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娲造人時的場景描述,出自魯迅《補天》,原文是:粉紅色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許多條石綠色的浮雲,星便在那後面忽明忽滅的眨眼。天邊的血紅的雲彩裏有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如流動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邊,卻是一個生鐵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然而伊并不理會誰是下去,和誰是上來。
[2]理由詳見本書第二章。
[3]娲的讀音,《漢語大字典》稱:《廣韻》古華切,平麻見。又古蛙切,《正字通》音蛙。歌部。有人說娲要讀蝸,因此女娲是蝸牛。實際上,蝸牛的蝸,古音也是“古華切,平麻見。又古蛙切。歌部”,跟娲的讀音一樣,也是“呱”。娲和蝸,聲符相同,古音也相同(見母,歌部),但沒有意義上的關聯或文字通用的證據。此說承李蓬勃先生指教,謹此鳴謝!
[4]上帝造人,見《聖經·創世記》。
[5]見《太平禦覽》卷七十八引《風俗通義》: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爲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引繩人也。
[6]見《繹史》卷三引《風俗通義》:女娲禱祠神,祈而爲女媒,因置昏(婚)姻。
[7]見《淮南子·覽冥篇》、《列子·湯問》。
[8]《楚辭·天問》:“女娲有體,孰制匠之?”
[9]伊甸園的故事恐怕是一個驚天疑案,疑案的背後是上帝的良苦用心,而勘破此案則需要人類的卓越智慧。這就隻能另案處理,再寫一本書來讨論,書名也許就叫《上帝的預謀》。
[10]關于人類爲什麽成爲裸猿,科學界有多種說法,比如幼态延續(黑猩猩的幼崽無毛)、信号識别(把自己跟其他猿類區别開來)、貪圖涼快(走出濃蔭覆蓋的森林後,類人猿爲了防止中暑)。此外,還有說是因爲烤火,因爲擔心吃飯時把身上弄髒,害怕長寄生蟲等等。詳見莫裏斯《裸猿》。
[11]據科學家研究,男子的陰莖在勃起時,會雄踞靈長目動物之首;雌性的性高潮,則爲人類所獨有。請參看莫裏斯《裸猿》。
[12]将人類的曆史進程分爲蒙昧時代、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三個階段,是摩爾根的觀點。請參看摩爾根《古代社會》,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第二章
[1]請參看雷·肯拜爾等《世界雕塑史》。
[2]摩爾達維亞在東歐,位于喀爾巴阡山和普魯特河之間,包括今羅馬尼亞東北部、摩爾多瓦、烏克蘭的局部地區。關于“白夫人”塑像的情況,見戴維·李明《歐洲神話的世界》。
[3]原始人類的死亡情況已無法統計和描述。但可以肯定,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本能,意識到死亡則是人類進化的最早成果。請參看卡西爾《人論》,卡爾·薩根《伊甸園的飛龍》。
[4]人類最早的神是女神,爲考古學家和神話學家們所熟知。古希臘神話中,便有大量女神,如天後赫拉、冥後珀耳塞福涅、竈神赫斯提娅、大地女神蓋娅、愛神與美神阿芙洛狄忒、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女神阿爾忒彌斯、青春女神赫柏、勝利女神尼姬、正義女神忒彌斯、記憶女神摩涅莫緒涅、豐産女神德墨忒爾、海洋女神歐律諾墨等。但在我們民族,主神中的女神隻剩下女娲,其餘爲次神,甚至妖。
[5]米諾斯是愛琴海地區的古代文明,出現于古希臘邁錫尼文明之前的青銅時代,約存在于公元前3000年至前1450年。該文明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克裏特島,突出特點是崇拜女神而非男神。請參看戴維·李明《歐洲神話的世界》。
[6]請參看鄭爲《中國彩陶藝術》。
[7]魚是女陰的象征,蛙是子宮的象征。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還有花,均引自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實際上,花就是植物的生殖器,果則是植物的後來人。所以“姑娘好像花一樣”:含苞欲放是新婚之夜,豆蔻年華是待嫁之時,大多數動物的發情期則在春暖花開時。
[8]實際上,根據前引趙國華先生《生殖崇拜文化論》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斷定女娲絕不可能是“蛇妹妹”,隻可能是“蛙女神”。
[9]太陽神和月亮神的性别,世界各民族并不完全一樣,這裏暫不讨論。
[10]伏羲又叫伏戲、庖犧、宓羲、慮羲。被明确看作神農之前的聖王,始于《戰國策》。他可能是雷神之子,見袁珂《中國古代神話》。又,《文選·洛神賦》注稱洛神宓妃即伏羲之女。
[11]羲和,見《山海經·大荒南經》;常羲,見《山海經·大荒西經》。帝俊就是帝喾,甚至是舜,見袁珂《中國古代神話》。
[12]大地在中西方都是女性的,比如希臘的蓋娅和中國的坤卦。
[13]趙國華先生《生殖崇拜文化論》認爲,蟾字轉音,就是嫦,即“嫦娥”。蜍字轉音,就是兔,即“玉兔”。但嫦娥本名恒娥。因爲避漢文帝劉恒的諱,才改爲嫦娥。趙說似可商榷。
[14]男女雜遊,不媒不聘,見《列子·湯問》;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見《白虎通·号篇》。
第三章
[1]根據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的研究,鳥成爲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征物,是因爲有蛋(卵)。原始人看見雛鳥從鳥蛋中孵出,嬰兒從胞衣中産出,而且做愛時男人的睾丸會收緊并提上去,便誤以爲新生命就是睾丸裏的蛋進入了女人的子宮,因此誰的蛋多誰就最有生殖力。何況鳥的頭頸,一會兒伸出來,一會兒縮進去,一會兒昂起來,一會兒垂下去,也很像陰莖。這又是一整套系統。
[2]據許慎《說文解字》,祭的字形就是“以手持肉”。
[3]據《易·系辭下》,“作結繩而爲罔罟,以佃以漁”的是伏羲,“斫木爲耜,揉木爲耒”的是神農。
[4]伏字的甲骨文上面是人,下面是犬。許慎《說文解字》稱“從人從犬”,戴家祥稱其意義乃由“伏伺”而“俯伏”而“隐伏”(《金文大字典》上冊)。
[5]蒂字的解釋見郭沫若《釋祖妣》,六字真言的翻譯見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
[6]禮起源于祭祀,已成爲學界共識。禮字上半部,是一個盛放了玉的器皿,即王國維先生所謂“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觀堂集林·釋禮》)。郭沫若先生更明确認爲是放了“兩串玉具”(《十批判書》)。
[7]見《呂氏春秋·古樂》。
[8]請參看格羅塞《藝術的起源》。
第四章
[1]炎帝是伏羲的接班人,依據在清代吳乘權《綱鑒易知錄》:“炎帝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其俗樸,重端悫,不岔争而财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東至谷,西至三危,莫不從其化。”
[2]見《淮南子·時則訓》高誘注:“炎帝,少典之子,号爲神農,南方火德之帝也。”《繹史》卷五引《新書》:“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
[3]見顧颉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
[4]見毛澤東《賀新郎·讀史》。
[5]關于三皇的說法有:天皇、地皇、泰皇(《史記·秦始皇本紀》),天皇、地皇、人皇(《史記·補三皇本紀》),伏羲、女娲、神農(《風俗通義·皇霸》引《春秋緯運鬥樞》),伏羲、神農、祝融(《白虎通》),伏羲、神農、共工(《通鑒外紀》),燧人、伏羲、神農(《風俗通義·皇霸》引《禮緯含文嘉》)。後四種,都有伏羲和神農。
[6]見《繹史》卷四引《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人身牛首。”
[7]馬叙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稱:神農爲牧羊之族。或以羊爲其圖騰。生于牧羊之族或以羊爲圖騰者。因以爲姓。
[8]見《國語·晉語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爲姬,炎帝爲姜。”
[9]《國語》可信程度不高,見顧颉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姜姓是因遊牧而進入中原的西戎羌族之一支,見範文瀾《中國通史》。羌是“西戎牧羊人”,見許慎《說文解字》。馬叙倫《讀金器刻詞卷下》則稱“羌與姜同”,并認爲姜與羌是同一個字。
[10]伏羲是東方夷族還是南方蠻族,學術界有争議,這裏不讨論。
[11]請參看弗雷澤《金枝》。
[12]此外還有妫(舜的後代)、(高辛之妃,商族之母)、妁、如、好、妙、妊、妞,也是。
[13]圖騰(totem)本是北美洲奧傑瓦人的語言,意思是“他的親族”。圖騰制度和圖騰崇拜的基本教義,是堅信族群的所有成員,無論血緣親疏,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個共同祖先是男性的,卻又不是人。它們大多是動物,少數是植物,極少數是自然現象。但無一例外,既神聖,又神秘。
[14]吳其昌《殷虛書契解诂》稱:自奉羊以爲其圖騰者,則夏人指目之曰“羌”矣。
[15]除了“鳥啄魚”或“鳥銜魚”圖案,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上其實是有“蛇蛙紋”的,但似乎“和平共處”。後來,就發展爲雌雄同體的“玄武”。玄武不是龜蛇合體,而是蛙蛇合體。請參看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
[16]以上兩節有關論述均請參看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第五章
[1]見《韓非子·十過》。
[2]見《史記·封禅書》。
[3]見《史記·五帝本紀》司馬貞《索隐》引皇甫谧:“黃帝生于壽丘,長于姬水,因以爲姓。居軒轅之丘,因以爲名,又以爲号。”
[4]見夏鼐《中國文明的起源》。
[5]炎黃相距五百年,見《史記·五帝本紀》司馬貞《索隐》引皇甫谧《帝王代紀》。
[6]古者姓以表所生之族,氏以表所居之地,見馬叙倫《說文解字六書疏證》卷二十四。
[7]馬叙倫稱“姬姓疑蓋本爲牧雞之族”,見《讀金器刻辭》卷下。
[8]這個解釋,分别見《古文字诂林》第九冊所引于省吾、徐中舒,《古文字诂林》第一冊所引葉玉森、王獻唐。
[9]見朱歧祥《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
[10]見《國語·周語下》:“我姬氏出自天鼋”。
[11]見《漢書·律曆志下》:“(黃帝)始垂衣裳,有軒冕之服,故天下号曰軒轅氏。”
[12]見《易·系辭下》: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13]見《史記·封禅書》:“三曰兵主,祠蚩尤。”《史記正義》引《龍魚河圖》:“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爲弭服。”
[14]蚩尤是九黎族部落的酋長,見《史記正義》引孔安國注。
[15]蟲、它、蛇,古爲一字,見羅振玉《增訂殷墟書契考釋》。蚩是“蛇咬腳”,見周策縱《說“尤”與蚩尤》、徐中舒《甲骨文字典》。
[16]見陳獨秀《小學識字教本》。
[17]見《太平禦覽》引《龍魚河圖》,任昉《述異記》。
[18]分别見《史記·五帝本紀》、《逸周書·嘗麥解》、《山海經·大荒北經》、範文瀾《中國通史》。
[19]蚩尤請風伯雨師作大風雨,見《山海經·大荒北經》。指南車,見《太平禦覽》引《志林》。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見《史記正義》引《龍魚河圖》。
[20]見《山海經·大荒南經》郭璞注。
[21]見《史記正義》引《龍魚河圖》:“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
[22]見範文瀾《中國通史》。
[23]龍的形象早已出現,見幹振玮《龍紋圖像的考古學依據》、陸思賢《神話考古》、王先勝《黃帝部落的圖騰是什麽》。例證有:距今一萬年的山西吉縣柿子灘龍紋岩畫,距今六七千年前的趙寶溝文化鳥首龍、鹿首魚尾龍、豬首牛角龍,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鳄魚龍,紅山文化綜合了熊、馬、蛇等形象的玉龍,内蒙古清水河出土廟底溝類型巨型魚龍夯土雕像,四千多年前陶寺文化的蟠龍,二裏頭文化一首雙身龍紋陶片。
第六章
[1]對堯舜的質疑,早已有之,見顧颉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
[2]颛顼半人半魚,見《山海經·大荒西經》;臯陶鳥嘴,見《白虎通·聖人》,馬嘴,見《淮南子·修務》;帝喾鳥頭猴身,夔是獨腳神牛,均見袁珂《中國古代神話》的考證。
[3]許慎《說文解字》:“鲧,魚也”;“禹,蟲也”。孫诒讓稱“禹爲蟲名,則亦當象蟲形”;高鴻缙稱“禹爲多足之蟲”;陳邦懷稱“字象爬蟲之形”,均見《古文字诂林》第十冊。
[4]堯的姓,也是糊塗賬。作爲傳說中黃帝的五世孫,應該姓姬。司馬貞《史記索隐》說他姓伊祁,則堯應該叫“伊祁放勳”。這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5]見《韓非子·五蠹》。
[6]見《高士傳》。
[7]分别見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翦伯贊《中國史論集》。但郭說堯舜是“以母系爲中心的社會”,則可以商榷。
[8]見《國語·周語下》。
[9]韓非子的說法,見《韓非子·說疑》和《韓非子·顯學》;康有爲的說法,見《孔子改制考》;顧颉剛的說法,見《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和《禅讓傳說起于墨家考》。
[10]夔叫“後夔”,羿叫“後羿”,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11]見《史記·五帝本紀》。
[12]見《左傳·文公十八年》、《史記·五帝本紀》。
[13]見《山海經·海内經》。
[14]有學者認爲,後羿射日的故事應該産生在夏代,或者殷商。夏王是稱爲後的,比如夏後啓。夏後以太陽自居,夏曆以天幹紀時。天幹十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正是“天有十日”的意思。何況當時人們詛咒夏後桀的民歌,歌詞也是:你這該死的太陽什麽時候完蛋,我願跟你一起滅亡!見謝選駿《空寂的神殿》。
[15]見《淮南子·本經》。
[16]渾沌即兜,見《史記正義》;兜人面鳥嘴還有翅膀,見《山海經·海外南經》;共工是水神,曾與颛顼争帝,見《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是火神祝融的兒子,見《山海經·海外南經》;共工和兜同事,見《史記·五帝本紀》。
[17]鲧是魚,見許慎《說文解字》;禹可能是蜥蜴,見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禹從鲧的肚子裏生出,見《楚辭·天問》、《山海經·海内經》;剖腹産,見《山海經·海内經》注引《開筮》;禹頭上長角,是一條虬龍,見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袁珂《中國古代神話》。
[18]見《史記·夏本紀》。
[19]見《楚辭·離騷》。
[20]見《左傳·昭公七年》及注。
[21]見《山海經·海内經》。
[22]見《史記·夏本紀》。
[23]見魯迅《故事新編·理水》。
[24]請參看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