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内,裏面氤氲着淡淡的茶香,爐子裏的炭火燃得正旺,驅散開初冬的寒氣和濕氣。
陳學禮并不在正堂,書房内捧着一本書看的津津有味,這是他的習慣。
管家正想進去提醒,卻被楊帆揮手制止:“我們就在正堂等着,就先不要打擾恩師看書了。”
“麻煩你去買些肉食給大夥解解饞,剩下的錢你自己留下來買些酒喝!”
說着,從兜裏掏出了五兩銀子,直接遞了過去。
唐朝時期相對清廉,較之其他封建王朝簡直就是天差地别。
如果直接給别人錢财反倒覺得生份,像這樣以買肉喝酒的名義給些小恩小惠,卻能夠讓别人能記住你的好。
果不其然,管事感激涕零的說道:“行,那大都督您随意,謝謝大都督的賞賜,我馬上去準備……”
說着,管事感恩戴德,恨不得把楊帆當祖宗服務。
确實,作爲陳學禮的管事,平時的工錢也是不多的。
而像陳學禮這樣的人一心讀聖賢書,也很少各種人情往來。
因此,作爲管事油水還是很少的。
像楊帆這樣随便出手就是五兩銀子,雖然要買些酒菜過來當吃食,起碼還剩餘一兩左右。
像他這樣的管事一個月的工錢也才是三兩左右,這是很大的一筆賞賜。
楊帆笑了笑,揮手道:“不用客氣,伱先去忙吧!”
在後世楊帆深谙與人溝通之道,一些小恩小惠從來不吝打賞,這個習慣也帶到了唐朝。
這也倒緻無論是在關中還是江南,與他接觸的下人對他的印象都很好。
管事笑得不見眼睛,輕聲道:“大都督太客氣了,如果你有什麽吩咐,盡管支會一聲,老奴就在外面候着。”
在他看來,天底下有錢的人不少,但是比楊帆大方的卻不多。
更主要的是,并不是楊帆賞賜了多少,而是人家這種态度明顯是将他們下人當人看。
這種肯定,可比那點兒銀錢貴重得多。
楊帆笑着點點頭,擡步入内。
管事看了一眼緊跟着楊帆的上官儀,微微點了點頭,随即轉身離去。
走進正堂,楊帆坐在椅子上靜靜的等着,并沒有去打擾陳學禮看書。
此刻正堂案幾上正放着一本書,閑的無聊,楊帆拿起來看了看。
原來是《法經》。
《法經》作爲曆代法典的藍本,顯然是法家的根本。
楊帆對《法經》很有興趣,便拿來翻閱。
後世的《法經》楊帆也曾仔細的研讀過。
由于戰亂及很多原因,法經的内容被删減了很多。
而現在手裏這部,幾乎是完整的,讓楊帆頓時來了興趣。
要知道,以後想要看到完整的其他學說幾乎就都不可能。
無他,漢武帝時期,在董仲舒建議下推行儒學。
自此以後,儒學占據了名分大義,其餘的諸子百家便全部成了可以棄之的糟粕。
畢竟,學其他百家學說,很少能位居高位,誰還去學?
古代與其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還不如說是罷黜百家,獨尊儒學。
說的好聽一點是用儒學穩定朝局,将封建專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說難聽一點,獨尊儒學也将整個民族的思想禁锢在儒家這一方天地裏,再也看不到百花争鳴的文化燦爛。
楊帆輕輕抿了口茶水,在椅子上找了一個舒服的姿勢,捧起《法經》,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檀香彌漫,與茶香交錯,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溜走。
一旁站着的上官儀卻有些坐立難安。
自進來以後,楊帆既不喊他坐下,又沒有讓他退下的意思,他自然是不敢動彈。
更主要的是,他現在有些摸不透楊帆的心思,隻能忐忑不安的站在一旁。
良久,楊帆才從書冊中擡起頭,看了一眼上官儀,好像這時候才發現上官儀的存在一般,伸出手指指着一旁的椅子說道:“怎麽不坐下,不要這麽拘束,把這裏當家裏就成!”
其實,楊帆早已發現了上官儀的囧樣兒,隻是故意晾這家夥一會兒。
此時的上官儀還有些年輕氣盛,需要打磨打磨這家夥的傲氣。
否則上官儀一旦牛脾氣上來,連自己就都敢頂撞,楊帆可不想給自己造成麻煩。
見楊帆如此說,上官儀心頭苦笑不已:“真以爲誰都有你這樣大的心?在江南大儒家裏宛如回到自己家一樣。”
“再說了,你這個江南道大都督不發話,誰敢坐下來呀!”
當然,這話上官儀自然不敢說出來,隻能半邊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靜靜的等待着。
此時他才發現,原來等待是這麽折磨人!
正堂裏再次安靜下來,唯有楊帆翻書的沙沙聲。
沒讓上官儀等多久,楊帆的聲音再次響起:“你有沒有讀過法經?”
“讀過!”上官儀微微一楞趕緊回答。
“你對法經有什麽理解和看法?”
上官儀并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法家,是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流派,是諸子百家中的名家。”
“法家共十家,分爲“法派”、“術派”、“勢派”,著作共217篇。”
“其一《李子》,共三十二篇,是戰國時期魏文侯丞相提倡的“富國強兵”之說。
“其二《商君》,二十九篇,商鞅是戰國時期秦孝公的丞相,是法家“法派”的創始人。
“其三《申子》,六篇,申不害是韓昭侯的丞相,是法家“術派”的創始人,終其一生,諸侯都不敢侵略韓國,正所謂“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彊,無侵韓者”。
“其四《處子》……”
“其五《慎子》,共四十二篇。慎到是法家“勢派“的創始人,早于申不害、韓非,受到申不害和韓非的稱贊。
“其六《韓子》,五十五篇。韓非乃戰國末期韓國人,韓非主張“法”、“術”、“勢”三者并重,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其七《遊棣子》,遊棣,其人不詳,當是戰國晚期與慎到、韓非同時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其八《晁錯》,三十一篇。晁錯乃西漢政治家,主張“重農抑商”、“移民實邊”。
“其九《燕十事》,十篇……”
“其十《法家言》,二篇……”
法家代表作源自于法家代表人物,法家代表人物主要是韓非子、管子等。
韓非子彙聚了儒家、道家與法家“法”、“術”、“勢”三派的思想,乃“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韓非在其《韓非子》裏面有《解老》與《喻老》兩篇,直述自己思想部分也源自于老子,故後世稱之爲道法家。
管子著有《管子》: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在學生看來,法家帶有經濟學思想。
代表作爲商鞅的《商君書》:“民弱國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富則輕賞。……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
整個大堂充斥着上官儀對法經的見解。
看着上官儀如數家珍,楊帆面上榮辱不驚,心頭卻暗喜不已。
真沒想到上官儀腹中才華如此豐富,而且對法經理解的如此透徹。
也讓楊帆更加認定了上官儀就是自己要尋找的緊缺人才。
确實,其實古代早就出現了**經濟思想,從商鞅變法、從封建到專制中央集權和郡縣制等等就可以看出。
正在此時,管事再一次出現,輕聲請示道:“大都督,奴婢已經準備好午膳,要不我去書房請老爺出來一起用膳吧?”
楊帆放下手中的書冊,笑呵呵道:“有勞了,某還真有些餓了,恩師不愧是大儒,看起書來就沒個時辰,你去叫一叫他吧。”
管事彎着腰說道:“老爺就是這樣,奴婢馬上去叫。”
很快,陳學禮在管事的引領下來到了正堂用膳。
一見到房俊,陳學禮便埋怨道:“議善,怎麽來了也不知會一聲,等久了吧?”
“也沒多久,剛剛到,學生是個俗人,肚子餓了,所以這才打擾恩師。”楊帆站起身,把陳學禮扶到了主位上。
陳學禮并沒有推遲,笑了笑感歎道:“議善啊,我的一些學生從關中傳來消息,聽說這次你麻煩大了!”
聽到這話,楊帆并未驚奇,反而笑道:“倒讓恩師操心了,可是,人生苦短,哪能沒有一點麻煩,恩師在書房裏研讀,也是爲了學生之事吧,到讓您辛苦了!”
“辛苦的談不上,隻是這事我也幫不上什麽忙,所以想從書看看能有什麽突破,唉,恩師無能啊!”陳學禮有些慚愧。
一旁的上官儀不知道兩人說的是什麽,站起身深深一揖,恭聲道:“學生上官儀,拜見陳師……”
陳學禮微微一愣,這才擺手道:“勿需多禮,你也是江南學子?”
上官儀開口道:“學生慚愧,事到如今一無所成,不敢自稱江南學子,不過,學生識得幾個字,算是一個讀書人。”
陳學禮看了楊帆一眼,既然楊帆能将上官儀帶到身邊,自然明白楊帆覺得此人能堪大用。
隻是,與自己有什麽關系?
楊帆心知肚明,微笑着解釋道:“恩師,用膳時間已到,不如咱們一邊用膳一邊說吧。”
說着,轉頭對着上官儀擺手道:“過來一起用膳。”
上官儀受寵若驚,連忙推辭道:“學生不敢!”
楊帆大咧咧說道:“有什麽不敢的,咱們又不是老虎,你隻管填飽肚皮就行。”
說着,便徑自坐到陳學禮的對面,把側邊的位置留了出來。
陳學禮當然看出楊帆對這個上官儀的重視,也欣然說道:“如此也好,大家一起用上也熱鬧,上官儀是吧,快坐,不必拘束,咱們一起小酌幾杯。”
上官儀興奮的欣喜若狂。
本來還以爲楊帆帶他來見陳學禮一面,便讓他與那些侍衛一起吃飯。
這才反應過來楊帆哪裏隻是引薦給陳學禮,這根本就是看重自己啊。
上官儀心中感動,深吸一口氣,感激道:“請恕學生無禮了。”
說着,便在楊帆一側坐下。
陳學禮喚來一名仆人斟酒,楊帆首先敬了陳學禮一杯。
放下酒杯,陳學禮這才說道:“議善似乎早知道自己會被彈劾?”
楊帆吃了口菜,搖頭道:“學生不知,隻不過略有預感罷了。”
陳學禮神情略顯焦灼,說道:“今日收到消息,大理寺少卿王元權帶領一幫江南士族官員彈劾你在江南爲虎作伥,擾亂江南秩序,請皇帝下命令把你召回長安。”
“禦史台黃巒、崔保等監察禦史聯名上書,彈劾你在江南殘暴無道、渺視王法、妄圖提升容商地位霍亂朝綱等罪狀!”
“據說,整個朝堂吵成了一團,你是沒看到那架勢,連皇帝邊隻得罷朝。”
雖然楊帆早已料到有人不會坐視自己坐鎮江南一家獨大,也預料到自己江南改革會受到極大的阻力。
甚至蕭瑀回京之前也對他多有提醒,可楊帆仍然沒想到會有這麽多的言官彈劾他。
不由得自嘲一笑:“聽着老師這麽說,微臣怎地感覺自己快要成爲人人喊打的奸臣了?”
陳學禮氣道:“你還有心思說笑,你在江南大行商道,提高商人地位,天下世家自然會出來反對。”
“要不是魏征那倔老頭犯起倔勁來,與房玄齡等人起力挺你,讓那些官員退避三舍,你以爲僅憑皇帝一人就能護住你?”
上官儀在一旁聽得心驚膽跳。
這麽多言官群起而彈劾楊帆,楊帆到底多招人恨呀?
楊帆到底做了什麽天怒人怨之事讓世家群起而攻之?
上官儀驚疑不定的看着身邊面色如常的大都督,整個人崇拜到了極點。
事到如今還穩如老狗,楊帆這人得有多大的心,如此情況仍能談笑風生?
隻見楊帆不以爲然的笑了笑,說道:“恩師,我認爲這反倒是好事,任何一項措施的實行,都需要大家的讨論。”
“官員能對我在江南的舉措這麽關心,這也能給予江南官員有效的警醒,能夠具體落實到百姓的福祉之中,這是江南百姓的福氣!”
“況且,有了他們的監督,反倒能讓我看出自身的不足,畢竟,絕對的權利容易導緻腐敗,再是聰明的也不可能每一個決定都永遠正确的。”
“當一個舉措能有人站出來予以指正,這才能在不斷論證中走向合理,走向成熟!”
絕對的權利,容易導緻絕對的腐敗……
有人監督,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
楊帆這一聲聲振聾發聩的發聲,震得陳學禮與上官儀差點驚掉了下巴。
作爲官員,想要做出一番成績,誰又想有一絲絲的污點呢!
即使有錯誤的舉措,也會想辦法盡量掩蓋。
像楊帆這樣心甘情願讓别人拿出來論證和讨論的,簡直是千古少有。
上官儀穩住心神,這不正是自己心頭一直追求的那份正直和坦然麽。
仿佛眼前的迷霧被狂風吹散,整個人變得豁然開朗。
不由舉起酒杯,恭恭敬敬的對着楊帆敬酒:“大都督時時刻刻鞭策自己,上官儀佩服得五體投地,聊以此酒敬您一杯!”
陳學禮也深深吸了一口氣,苦笑道:“議善之言振聾發聩,作爲老師某慚愧啊!議善之大才,我早已不配爲師矣。”
“但爲師還是不得不提醒你,此事你不能不重視,否則江南之大好局面将會毀于一旦。”
“若是皇帝承受不住衆多官員的壓力,議善你怕是逃不掉一個擾亂民生、颠覆朝綱的罪名!”
楊帆舉起酒杯,哈哈一笑,豪氣幹雲的說道:“恩師多慮了,非常人行非常事,必用非常法!若是循規蹈矩,那如何打開江南的局面。”
“行前人所未有之法,才能創造前人所未有之局面!爲了江南的百姓安居樂業,爲了帝國強大富強,某甯願承受任何的質疑和罪名,今朝有酒今朝醉,煩心事咱們就不去多想了,來,共飲!”
“幹杯!”
三隻酒杯碰在一起,一飲而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