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國難财”的重點是發财,不是國難。
商人賺錢不需要什麽道德底線,也不需要前提條件,隻要能發财,任何行業都能幹,任何冒險的事都敢做。
北方大旱,對商人來說就是一個絕佳的發财機會。
并州刺史府以四十文一升收購糧食,消息很快傳到了四面八方。
糧商們大多數不認識李欽載這位新上任的刺史,但很多消息随便一打聽便知道了。
李欽載是當今天子非常器重的臣子,他還是英國公的孫子,同時也被天子封爲縣伯,爲大唐立過許多功勞,他甚至還把東邊的倭國滅了。
這些消息都是次要的,對糧商們來說,還有個非常重要的消息。
李欽載這次屬于臨危受命,被天子寄予厚望,從長安出發前,國庫已給李欽載撥付了充足的銀錢。
這些撥付給他的銀錢具體多少數目,沒人知道,唯一知道的是,這筆錢财是天子格外賜給李欽載的恩寵。
四十文收購糧食,四文賣給并州百姓,這種完全反常的商業行爲證明,李欽載從長安帶來的錢财絕不少,所以他有底氣。
也證明李欽載完全不在乎錢财,他要的是能讓天子眼前一亮的功績,并州能平安度過這次旱災,便是一樁極大的功績。
于是糧商們對李欽載很快有了一個先入爲主的印象。
李欽載不差錢,需要功績。
而北方的糧商們恰好需要錢。
天作之合!
并州刺史府以四十文的糧價當衆收購糧食後,消息飛傳出去,三天的時間,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并州四周城池的糧商帶着糧食蜂擁而至,原本低迷壓抑的并州城,一夜之間熱鬧起來。
李欽載千金買馬骨的舉動,終于将糧商們吸引過來了。
一上午的時間,便隻見糧商的車隊不停地進入城門,百姓們紛紛圍聚在城門内看熱鬧,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掩藏不住的喜氣。
那位新上任的刺史不愧是天子器重的能臣,不聲不響便讓這麽多糧商重新彙聚在并州城内。
久懸于百姓心頭的糧荒,終于解決了。
百姓們看的是熱鬧,但其中不乏清醒理智的人。
這些人的臉上卻并無喜色,反而浮起幾許憂心。
四面八方的糧商确實來了,可……李刺史會付錢嗎?四十文一升,簡直是殺豬價,堂堂刺史真的心甘情願被這些糧商宰了一刀又刀?
即便李刺史爲了百姓生計願意被糧商宰,問題是他有錢嗎?天子确實給他撥付了國庫銀錢,但那筆銀錢絕對支付不起如此數量的糧價。
…………
并州刺史府。
劉阿四一臉憂色地站在李欽載面前禀報。
“糧商的車隊進了城,陸續有十多撥兒,分别從各個不同的城池裏趕來的,如今都已住在城裏的客棧了……”
劉阿四歎了口氣,道:“聽說他們明日要來刺史府拜會五少郎,詢問刺史府何時付錢收糧,五少郎,怎麽辦呀,咱們可沒那麽多錢。”
李欽載懶洋洋地道:“急啥,糧食進了并州城,他們還想走?”
劉阿四吃驚地道:“您該不會真打算……搶了他們的糧食吧?”
李欽載笑了:“我一個臭名昭著的纨绔子弟,偶爾幹幾件巧取豪奪的事也不是不能理解,對吧?遙想咱們當初滅倭國,六千将士在倭國搶了多少東西……”
劉阿四苦着臉道:“五少郎,那不一樣,敵國境内殺人放火搶掠都是天經地義,可在并州不能搶呀,小人聽說并州有人向長安告狀了,朝堂裏許多禦史正要聯名參劾您呢。”
李欽載嗤笑:“參劾什麽的就有點可笑了。陛下若真聽那些言官的話把我撤了,我跟陛下姓。”
劉阿四好心地糾正道:“您本就跟陛下姓,您全家都跟陛下姓。”
李欽載老臉一黑:“阿四,最近有點膨脹啊,要不要我把你調回長安,在我爺爺面前回爐重造一下?”
劉阿四急忙告饒。
李欽載歎了口氣,道:“巧取豪奪當然不行,沒錢也是個大麻煩。陛下給我撥付了多少錢?”
“共計五萬貫。”
李欽載苦笑,五萬貫放在個人身上,确實一筆天文數字,這年頭物價低,五萬貫夠花兩三代了。
可用在一座城池的溫飽上,這筆錢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明日我就不出面了,等糧商們來了以後,你按四十文的價格買糧,五萬貫全花光。”
“可是,五少郎,若按四十文一升的價錢,五萬貫可買不了多少……”
李欽載神秘一笑:“無妨,能買多少算多少,買下來後馬上送去官倉。”
“那也隻夠買光少部分糧商的糧食,其餘的糧商還在等着,怎麽辦?”
“讓他們等着,送入官倉的糧食重新打上封條,你帶領部曲半夜再将糧食送出城,等到天亮後再把糧食送回來,以後每天夜裏都這麽幹……”
劉阿四驚訝道:“爲何?”
“不可說,照做便是。”
第二天一早,糧商們果然聚集于刺史府門外。
李欽載沒出面,仍然是劉阿四接待糧商。
府門打開,糧商們入内,赫然發現中庭堆着數十隻大箱子,箱子打開後,裏面全是銀餅和銅錢。
糧商們看到後,兩眼紛紛冒出了綠幽幽的光,心頭大定。
這是他們日思夜想的阿堵物啊。
府門敞開,劉阿四一絲不苟地收糧,付錢。
劉阿四的動作很慢,每一袋糧食都要細心過秤,每一串銅錢都要數清楚了再付給糧商。
磨磨蹭蹭一直到傍晚,五萬貫差不多花出去了,院子裏堆起了小山一般高的糧袋。
劉阿四含笑宣布今日該休息了,明日繼續收糧。
糧商們雖然對劉阿四磨磨蹭蹭的動作表示不滿,但可以确定刺史府真的有錢,也就不在乎一兩天了,賓主各自盡歡而散。
賣光了糧食的糧商們喜滋滋地數着錢,連夜離開了并州。
趁着這波紅利還在,他們還得飛馬趕回去,繼續籌措一批糧食來并州賣掉,熙熙攘攘,利來利往,這可是賺錢的黃金時節呀。
又到了第二天,沒賣掉糧食的糧商繼續聚集于刺史府門外,等待府門打開後賣糧食。
誰知等到日上三竿,劉阿四才姗姗出來,然後一臉歉意地告訴糧商們,李刺史昨夜偶感風寒,今早病倒了,收糧之事重大,李刺史必須親自主持,所以請糧商們再等一兩日,待李刺史病好後繼續收糧。
糧商們愕然,人群頓時有些躁動。
這時李欽載出來了,頭上纏着白巾,腳步虛弱蹒跚,被下人一左一右攙扶着走出來,他的臉色發黃,兩邊的顴骨微微陷落,眼圈也黑了,走兩步還咳嗽一陣,典型的病秧子形象。
李欽載站在府門前朝糧商們賠禮,并表示糧食一定會繼續收購,請糧商們多等兩日,待自己病好後一定親自主持。
糧商們狐疑地互視,雖然覺得有點不對勁,但李欽載的模樣十足是病了,倒也不好懷疑什麽,于是虛情假意地說了幾句關懷的話,然後各自散去。
當天下午,一隊隊糧車入并州城。
糧車入城并不稀奇,這幾天已見多了。
但這隊糧車卻不一樣,押車的是刺史府的差役,露在外面的糧袋上竟打着江南廬州和江甯刺史府的封條。
來自江南的糧食,竟神不知鬼不覺到了并州。
随着糧車入城,各種版本的消息滿城流傳。
不知從哪裏傳出的流言,言之鑿鑿地說,天子心系北方旱災,早在兩月前便下旨,調撥江南道各城池的糧食馳援,經由大運河送至北方。
今日進入并州城的糧食,不過是第一批。
這個消息如瘟疫般傳遍全城,并州城内駐留的糧商們頓時炸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