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局面進展到劉備掌控并州、幽州之後,将軍錢也随着食鹽利益集團的腳步進入了并州和幽州,然後染指了冀州。
涼州細鹽已經不再是涼州本地生産的食鹽,而成爲一種生産技術,掌握了這個生産技術,隻要有原料,就能生産出同品質的細鹽,而後生産出來的細鹽一律稱之爲——涼州細鹽。
在食鹽生産技術大規模進軍的地區,由于本地鹽競争不過涼州細鹽,本地鹽戶也鬥不過劉備作爲後盾的食鹽利益集團,随着食鹽的勝利,本地人也越來越需要用原本的銅錢或者其他有價值的物品來兌換将軍錢。
沒有将軍錢,就買不到需要吃的食鹽,不吃食鹽,就要死。
将軍錢由此在當地快速流通,而劉備則把兌換而來的各式各樣的五铢錢收藏的收藏,回爐重鑄的回爐重鑄,鑄成新的将軍錢,繼續投入流通領域。
所以在雒陽以西地區和并州、幽州,時值建安四年,将軍錢已經成爲絕對優勢的流通貨币,良币驅逐劣币的行動成功達成。
并且這些地區也因爲劉備的絕對權勢而實質上禁止了地方官府和私人鑄币,鑄币權收歸劉備所有,所有的鑄币工具和鑄币人才都在劉備的掌控之中。
盡管朝廷依然沒有明确的政令規定鑄币全收歸中央,但是既定事實已經形成,除了劉備控制的鑄币工場,沒有其他地方有能力鑄造将軍錢。
在此基礎之上,未來在這些地區徹底結束鑄币權混亂的曆史,也不過是一條政令的事情。
建安三年以前,整個雒陽以西地區唯一的例外就是益州。
因爲益州本身就是産鹽大州,還有龐大的交通成本,食鹽生産所需要的原材料基本上都被當地有實力的大族掌控,所以劉備一直以來都沒有讓涼州鹽進入益州市場,也沒有允許将軍錢進入益州流通。
對付食鹽大族需要的不單單是政治手段,也需要軍事手段,但是考慮到錯綜複雜的利益關系,劉備還是沒有貿然宣布對益州鹽動手。
但是也沒關系,政治層面上掌控益州的權力之後,他的辦法有很多,彎道超車也是很好的招數。
所以劉備就開始對蜀錦産業出手。
本身,蜀錦的生産就是在雒陽朝廷的控制之下,東漢政府在這一點上還是拎得清的。
隻是之後随着一些局勢上的變動,蜀錦的生産也漸漸有些混亂。
到梁鹄做益州刺史的時候,明面上他是宦官集團的人,但是實際上,梁鹄暗中投靠了劉備,就在劉備的指示下不斷收攏蜀錦産業的權限。
在荀攸出任益州刺史之時,益州的蜀錦産業和蜀錦生産等事務被官方徹底掌控,直接受益州刺史府的管理。
根據劉備的指令,荀攸将原先漢政府設置的錦官擴編爲蜀錦局,全面管理蜀錦從種植桑樹到成品出售的一系列過程,一整個産業鏈都在官府蜀錦局的控制之下,禁止私人介入。
益州刺史府由此把控了蜀錦生産的方方面面。
根據劉備的要求,在蜀錦生産的每一個環節中,荀攸都引入了涼州工場的管理辦法,在很短的時間内整合了蜀錦産業。
然後,在建安三年下半年,全面控制蜀錦生産的荀攸對外宣布,今後購買蜀錦隻能用将軍錢。
除了将軍錢購買以外,不能用其他任何一種方式購買蜀錦,如果沒有将軍錢,可以去官府辦設的換錢所兌換将軍錢,然後再去蜀錦局購買蜀錦。
甚至于黃金和白銀都不會被直接收用,一定要拿到換錢所兌換将軍錢,否則,概不出售,誰來買都不好使。
啥?
你有後台有關系?
你知道我的後台是誰嗎?
大将軍劉玄德!
跟我比後台?!
你有幾萬人的軍隊?
相較于食鹽來說,蜀錦的确不是什麽必需品,沒有也不會死。
但是蜀錦是門面,是面子,是上流社會彰顯社會身份地位的一種象征,是人家裝逼的硬需求,大宗貨物交易的時候還可以直接當錢用,甚至關系到祭祀之類的事情。
簡單一句,蜀錦比錢值錢。
蜀錦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是奢侈品,沒有就沒有,不要緊。
但是蜀錦本來就不是面對普通人生産的産品,普通人從來不是它的目标客戶群體,它根本不在乎普通人的看法。
它隻針對有錢的官僚權貴們,也僅僅隻爲他們服務。
正是因爲漢帝國長期以來形成的這種消費共識構建起了蜀錦的“品牌溢價”,諸葛亮才會規定隻能用蜀漢大錢購買蜀錦,才能憑借蜀錦構建起蜀漢的财政體系,穩住蜀漢大錢的币值,從而達到輸出通脹、割曹魏和孫吳韭菜的目的。
曹魏和孫吳的有識之士也知道諸葛亮在用蜀錦割大家的韭菜,曹丕做皇帝以後還親自寫文章讓大家不要購買蜀錦,不要資敵,但是有用嗎?
沒有。
伱不讓我們買蜀錦用蜀錦,就等于不讓我們吃鹽。
讓這個國家的上流社會、統治階層不能吃鹽,曹丕絕對辦不到。
所以順理成章的,蜀地大戶們不管心裏怎麽想,也不得不接受将軍錢的進入,接受去換錢所用各種貨币和物資兌換将軍錢,然後使用将軍錢購買蜀錦回來用。
所謂上行下效,将軍錢在上流社會流通了之後,在官員、豪強大族的人都開始使用之後,也很快就進入了益州的基層領域流通,并且因爲其币值堅挺、制造精美,很快就受到了歡迎。
不得不說,确實有很多人拿到了将軍錢之後就開始了收藏,做着和以往的一樣的事情。
但是底層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本來就有限,那點點将軍錢收藏了也就收藏了,購買蜀錦必須要拿出将軍錢,還是大量的将軍錢,所以基本的維持流通還是可以實現的。
一進一出,平衡是保持住了。
甚至通過對換錢所的掌控和一些細節上的操作,換錢所的存在還讓劉備小有賺頭,爲他的錢袋子做出了一些小小的貢獻。
涼州細鹽、蜀錦這兩樣拳頭産品被劉備和将軍錢挂鈎之後,基本上将軍錢被上流社會和普通人全面接受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在冀州,因爲河間國、中山國和常山國全面食用涼州細鹽,也随之通行了将軍錢,且被劉備下令收回了鑄币權。
冀州的其餘地方郡國雖然沒有失去鑄币權,還在維持地方鑄币和私人鑄币的情況,但是因爲劉備和古文學派、宦官集團的政治合作,涼州細鹽也全面進入這些地區的市場。
面對擁有豐富鬥争經驗的成熟的涼州細鹽利益集團,還有一部分本地家族勢力的合作,冀州本地的食鹽集團不堪一擊,很快,涼州細鹽就成爲了冀州唯一發售的食鹽。
随着涼州細鹽的勝利,輔以蜀錦一直以來的勝利,将軍錢也随之進入整個冀州的流通領域,很快就對本地貨币形成了全面的優勢。
在此前提之上,雖然劉備沒有明面上禁止冀州的私人鑄币,但是冀州地區也很快就形成了将軍錢對其他錢種的兌換規則,一枚将軍錢兌換數枚地方鑄币的規則很快就在冀州的其餘郡國确立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劉備不斷收集地方私鑄貨币,将之融化,變成全新的将軍錢,再度投入當地市場。
輔以更加高效且優質的鑄币技術,冀州的商品市場上很快形成了良币驅逐劣币的局勢——将軍錢是最高等級的“一等錢”已經成爲整個冀州的共識,人們普遍更信任、更願意使用币值堅挺的将軍錢展開貿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