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頌》
《商頌》是頌詩的最後一部分,也是整本《詩經》的最後一部分,一共有5首詩歌,它們分别是《那》《烈祖》《玄鳥》《長發》《殷武》。
《那》:商族後人的祭祀
商族興起于黃河下遊的商丘,商部族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時期。這個部落的始祖名叫契,傳說契的母親簡狄在洗澡的時候,忽然發現燕子下了一個蛋,簡狄吃了這個蛋之後便懷孕生下了契,所以古代便有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
夏朝時期,孔甲即位爲夏王之後,不理朝政,做事荒亂,迷信鬼神,隻喜歡打獵玩樂,使得百姓怨恨,諸侯反叛。夏朝此時的國力衰弱,也無法控制各諸侯國勢力的發展。在夏朝的諸侯國中,商國的勢力逐漸發展壯大。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社會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過渡到奴隸制。爲了向外發展勢力,掠奪更多的奴隸和财物,從上甲微到主癸的6個商侯時,商部族曾經兩次遷徙,一次是遷到殷地,一次是由殷地又遷回商丘。到了主癸的時候,商國已經是一個具有國王權利的大國諸侯了。
主癸去世後,他的兒子湯即位,商湯即位爲諸侯的時候,夏朝的統治者是桀。桀驕奢淫逸、寵信佞臣、暴虐無道,對民衆和所屬的方國部落進行殘酷的壓榨奴役,引起了普遍的憎恨和反對。夏朝的統治風雨飄搖,國勢逐漸衰弱。
夏桀即位的初期,曾經有振興夏王朝的雄心和抱負,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衆諸侯非常畏懼而臣服。桀被不斷的軍事勝利沖昏了頭腦,他自比爲太陽,開始變得暴戾無道。賢臣關龍逢多次進谏,桀非常的憤怒,将關龍逢處死。太史令終古把占蔔的兇兆哭泣着送給桀,桀不屑一顧。終古最終逃到商國,商湯大喜,将這件事情告訴了所有諸侯,商湯選擇了這個有利的時機,開始做滅夏的準備。
商湯爲了準備滅亡夏朝,将商丘擴建,稱爲亳邑,他定居在此,爲滅夏之戰創造了有利條件。商湯在亳邑積蓄糧草、招集人馬、訓練軍隊。本來商侯曾經被夏王朝授于征伐的大權,他要征伐誰可以不經過夏王的批準而有權出兵。但是湯準備征伐的并不是一般的諸侯,而是統治全國的夏王朝。他爲了削弱夏王朝的勢力,排除滅夏的障礙,争取更多的諸侯反叛夏朝,首先從商國的鄰國葛國開始。
葛國是亳邑西面的一個諸侯國,在夏王朝所屬的諸侯國中并不算大。葛伯是一個忠實于夏桀的奴隸主,是夏桀在東方地區諸侯國中的一個耳目。湯擔憂葛伯會妨礙他滅亡夏朝,将他的活動報告給夏桀,湯想争取葛伯不要再爲夏桀效力,協助商國滅亡夏朝。葛伯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就連視爲國家大事的祭祀天地神鬼都不願執行。
湯得知葛伯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舉行過祭祀,就派使者前去詢問原因。葛伯非常狡猾,深知商國的畜牧業發達,有大量的牛羊,于是說:我們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性,而是每次祭祀都要用許多牛羊,我們現在沒有牛羊,拿什麽來祭祀呢?
商國的侍者把葛伯的話報告給湯,湯聽後就派人挑選了一大群肥大的牛羊給葛伯送去。葛伯見商湯相信了他的謊話,居然得到了不少的牛羊,于是就将牛羊全部殺了吃,他依舊不祭祀。湯得知葛伯又沒有祭祀,再次派使者前往葛國詢問不祭祀的原因。葛伯又說:我們的田中種不出糧食來,沒有酒飯來作爲貢品,當然就舉行不了祭祀。湯得知葛伯是個不關心人民生産,隻知享樂的人,于是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幫助葛國人種莊稼。
葛國人民在葛伯的統治下,生活非常痛苦,衣食都不能自足,當然更不能爲亳地人提供飯食。于是湯派商國邊境的人前往葛地送去酒飯,給幫助耕種的亳人吃,送飯的人都是些老人和孩子。葛伯每次都派人在葛地等候送酒飯的人來後,将酒飯搶走,還威脅說如果不給就要被殺。有一次,一個孩子去送酒肉,因爲反抗搶劫,竟然被葛伯的人殺死。
湯見葛伯是死心塌地與商國爲敵,不能再用幫助的辦法來争取了,于是就率兵到葛地把葛伯殺了。因爲葛伯不仁,葛國的百姓早就有了怨恨,大家見湯殺了葛伯,都表示願意歸順商國。湯把葛國的土地和人民全部占有,組織葛地的百姓從事農耕,以此來發展農業。
湯滅亡葛國的行動,在諸侯中不但沒有人反對,諸侯紛紛指責葛伯的不仁,被殺是咎由自取。有的諸侯、方國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還盼望商湯前去征伐,願意從夏王朝的統治下解脫出來歸順商湯。還有一些諸侯、方國就自願歸順湯,湯對歸順的諸侯、方國都禮遇有加,此時的湯顯然是居于諸侯盟主的地位,行使國王的權利。這樣,商湯從讨伐葛國開始,逐步地削減夏朝的羽翼,削弱夏桀的勢力。
商湯選用賢臣伊尹和仲虺(huǐ)爲左右相,以亳地爲據點,積極治國,準備滅亡夏朝。商湯的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是兩個身世和經曆完全不相同的人。仲虺是一個奴隸主,從他的先祖時就世代在夏王朝做官。伊尹是個奴隸,從少年時代就過着流浪的生活,後來成爲商湯妻子陪嫁的奴隸,商湯差他在廚房幹活。
伊尹很有才能,爲了讓湯能發現自己,他故意有時把菜做得非常可口,有時卻非常鹹或者非常淡。有一次,湯就因爲這樣的事而責問伊尹,伊尹于是趁機向湯談論了自己對于治理國政的見解。湯聽後大爲驚奇,知道他是一位賢才,于是就免除了他奴隸的身份,任爲右相。從此以後,在伊尹的謀劃下,湯積極準備滅亡夏朝。
伊尹和仲虺都非常有才幹,他們看到夏桀的暴虐,殘害百姓,不關心生産,隻知道逸樂,引起了百姓的咒罵,諸侯的叛離,他們深知夏王朝的滅亡已經爲時不遠。他們想解救人民的痛苦,隻有扶持一位有力的諸侯,從而推翻夏桀的統治。他們看到商國的勢力在東方地區諸侯國中是最強大的一個,認爲商湯是最爲理想的諸侯,于是先後通過不同的途徑來到了商湯的身邊。
湯是一位識才的君王,他有了仲虺和伊尹的輔佐,首先是治理好自己的内部,鼓勵商族統治區的百姓安心農耕,飼養牲畜;對外,湯團結和商國友善的諸侯、方國。在商湯的仁義以及仲虺和伊尹的鼓動下,一些諸侯陸續地叛離夏朝而歸順商國,商湯的勢力也越來越大。
商湯首先在政治上采取争取民衆的政策,他開展揭露夏桀暴政罪行的政治攻勢,爲戰争的勝利奠定了政治基礎。在軍事戰略上,他在仲虺和伊尹的有力輔佐下,巧妙謀劃,逐一削減夏桀的羽翼,孤立夏族,并最後一舉推翻了夏朝。
伊尹向湯出謀,由他親自去夏王都城住一段時間,來觀察夏朝的情況。湯準備了一些土特産、貢品,派伊尹作爲使臣去夏朝的都城朝貢。伊尹帶着随從、駕着馬車、馱着貢品來到了夏朝王都。他在夏都,取得了夏王妃妹喜的寵信。三年後的一天,妹喜對伊尹說:桀做了一個夢,夢見天上兩個太陽同時出現,相互搏擊,最終隻留下了一個。伊尹認爲,這是滅夏的時機到了,于是他迅速回到商都,告訴給了商湯。
伊尹向湯獻計說:夏朝自從大禹建國以來,已經曆經四百多年了,夏王是天下尊崇的共主,雖然夏桀暴虐無道,百姓怨恨,但他在諸侯中仍然是有威信的,所以不能太快的讨伐夏桀,隻有等待時機才能行動。伊尹和仲虺商議後,向湯獻了一策,就是不能急于出兵讨伐夏桀,還要積蓄更大的力量,繼續削弱擁護夏王朝的勢力,等待時機。湯接受了伊尹的主張,做出積極的準備。
後來夏桀舉行盟會,有缗國沒有參加,并且公開叛亂。夏桀出兵讨伐有缗國,在戰争中,夏桀的精銳之師損失嚴重。夏桀滅掉有缗國之後,夏王朝統治階級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在夏王朝的諸侯、方國中,雖然叛離者不少,但是擁護夏王朝的也還有很多,忠實于夏桀的也不是沒有。在東部地區就有三個屬國是忠于夏桀的,它們分别是韋國、顧國、昆吾國。這三個夏朝屬國的勢力都不小,他們所處的地區又與商國比較近。湯滅掉葛國之後,又征服了一些不歸順的諸侯、方國,但是這三個方國執意與商國爲敵,他們監視着商湯的活動,還經常向夏桀打報告。
湯和伊尹、仲虺決心除掉夏桀的這三個羽翼。就在湯準備進攻韋國的時候,夏桀得知湯還在繼續征伐諸侯,擴大商國的勢力,于是他派使臣到商國召湯入朝。湯沒有拒絕,于是帶着随從來到夏王都。夏桀得知湯已經來到,就下令将湯囚禁在夏台。
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将湯囚禁起來以後,就搜集了許多珍寶和美女獻給夏桀,請求釋放湯。夏桀是一個貪财好色之徒,看見商國送來的許多珍寶和美女,非常高興,于是就下令将湯釋放回商國。夏桀囚湯之事在諸侯、方國中引起了非常大的恐慌,大家紛紛來投奔商國,願意幫助商湯滅亡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