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整天的争吵、扯皮、互相推诿,劉備給幽州的三年計劃算是被各郡給分配完成了。
各郡郡守各有各的收獲,也各有各的難處。
比如漁陽郡守就和遼西郡守吵得挺厲害,上谷郡守和涿郡郡守互相之間也有些矛盾。
他們彼此都認爲各自轄區的上田數量少,中田和下田的數量多,都希望少搞一些份額,少承擔一些責任,争吵的時候就比較難看。
于是氣的夏侯惇臉都紅了,當場拍了桌子怒吼出聲,讓他們不要在劉備面前丢臉。
拿數據!數據!實實在在的數據!誰再吵架,份額都是他的!
夏侯惇的脾氣還是挺好的,這都給氣的紅溫了,劉備倒也覺得好笑。
看來無論何時,官僚們推脫責任、互相甩鍋這種事情都是無法避免的。
不過都是可以調和的,在皇帝和刺史面前,也沒什麽事情是無法解決的。
所以雖然各郡郡守到後面還有些想法,但是具體的責任還是落實下去了。
不過幽州特殊在遼東郡、玄菟郡和樂浪郡這三個郡實際上不在夏侯惇的控制之中,所以不能算在整個幽州的發展體系之中。
對于這個問題,夏侯惇表示擔憂。
“如果這三個郡長期聽調不聽宣,長期不在整體規劃之中,未來的發展是會有一些麻煩的,您覺得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公孫度還算是一個比較老實的人吧?”
劉備緩緩道:“我聽說他最近在對高句麗發起打擊,這是我委任給他的事情,如果他做的還好,我覺得是可以觀察後效的。”
夏侯惇還是有些擔憂。
“話雖如此,但是遼東三郡完全爲了公孫度的窮兵黩武而存在,臣聽說遼東三郡家家戶戶都要出男丁加入軍中随他征戰,壯丁抽調的太多,以至于農業生産被耽擱了不少。
每當三郡缺糧,公孫度就用征戰得來的财物到遼西郡購買糧食,或者跨海去青州購買糧食,所作所爲并不提前向州府報備,以緻幽州糧價時有上漲,影響民生。”
“他不向幽州州府請求糧食嗎?”
“也請求但是一邊向州府請糧,一邊還要花錢購買更多的糧食,所以臣懷疑他有所圖謀,還請陛下明察。”
“這樣啊……”
劉備思慮片刻,讓夏侯惇安心政務,安心生産,不要擔心這些事情,這些事情他會交給牽招去處理。
夏侯惇專注農業生産就可以,如果公孫度圖謀不軌,牽招的軍隊絕不是吃素的。
幽州的事情處理完了,相關消息流出,各州政務團隊都得知了皇帝對各州的基本要求。
他們得知皇帝非常關注地方行政,整個大漢一百零八個郡國都會被他單獨拿出來和郡守、國相們深入細緻的讨論。
從地方的土地畝數和畝産數量,上田中田下田的數量,水地旱地的數量,還有主要種植什麽農産品,有多少農戶、豪強,以及地方特産、礦産等等,從頭到尾問一遍。
答得好,答得快,那麽皇帝就會非常高興。
如果有官員答不上來相關的問題,皇帝會勃然變色,怒斥這名官員,立刻懲戒,或者降職,或者幹脆革職。
于是官員們更加小心翼翼,有些懷有幻想的官員更是臉色都白了,趕快連夜惡補相關知識,恨不能背到滾瓜爛熟、倒背如流,以免在皇帝面前被訓斥、懲罰。
有了倒黴蛋“珠玉在前”,後面劉備和其他州郡的官員開會談話的時候就沒有什麽人回答不出來他要問的問題了,劉備很滿意。
而基本上每個州、每個郡都會被他提出比較具體的要求,且相對來說,達成的難度還是不小的,對于官員來說是個很大的考驗。
不過劉備完全不認爲這是刁難。
以漢帝國現在的農業發展水平來看,除了極少部分地區确實開發到了一個瓶頸狀态之中,絕大部分地區的開發狀态都是相當有限的,一些現代傳統農業區還保持着相當數量的荒地未開發。
就像是大體重的人減肥一開始隻要管住嘴邁開腿,開始一段時間掉秤是非常快速的,但是一旦到了一個瓶頸期之後,想要掉秤,就需要一個相對長期且痛苦的堅持期了。
而第三帝國此時的農業發展水平就處在這個快速期,隻要政策正确,官員得力,給一些休養生息的時間,那麽農業生産發展迅猛是正常的,發展不夠迅猛才是不正常的。
劉備給官僚們定下的标準也是經過内閣仔細計算之後得出的結果,絕不屬于刁難,如果連這個要求都達不到,那麽劉備就會認定這些家夥完全沒有資格和自己一起邁入下一個時代。
卷鋪蓋,滾蛋,不要在這裏浪費我的政治資源和俸祿,優厚的福利待遇隻會給正确的人,蟲豸絕不會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隻有能扛住這些考驗并且成功達成目标的人,才算是能跟上他的腳步、帶領第三帝國一步一步發展生産力的優秀官員。
帝國需要發展,就不能容忍太多的蟲豸趴在帝國身上吸血,他必須要把這些蟲豸清理掉。
從貞觀元年的三月初二開始,一直到三月底,劉備基本上和十四州、一百零八郡國的官員們把該聊的問題都給聊得差不多了,主官們也基本上都見過了劉備,知道劉備長什麽模樣,執政風格如何。
而劉備也把他們都看了個臉熟,基本上記住了這些人的名字,了解了他們的執政風格,對他們的知識文化水平也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裏,劉備直接罷免了一名州刺史和一名郡太守、一名國相,除了朱符那個家夥之外,其餘兩人之所以被罷免,是因爲他們沒能答出劉備要詢問的問題。
身爲一郡長官,連本郡的基礎狀況都不能滾瓜爛熟、了如指掌,還憑什麽執政一地?
甚至有些人明顯是在背資料,背得還有些磕磕碰碰,但是隻要大體上的數字是對的,劉備都勉強能容忍,給個機會。
可這兩個人那是牛頭不對馬嘴,連最基礎的一些東西都背不出來,問他們各自轄區内的上田中田下田是多少,問他們水田和旱田的分布,問他們農耕牲畜的數量,他們是一問三不知。
這就讓劉備很懷疑他們是怎麽做上這個兩千石職位的。
怎麽在他如此高頻率的反複犁地的情況之下,還能有這種漏網之魚存在?
隻能說這個天下還有很多肮髒的東西是劉備沒有清理幹淨的。
三月底,政務會議大體結束了之後,劉備又找來了陸康、橋瑁和張邈三人,和他們談了一下接下來要推動的度田令的事情。
其他州長官都是他劉某人的親信出身,跟随他的步伐是政治正确,不跟随就是政治上的錯誤,拿下他們絕對沒得說,但是這三人在此前和他多是一種政治聯盟的關系。
所以該說的還是要說明白。
“度田令即将推動,恐怕會在地方上造成一些震動,陸使君應該不會有什麽糾結的地方,兖州的度田令推動我不擔憂,但是豫州和冀州,我還是有些擔憂的。”
劉備看了看富态的張邈,又看了看面色尴尬的橋瑁。
“如果有難處,盡管說出來,我能幫你們解決的,就解決掉,江北度田勢在必行,如果連我們最上層都不能統一行動,一定會出亂子,到時候免不得軍隊大開殺戒,這個事情我不太想看到。”
看着劉備一副悲天憫人的姿态,張邈和橋瑁心頭一沉,感覺都不太妙。
不過橋瑁還是很快地做出了決斷。
“橋氏的确有很多的土地财産,但是陛下的要求,橋氏一定遵循,如有人敢不遵循,臣第一個不會放過他們!”
張邈遲疑片刻,歎了口氣,點了點頭。
“陛下的擔憂臣是了解的,但是臣并非不明事理的人,如果陛下有所擔憂,那就是臣的失職張氏跟随陛下很多年了,未來也想繼續跟随陛下。”
“嗯,那就最好不過了。”
張邈和橋瑁的表态讓劉備比較滿意。
而陸康顯然不滿足于這樣的情況。
“陛下,雖然吳郡地處江南,但是如果陛下有想法的話,臣願意爲陛下一試,按照度田令的要求,江南之地是可以稍稍增加土地田畝數量的,所以臣以爲,在江南推動度田令,或許反而沒有那麽難。”
劉備知道陸康想要狠狠的表現自己,實現對中原士人、劉備舊部的彎道超車,帶領陸氏家族更進一步。
雖然他不反感這種進取之心,但是具體的規劃他已經有了,既然有了,就不會貿然更改。
他笑了笑。
“陸使君的意思,我是明白的,不過這件事情欲速則不達,屆時整個河北、中原和關中還不知道要出多少亂子,江南就先放一放吧,也能稍微給某些人一點希望,不至于讓他們絕望。
而且江南比起度田,可能更需要的是荒地多開發,如果有人願意去江南開荒,我又怎麽會拒絕呢?陸使君,少安毋躁,在這件事情上,來日方長啊。”
劉備的笑容有點意味深長的意思,陸康品了品這裏頭的意思,理智的閉上了嘴巴,再也沒說相關的事情。
陸氏家族的進步需要時間,簡單的想要實現彎道超車,估計其他跟随劉備已久的勢力都不會高興,路是不能太出挑,以免成爲衆矢之的。
所以,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
至于江南的事情……
陸康決定推動陸氏家族成爲江南第一個主動向朝廷申請要求實現度田令規定的家族。
反正根據度田令的規定,吳郡也算是邊遠州的一份子,稅收方面有所優惠,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若要推動,不會像中原膏腴之地那樣面臨太大的阻力。
而就算有阻力,陸康也打算強行突破之。
開玩笑,這可是給劉備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機會,錯過這個機會,陸氏要到什麽時候才能更進一步?
第三帝國的第一次政務大會算是到這裏就結束了,劉備沒有讓官員們立刻返回,而是帶着他們一起參加了朝廷的春耕活動。
之前忙着開會,劉備就把慣例的春耕活動延後了,現在大會開完了,正好帶着官員們一起搞春耕活動,劉備自己也帶着皇室成員參加進來。
一群人浩浩蕩蕩前往雒陽城外的農田内,象征性的進行了一個上午的農業生産。
這雖然是政治表演,但就算是表演,也是很有意義的至少能表現出天子、朝臣都很在意農業生産的事情,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而爲了在劉備面前表現自己,一些确實對農活兒比較了解的官員那幹的叫一個起勁兒。
而一些出身優渥、确實對農業不是很了解的官員隻能偷偷摸摸的看着其他官員怎麽操作,自己就怎麽操作。
但是農活兒這事情還真是個技術活兒,一般人沒做過的,還真不知道怎麽上手,一通胡咧咧,自己累得半死,地也沒刨開多少。
說到底,農具怎麽揮也是有講究的。
一些身嬌肉貴的官員還沒幹幾下,就給自己閃了腰,實在支撐不下去,隻能在劉備鄙視的眼神中,十分慚愧且擔憂地被人擡走了。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農具都不會用!這樣的官員治理天下,朕這江山怕是要不了幾年就得四分五裂!”
劉備當着全體官員的面,在田邊上狠狠地罵了一句。
這一罵不要緊,吓得周圍的官員趕快低頭奮勇幹活兒,生怕被皇帝看出來自己并不會農業生産,然後步上那幾個倒黴蛋的後塵。
一個上午的折騰,不少身嬌肉貴的官員被折騰的要死要活,偏偏中午劉備也沒給他們提供什麽比較好的食物,就是純粹的麥飯和一些腌菜,管飽,水管夠,其他的就沒有了。
也就是上午累得夠嗆,一群人看到有吃的,也不挑,狼吞虎咽一陣子,算是安撫了一下強烈抗議的腸胃。
然後他又宣布,午休之後,下午再來一個時辰的農業生産,好好體會一下農民生産之苦。
官員們心中哀嚎,但是不敢多言,因爲劉備本人也撩着褲腿,帶着自己的長子、次子一起進行農業生産,幹的不比他們少。
皇帝親自帶頭,他們怎麽敢不用力呢?
于是等日頭最毒的時候,甚至有幾個官員頭暈腦脹的倒下了。
劉備看着這個情況,搖了搖頭,這才終于放過了剩下的官員們,讓他們收拾收拾,一起回雒陽城洗澡休息。
然後,劉備也沒怎麽繼續折騰他們,終于宣布他們可以準備啓程回任職地了。
關不少官員爲此長舒一口氣,感慨自己終于挺過這一遭了。
然而就在官員們準備啓程返回的時候,貞觀元年四月初二,樞密使荀攸忽然上表,請劉備允許他率領一部分颍川荀氏的族人在司隸州河南郡定居,另立荀氏宗門,與颍川荀氏本家正式分家。
朝野輿論一片嘩然。
而更加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荀攸上表之後的第二天,皇帝劉備下诏,準。
荀攸被準許在河南郡另立荀氏宗門,劉備根據荀攸之前的功勞,賞賜給河南荀氏五千畝土地和一部分宅院,由荀攸做主進行家族内部的再分配。
這套組合拳打得大半個朝廷都暈暈乎乎的,連核心權力圈子當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劉備和荀攸唱的這出雙簧是怎麽個意思。
不過他們很快就意識到了,這估計和即将開始的度田行動有關系。
此前,他們這群核心圈子裏的人們已經被要求不能和度田行動作對了。
他們已經理清了自家的問題,準備在度田行動的時候和劉備打好第一波配合,讓劉備可以在第一時間把度田确定爲政治正确。
根據他們打聽到的消息,核心圈子裏,隻有荀氏還沒有搞定家裏的事情,據說是陷入了僵持階段,内部紛争無法平息。
荀氏的家主荀肅是個庸人,面對複雜的局勢不知道如何作爲。
明智的荀彧遠在青州做刺史,本身又不願意對家族中人采取強制措施。
于是乎荀氏失去了最後的機會,以至于荀攸決定發起自救行動,另立荀氏宗門以挽救荀氏家族的傳承。
而這在很多人眼裏,基本上就宣示了颍川荀氏的曆史終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