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釣起了螃蟹,李欽載覺得這簡直是個千古疑案。
總之,很沒面子。
剛才當着崔婕的面信誓旦旦保證能釣上魚,那拿捏一切的狂傲表情此刻全成了扇在臉上的巴掌。
“其實,大可不必吃魚……”李欽載努力挽回面子。
崔婕忍着笑點頭:“沒錯,從霜不一定非要吃魚的。”
“想吃肉,可以自己上山打獵呀,山裏面野生動物多,她可以找隻熊揍死拖回來,不謙虛的說,我還知道熊掌的四種做法……”
崔婕抿唇,扭過頭去,肩膀一聳一聳的。
“李世兄所言有理,回頭我便讓從霜上山揍熊去。”
李欽載欣慰地點頭。
剛才的面子算挽回來了嗎?
算吧?
不管了,反正我又沒打算娶你,丢面子就丢面子,咋?
享受孤獨沒法指望了,明示暗示都趕不走崔婕,李欽載決定自己走。
今日釣魚技術大爲失常,李欽載必須回去總結原因。
想來想去,李欽載估計可能是自己的釣竿有問題,就像菜雞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的技術菜,反正要麽是鼠标不靈,要麽是鍵盤被狗吃了。
聽說長安城有專門賣釣竿的店鋪,回頭讓劉阿四派人快馬買幾支來,然後将崔婕逮到河邊蹲下,讓她眼睜睜欣賞自己高超的釣魚技術,一雪前恥。
意興闌珊地擺了擺手,李欽載表示自己要撤了。
崔婕站起來,很莊重地雙手觸額行拜别禮,擡起頭時,赫然發現李欽載已經沒影兒了。
崔婕咬了咬牙,好歹也是将門國公府的子弟,真的太沒禮貌了!
…………
回到簡陋的屋子,收留主仆的寡居老婦下地燒麥稈去了。
從霜坐在院子裏的石磨上,一隻腿盤在磨盤邊,另一條腿垂下來晃啊晃,嘴裏不知在咀嚼着什麽零嘴兒,小嘴不停蠕動,像一隻呆萌的吃貨小倉鼠。
見崔婕回來,從霜兩眼一亮,從磨盤上跳下,然後圍着崔婕打了個轉兒。
“姑娘不是說買魚去了嗎?魚呢?”從霜失望地問道。
崔婕嘴角一勾,道:“魚兒在河裏遊呢,今日怕是買不到,待明日再給你買魚吃。”
從霜嘟嘴道:“姑娘,我都好久好久沒吃肉了……”
崔婕輕笑道:“剛才在河邊遇到一位高人,高人建議你親自上山找隻熊,揍死了拖下來,他說他會做熊掌。”
從霜一呆,接着怒道:“哪裏冒出來的高人?分明是個瘋子!”
崔婕再也忍不住,掩着小嘴兒咯咯笑了起來。
從霜委屈地搖着她的胳膊撒嬌:“姑娘,去買魚好不好?嘗嘗魚湯也好呀,太餓了……”
崔婕無奈地道:“好,明日一定給你買魚,本來今日差點買了的,可惜李……那個人釣魚手藝不咋樣,等了許久都沒等到。”
“誰呀?”
崔婕俏臉忽然闆了起來,道:“莫多問,對了,你不是會背《百家姓》嗎?把百家姓全文寫下來,我想看看。”
從霜哦了一聲,乖乖地回屋寫字去了。
世家門閥出來的人,就算是奴婢也粗通文墨的,從霜也會,她認的字并不少。
寫下百家姓全文,崔婕認真地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看完後默然不語。
從霜輕聲道:“姑娘,據說這是李家的纨绔子所撰,奴婢卻覺得此文很平常呀,無非就是把天下的姓氏歸結起來,換了是我,我也會編撰。”
崔婕白了她一眼,道:“那你爲何沒有編撰呢?古往今來那麽多博學大儒,他們學問夠深了吧,爲何他們也沒能編撰出來呢?”
從霜委屈地道:“本來就不難嘛,除了姓氏别無含義,從頭到尾隻有姓氏,裏面沒有故事,也沒有教人道理……”
崔婕歎道:“從霜,你要明白,此文隻是給孩童啓蒙所用,啓蒙最重要的是什麽?是讀寫,是認字,這篇百家姓便抓住了這一點。”
“三四歲,四五歲,那些孩童們仍是懵懂無知的年紀,這麽小的年紀你教他們故事,教他們道理,他們能懂嗎?不如先教會讀寫認字,道理留待認字後再教,便可事半功倍,這便是百家姓的意義。”
從霜古怪地看着她,道:“姑娘莫忘了,百家姓據說是李家的纨绔子弄出來的,你……很喜歡這篇《百家姓》嗎?”
崔婕一驚,臉蛋兒瞬間飛紅,卻闆起俏臉冷冷道:“誰說我喜歡它?我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好文就是好文,與編撰它的人有何幹系?”
從霜緊張地道:“姑娘喜歡百家姓不打緊,千萬莫喜歡編撰它的人呀,那可是長安城有名的惡棍,奴婢若陪你嫁過去,怕是活不到壽終正寝的那一日了。”
崔婕欲言又止,卻隻好順着從霜道:“放心好了,我不會喜歡那個人的,他,他……釣的魚我也不買,不吃。”
從霜一愣:“他……釣的魚?”
“姑娘莫沖動,一事歸一事,他這個人可以不喜歡,但他釣的魚是無辜的呀,魚可以買,可以吃的。”
崔婕失笑,恨恨地戳着她的腦袋:“你就是個沒骨氣的!”
…………
暮秋時節,天氣已漸寒冷。
甘井莊這天來了一位客人。準确的說,來的是一位客人和無數随從。
客人穿着很尋常的綢衫,腰間的玉帶閃閃發光,頭髻斜插着一根碧玉簪子,簪花上一顆藍色寶石更是價值不菲,顯然客人的身份非富即貴。
客人帶來的随從不少,約有百十來人,都是勁裝打扮,相比軍隊,這支隊伍固然人數不算多,但分工卻非常明确。
隊伍有斥候前行探路,有前鋒開路,有中軍簇擁貴人,還有後勤辎重殿後。
看似隻有百十人,這支隊伍卻走出了十萬大軍開赴戰場的氣勢。
客人名叫李治。
這一次離開長安,是爲了減壓散心。
上次在太極宮裏昏迷,李治差點一命嗚呼,若非李欽載适逢其會救了他,這會兒大唐各州縣該挂白幡起靈堂,舉國同悲了。
李治這條命算是撿得僥幸,而帝王原本就是最惜命的一類人,他比誰都渴望自己真能萬歲。
這次被救回來後,李治想想都覺得後怕,召集太醫會診後,太醫們給出了建議。
天子的風疾是常年積郁,國事繁累所緻,想要調養好身體,最好暫時休息一陣,或是走出長安城遊曆數日。
心情放松了,壓力減小了,病情也就輕了。
太醫的建議還是很有道理的,李治當即欣然納谏,将所有的朝政大事全扔給了武皇後,然後輕車簡從便出了長安城,一路往東旅遊散心去了。
這些日李治遊曆了關中不少城池,從近一點的泾陽縣,藍天縣,到稍遠一些的渭南縣,他都走了一遭,沿途的風土人情令李治流連忘返。
神奇的是,遊曆了這些日子後,李治發現自己的病情确實減輕了許多,以往每日都要犯一陣的頭暈目眩,這幾日也大爲減緩。
大喜之下,李治當即決定,多玩幾日再說。
可惜李治并非昏君,不能學别的帝王那樣動辄巡幸天下,他頂多隻能在長安城周邊的幾個縣鄉遊曆一番。
遊到渭南縣時,李治身邊的貼身内侍王常福告訴他,那個救了他一命的英國公之孫李欽載,恰好正在渭南縣外的莊子裏。
李治聞言大喜,當即便下旨移駕甘井莊。
遊曆關中本來就沒有明确的目的地,遊到哪兒算哪兒,對李欽載這個人,李治還是頗有好感的,此時離英國公的莊子不遠,自然要去看一看。
于是李治和禁内侍衛們就這樣出現在甘井莊外,來得很突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