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癡心妄想,時刻難過。三巧兒隻爲信了賣卦先生之語,一心隻想丈夫回來,從此時常走向前樓,在簾内東張西望。直到二月初旬,椿樹抽芽,不見些兒動靜。三巧兒思想丈夫臨行之約,愈加心慌;一日幾遍,向外探望。也是合當有事,遇着這個俊俏後生。正是:有緣千裏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這個俊俏後生是誰?原來不是本地,是徽州新安縣人氏;姓陳,名商,小名叫做大喜哥,後來改口呼爲大郎;年方二十四歲,且是生得一表人物,雖勝不得宋玉、潘安,也不在兩人之下。這大郎也是父母雙亡,湊了二三千金本錢,來走襄陽販籴些米豆之類,每年常走一遍。他下處自在城外,偶然這日進城來,要到大市街汪朝奉典鋪中問個家信。那典鋪正在蔣家對門,因此經過。你道怎生打扮?頭上帶一頂蘇樣的百柱鳷帽,身上穿一件魚肚白的湖紗道袍,又恰好與蔣興哥平昔穿着相像。三巧兒遠遠瞧見,隻道是他丈夫回了,揭開簾子,定睛而看。陳大郎擡頭,望見樓上一個年少的美婦人,目不轉睛的,隻道心上歡喜了他,也對着樓上丢個眼色。誰知兩個都錯認了。三巧兒見不是丈夫,羞得兩頰通紅,忙忙把窗兒拽轉,跑在後樓,靠着床沿上坐地,兀自心頭突突的跳一個不住。誰知陳大郎的一片精魂,早被婦人眼光兒攝上去了。回到下處,心心念念的放他不下,肚裏想着:“家中妻子,雖是有些顔色,怎比得婦人一半!欲待通個情款,争奈無門可入。若得謀他一宿,就消花這些本錢,也不枉爲人在世。”歎了幾口氣,忽然想起大市街東巷,有個賣珠子的薛婆,曾與他做過交易。這婆子能言快語,況且日逐串街走巷,那一家不認得,須是與他商議,定有道理。
這一夜番來覆去,勉強過了。次日起個清早,隻推有事,讨些涼水梳洗,取了一百兩銀子,兩大錠金子,急急的跑進城來。這叫做:欲求生受用,須下死工夫。陳大郎進城,一徑來到大市街東巷,去敲那薛婆的門。薛婆蓬着頭,正在天井裏揀珠子,聽得敲門,一頭收過珠包,一頭問道:“是誰?”才聽說出“徽州陳”三字,慌忙開門請進,道:“老身未曾梳洗,不敢爲禮了。大官人起得好早!有何貴幹?”陳大郎道:“特特而來,若遲時,怕不相遇。”薛婆道:“可是作成老身出脫些珍珠首飾麽?”陳大郎道:“珠子也要買,還有大買賣作成你。”薛婆道:“老身除了這一行貨,其馀都不熟慣。”陳大郎道:“這裏可說得話麽?”薛婆便把大門關上,請他到小閣兒坐着,問道:“大官人有何分付?”大郎見四下無人,便向衣袖裏摸出銀子,解開布包,攤在卓上,道:“這一百兩銀,幹娘收過了,方才敢說。”婆子不知高低,那裏肯受。大郎道:“莫非嫌少?”慌忙又取出黃燦燦的兩錠金子,也放在卓上,道:“這十兩金子,一并奉納。若幹娘再不收時,便是故意推調了。今日是我來尋你,非是你來求我。隻爲這樁大買賣,不是老娘成不得,所以特地相求。便說做不成時,這金銀你隻管受用。終不然我又來取讨,日後再沒相會的時節了?我陳商不是恁般小樣的人!”
看官,你說從來做牙婆的那個不貪錢鈔?見這般黃白之物,如何不動火?薛婆當時滿臉堆下笑來,便道:“大官人休得錯怪,老身一生不曾要别人一厘一毫不明不白的錢财。今日既承大官人分付,老身權且留下;若是不能效勞,依舊奉納。”說罷,将金錠放銀包内,一齊包起,叫聲:“老身大膽了。”拿向卧房中藏過,忙踅出來,道:“大官人,老身且不敢稱謝,你且說甚麽買賣,用着老身之處?”大郎道:“急切要尋一件救命之寶,是處都無,隻大市街上一家人家方有,特央幹娘去借借。”婆子笑将起來道:“又是作怪!老身在這條巷住過二十多年,不曾聞大市街有甚救命之寶。大官人你說,有寶的還是誰家?”大郎道:“敝鄉裏汪三朝奉典鋪對門高樓子内是何人之宅?”婆子想一回,道:“這是本地蔣興哥家裏,他男子出外做客,一年多了,止有女眷在家。”大郎道:“我這救命之寶,正要問他女眷借借。”便把椅兒掇近了婆子身邊,向他訴出心腹,如此如此。婆子聽罷,連忙搖首道:“此事大難!蔣興哥新娶這房娘子,不上四年,夫妻兩個如魚似水,寸步不離。如今沒奈何出去了,這小娘子足不下樓,甚是貞節。因興哥做人有些古怪,容易嗔嫌,老身輩從不曾上他的階頭。連這小娘子面長面短,老身還不認得,如何應承得此事?方才所賜,是老身薄福,受用不成了。”陳大郎聽說,慌忙雙膝跪下,婆子去扯他時,被他兩手拿住衣袖,緊緊按定在椅上,動撣不得。口裏說:“我陳商這條性命,都在幹娘身上。你是必思量個妙計,作成我入馬,救我殘生。事成之日,再有白金百兩相酬;若是推阻,即今便是個死。”慌得婆子沒理會處,連聲應道:“是,是!莫要折殺老身,大官人請起,老身有話講。”陳大郎方才起身,拱手道:“有何妙策,作速見教。”薛婆道:“此事須從容圖之,隻要成就,莫論歲月。若是限時限月,老身決難奉命。”陳大郎道:“若果然成就,便遲幾日何妨。隻是計将安出?”蔣婆道:“明日不可太早,不可太遲,早飯後,相約在汪三朝奉典鋪中相會,大官人可多帶銀兩,隻說與老身做買賣,其間自有道理。若是老身這兩隻腳跨進得蔣家門時,便是大官人的造化,大官人便可急回下處;莫在他門首盤桓,被人識破,誤了大事。讨得三分機會,老身自來回複。”陳大郎道:“謹依尊命。”唱了個肥喏,欣然開門而去。正是:未曾滅項興劉,先見築壇拜将。
當日無話。到次日,陳大郎穿了一身齊整衣服,取上三四百兩銀子,放在個大皮匣内,喚小郎背着,跟随到大市街汪家典鋪來。瞧見對門樓窗緊閉,料是婦人不在,便與管典的拱了手,讨個木凳兒坐在門前,向東而望。不多時,隻見薛婆抱着一個篾絲箱兒來了。陳大郎喚住,問道:“箱内何物?”薛婆道:“珠寶首飾,大官人可用麽?”大郎道:“我正要買。”薛婆進了典鋪,與管典的相見了,叫聲鋋噪,便把箱兒打開。内中有十來包珠子,又有幾個小匣兒,都盛着新樣簇花點翠的首飾,奇巧動人,光燦奪目。陳大郎揀幾吊極粗極白的珠子,和那些簪珥之類,做一堆兒放着,道:“這些我都要了。”婆子便把眼兒瞅着,說道:“大官人要用時盡用,隻怕不肯出這樣大價錢。”陳大郎已自會意,開了皮匣,把這些銀兩白華華的,攤做一台,高聲的叫道:“有這些銀子,難道買你的貨不起。”此時鄰舍閑漢已自走過七八個人,在鋪前站着看了。婆子道:“老身取笑,豈敢小觑大官人。這銀兩須要仔細,請收過了,隻要還得價錢公道便好。”兩下一邊的讨價多,一邊的還錢少,差得天高地遠。那讨價的一口不移;這裏陳大郎拿着東西,又不放手,又不增添,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覆認看,言真道假、彈斤估兩的在日光中枿耀,惹得一市人都來觀看,不住聲的有人喝采。婆子亂嚷道:“買便買,不買便罷,隻管擔擱人則甚?”陳大郎道:“怎麽不買?”兩個又論了一番價。正是:隻因酬價争錢口,驚動如花似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