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廁紙都有它的用處,更何況是個混賬。
薛讷總比一張廁紙強一點吧。
同爲長安混賬界的翹楚人物,李欽載這個混賬都能混成郡公,薛讷再無能,搞定一個刺史還是不難的。
纨绔子弟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那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讓他辦成一件事或許很困難,但讓他禍害一件事簡直不要太輕松。
選擇讓薛讷進荊州城禍害劉恩鄉,還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選嗎?
這件事李欽載實在不方便出面。
江面上的漁船必然是劉恩鄉事先下令收起來了,目的就是讓兩萬大軍渡不了江。
李欽載猜測劉恩鄉不想讓大軍渡江,倒也不存在什麽謀反,大概是望族在背後指使,屬于一種軟性的警告,用這種方式告訴李欽載,這裏是江南望族的地盤,既然來了,是龍你得盤着,是虎你得卧着。
強龍不壓地頭蛇,除非是一條過江龍,但你連江都過不了,說話的聲音就不要太大。
李欽載不方便出面的原因也在這裏。
作爲天子欽差,大軍無法渡江這種小事如果也要欽差親自出面協調,簡直給他們臉了,李欽載的身份不允許他幹這麽掉價的事。
甚至讓薛仁貴和滕王出面都掉價,薛讷才是最合适的人選。
城外帥帳内,李欽載,薛仁貴,滕王和薛讷等人都在。
薛讷的表情很茫然,這次下江南是被他爹逼着來的,可能薛仁貴怕犬子留在長安會繼續偷他的塔。
但薛讷早就說過,此去江南他不會幹任何差事,天王老子都差遣不了他。
誰料剛到荊州就出了這麽一檔子事兒,李欽載下江南的第一個差事就直接點名薛讷。
“道理我都跟你講明白了,所以今日傍晚你必須入城,面見劉恩鄉,讓他召集船隻,助大軍渡江。”李欽載緩緩道。
薛讷搖頭:“不幹!景初兄另請高明,愚弟幹不了這活兒。”
李欽載耐着性子勸道:“慎言賢弟,其實事情并不難,就按你當年在長安城欺男霸女的行事作風來辦,事半功倍,馬到功成。”
薛讷繼續搖頭:“辦不了,愚弟才疏學淺,實在不知如何讓一個敵對的刺史改變主意。”
“慎言賢弟豈可妄自菲薄,當年那麽多混賬事都幹了,這樁事怎麽就辦不了?保持你的風格就好。”
薛讷沉默片刻,語氣低沉地道:“景初兄,你能想到讓愚弟辦這件事,愚弟很高興,但景初兄你說話的語氣,愚弟很不喜歡……”
“誰當年幹過混賬事了?那都是你幹的,愚弟不過是在你身後搖旗呐喊而已……”
李欽載飛快瞥了一眼臉色發青的薛仁貴,微笑道:“慎言賢弟,好好跟你說,你倒還矯情,給臉不要臉是吧?”
薛讷終于察覺到危險的信号,警惕地道:“你待如何?”
李欽載歎了口氣,朝薛仁貴拱了拱手,道:“小子無能,還是請薛叔出馬,給慎言賢弟上上強度……”
薛仁貴蠢蠢欲動久矣,李欽載話音剛落,薛仁貴一個箭步上前,拎着薛讷的後脖領便往帥帳外走去。
很快,帳外傳來薛讷凄厲的慘叫聲,以及充滿節奏的擊打聲。
聲聲入耳,帳内衆人膽戰心驚。
良久,薛仁貴将薛讷拎了回來。
此時的薛讷兩眼空洞無神,表情麻木,也不知剛才被親爹修理了哪個部位,明明臉上沒傷痕,但看起來卻很慘。
李欽載見之心喜,欣然道:“從賢弟的表情看得出,你應該開竅了。”
…………
傍晚時分,薛讷換上一身幹淨的衣裳,帶着馮肅和幾名李家部曲進了荊州城。
李欽載将他送出大營外,對薛讷接下來表現很有信心。
這貨看似渾渾噩噩,但往往能出其不意創造奇迹,在高句麗戰場上,他已經證明過兩次了。
事實證明,李欽載沒看錯人。
薛讷進了城後,并未急着去刺史府,反而領着馮肅等部曲在荊州城内閑逛。
一個穿着儒雅長衫的富貴公子,帶着幾名随從,負手穿行城内的街市,更何況薛讷的模樣還不算太差,于是引來荊州城内無數路人的側目,尤其是許多姑娘婦人,更是眉目含春,芳心暗許。
薛讷表面淡定從容,内心騷動蕩漾,就這樣從街頭走到街尾,招搖過市像一隻開屏求偶的公孔雀,說不盡的萬種騷情。
偶爾眉目一瞥,朝路邊的姑娘抛去一記壞壞的眼神,引得姑娘掩嘴驚叫,嬌羞地跑開。
馮肅等部曲跟在他身後,滿臉黑線。
這位薛公子是來辦事的還是來買春的?一個大男人咋就騷成這德行呢?
還是五少郎好,雖說五少郎也常常不幹人事,但至少沒那麽騷。
一邊閑逛,一邊順手買了一大堆吃的玩的。
走着走着,不知爲何,跟在薛讷身後的李家部曲越來越少。
進城時還有五六人,快逛完街市時,薛讷的身邊隻剩下馮肅一人了。
在荊州城内逛了一圈,直到月上柳梢,薛讷才整了整衣冠,帶着馮肅進了刺史府。
進府不到一個時辰,薛讷心滿意足地走出來,荊州刺史劉恩鄉将他恭恭敬敬送出門外,直到薛讷的身影消失不見,劉恩鄉仍依依不舍地站在刺史府門外,不時擡袖擦一把額頭的冷汗。
當晚薛讷便出了城,回到了城外大營。
第二天一早,劉恩鄉領着刺史府的官員們親自來到大營轅門外,求見李欽載。
李欽載感到有些意外,聽說薛讷昨晚半夜回營後,仿佛明白了什麽,當即便接見了劉恩鄉。
進了帥帳,劉恩鄉二話不說,納頭便拜。
傳說中的“重病卧床”,此時卻在帥帳内站得筆直,賠罪行禮姿勢矯健,簡直是醫學史上的奇迹。
場面話滔滔不絕,劉恩鄉不停表示自己真的生病了,但考慮到欽差駕到,身體再難受也必須出城拜見欽差。
李欽載笑吟吟的,也不點破,甚至還一臉關心地詢問劉恩鄉的病情。
大家彼此都留了體面,帥帳内的氣氛倒是非常融洽。
最後劉恩鄉終于說到正題。
兩萬大軍渡江的事,包在荊州刺史府身上,保證兩日内搜集長江兩岸的所有船隻,助大軍順利過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