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于這個時代糟糕的通訊效率,關羽開始絕北道的事兒,暫時還沒能傳遞到江陵城下。
周瑜現在依然在高強度的攻城,但進展并不大。
江東軍雖然很努力,但江陵城牆堅實,城内糧草暫時也不缺,兵力上也不吃虧。
江陵守軍一開始被江東軍的進攻節奏給騙了,造成了一定的混亂,但曹仁也不白給,雖然有些慌亂,但最後還是在曹仁的指揮下,漸漸的穩定下來。
周瑜也意識到了,再這麽高強度的攻下去也不會有太大的效果,反而會增加自身的損傷,因此再次調整進攻節奏,減慢了攻城的強度。
攻城遇到不順利的情況太常見了,這時候最忌諱的就是主帥急切建功,這樣就算攻下了城池,自身傷亡也會很大。
周瑜是一個出色的指揮官,深知這一點,所以該加強進攻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的加強進攻,但該慢下來的時候,他也會讓部隊慢下來。
當然,慢下來不代表是不攻城了。
每天依然還是要安排攻城,不一定要求攻上城牆,但起碼要騷擾牽制,不能給守城方太多修複城防的機會。
而且這麽做,也能讓曹仁摸不清周瑜的主攻時間和主攻方向。
前一段時間周瑜的進攻頻率也很低,但猛然間就會加大進攻節奏。
現在周瑜突然的又降低了進攻的頻率,這讓曹仁真有些提心吊膽的,因爲無法判斷周瑜下一次高強度攻城是什麽時候,所以曹仁必須随時戒備着才行。
刀子掉下來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刀子随時要掉,但就是不掉的時候。
因此,曹仁一刻也不敢大意,依然全心戒備着周瑜随時可能的攻城。
而周瑜這會兒也沒閑着,他再次召開了軍事會議,集思廣益一下,看有沒有其他更高效的攻城方法。
每到這個時候呢,張溪和張飛兩個人都是會列席參加的。
但張溪和張飛總是客軍,兩個人是代表劉備軍列席一下,表達一下聯軍的存在感,周瑜不問,他倆也不會主動說什麽。
畢竟主帥是周瑜嘛,主攻的也是江東軍嘛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
所以軍議上這倆一句話都不說,周瑜也不會強求。
但軍議結束後,周瑜還是專門留下了張溪,詢問一下張溪有沒有攻城的好辦法。
張飛指揮作戰的能力,周瑜看到了,相信他是一員出色的戰将和指揮官。
但怎麽攻城,這屬于謀略方面的問題,周瑜自然不會想到去問張飛,而是選擇詢問張溪。
也不知道是爲什麽,周瑜一直對張溪的感官很好,覺得張溪跟自己一樣,都是文武雙全的人才。
現在的周瑜軍中,能幫他分擔軍務的将軍不少,但能跟他一起商量謀劃的文臣武将卻是一個都沒有。
孫權東線進攻合肥,因此把魯肅調回柴桑去處理政務去了。
淩統雖然有文武全才之姿,但畢竟年幼,還需要慢慢培養。
呂蒙雖然有一些大局觀,但本身還是武将出身,考慮事情往往容易有局限性。
甘甯這會兒也不在周瑜身邊,他在鎮守夷陵。
其他剩餘的陳武潘璋等人,指揮士卒作戰沒問題,但獻計獻策他們絕對夠不上邊。
周瑜也是沒辦法,隻能跟張溪商量,詢問張溪有沒有什麽高效的攻城辦法。
你别說,張溪還真的有高效的攻城辦法,但是吧.嗯,有點缺德,能不用盡量别用爲好,張溪還想要點名聲呢。
比如引長江水淹啦,往城裏扔死人死牛啦咳,這些都挺缺德的,容易造成大規模無差别殺傷。
再說了,張溪的本意又不是真的要幫周瑜,周瑜在江陵城下拖的時間越長越好,這樣才能讓劉備有足夠的時間攻取荊南四郡嘛。
所以嘛,張溪面對周瑜的詢問,表現出一副爲難的樣子,然後給周瑜出了一個不是主意的主意。
“将軍何不修書一封,約曹仁外出野戰?!”
守城時,曹軍兩萬守軍對江東四萬攻城軍,那是曹仁占據上風。
但出城野戰的話,就算曹仁還有六百騎兵,但江東軍也有強弓硬弩。
如果能逼得曹仁出城野戰,至少比攻城要強嘛。
道理當然是這個道理,可問題就在于——曹仁傻啊?!
放着自己的優勢防守方式不用,非要跟你進行野戰?!
周瑜對張溪提出的這個主意不置可否。
你不能說張溪說的沒道理,曹仁據城死守,張溪建議約曹仁野戰,也是一種分曹仁兵力的辦法。
兵法有雲:倍則分之。
張溪這個計策,雖然借口傻了點,曹仁不可能會同意,但思路還是對的。
周瑜也在想這個問題,如何才能讓曹仁分兵。
早知道當初就不該派甘甯這麽快的攻下夷陵,如果利用夷陵進行圍點打援,搞不好還能讓曹仁分一次兵,這樣江陵城說不定會好打的多。
但現在想這些也沒啥用。
夷陵已經攻下了,不可能再放開讓給曹仁。
江陵城也已經圍了,更不可能再給曹仁機會出城修建營寨堡壘。
所以,隻能在現有的情況下,想辦法才行。
至于張溪說的修書邀請曹仁野戰,周瑜還是照做了。
試試嘛,一封信的事兒,反正也不費什麽功夫,萬一曹仁腦殘答應了呢嗯,曹仁不腦殘,所以曹仁拒絕了。
至于罵陣啥的,周瑜輪番派将士在做,但曹仁躲在江陵城裏就是不露頭的裝聾子,伱也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就這樣,周瑜在江陵城下打打停停的,又是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從去年十一月從江南出兵,到現在圍困江陵城,已經過去了快四個月了,現在已經是建安十四年的春天了。
春天,本來應該是農民春耕的季節。
但現在,江陵以南的半個南郡,是在周瑜的控制之下,但周瑜自己都不确定什麽時候能夠攻下南郡,所以江東自然不會安排官員過來組織春耕。
江陵以北雖然還是曹操的地盤,但因爲江陵戰事,所以曹仁也沒工夫去安排各縣春耕的事兒。
整個南郡現在都沒有人在做春耕,不想将來給他人做嫁衣。
亂世就是這樣,一旦打仗,一個地方的農業和經濟都會被破壞掉,受苦的永遠都是普通百姓。
周瑜和曹仁繼續在江陵城下對峙着,而荊南,劉備已經率領大軍,打着荊州刺史劉琦的旗号,向荊南四郡出發。
不得不說,荊州刺史劉琦的名号是真好用,荊南四郡中的三個郡,長沙,桂陽,零陵,壓根沒有任何抵抗,直接開城投降。
隻有武陵郡的金璇,以朝廷冊封的荊州刺史不是劉琦爲由,出兵抵抗。
金璇的祖上是漢武帝的托孤重臣金日蟬,很傳奇的人物,從匈奴王子變成大漢托孤重臣,當年也是一時的風雲人物。
但可惜,金璇顯然沒有繼承自己祖上的本事,雖然率軍抵抗,但他不是據城死守,而是出城跟劉備野戰。
結果就很明顯了,劉備的軍事指揮才能雖然時高時低吧,但也不是一個金璇可以對抗的。
一次交鋒,金璇就被劉備給突擊了本陣,擊潰了麾下士卒,而金璇本人也被劉備軍給俘虜了。
就此,在三月初的時候,劉備就平定了荊南四郡。以軍師中郎諸葛亮主持武陵,零陵,長沙三郡,趙雲以牙門将軍領桂陽太守,全面安排荊南四郡的政務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主持春耕。
當然,說是荊南四郡,其實并不是完整的四個郡。
因爲荊南四郡本身跟江東接壤,江東方面一直沒有少往這地方攻打或者滲透。
而赤壁之戰時,周瑜就駐守在陸口,爲了保證側後方安全,也曾經派人前往長沙和武陵兩個郡攻打過,所以江東其實也占據了長沙和武陵兩郡的一些縣城。
劉備實際控制的,隻有桂陽和零陵兩郡是完整的,長沙郡和武陵郡,都是劉備和孫權各占據一部分。
但不管怎麽說,劉備颠沛流離了這麽久,終于再次有了一塊安身立命的地盤了。
因此,劉備本人也在零陵郡暫時駐紮了下來,一邊安定人心,一邊則開始廣納賢才。
劉備記得張溪臨分别時的推薦,在長沙太守韓玄投降後,親自前往黃忠府上求賢,黃忠感動之下,應劉備征召,被劉備拜爲中郎将,正式出仕劉備。
至于廖立,習宏,習珍,郝普等人,也紛紛歸降劉備,一時間劉備的人才庫也開始慢慢充實了起來。
就是一個人,讓劉備有點不太舒服。
劉巴,劉子初。
劉巴是零陵人,還是荊州名士,劉表在的那會兒就多次征辟他當官,結果劉巴都給推辭了。
那個年月拒絕征辟,并不是什麽壞事,反而會讓人覺得你是不屑于向權貴低頭,所以劉巴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亮。
但實際上劉巴這個人并不是真的清高,他隻是看不上劉表而已。
曹操一來,劉巴就颠颠的去向曹操獻殷勤了,曹操還派他前往荊南四郡,說服荊南四郡歸降。
可誰也沒想到,曹操取荊州那麽容易,丢的也那麽快.一場赤壁大火,讓曹操退回許都不說,還直接放棄了荊南四郡,隻求保住南郡和襄陽就可以了。
而這個時候,劉備幾乎不費吹灰之力的收取了荊南四郡劉巴人麻了,他還沒來得及離開荊南呢,荊南就已經又換了主人了。
劉備當然也聽說過劉巴的大名,所以劉備還是很愛惜這個人才的,想要征召他出仕自己。
可劉巴看不上劉備,覺得他就是曹丞相的手下敗将,一個跟劉表一樣徒有虛名的人而已,劉巴的心裏,永遠隻有曹丞相所以劉巴跑了。
你跑就跑吧,劉備還不至于爲了這點事兒跟劉巴生氣。
可劉巴這個人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居然給諸葛亮寫信,裏面一通誇贊曹操,說隻有曹操才能一統天下,順帶的還貶低荊南諸郡太守,說他們都是爲了個人私利投降的劉備。
言下之意,繼續錄用這些人的劉備,也不是啥好鳥。
而諸葛亮愛惜他的才幹,因此寫信給他勸降,結果這貨卻說自己哪怕逃亡交州都要繞道北上投靠曹操。
這給劉備氣的,咱不帶這麽損人的好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