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工業革命的洗禮,列強資本主義經濟生産過盛,各行各業都處于飽和狀态,難以維持持久繁華。美國鐵路泡沫破碎,國内銀行、證券、航運、金屬等其他行業相繼出現蕭條。
這場經濟危機很快就蔓延至其他資本主義大國。在某種意義上,它也成爲英法侵略華夏、美國南北内戰等一系列戰争的内在推手。
對于吳捷來說,這場經濟危機卻來得正是時候。
外國列強出現經濟危機,生産過剩,資本無處投資、技術人才失業。共和國卻剛剛建立,工業化建設亟須資金、技術、管理、人才。
這場世界經濟危機,将爲共和國的工業化建設提供了良好契機。
再看内部環境。
華夏傳統,每當改朝換代,新朝總要休養生息,繁衍人口。共和黨改旗易幟,建立共和國,成立國民政府,同樣不能例外。
經過連續多年征戰,共和黨已經控制了大半個東南。勝利來得太快,步子邁得太大,必須停下來休息休息,慢慢消化最近一年打下來的湘、鄂、皖北、蘇、浙、滬等新地盤。
但是,共和黨停下消息,并不意味着像封建王朝那樣“休養生息”、“無爲而治”,而是要停止戰争,集中精力抓好三項中心工作:土地改革、鞏固政權、工業化建設。
共和黨對土地改革已有豐富的經驗,對此無須多慮。
江西、贛南、南京市早就完成了土地改革;湘、鄂兩省的土地改革也已接近尾聲;蘇、浙、滬、皖北的土地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
土地改革将一勞永逸地釋放農村生産力,消除饑餓,實現農民溫飽。
但是,地主知識分子怎麽辦?農村剩餘勞動力怎麽辦?答案隻有三個字:工業化。
鞏固政權則是一個久久爲功的過程,需要土地改革穩定農村,需要革命軍鞏固國防,需要工業化解決剩餘人口,提高百姓收入。
共和黨未來的三項中心工作“土地改革、鞏固政權、工業化建設”,最核心的還是工業化建設。
現在,共和國剛剛宣告建立,碰到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内部黨政軍民團結如鐵。此時不搞工業化,更待何時?
去年東征蘇浙時,吳捷随司令部滞留上海,空閑時間很多,便開始思考工業化建設的問題。
在他看來,共和國在江西一帶已經有了一定的工業基礎,在鋼鐵、造船、槍炮、鐵路、紡織等領域都小有成就,形成了一批諸如中興公司、姑塘造船廠、萍鄉煤礦、大冶鐵礦等大型企業。
當初,共和黨傾盡全力興建中興公司、姑塘造船廠等大型企業,主要着眼點在于爲軍服務,通過提高軍備水平,打赢國内戰争。
現在,國民政府初建,要立足長遠,建立工業化國家,使中華共和國成爲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
在第二次黨代會上,緊随統制經濟之後,吳捷又抛出了“第一個工業五年計劃”,計劃利用1858-1862五年時間,在共和國内興建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初步建立工業産業基礎。其要點有:
一、興起大型基建。
大型基建主要包括鐵路、電報、航運等事業。
(一)鐵路。
鐵路對于工業化至關重要。目前,共和國僅有一條鐵路對外營運,即南浔鐵路,從南昌至九江。
因贛江鐵路大橋尚未完工,南浔鐵路并未全程通車,乘客、貨物隻能在贛江西岸裝車,然後再通往九江。
萍株鐵路才開工建設半年,至少還要一年時間才能建成通車。這條鐵路從江西萍鄉聯通湖南株洲,主要目的在于方便萍鄉煤炭通過湘江外運。
除此之外,萍鄉煤礦、大冶鐵礦各有一條自營鐵路,主要用于運載礦物,長度都不超過百裏。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吳捷雄心勃勃,計劃興建兩條幹線鐵路,三條支線鐵路。
1、幹線鐵路。
第一條幹線鐵路,稱之爲滬湘鐵路。起點在上海,穿越浙江、江西、湖南,沿途經過浙江杭州、金華、江山,江西上饒、鷹潭、南昌、新餘、分宜、萍鄉,湖南株洲、湘潭、邵陽、懷化,終點在湖南懷化市。
實際上,這正是我國滬昆鐵路的東線,而滬昆鐵路最早要追溯至十九世紀末。
這條支線鐵路要跨越很多山區,實現難度很大,不可能在五年時間内一蹴而就。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民政府要優先建成上海至浙江金華段、江西鷹潭至南昌段、江西萍鄉至湖南長沙段。
第二條幹線鐵路,主要沿長江南岸,從上海一直修到湖南嶽陽。第二條幹線鐵路難度小于第一條幹線,但同樣很難在五年内建成。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要完成上海至安徽銅陵段,沿途經過江蘇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安徽蕪湖、馬鞍山;要完成江西九江至湖南嶽州段,沿途經過湖北大冶、武昌、鹹甯。
2、支線鐵路。
支線鐵路相對簡單,主要有蘇杭線(蘇州至杭州)、杭甬線(杭州至甯波)、嶽陽至長沙線。
3、資金來源。
修築鐵路耗資巨大,資金來源主要包括外國投資、民間資本、發行債券、發行股票等。
鐵路事業關系國計民生,需要全國統籌。爲此,國民政府将在江西鐵路公司的基礎上,成立中國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由國有資本控股。
洋人可以資金、技術、設備等多種形式入股,但所占股份不得超過百分之三十,不得危及國有控股地位。
尤其是,英國人在美國鐵路上投機失利,美國鐵路股票暴跌,正在尋找投資風口。國民政府已經在和英國人、美國人接觸,吸引他們投資共和國的鐵路。
國民政府爲洋人保證的投資收益爲百分之三。相比之下,英國在國際市場上統一公債利率爲百分之二點五。由于經濟危機擴大,英國公債收益不斷下降,各國資本無處宣洩。
國民政府開出的投資收益顯得非常誘人,不少英商、美商都表示要入股共和國鐵路。雙方在鐵路建設投資上已經達成了初步共識。
民間資本亦可入股國家鐵路公司。失地地主可以憑土改中獲得的有價證券入股,但占股極少。中國鐵路公司更歡迎民間資本以實繳資金的形式入股。
(二)電報。
電報網建設亦有非常重要的軍事、經濟、政治意義。它将極大地提高信息傳播的速度,加速工業社會的形成。
同樣的,國民政府将成立一家中國電報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各省的電報線路,在共和國内全面推廣電報。
電報投資所需資金少、見效快,受到資本追捧。在資金方面,民間、洋人都很想投資華夏電報。共和黨在組織電報公司方面也有着豐富的經驗。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共和國将在六省兩市建成電報網,電報至少通到縣一級。
(三)航運。
航運有所區分。
民生方面,交給民間自辦,接受行業協會管控。包括長江航道、贛江航道等在内的重要航道,民間都可投資自辦航運公司。
對于有着重大軍事、經濟、民生價值的大型港口、橋梁等,則應受國家控制。
對于疏浚航道等見效慢、投資大、具有公益意義的大型基建,民間缺少足夠的資本、興趣,亦由國家承擔此類功能。
二、以點促面,以大型企業帶動産業集群。
(一)武昌工業基地。
中興公司過于龐大,将拆成若幹企業,形成帶有地域特點的産業集群。
在湖北武昌、大冶之間興建大型煉鋼廠,與大冶鐵礦、萍鄉煤礦構成煤鐵聯合體,稱漢冶萍股份有限公司。
以漢冶萍公司爲中心,構建鋼鐵産業基地。圍繞鋼鐵産業,在武昌周圍興建步槍、火炮、造船、煤氣等的重工産業。
(二)南京工業基地。
同樣的,安徽馬鞍山多富鐵礦,安徽休甯多煤礦,安徽銅陵又多富銅礦。這幾個礦區都靠近南京、長江,中興公司已在此建在鋼鐵廠,隻不過規模小于大冶方面的鋼廠。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民政府将在南京周圍構建一個新的工業基地,着重發展鋼鐵、造船、煤炭、槍炮、彈藥等産業。
(三)上海工業基地。
上海是共和國對外開放的窗口。上海軍政委員會已經制定了“大上海計劃”,推動發展上海工商業。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民政府将在上海構建一個以輕工業、對外加工貿易爲主的工業基地,重點發展紡織、橡膠、造船、煙草、糧油等産業。
(四)江西老工業基地。
繼續鞏固發展江西老工業基地。江西已經形成了四大産業集群:
九江基地最爲繁榮,兼具重工業、輕工業;南昌以輕工業爲主;萍鄉以煤炭工業爲主;贛州以稀土和重金屬工業爲主。
在每一個五年計劃中,江西老工業基地要繼續擴大産業規模,早日把江西建設成共和國工業模範區。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