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一個多小時,我們便開始往裏行進。
崔明麗點了點頭,但仍舊一臉擔憂地看着我。我趴下躬起身子便朝着洞中爬了進去,空間一瞬間變得無比狹窄,但是我卻天生就有“幽閉恐懼症”!
“我在你身後。”崔明麗緊跟着我爬了進來,崔明伏墊後,這是我們一貫的行路方針。不知爲何,當我聽到崔明麗的聲音之後,我卻覺得内心無比的安穩。
不知不覺間,我竟然慢慢地停了下來,大口地喘着氣,内心當中翻滾着一個想法,特别強烈的想法。
“你怎麽不走了?”崔明伏在後面催促,“趕緊走啊,停下來幹嘛呢?”
我深吸了口氣,那句話在喉痛當中翻湧,但是我卻貌似沒有勇氣說出。
“明麗!”想了想,我還是說出了這句話,不知爲何,五弊三缺那個詛咒對于我來說,貌似也起不了很大作用了。
“怎麽?”崔明麗在我身後,聲音綿軟。
“等這件事情結束,咱們倆就在一起吧。”我咬着牙,說出這句話。
“什麽,韓小天,你他媽現在還有閑心談戀愛,你……”崔明伏大叫。
“我願意!”崔明麗斬釘截鐵地說着,“我真的同意。”
崔明伏在後面叫嚣,“明麗,就這你就答應了嗎?咱們也太丢份兒了。”
崔明麗隻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哥,你不懂,不懂就别瞎說。”
解放前的盜墓賊,一般是一個人或兩個人幹,不要太多,時間是一晚上,幹活有自己的專用工具,有專用連體服裝,老鼠衣,上面布滿各種“裝備”。
盜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術、經驗;解放前的挖掘設備,選用鋒利的铧犁葉片的一部分做“掘進器”,“三片裝”很像螺旋槳,後部緊連着螺旋狀的“排土”裝置。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将土掘出、排出,而且能夠打透墓磚。
從鐵錐到“洛陽鏟”,是北方盜墓賊使用地下探測工具的一個飛躍。
河南洛陽城自古以來文化悠遠,曆史上曾爲九朝古都,一直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心。時至今日,洛陽名聞天下的“洛陽三寶”,就是龍門石窟、白馬寺和“洛陽鏟”,其中前兩樣都有極好的聲名,而獨獨這第三樣似乎并不光彩,因爲它是一種盜墓工具。洛陽城确是盜墓風行,主要源于洛陽自古以來的厚葬之風。自古以來洛陽達官貴人講究厚葬,而且往往異常重視墓穴的修建,随葬頗豐,以緻于洛陽古墓多如牛毛。
唐代詩人王建曾這樣形容洛陽墓葬稠密: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着黃金無買處。
也正因如此,洛陽盜墓之風自古盛行,而曆代盜墓者也是能人輩出。關于洛陽鏟的由來,洛陽流傳着這樣的故事:
洛陽邙山馬坡村,有個農民叫李鴨子,從小就以盜墓爲生,在民國十二年(1923年)間有一天,他到十幾裏外的孟津縣趕集。有個來自偃師縣馬溝村的熟人正在搭棚子,準備賣煎包子。
雙方見面打個招呼,他見這人忙着用一把筒瓦狀的短柄鐵鏟在地上挖了一個豎直的小圓坑,以便插入棚柱。
這人用此鏟往地下一戳,提上來時帶出不少土,一下子觸發了他的“靈感”:這家夥比鐵鍁挖盜洞輕巧靈便,特别是能帶上原土,利于判斷地下不同地層情況。
于是他找了張紙,貼着鏟夾畫出一張原大圖樣,回家後馬上找鐵匠按圖打造,一試果然得心應手,效果不錯。以後其他盜墓者紛紛仿效,于是得到廣泛“推廣”。
洛陽鏟因爲是要作爲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其工作原理大約和石油勘探、地質取樣相似,故而鏟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圓筒形,類似于瓦筒狀,很像七八十年代常見的一種兇器——管兒插。
“洛陽鏟”的鏟夾寬僅2寸,寬成u字半圓形,鏟上部裝長柄洛陽鏟雖然看似半圓,其實形狀是不圓也不扁,最關鍵的是成型時弧度的打造,需要細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鏟子就會帶不上土。
不僅如此,洛陽鏟在制作工藝上更爲複雜,通常制造一把小鏟需要經過制坯、煅燒、熱處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隻能手工打制。
如果是一把好的洛陽鏟打制完畢,再裝上富有韌性的臘木杆并且接上特制的繩索,就可以打入地下十幾米,甚至幾十米深處,鏟子提起之後,鏟頭内面會帶出一筒土壤。
這樣不斷向地下深鑽,盜墓賊對提取的不同土層的土壤結構、顔色、密度和各種包含物進行分析,如果是經過後人動過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築。
如果包括物發現有陶瓷、鐵、銅、金、木質物,就可以推斷地下藏品的性質和布局。經驗豐富的盜墓賊憑洛陽鏟碰撞地下發出的不同聲音和手上的感覺,
可判斷地下的情況,比如夯實的牆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樣。
同樣的,挖的墓不同,盜墓工具也不同。
探漢墓用洛陽鏟演變而成的重鏟,挖唐墓時用扁鏟(類似魯智深的月牙鏟),進入漢墓墓室(漢墓多爲墓坑,多已塌陷)搗土時用滾叉和撇刀。
解放後,文物考古部門對它進行改進,用來對地下有無文化遺存進行普查鑽探,爲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貢獻。但在年全國刮起的盜墓狂潮中,它又被盜墓賊用來重走邪路。
“我覺得咱們三個有些像是‘摸金校尉’!”崔明伏淡淡地說着。
一個現代的盜墓團夥,其成員一般在三到四人,不會三人以下,也不大可能超過五人。這幾個人各有分工。
現代盜墓賊的盜墓工具已經比以前先進多了。一般的洛陽鏟已經被淘汰,用的鏟子是在洛陽鏟的基礎上改造的,分重鏟和提鏟(也叫泥鏟)。由于洛陽鏟鏟頭後部接的木杆太長,目标太大,所以棄置不用,改用螺紋鋼管,半米上下,可層層相套,随意延長。平時看地形的時候,就拆開背在雙肩挎包裏。
盜墓這門手藝發展到後期,分别爲摸金門、搬山門、卸嶺門、發丘門。又被稱爲摸金校尉、搬山道人、禦嶺力士、發丘将軍。有稱“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
摸金的雛形始于戰國時期,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注重技術環節。曹操設立摸金校尉一職,專門掘丘,所以摸金門弟子又被稱爲摸金校尉。時至宋元之時,發丘、搬山、卸嶺三門都少有弟子出現,因此往往被認爲門派傳承就此斷絕,隻剩下摸金一門。
摸金一門中并非是需要有師傅傳授便算弟子,他特有一整套專門的标識,切口,技術,隻要懂得行規術語,皆是同門。不過在摸金門傳承中,隻有獲得正統摸金符的人,才能被稱爲摸金校尉。号稱掘丘一行的民間正統,與發丘天官的手段差不多,最善于以風水星象計算出古墓寶藏的方位。行事講究留有後路,做事不做絕。
摸金校尉不喜歡與人合作,但獨幹有困難而對方又是很信任的人,也會組成五人下的小團體。積極吸納現代社會的工具與武器,并能将它們與風水術法結合起來使用,但對傳統行規最爲重視,極少有人違反。
不是很擅長武功秘法體術與發丘将軍互相看不順眼,摸金認爲發丘與官府合作,挖掘古墓時壞人屍骸,損人風水,對行内傳統規矩多有違背;而發丘以爲摸金因循守舊,空有精悍手藝隻爲衣食謀,不去能将行業發揚光大。
摸金校尉們幹活,最擅長的是找墓,他們往往将搜集來的各種資料,結合對當地風水的觀察,總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體地點。
凡是掘開大墓,在墓室地宮裏都要點上一支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棺摸金。動手之時,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輕手輕腳地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在此之間,如果東南角的蠟燭熄滅了,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樣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個頭,按原路退回去。
進墓前需戴口罩,入内千萬别把口罩取下來,第一裏面的空氣質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氣息不能留在墓裏,不吉利;第三,不能對着古屍呼氣,怕炸屍。
一般都是三人一組,一個挖土的,因爲坑外不能堆土,所以還有一個專門去散土,另有一個在遠處放風。
往前爬着,空氣的流通越來越強,瞬間空間也變得豁然開朗,盜洞終于被我們爬到了盡頭,竟然是一個巨大無比的空間,呈現在我們眼前。
“這是……”怕打了身上的土,而後站起,瞬間這空間裏面燈火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