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靖淵全身一僵,在啓宗銳利冰寒的目光之下,他不敢洩露太多的情緒,隻能是嘴唇蠕動,幹澀的答道:“兒臣回禀父皇,這位貴人怎麽會是兒臣那福薄的未婚妻呢?是母妃她眼花糊塗罷了。”
啓宗皺了皺眉頭,并不滿意兒子的說辭,隻是那麽多人看着,他也沒再說其他的,轉頭來看了看盛靖軒,默了下方才說道:“你們兄弟快快出宮去吧,以後沒有朕的旨意,不準随意出入後宮。”
“父皇……我母妃她……”
盛靖淵和盛靖軒兄弟不由自主的擡頭,祈求的看着啓宗。
啓宗擡手止住了他們的話頭,語氣嚴厲:“這事不準你們過問,劉妃她觸犯了宮規,朕自有處置。”
因爲被啓宗踢中胸口,老半天才緩過一口氣來的劉妃聽了啓宗的話,惶恐不已的拉着兩個兒子,眼中都是驚懼。
盛靖軒跪着向前爬了兩步,他哀求啓宗:“父皇,母妃一時糊塗,您開恩啊,就饒了母妃吧!父皇,兒臣求您了。”
盛靖淵也跟着磕頭,劉妃再如何蠢笨不堪,畢竟是二人生母,以啓宗暴虐殘忍的性子,他們兄弟要是不管,估計劉妃的下場會很慘。
啓宗擰了下眉,想說讓他們母子都退下吧,這時懷中的小女人緊緊的抓住了他胸前的衣襟,聲音輕飄,帶着一絲哽咽:“陛下,這事我看就算了吧!劉妃娘娘也不是故意的,您就不要懲罰降罪她了,小女子擔不起陛下如此大動幹戈。”
啓宗略有松動的心往下沉了沉,他冷笑了一下,心中也不知是什麽滋味。
剛剛自己竟然會想看在兒子的面就饒過劉妃算了,這麽多年不都這麽過來了嗎?
可是那這小姑娘呢?她不委屈不無辜嗎?明明自己信誓旦旦的再三保證,會護她周全,會保護她的,可是自己現在在做什麽呢?前腳剛進宮,後腳就有人欺到了頭上,他還放縱不管,那他還做的什麽一國之君呢?
想到這裏,啓宗定了定神,他冷聲朝兩旁的宮人吩咐道:“劉妃膽大,欺君罔上,拉出去杖刑八十,除去封号,貶入冷宮,任何人不得探視!”
劉妃一聽要杖刑八十,直接就吓破了膽,癱軟到了地上。
别說八十,一個人就是能挨過六十杖都算命大了,這杖刑一畢,就是不死,估計也去了大半條命,那後半生還有什麽好指望的。
她害怕的哆嗦着身子,不敢去懇求啓宗,隻能是緊緊的拽着盛靖軒的胳膊哭着喊着:“軒兒,你給母妃再求求情,軒兒……”
盛靖軒也沒想到啓宗如此絕情,他擡頭直視啓宗的眼睛,有些絕望:“父皇,母妃縱然有錯,您也不能如此狠心啊?父皇,她在宮中已有二十年,不說陪駕有功,就是爲您生兒育女也是有苦勞的啊,父皇……”
光光撇嘴,她适時的拉了一把啓宗的袖子,小聲的說道:“是啊,陛下,再怎麽樣,也得看在孩子們的面上,就饒了娘娘吧!”
說着,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眼中滿是委屈。
盛靖軒見了,頓時就怒火中燒,他斥罵道:“你住口!都是因爲你,小小年紀,你就如此有心計,不說你的身份來由,就是你住在此地,外面重重重兵把守,我母妃就算來鬧,沒有你的允許,誰能闖進來?
我母妃性子沖動莽撞,這宮中有誰不知呢?她若是進不來這琉璃宮,哪有這後來之事?要我說,要是沒有人故意爲之,我母妃也鬧不起來這一出呢!”
光光頓時就被盛靖軒的話驚的目瞪口呆起來,她望着盛靖軒捂着嘴滿眼的委屈可憐:“殿下的意思,我被劉妃娘娘羞辱,還怪我自己了?我的婢女被你母妃打傷,還怪我讓她自己湊上去等着挨打的?這琉璃宮還是我讓你母妃來的?”
盛靖淵趕緊扯了一把自己的兄弟斥責的說道:“六弟,你莫要胡說!”
并一邊給盛靖軒使眼色,讓他冷靜一點。
啓宗本來覺得盛靖軒說得有理,可是再聽聽光光說的話,那火氣頓時就又冒了上來,他一腳踹在了盛靖軒的胸膛上,一張白臉都氣的鐵青,他大罵道:“你個混賬東西,怎麽同庶母說話的?誰給你的膽子?
朕就在這裏,你就不把她放在眼睛,朕要是離了跟前,你們不得把她們母子吃了?”
啓宗這麽一說,光光就委屈的哭了起來,不再替他們這一家三口說話了。
“父皇……”
盛靖軒更是委屈,他長那麽大,啓宗對他的疼愛看重,不說是捧在手上,含在嘴裏吧,也絕對是超過任何一個皇子的,可是如今,爲了一個女人,他竟然什麽都不顧了,怎麽不讓他傷心呢?
啓宗哄了哄懷中的人,越想越氣,這些兒子都大了,一個兩個的都不再聽從自己的意思,估計心裏更是巴不得他快點死吧!
想到這裏,他就更惱火了,就大聲的對身旁的侍衛們吩咐:“将他們兄弟拉出去,鞭刑四十,再按到禦書房門口跪兩個時辰。傳朕旨意,誰敢求情,立刻腰斬!”
盛靖淵也被啓宗的狠決唬了一跳,他跪爬到啓宗腳下哀求:“父皇開恩,父皇,六弟年輕氣盛,他不懂事,父皇!”
光光撇嘴冷笑,覺得這一切可真是諷刺,當初就是跪在地上這個男人,設計自己上了龍床,可是現在呢?
他匍匐在自己面前,猶如蝼蟻,哪裏還有什麽皇子高貴的風範呢?
劉妃更是驚懼,被鞭刑過後大冷的天再去跪上兩個時辰,那人的腿不就得廢了,她擡頭看着啓宗冰冷的神色,語氣凄然:“陛下,您爲何如此絕情狠心?都因爲這個賤人是不是?你被鬼迷心竅了?”
說着,她突然爬了起來,瘋魔一般那頭就直直的撞向了那肚子高高隆起的小姑娘。
“母妃!”
“陛下,貴人小心!”
大殿裏頓時響起了抽氣聲和驚叫聲,啓宗吓得大驚失色,雖然慌張,因爲光光就在他的懷裏,倒也方便他替她擋下力道,一個轉身,他利落的将人護在懷裏,劉妃一頭也就撞在了啓宗的後背上。
啓宗畢竟是個大男人,即使劉妃力道不小,卻也沒有撼動他的身子,隻是把他撞的搖晃了兩下,好在劉妃很快就被侍衛們按倒了,啓宗和光光也都被宮女太監們扶住了。
劉妃被按跪在地上,還是瘋了一般不甘心的不停掙紮:“你們放開我,放開我!”
盛靖淵兄弟二人更是吓的變了臉色,因爲他們知道,劉妃這下徹底完了。
“陛下,您怎麽樣?要傳禦醫嗎?”
啓宗看着沒什麽事,可是被劉妃這麽一撞,臉色卻有些發紫,光光自然是發現了他的異常,趕忙詢問道。
啓宗朝她溫柔一笑,輕拍了她一下,轉頭一臉冰霜的看着劉妃咬牙切齒的恨聲罵道:“你個賤人,朕待你不薄,你今日卻要害我孩兒,行刺于朕,朕豈能饒你?來人,拉出去,亂刀分屍!立刻,馬上!”
那些侍衛們吓的大氣都不敢出,如狼似虎的把吓尿了一褲子的劉妃拉起來就拖了出去,不一會兒外面就傳來了凄厲的慘叫聲。
也不知是誰的主意,也不給劉妃堵上嘴,就讓她那麽幹嚎着,聲音傳出去很遠很遠,讓人聽了毛骨悚然。
盛靖淵兄弟二人呆呆的看着啓宗,也不知是被吓的,還是沒反應過來,老半天都沒有動作。
啓宗仿佛是隐忍到了極點,他回頭陰冷的看着跪在地上的兄弟二人,大手一擺吩咐:“将他們拉出去,給朕鞭刑八十,按到禦書房門外不跪足三個時辰不準起來。”
看着侍衛們像被拖死狗一樣的拖走兄弟二人,光光心裏别提多酸爽了,因爲她知道,這二人跪夠了時辰基本上就是廢人了,他們跟皇位可是再也無緣了,到時再想收拾他們,可就易如反掌了。
她還沒來得及高興,啓宗突然一口血噴了出來,就軟軟的倒了下去。
“陛下!”
大殿裏又是一番鬧騰,等張院判給啓宗把了脈,又是搖頭又是歎息的,光光看着這老禦醫的神色,心裏就是一個咯噔,啓宗不會就此嗝屁了吧?
那自己的報仇大計還怎麽實施?
等張院判出了内殿,光光趕忙詢問:“張大人,陛下怎麽樣?什麽病症?怎麽會突然吐血?要不要緊?”
張衡跟韓光光打交道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他看了看光光,有些欲言又止。
光光皺了下小鼻子,知道情況肯定不大好,她搓了搓手,有些害怕:“那多長時間?”
張衡環顧了一下四周,猶豫着伸出三根手指。
光光倒抽了一口涼氣,三個月?
那啓宗要是駕崩了,不知道誰會接替皇位,估計最有可能的不是太子就是盛卿安,一個有手握重兵的外家,一個是開疆擴土精于領兵打仗的親王,也不知誰的赢面大一點?
要是太子赢了,自己和哥哥們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要是鎮北王盛卿安赢了,那自己和韓家難道就會有什麽好下場了嗎?
光光一時之間就沒有說話。
這時章明老太監跑了出來,他躬身說道:“貴人,陛下醒了,讓您進去!”
光光也不知道懷着怎樣的心情,她邁着小步子,慢慢的走到了内殿,裏面隐隐有股血腥味,也不知是不是啓宗剛剛又吐過血。
啓宗見小姑娘來了,蒼白的臉上現出紅光來,他招了招手,示意她坐到自己面前來。
光光扁扁嘴,落下了淚,卻又掩飾的飛快扭頭擦去,殊不知啓宗早已經發現,待到人坐到榻前,他擡手摸了摸她的小手,有些澀然的說道:“傻孩子,你哭什麽?”
光光把臉貼到啓宗的手掌心,感受着他手心的溫度,聲音清柔綿軟:“我還不知,你叫什麽名諱,排行第幾?我的孩子你又給起什麽名字,排行第幾?”
啓宗怔了下,扯唇笑了笑:“你說我嗎?我叫盛世卿,在衆兄弟中排行第五……”
想到曾經的過往,啓宗止住了話頭,他眼神有些迷離,任憑他英雄一世,不得不承認,他已經老了,這身子更是不行了,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了。
發現啓宗神情低落,光光蹭了蹭他的大手,安撫的說着:“陛下會看着我們的孩兒長大的吧,要是個皇子,陛下要教他騎馬射箭,讀書寫字。要是個公主,陛下更得費心,将來好好把關,挑個萬裏挑一的俊俏驸馬才行。”
明知道她在說安慰自己的話,啓宗還是笑了起來:“小丫頭,朕沒事,你放心,朕定然會護着你們母子平安的。”
他把目光移向小姑娘的隆起的肚子,意味深長的一歎,就是不知,他熬不熬得到那個時候。
琉璃宮裏溫暖如春,帝妃和睦溫馨,而前朝的禦書房外,寒風瑟瑟,盛靖淵和盛靖軒兄弟二人渾身被鞭子抽的皮開肉綻,鮮血淋漓,卻還被人按跪在冰冷堅硬的玉石闆上無法動彈。
太子和鄭王聞聲而來,心裏都樂開了花,美其名曰過來察看詢問内情,實則是落井下石爲了看齊王晉王笑話。
而盛靖淵兄弟二人,不僅受了傷,失去了親娘,遭了啓宗厭惡,雙膝自此更是凍壞了骨頭,落下寒疾,不利于行了,本來看好他們兄弟願意追随的大臣們,一下子都轉了風頭,轉投了其他皇子陣營。
一時之間,二人王府門前隻凄凄涼涼,别說有人上門探視了,就是有達官顯貴路過門口都恨不得繞道而行,變成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
而這時從後宮裏飄來了一道聖旨,則是驚起了朝野上下不小的風波,這是一道冊封旨意,鎮國大将軍韓武府上的千金,陪伴君側有功,觐封貴妃。
這一個女子,剛入宮,就一步登天,越過重重等級,直接被封爲了貴妃,大盛朝開國至今百年來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不可謂是不震驚朝野。
那些朝臣言官們紛紛上疏,請求啓宗收回聖旨,更有甚者,有大臣上折批鬥韓氏女是禍國殃民的妖妃,迷惑君主,要求啓宗處死韓氏女的,一時之間,前朝後宮是衆說紛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