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階段:掌權
太和九年835年,王守澄被李昂明升暗降,奪其軍權,派内侍毒殺。
甘露之變始,唐文宗被宦官仇士良軟禁,朝官數百上千被殺。
李炎上書回長安,被授予檢校吏部尚書(實權),以及加開府儀同三司。
至此,李炎依自己吏部尚書之職,開始暗中調動自己幾年來所偵别出來對自己有用的官員。
開成三年838年,唐文宗病重,欲讓太子監國,宦官仇士良不允,太子爆斃于少陽院。
開成五年839年,唐文宗病情加重,欲另立太子。
開成五年840年,在李炎的伺機之下,通過王妃王氏的動作,又在宦官仇士良的運作之下,李炎順勢入主宮城,接受朝官納拜,成爲新的唐國皇帝。
月餘,文宗病逝,李炎掌權,年号會昌。
掌權後的李炎,令仇士良爲朝議之官,并令其斬牛李朋黨數十領袖人物,結束朋黨之争。
仇士良本在甘露之變之時,就已是斬朝官數百上千,得李炎指示甚喜而尊之,朝議之際,斬牛李二黨主要人物,天下懼震。
李炎見神策軍權依然在仇士良手中,擔心宮廷安危收攏軍權并大肆改革,惕除神策軍無數無能将吏,從十八萬人減至十萬人。
同時,李炎另立虎狼豹豺四軍各兩萬人,從南诏诏回班底回歸長安,掌宮城禁衛。
同年,李炎令仇士良尊自己令,對朝政改制,各司其職,下放權職,不再高度集權。
第三階段:平亂
會昌元年841年,回鹘饑亂,黠戛斯破回鹘,太和公主爲質。
李炎聞事後,秘密派發虎狼等軍一部起兵至回鹘。
會昌二年842年春末,兵至回鹘,斬黠戛斯國主,借此機破回鹘,回鹘之地盡回歸唐。
大捷至,唐國上下震動,朝野一片齊心。
昭儀節度謀事,李炎調派虎狼諸軍一部平之,各地節度聞事後再次懼驚。
河朔三鎮聞息,欲謀大事。
息至長安,李炎令虎狼諸軍一萬,兵發魏博節度。
魏博節度使見朝廷派一萬人至後,大笑朝廷,派兵迎戰。
數日間,魏博所轄的魏州、博州盡落虎狼諸軍之手,魏博節度使何弘敬大怒,派兵五萬欲奪回二州。
七日後,五萬兵馬皆敗,死傷無數,部直逼德州。
至此,成德、盧龍二鎮聞事集兵而來。
河朔三鎮集結重兵,欲戰朝廷所派的虎狼軍。
戰陣前,李炎領虎狼軍三萬突然現身,放話河朔三鎮兵權回歸朝廷,否則,李炎必當平了河朔三鎮。
三鎮不聽指令,甚至揚言讓李歸還所侵魏博兩州之地。
李炎自知自己的帶的虎狼軍軍兩部總計幾萬人馬,對戰三鎮五十萬人馬太過懸殊,即便自己有火槍火炮等物,也是雙拳難敵四手,退兵二十裏從長計議。
二日,李炎派出使者,制令三鎮節度退,否則将成爲朝廷的反叛對像,必殺之。
三鎮節度依然不懼李炎。
至此,三鎮節度與李炎對峙。
李炎見三鎮節度不聽指令,不尊自己,心火甚大,秘密從南诏調派無數火雷,以及秘密武器至戰陣之前。
會昌二年秋,某夜,李炎令虎軍一部坐熱氣球上空,在三鎮兵營上空投擲火雷,兵營炸裂,死傷慘重。
三鎮節度使三死其二,李炎見時機正好,攻伐,勝之。
至此,割據東北部上百年之外的河朔三鎮從此瓦解消亡。
而與此同時,契丹騎兵聞事後入寇,李炎新命三鎮總管抵禦,契丹見事不可爲,退兵。
第四階段:軍政改革以及滅佛運動
班師回朝長安,仇士良突然反水發難,控制神策軍一部掌宮城與長安,不允李炎所領之部入長安,并開始重新另立新帝。
李炎聞之大怒,欲斬仇士良。
又是夜,李炎派部下乘坐熱氣球入宮城,活捉仇士良,大開城門,李炎入。
仇士良再見李炎展神鬼之能,懼之,跪拜不起,求李炎原諒。
李炎自知當下不是斬殺仇士良之時,因需要他來對付朝中各朝官,但死罪可留,活罪難逃,遂囚禁仇士良,立仇士良兒子仇從廣爲内常侍,掌朝議之官職。
查神策軍各部,斬原宦官各黨無數,朝野震動。
至此,虎狼諸軍大部留守長安外部,一部分駐守宮廷,接替神策軍禁衛之職。
河朔三鎮被平消息散出,李炎發布全國布告,警告各地節度使如敢妄自尊大,必滅,并讓各節度使回京述職。
各地節度使懼怕,回京述職之時,李炎上朝,大談軍政改革,文武分家,李炎控軍,仇從廣與宰相等人掌政,并施實李炎所定計劃的軍政改革制度。
朝官懼怕仇士良,以及仇家子弟,武臣懼怕李炎,紛紛同意李炎所提的軍政改革。
至此,唐國在李炎的倡導之下,開始軍政改革。
同時,李炎因國庫空虛,開展滅佛運動,收繳各地寺院等教派土地歸國家所有,遣散五十歲以下僧侶者回歸鄉裏。
雖各地有所抵制,但軍事改革已成,各地僧侶也無濟于事。
三年後845年,會昌五年之時,唐國國力壯大,軍政體系開始完全獨立,同樣也受各自的監督。
與此同時,李炎依明朝制度,成立由宦官組成的巡視東廠,與文官與武将成爲三足鼎立之勢,相互監督,也相互鉗制。
第五階段:征戰
随着唐國國力強大之時,李炎開始啓動早年所布之局,發兵開始攻打契丹。
契丹國被滅之後,開始攻打回纥,渤海,以及新羅。
回纥渤海新羅被滅之後,唐國疆域越發增大,李炎又啓動南诏密探,随之攻打骠國等地。
而後。
骠國等地被平後,李炎最後開啓了對吐蕃的攻打。
會昌十二年852年之時,曆經七年征戰,唐國恢複到最爲昌盛之時。
各周邊國家紛紛向唐派出使臣,願稱臣屬之國。
自此,唐國鼎盛,各朝官力薦泰山封禅。
第六階段:大改
封禅過後,李炎改年号爲元始,改國号火。
李炎自知自己想要經營一個國家甚難,決定對整個火國大改。
朝議之時,李炎提出土地歸國家所有,任何土地不得私自買賣,一人可得二十畝田地等政策。
消息傳出,各地士族宗族反對。
李炎派出仇從廣所掌的東廠,配合着各地政官,以及武官們開始推行此政策。
阻力雖大,但在元始八年之時860年,終完成。
而當大改結束後,李炎再次提出,軍政民,以及皇制大改。
皇制大改,朝野震動,無數人反對,但李炎堅持。
第七階段:火帝國
大改之後,李炎乃爲火國皇帝,乃掌軍權,但卻是不再管理政權,并成立了一個百州萬人議會,所有國家大事,皆由着萬人議會決定。
同時推行火國憲制,制定基本憲法。
推進火國科技研發,獎勵民間任何人的研發。
李炎主張成立科技司,并傳前世所帶來的一些理念。
元始十八年870年,曆經十數年的教育改革已有成效,各地科技類人才紛紛湧現。
元始二十三年875年,火國第一條長安通往洛陽的鐵路修成。
元始二十八年880年,火國南北東西縱橫的大幹道建成。
元始三十三年885年,火國海事司成立,并開始遠涉重洋。
元始四十二年894年,皇帝李炎八十高壽,卸任皇帝之職,依萬人議會制決定,選出其數十子中最爲賢明的兒子繼任火國皇帝。
895年,其子李诏皇帝在李炎的授意之下,開始遠征火國周邊諸國。
900年,真臘等南洋諸國被滅,成爲火國南洋諸道,以及倭國等地均被滅,納入火國版圖。
914年,李炎百歲生日之時,南亞被滅,納入火國,同年,火國西部的塔希爾王朝被滅,被納入火國。
至此。
李炎百歲生日之時,火國已成爲最強帝國,被西邊諸國奉爲火帝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