戰時,張郃從來沒有打過像樣的勝仗。
反倒是單獨領軍的時候,張郃往往能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比如漢中之戰,在夏侯淵兵敗身死後被推舉爲全軍主帥,他就能收攏殘兵固守,擋住了劉備的乘勝追擊;又比如在曆史上日夜奔襲三百餘裏,在街亭把馬谡按在地上摩擦,逼得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得不慘淡收場。
張郃這個人,不是沒能力,但他這個人的毛病同樣也不小,看不到好處的時候,堅決不會冒險,更不會盡自己的全力。
因此,這兩種可能性都有。
但現在上邽的主将是曹仁,接下來排第二的是曹洪,之後才是他張郃和郭淮比一下誰排第三.這種情況下,張溪覺得吧,張郃擺爛的可能性比設伏的可能性更大。
張溪想要出兵嘗試反擊的原因也就在這裏如果張郃真的是在擺爛,那擊破曹軍略陽一線的進攻,把戰線反推到上邽一線,對劉備軍的幫助可就太大了。
一旦讓張溪領兵靠近上邽,那麽張溪就可以嘗試用投石車攻城了,張溪相信,面對那樣的情況,曹仁根本沒有心思繼續跟張飛,劉備的防線對峙,肯定會收縮兵力,試圖把張溪趕離上邽的。
到了那個時候,整個戰場就能調動起來,張飛和劉備指揮的兩條戰線士卒也跟随進兵到上邽的話,那曹仁就會陷入到顧此失彼的境地中。
收獲遠大于付出的情況下,張溪還是願意冒險嘗試一下的。
當然,也不能把張郃小瞧了,畢竟也有可能是張郃在主動吸引張溪出兵進攻,所以該做的準備,張溪還是做的。
整個略陽一線,張溪手下有兩萬五千士卒,其中兩萬人分布在各地駐防,還有五千人實在放不下,張溪就給安排在了街亭駐守現在,張溪把這五千人給調了過來,充當總預備隊。
如果張郃真的是設伏吸引張溪主動出擊,那麽這五千預備隊,可以在關鍵的時候破開張郃的埋伏,接應大軍退回來,不至于損失太大。
如果張郃就是純粹擺爛,那這五千人就暫時不動,權當是做了一次野外行軍訓練就是了。
做好應對措施後,張溪在某天曹軍發動進攻失敗,稀稀拉拉的往回撤時,突然揮動軍旗,略陽一線的劉備軍,在陳式,吳懿,吳班三人的帶領下,全線反擊。
而曹軍對此,顯然是有些措手不及.一直以來已經習慣了上午進攻,下午撤回的進攻節奏,又沒有人專門指揮,自然沒有防備敵軍突然的反擊。
隻是一次沖擊,劉備軍就已經咬住了曹軍後退的尾巴,最能打的吳懿甚至領兵突入曹軍陣中,在曹軍中撕開了一道口子,直奔張郃的中軍營帳去了。
這個進展速度,别說張溪吓了一跳,就是張郃也吓的不輕。
雖說是擺爛,但張郃求的是無功亦無過.這要是讓劉備軍闖入自己的中軍,把自己中軍逼退從而導緻防線崩潰,那張郃也是逃不脫戰敗的追責的。
擺爛歸擺爛,張郃可不喜歡自己遭遇大敗。
這時候的張郃終于是奮發了一把,讓中軍留守的士卒前突,擋住吳懿的突擊部隊,同時開始下令收攏敗兵,盡量向中軍靠攏,試圖圍殲吳懿這支過于突前的部隊。
張溪自然也發現了吳懿有些過于突前,但既然已經突入了敵軍中軍,張溪也不可能說現在就把吳懿給叫回來。
再加上現在戰場上的曹軍一片慌亂,要收攏也需要時間.張溪稍微思索了一下,一咬牙,下令讓陳式和吳班繼續加強進攻,從曹軍其他方向撕開口子,殺入中軍。
現在的戰場上,曹軍處在撤退遇襲的慌亂時刻,張郃雖然指揮中軍擋住了吳懿,但如果吳班和陳式能從其他方向突破外圍曹軍的攔截,也闖入中軍區域,那張郃就必須分兵去抵擋.一旦擋不住,那張郃的敗局就定了。
至于正面的吳懿可能遇到的包圍圈,張溪也随時握着五千人的預備隊,打算随時投入戰鬥,不管是加強吳懿方向的進攻,還是去把吳懿接應出來,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現在,就看戰場形勢的發展了。
到了這個地步,張郃終于不再擺爛了再擺爛就徹底戰敗了。
張郃拿出了自己的全部本事,穩坐中軍帳,居中調度,先指揮中軍全力抵擋劉備軍三路的攻勢,同時又收攏曹軍撤退下來的士卒,命令他們繞道去後軍,在後軍重新組織陣型,形成預備隊,在需要的時候重新投入戰場,穩住陣線。
給張溪也看的一愣一愣的這個張郃,居然真的在這麽複雜的情況下,僅僅依靠一己之力的調度就穩住了防線,沒有給劉備的三路進攻大軍任何可乘之機。
不得不說,張郃真不愧是天下名将。
張溪看看眼前有些僵持不下的局勢,再看看張郃後軍即将完成集結的大部分潰兵,稍微思考了一下,做出了決斷。
投入手上的五千預備隊。
事實上,這時候張溪投入預備隊,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加強吳懿的正面強攻,争取讓吳懿突入中軍,直取張郃。
隻要能逼得張郃後撤,那麽曹軍在略陽的防線就會土崩瓦解,再要重整陣線,就不太可能了。
另一個,是作爲迎接斷後部隊,接應吳懿軍撤退。
現在後撤,劉備軍的損失并不大,倒是曹軍在一開始的潰散中損失頗大,不管是陣亡的,還是潰散逃亡的士卒都不在少數,劉備軍已經算是獲勝了,這時候收兵也不虧。
張溪這個人吧,說好聽點是小心謹慎,說不好聽點就是有點疑神疑鬼張溪選擇了第二種,派出預備隊負責斷後,同時下令全軍後撤,撤回防線重新據守。
因爲張溪總覺得吧,就算讓吳懿領軍真的闖到張郃面前,以張郃的武藝和作戰指揮風格,你也不見得能正面擊敗張郃。
萬一張郃還有什麽後手,或者說張郃正面擊敗了吳懿的前軍,把吳懿重新趕出來的話.那時候張溪手裏可沒有足夠的預備隊使用了,再下令撤退,反而可能會面臨張郃的反殺。
所以,張溪覺得,保險起見,還是見好就收爲好。
隻是張溪這麽做,不僅讓吳懿等己方将軍有所不滿,連張郃都暗自松了口氣。
吳懿等己方将軍是覺得,自己這邊隻要稍微加把勁,應該就能突破曹軍的中軍防線,到了那個時候,說不定就能徹底擊破魏軍,甚至生擒張郃也有可能。
這種情況下退兵,吳懿等人當然不甘心,眼見到手的大功就這麽飛走了。
至于張郃嘛.張郃是真心松了一口氣。
張郃真的沒有什麽後手了,如果吳懿真的突進中軍帳,那麽張郃能做的,大概就是親自帶兵沖殺,擋住吳懿,給後軍集結拖延時間,勝負隻在五五之間而已。
萬幸張溪選擇了退兵,并沒有強攻,這樣張郃還有機會收攏剩下的士卒,把損失降到最低。
但即使如此,這一天的出戰,曹軍傷亡也高達兩千餘人,已經算是非常大的損失了。
張郃也不由的感慨,後生果然可畏,稍不留意,就容易釀成大禍還好自己應對得當,否則防線一旦崩潰,就不是兩千餘人的傷亡能擋住的了。
雖然張郃這麽想,覺得自己做的還行,但貌似曹仁并不這麽想.在曹仁看來,張郃指揮的略陽一線守軍簡直打的跟狗屎一樣。
前期遲遲不進兵,贻誤戰機,後期雖然進兵卻指揮不利,導緻士卒損失慘重.曹仁沒當場治罪,都算是看在張郃是曹魏老臣的份上了。
再加上渭水遲遲不化凍,從渭水沿岸運送糧草到上邽的難度又不小,曹軍的後勤壓力越來越大曹仁真的有點撐不下去了。
因此,曹仁不放心之下,派出了親弟弟曹洪,前往略陽一線,取代張郃成爲略眼一線的進攻指揮官,把張郃降爲曹洪的副将。
這下好了,張郃徹底開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