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卷所言漢武帝事,除另有注釋者外,均見《史記·孝武本紀》、《漢書·武帝紀》。
[2]西漢前幾任皇帝依次是:高帝劉邦,惠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文帝劉恒,景帝劉啓,武帝劉徹。但一般不将前後少帝計算在内。
[3]秦二世胡亥繼位時二十歲,卒年二十四歲。
[4]劉盈事見《史記·呂太後本紀》、《漢書·惠帝紀》。
[5]見《史記·留侯世家》。
[6]《史記》等書述漢惠帝、呂太後故事多不可靠,早已由呂思勉先生指出,請參看呂思勉《秦漢史》。
[7]田生即雲“呂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見《史記·荊燕世家》。
[8]司馬光曾說,劉邦最終不立如意,是因爲“知群臣心皆不附趙王”,見《資治通鑒》卷十二。
[9]見《史記·曹相國世家》。
[10]見《史記·高祖本紀》。
[11]關于劉章的想法,《史記·呂太後本紀》稱“恐見誅”(害怕受到株連),《史記·齊悼惠王世家》則稱“因立齊王爲帝”。
[12]見《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13]本段論述亦請參看呂思勉《秦漢史》。
[14]見《史記·吳王濞列傳》。
[15]此盟除見于《史記》之《呂太後本紀》外,亦見于《绛侯周勃世家》。绛侯世家其文曰: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16]見《史記·呂太後本紀》。
[17]見《史記·郦生陸賈列傳》。
[18]見《史記·高祖本紀》。
[19]請參看呂思勉《秦漢史》。
[20]見《史記·呂太後本紀》。
[21]高祖所封十王,荊王劉賈戰死,故地改封吳王劉濞。趙王如意被毒死,其地改屬呂祿。梁王劉恢被氣死,其地改屬呂産。淮陽王劉友被餓死,其地改屬劉。燕王劉建病死,其地改屬呂通。齊王劉肥病死,子襄繼位。所餘者,高祖四子代王劉恒,七子淮南王劉長,四弟楚王劉交,侄兒吳王劉濞。
[22]見《史記·外戚世家》。
[23]西漢十一帝,有廟号者五人:高帝劉邦,廟号高祖;文帝劉恒,廟号太宗;武帝劉徹,廟号世宗;宣帝劉詢,廟号中宗;元帝劉,廟号高宗。
[24]見《史記·孝文本紀》、《漢書·文帝紀》。
[25]見《史記·绛侯周勃世家》。
[26]見《漢書·賈誼傳》。
[27]本節所據,如無另注,均分見《史記》之《袁盎晁錯列傳》和《吳王濞列傳》。
[28]見《漢書·爰盎晁錯傳》。
[29]見《史記·梁孝王世家》。
[30]見《史記·绛侯周勃世家》。
第二章
[1]見《史記·郦生陸賈列傳》。
[2]見《漢書·外戚傳上》。
[3]見《史記·儒林列傳》。
[4]見《史記·汲鄭列傳》。
[5]請參看《史記·平準書》。
[6]見《漢書·武帝紀》。
[7]關于董仲舒,詳見本中華史第九卷《兩漢兩羅馬》。
[8]見《漢書·董仲舒傳》。
[9]見《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下同。
[10]見《漢書·高帝紀》。
[11]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漢書·公孫弘蔔式兒寬傳》。
[12]見《漢書·武帝紀》、《史記·儒林列傳》、《資治通鑒》卷十九。
[13]請參看顧颉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
[14]見《韓非子·說疑》。
[15]李廣事見《史記·李将軍列傳》。
[16]見《史記·绛侯周勃世家》。
[17]見《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18]見司馬遷《報任安書》。
[19]見《史記·孔子世家》。
[20]張湯及其他酷吏故事無另注者均見《史記·酷吏列傳》。
[21]見《史記·平準書》。
[22]見《漢書·刑法志》。
[23]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等。
[24]見《漢書·刑法志》。
[25]汲黯事迹無另注者均見《史記·汲鄭列傳》。
[26]見《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第三章
[1]本節所據史實請參看翟連仲主編《世界通史·古代卷》。
[2]美索不達米亞原指兩河流域北部,後來泛指整個沖積平原。
[3]主父偃故事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4]酎金奪爵人數見《漢書·武帝紀》;推恩封侯人數見《文獻通考》卷二六七。
[5]本節所述亦請參看田昌武、安作璋主編《秦漢史》。
[6]見《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7]見《史記·吳王濞列傳》。
[8]本節論述亦請參看吳曉波《浩蕩兩千年》。
[9]見《史記·貨殖列傳》。
[10]以前也有官辦的手工作坊,但多爲滿足宮廷需求,産品并不出售,所以不算企業。
[11]見蘇轼《司馬遷二大罪》。
[12]見《史記·平準書》。
[13]見《史記·酷吏列傳》。
[14]見《史記·平準書》。
[15]見《鹽鐵論·複古》。
[16]郭解故事見《史記·遊俠列傳》。
[17]見《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18]請參看《後漢書·酷吏列傳·序》。
[19]見《史記·遊俠列傳》。
[20]本節所述西漢官制,請參看《漢書·百官公卿表》、《後漢書·百官志》、錢穆《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楊鴻年和歐陽鑫《中國政制史》、韋慶遠和柏桦《中國官制史》、陳茂同《中國曆代職官沿革史》、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21]按照《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說法,九卿即太常、光祿勳、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胪、宗正、大司農、少府、中尉。他們的官俸,都是“中二千石”(月谷一百八十斛)。
[22]請參看《周禮·考工記》、《晉書·李胤傳》。
[23]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24]見《史記·酷吏列傳》。
第四章
[1]本節所述張湯及其他酷吏事,如無另注,均見《史記·酷吏列傳》。
[2]見《史記·汲鄭列傳》。
[3]本章所述秦漢官制及官僚政治,亦請參看閻步克《帝國開端時期的官僚政治制度——秦漢》。
[4]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5]“君子謀道不謀食”,見《論語·衛靈公》;“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見《孟子·盡心下》;“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見《論語·子張》。
[6]王充《論衡·程材》。
[7]本節論述亦請參看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緒論》。
[8]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二。
[9]見《韓非子·揚權》。
[10]請參看《漢書·百官公卿表》、錢穆《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11]見《漢書·循吏傳》。
[12]見《史記·平準書》。
[13]見《史記·酷吏列傳》。
[14]見《漢書·百官公卿表》。
[15]本章所述亦請參看錢穆《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楊鴻年和歐陽鑫《中國政制史》、韋慶遠和柏桦《中國官制史》、陳茂同《中國曆代職官沿革史》、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孔令紀主編《中國曆代官制》(齊魯書社版)、徐連達編著《中國官制大辭典》。
[16]見《漢書·武帝紀》。
[17]見《史記·秦始皇本紀》、《漢書·食貨志》及《文獻通考》。
[18]文學與吏道的說法,見《文獻通考·選舉考八》。
[19]請參看閻步克《帝國開端時期的官僚政治制度——秦漢》。
[20]衛宏《漢舊儀》便稱:漢帝國取士“皆試以能,信,然後官之”;“不宜者還故官”。
[21]以上見《史記·滑稽列傳》、《漢書·東方朔傳》。
第五章
[1]見《漢書》之《昭帝紀》、《霍光金日傳》。
[2]見《漢書·東方朔傳》。
[3]見《漢書·外戚傳》。
[4]以上均見《漢書·霍光金日傳》。
[5]衛青事見《史記·衛将軍骠騎列傳》、《漢書·衛青霍去病傳》。
[6]霍光和霍去病的父親,《漢書·衛青霍去病傳》作“霍仲孺”,《漢書·霍光金日傳》作“霍中孺”,但注音讀如仲。
[7]見冒名班固的《漢武故事》。
[8]見《漢書·外戚傳》。
[9]這三次戰役的時間分别是元光六年(《史記》稱在元光五年,此據《漢書》)、元朔元年和元朔六年。
[10]見台灣學者傅樂成《中國通史》引方壯猷說。
[11]見《漢書·匈奴傳》。
[12]這十年是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到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共八次出擊,數據見杜維運《中國通史》。
[13]見《漢書·衛青霍去病傳》。
[14]見《漢書·霍光金日傳》。
[15]以上數據見《史記·平準書》。
[16]見《漢書·西域傳》。
[17]見《漢書·昭帝紀》。
[18]見《漢書·霍光金日傳》。
[19]見《鹽鐵論·本議》。
[20]見《鹽鐵論·刺複》。
[21]見《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22]見《資治通鑒》卷二十二。
[23]于右任《漢武帝陵》。
[24]見《漢書·東方朔傳》。
[25]見《漢書·霍光金日傳》。
[26]請參看王子今《漢武英雄時代》。
[27]見《史記·大宛列傳》。
[28]請參看《史記》之《孝武本紀》、《封禅書》,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29]請參看易中天《帝國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