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魏征這犟老頭一陣贊頌,李世民心情大好,嘴角不由咧了起來。
見此情形,長孫無忌暗道不好,畢竟太子一派可是主張和親的中堅力量。
如果和親之議突生變故,這可是代表皇帝對太子主張的否定。
對于一國儲君而言,這可不是一個好的信号!
作爲太子一系的領軍人物,長孫無忌當然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有些煞風景的站了出來說道:
“和親大事乃是曆來的傳統,也是中原王朝對付外蕃的懷柔之策。”
“通過和親可以換取邊境和平,讓邊境百姓免受襲擾,讓将士流血,和親之策可以帶來一段時間的和平,讓國家修養生息,厲兵秣馬,使得國家真正的強大起來。”
“況且,以一介女兒之身擔負起國家之重擔,乃是無上的榮光,否則一曰兵戎禍起,多少男兒葬身沙場,多少百姓痛哭流涕,多少家庭妻離子散,請陛下三思。”
李二陛下轉向魏征道:“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魏征微微颌首,抱拳道:“老臣認爲禮部侍郎說得好,氣節這東西一旦丢掉,就很難再拾起來!”
房玄齡、李績也趕緊跳出來表達了自己的支持。
朝中衆臣意見不一,讓李世民有些頭疼不已。
不過李二陛下眼光還是有的,直接忍痛拍闆商議拒絕和親可能會産生的後果。
正當衆朝臣讨論不休之際,郡王府内,也有雞飛狗跳之勢。
江夏郡王李道宗坐在首位,看着跪在自己面前掩面抽泣的女兒,心頭也像針紮一樣的疼。
原本頗有喜感的面龐毫無表情。
李道宗沒想到,李世民這個堂兄弟居然想讓自己的女兒遠嫁吐蕃,真是有苦難言。
與世人重男輕女不同,李道宗對女兒卻當作掌上明珠,寵溺之情無人不知。
眼見女兒剛剛及笄,已是出落得窈窕秀麗、花容月貌,李道宗自是愈發寵愛。
平素溫言輕語,從來不舍得說一句重話,求親之人更是踏破了王府的門檻。
如今見溫婉如水、知書達理的女兒哭得梨花帶雨,如何不讓李道宗心痛。
作爲父親,李道宗卻也隻能這麽看着,說不出一句安慰的話。
李世民作爲皇帝,雖然沒有下旨,但已經暗示,所以李道宗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
甚至都不敢給女兒一個虛假的承諾!
“父王,女兒不想嫁到吐蕃,女兒願這輩子都不嫁人,就守在父王膝前盡孝,成不成?”
李雪雁美眸含淚,淚珠如同斷了線的珍珠一般滑過清麗潔白的臉龐,哭得肝腸寸斷,用咽唔的聲音請求着。
看到女兒委曲的模樣,江夏郡王李道宗心如刀割,嘴角蠕動幾下,卻沒有發出聲音。
要說能不能去求李二陛下?
當然能!
别說是求,便是讓他爲了女兒去死都不會皺一下眉頭。
可問題是求了也沒用。
如今正被李世民猜忌,禮部尚書的位置也即将被撸下來,不過他并沒有絲豪怨言。
可想到讓他的女兒遠嫁苦寒之地,李道宗卻毫無辦法,深深感到了自己的無能。
原來以爲,自己從不弱于人,但面對皇權卻毫無反抗之力,心中對李世民不由生起了些許怨恨。
自從前兩日傳出陛下打算答應吐蕃的求親,李道宗便感到不妙。
李二陛下皇宮内沒有适婚的公主,按照貫例,便會在宗室之中尋一個年齡合适尚未婚配的女子賜予公主封号外嫁和親。
宗室之中誰願意自家的閨女遠嫁到苦寒之地,去吹風吃土?
于是前兩日出現了怪現象。
宗室府中有适齡女兒的,便着急急忙忙爲女兒選婿。
哪怕不能立刻成婚的,也都趕緊定下了親事,就是爲了弄成有婆家的假像。
這樣一來,李二陛下即使再無恥,也不能讓宗親把婚事退了吧?
長安城裏甚至掀起了一陣訂親風潮。
别人這麽幹可以,可他李道宗卻不行!
前兩日陛下将他召入皇宮大内,說是表揚功績,顯示宗親之好。
當時李道宗還不明白,不是一直猜忌他嗎?如今怎麽突然變親密了?
等到臨走的時候,李二陛下貌似無意的問了一句:“侄女雪雁已經及笄了吧?”
開始李道宗還以爲李世民這是關心自家閨女呢,還挺高興。
原以爲即使疏遠自己,對女兒還是念宗親之情的。
可哪裏知道,沒多久皇宮中便傳出陛下欲答應吐蕃和親之事。
這時李道宗才恍然大悟,李二陛下顯然是要把自己閨女遠嫁去吐蕃。
若是沒有昨天楊帆鬧的那一出,李道宗相信,現在冊封女兒爲公主的诏書估計已經下達。
即便昨天楊帆犯顔之事鬧得沸沸揚揚,甚至那幾句大逆不道的話鬧得滿城風雨。
可李道宗卻不信李二陛下會聽從楊帆的勸谏,打消和親之舉。
因爲李道宗特别了解李世民的性格,也對朝中局勢有深刻的了解。
本身也是大唐的赫赫戰将,自然能看出李二陛下答應吐蕃和親的目的,明顯是爲了謀劃高句麗。
與李二陛下的野心相比,所有的一切都得讓路,誰也攔不住。
可是看着眼前的女兒,李道宗實在是心疼!
若是可能,都想自己代替女兒遠嫁吐蕃!
李雪雁自然也明白父王的難處,發洩了一陣,知道事情已經不可更改,便擦幹了眼淚,露出一個凄美的笑容。
硬咽着說道:“父王,女兒非是任性,實是不願遠離父母,還請父王不必再爲女兒擔心,如果陛下下旨,女兒會承擔起和親之責任!”
看着乖巧柔媚的女兒,李道宗心髒像是被抽幹了心血,疼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堂堂男兒,沖鋒陷陣一馬當先,殺敵如砍瓜切菜,如今卻連女兒都護不住。
太可悲了!
若要将自己的女兒嫁給吐蕃,除非讓自己先死!
以前什麽事都謹小慎微,如今也該沖動一回了。
想到這兒,李道宗霍然起身,對着女兒露出一個慈祥的笑容,輕聲安慰道:“雁兒放心,爲父這就入宮觐見陛下,若陛下執意選汝和親,就讓陛下先砍了父王這顆腦袋。”
言罷,一甩袍服,李道宗如英勇就義般大步走出門口,喝道:“來人,備轎進宮……”
趕到皇宮的時候,李世民正與房玄齡幾位大臣在太極殿議事。
聞聽江夏郡王李道宗求見,李二陛下微一皺眉,還是宣他進殿。
走進殿内,李道宗見到在座的諸位大臣,心裏微微一驚,卻也不再遲疑,躬身道:
“李道宗懇請陛下遣微臣前去鎮守松州,但凡微臣有一口氣在,必不讓吐蕃蠻夷踏入吾大唐地界一步,懇請陛下收回和親之令。”
大殿内衆臣一片肅靜,沒想到李道宗居然敢犯顔直谏,與平素的低調隐晦判若兩人。
李二陛下也頗感意外,安慰道:“你我同爲宗族,又是吾弟,朕豈會害汝?松州那邊,朕已有安排,汝在朝中盡職盡責便可。”
李二陛下果然有手段,這一聲吾弟,讓李道宗心頭一熱。
李世民在未登基前便常常以此稱呼,以示親近。
當然,李道宗也明白,李二陛下如今将多年不曾用的稱呼喊出來,就是想讓他老老實實的聽話。
不過,李道宗今天本來就是冒死進谏,跪着不起,還是執拗的大聲請求道:“請陛下恩準!”
這次爲了閨女李道宗決定豁出去了!
若是放在以往,以他小心謹慎的性格,那是萬萬不敢如此頂撞。
顯然,如今形勢有變,楊帆這麽一鬧,無論朝堂亦或坊間,都已經開始有拒絕和親之呼聲。
再看大殿内的人,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征、李績……
這麽多重臣在列,怕也是在商讨和親之事。
隻要李二陛下還沒有下聖旨,事情便有轉機。
見李道宗死纏爛打,李二陛下雖然不喜,卻也拿他沒法。
兩人乃是同宗兄弟,打天下時,李道宗次次身先士卒,立功無數。
如今又是自己想讓他的女兒前去和親,犯擰也正常。
更難得的是,這位堂弟至始至終都對他忠心耿耿!
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氣,耐着性子說道:“汝暫且在一旁聽着,此事正在議。”
李道宗當然知道時機稍縱即逝的道理。
本來就是打算哪怕被砍腦袋也得逼着李二陛下答應。
否則和親之事衆臣一旦共同議定,那可就回天乏術了。
于是再次拜首請求:“微臣……”
眼見李二陛下額頭的青筋都顯現起來,房玄齡連忙說道:“江夏郡王稍安勿躁,且聽從陛下禦令,在一旁共商國事。”
魏征老臉笑呵呵,如同菊花一般說道:“且來某這邊……”
“這個……”李道宗有些遲疑。
能夠登上如此高位,李道宗當然不是傻子。
來之前就想拼着惹怒李二陛下,也得讓他打消拿自家閨女和親的主意。
此刻見到左仆射房玄齡的維護,以及老噴子魏征的轉圜。
知道事情可能會有轉機,趕緊瞅了李二陛下一眼。
隻見李二陛下冷哼了一聲,根本沒搭理他。
李道宗長舒了一口氣,連忙起身坐在魏征身邊,還不忘給房玄齡送去一個感激的眼神。
在李二陛下的示意下,李績說道:“陛下,以大唐目前的兵力,以及軍糧儲備,維持吐蕃邊境的現狀,沒有太大問題,如果能夠解決進入吐蕃頭暈的問題,大唐軍隊便能夠一戰而定,如此一來必會對各蕃國造成震懾,胡虜必然不敢擅動,不過最近高昌國與薛頭坨些不安份……”
說到此處,偷瞄了李二陛下一眼,繼續道:“既然陛下決定集中力量解決邊患,東征高句麗之事,就不得不暫時擱置,不過有了貞觀薯這樣的大瑞祥,不用幾年糧草充足便能提上日程。”
說來說去,就是兵力不足、糧草不濟,不能同時多線開戰。
李二陛下郁悶得不行,看了李道宗一眼,說道:“和親就暫時擱置,不再議,如果吐蕃敢異動,給朕狠狠的打。”
就在李道宗松了一口氣的時候,李二陛下想起了楊帆那個棒槌,咬牙切齒的問道:
“楊帆那厮在幹嘛?他不是很閑麽,隻會嚼舌根擠兌朕,屁事也不幹,既然他說可以解決唐人在吐蕃的問題,反正最近禮部也沒有什麽大事,上元之後讓他滾去軍營訓練士兵,哼,如果那棒槌在吹牛,看朕不砍了他的腦袋。”
雖然聽起來是處罰,卻讓衆朝臣羨慕不已。
楊帆那小子果然獨得聖寵,居然能讓李世民改變心心念念的東征計劃,後生可畏。
而李道宗對兒子的這個兄弟更是感激萬分,能夠不用死谏,誰想去死呀!
感謝各位的一路支持和理解。
作爲新人,雖然有很多不足,但作品有你們的支持,所以堅持了下來,以後一定會更加努力。
今天是大年三十,祝各位身體健康,阖家幸福,萬事如意!
新春佳節即将來臨,在此先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新春發大财、行大運,事事順心!
星辰原木拜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