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兵分三路大軍,直破兀良哈大公主的軍隊,打的他們全都龜縮進喜峰口内,以此讓長城來保護他們。
對于吳國俊膽敢把蒙古人大規模的放進關内的事情,着實是讓他不理解。
沒了布爾葛都,蘇布台等人的帶路,攻破薊鎮不算是很方便。
被破壞的薊鎮城牆修葺一新,皇太極也沒有帶着大火炮來,本次出征幾乎是人人騎馬,根本就不要拖累。
他隻不過沿着薊鎮溜達了一圈,發現确實沒有便宜可占,耀武揚威之後,這路兵馬才繼續往西而去。
皇太極心裏想的是二袁舊事,等到自己這個強敵撤走,興許薊鎮明軍與蒙古人就會相互厮殺起來。
吳國俊他難道不饞送上門來的蒙古鞑子的腦袋?
要知道這些人爲了領取功勞,連大明百姓都殺了,給剃成蒙古人的發型。
城牆上的薊鎮總兵吳國俊全副武裝,看着八旗兵遠去尚不放心,怕他殺個回馬槍,緊急派出麾下精銳夜不收出去打探。
兀良哈大公主同樣也站在前頭,她倒是不着急出去,等到探聽的确切消息之後,在做打算。
前方還沒有打起來呢,着什麽急捅他們後路?
屯駐在薊鎮和大同的娜木鍾,帶着自己的騎兵與科爾沁等蒙古人作戰,打的他們狼狽逃竄,去叫後金女真人來幫忙。
娜木鍾果斷逃走。
看似向宣府鎮狂奔而去,實則是轉個彎直接北上。
前往瓦刺,也就是衛拉特盟的地盤,暫且躲避後金的攻勢,然後等待時機殺回來。
可以說皇太極領兵十萬出征,賀今朝布置的兩道防線。
在後金先鋒攻勢下,眨眼之間,皆爲齑粉,根本就不敢抵抗。
皇太極聽到了最新消息,林丹巴圖爾得知他率兵十萬出擊的消息,不僅沒有急忙迎戰,反倒率衆西奔。
蒙古大汗察哈爾部落在林丹巴圖爾的帶領下,越發的沒落了。
皇太極就是有一種什麽感覺呢?
我還沒用力呢。
你察哈爾就全都倒下了!
尤其是林丹汗這種行徑,簡直是不堪一擊啊!
那我的主要作戰目标就不是你了。
縱然賀今朝辛辛苦苦在草原上布置了如此多的後手,在沒有本事執行的話,那就是建在沙灘上的城堡。
皇太極坐在帳篷内,頗爲意氣風發。
“諸位,征明應該從哪路進發?”
諸多貝勒一時間有些詫異,此番明明是攻打察哈爾的,結果還沒到宣府就要攻明?
“自是要從山海關大路進入明境比較穩妥。”
皇太極接連問了數人,皆是這個回答,可他确胸有成竹的道:“如何能從山海關走呢?”
多爾衮等人不言,代善更是坐在行軍馬紮上,一言不發,等着皇太極說話。
“今日我等大軍,應該先直達宣大,蒙古察哈爾部落,先爲我軍所敗,心膽皆裂,舉國騷然,屆時各部落台吉必将都來歸我。
我軍前往,沿途必定多有拜服,你們要多多準備些衣服,皆是賞賜那些來投降我的台吉,以及諸多首領。
待到宣府作戰取得糧草後,便可前往大同,一來可以攻入明境,二來可以收納察哈爾歸附的士卒百姓。”
皇太極的話隻是說了一半,他以前也想要從山海關進入京城,奈何大明花了許多錢在遼東,但山海關的防守以及城牆皆是十分堅固,不是他能輕易領軍攻破的。
至于薊鎮,前些時日也巡查一二,薊鎮總兵吳國俊嚴陣以待,也沒有什麽好打的。
再加上皇太極宣稱專殺靖遼伯吳國俊,大明的視線必定會放在薊鎮上,那宣府、大同的守軍指定會放松警惕。
畢竟前兩年他攻破薊鎮,進入京師肆虐,那可是搶的盆滿缽滿。
勳貴、太監、皇親國戚爲啥恨袁崇煥?
甚至要去刑場吃他的肉解恨,還不是自家莊園全都被狗鞑子搶了,他們心疼呐。
打不着女真狗鞑子,我還弄不死伱袁崇煥嗎?
在大明一代,宣府、大同皆是防備北虜,爲朝廷重視,修長城築城,設重兵,号稱朝廷北大門之類的。
但是明朝到了今天的這種地步,蒙古騎兵長期騷擾破壞,也不是固若金湯了。
特别是大明朝廷爲了對付後金,不斷的從這裏抽調精銳兵馬援助遼東,導緻宣、大邊備大壞,塞垣空虛。
連林丹汗都能幾次攻破大同府,進入腹地肆虐,皇太極覺得自己就更沒有問題了。
他甚至都聽說山陝又大旱了,特别是山西去年六月天降大雨幫助賀今朝水淹官軍後。
從秋來八月開始到今年四月,大饑,人相食。
仿佛那場大雨就專門爲賀今朝下的一樣。
皇太極得到這種“錯誤的”消息并不奇怪。
難道還要指望大明官府的人告訴治下百姓,錘匪治下的人天天吃飽喝足的事?
還不是要加倍抹黑。
至于皇太極想要往山西扔間諜,扔是能扔進去,但是打探到得力消息,并且把真實消息傳遞出來,那得猴年馬月了。
洪承疇屢次派遣間諜進入山西打探消息都不能成功,他皇太極就想短時間内成功,簡直是癡人說夢。
整個山西連乞丐都不能有,你一個沒有農會發出來的憑證的人想要閑逛,直接把你帶到流民聚集地,給你上戶口,讓你去種地或者去挖煤挖鐵礦石。
但皇太極并不知情,對于外圍諜子打探的消息,很是滿意。
因爲陝西也是這樣慘,那山西也好不到那裏去。
屆時他從大同長城破入,攻錘匪,劫掠大明,選擇權全在皇太極手裏。
這樣選擇宣大作爲軍事行動的突破口,又選擇了一個有利的時機。
不僅可以避開明軍重兵把守的山海關、薊鎮,攻其不備,遠征宣、大,及其容易取得成功。
同時途中還可以收歸林丹汗的殘部。
最重要的是能在政治上産生影響,皇太極來打宣大。
宣府距離大明京師隻有三百餘裏,襲擊宣大,必然造成對京師身上的軍事威脅,瓦解崇祯的統治根基。
那崇祯會不會變得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操作來?
崇祯若是從山海關,或者薊鎮調兵前來增援。
那等皇太極回去的路途當中,就能創造出來更多的戰機了。
可以說,皇太極對于圍點打援、運動戰以及大規模兵團作戰的理解,絕非大明這些将軍能夠比拟得上的,崇祯就更沒有這種意識了,不吃虧才怪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