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林慢慢的從昏迷中蘇醒過來,那種精神被掏空的感覺依然存在,劇烈的頭痛伴随着陣陣眩暈摧殘着于林的大腦神經,不過這種痛苦雖然難受,好在還能夠承受。
睜開眼睛打量着周圍的環境,于林輕輕的松了口氣,這是他在希望基地的房間,雖然不知道自己昏倒後發生了什麽,但是從自己已經回到希望基地這一點來看,顯然應該是沒有什麽太大的變故才對。
想要掙紮着坐起身,但是于林發現自己的身體仿佛被墜入了無數個鉛塊一般沉重無比,幾經努力之後發現根本就不能有太大的動作,無奈,他隻得妥協了,自己一個人躺在床上看着天花闆發呆。
回想在警局中那危機的一刻,自己的身體仿佛有了某種變化,他好像學會了使用某種力量,但是這種感覺又是極爲模糊讓他有種看到卻摸不到的難受感。
就在于林胡思亂想的時候,房間的門被輕輕的推開了,于林偏頭觀望,他看到吳雪領着一個身穿白大褂的醫生正輕手輕腳的走向自己,房間的光線不好,他們顯然沒有發現躺在床上的于林已經蘇醒。
一個溫柔細膩的女聲壓低了聲音小聲說道:“柯醫生,這都已經五天了,爲什麽他還沒有醒?會不會出什麽問題啊!?”
這個聲音于林非常熟悉,那是自己女人的聲音,一陣溫暖襲上心頭,這就是被人關心的感覺嗎?真好,很幸福。
接着一個略帶沙啞的聲音安慰的說道:“吳隊長放心吧,我說了很多次了,金環蛇的各項身體指标都極爲強悍,不是正常是強悍,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會覺得我檢查的是一頭大象。他現在正在處于深度睡眠的過程中,精神高度緊張加上疲憊導緻的,這種深度睡眠就是這樣的時候人體出現的自我保護措施,等他的精神恢複的時候自然也會醒來。”
于林回憶起這個被稱作柯醫生的人的名字,柯志錦,BD市最年輕也是最好的内科醫生。
柯醫生一邊安慰着吳雪,自己也沒閑着,他開始爲于林準備着營養點滴,于林在深度睡眠中無法進食,這些天都是靠着這些營養液來維持的。
于林很想說話,但是他有些幹澀的喉嚨卻使得他暫時不能發出任何聲音,努力發聲的結果便是喉嚨一陣發癢,接着便是劇烈的咳簌。
不過于林已經很滿足了,隻要自己能夠發出聲音就已經足夠了,因爲吳雪已經知道了自己已經蘇醒。
“于林你醒拉!????柯醫生???于林醒了???你快來看看。”吳雪激動的有些語無倫次,磕磕巴巴的好半天才把一句後說完。不過這個漂亮的小媽媽還是忍住沖過去撲入于林懷中的沖動,第一時間讓醫生爲于林檢查身體。
柯志錦顯然也有些緊張,如果換做其他的病人還好,可是眼前這個病人可是這座希望基地的真正掌權者,并且于林于老大的惡名他可是如雷貫耳的,他不敢怠慢。
仔細得爲于林檢查了一遍身體,柯志錦才慢慢的說道:“吳隊長,金環蛇沒事了,他隻是因爲長期無法進食身體比較虛弱而已,先去給他弄些流食讓他補充一下,我保證以金環蛇的身體素質,不出兩天指定會生龍活虎。”
聽完柯志錦的話,吳雪心中懸着的一顆大石總算是落地了,她再也顧不得别的什麽直接撲到了于林的懷中。
于林歉意看着一旁尴尬的柯志錦,這個優秀的内科醫生此時有些不知所措。出去吧,沒有得到命令,不出去吧,自己在這裏跟一個一千瓦的電燈泡沒什麽區别,好死不死的于林暫時又不能開口說話。
不過柯志錦這個電燈泡倒也沒有亮多久,吳雪還是非常遵守他這名醫生的囑托的,不一會兒變紅着臉起身去爲于林準備食物去了,畢竟于林已經五天水米未進,相比這些天因爲擔心于林心情不好需要發洩感情,她更惦記于林的身體。
當簡單的喝過一些被水稀釋的葡萄糖後,于林的嗓子慢慢的恢複了濕潤,也能夠發出聲音了。他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昏倒後的情況,于是便馬上派人叫來了與他一起去清剿警局的戰鬥小隊的成員。不多時,于林便得到了他想知道的一切。
戰鬥小隊成員因爲于林的獅吼功爆發卻是沒有一個人受傷,當衆人看到于林昏迷後,幾個小組長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應變能力,分出了一組人護送于林回到希望基地接受治療,其他人則是小心的搜素了整個警察局。
戰鬥小隊的收獲非常豐厚,警察局的槍械庫中還有不少存貨,微型沖鋒槍,警用霰彈槍,手槍以及少量的步槍,尤其是彈藥,可能因爲國家救援隊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武警部隊以及預備役彈藥庫的原因,警察局中的武器彈藥竟然還保留着不少。
可惜的是警局中并沒有大威力的重武器,但是這些武器彈藥也足以讓希望基地在裝備一個連的士兵了,這對于目前缺少武器彈藥的希望基地來說完全就是福音。
此外,就是蕭逸坐鎮的戰備糧庫那裏的糧食兌換人口的情況。
這些天被運糧車隊送回希望基地的都是一些技術人才教師、機修、汽修、醫護、建築等等,蕭逸的宗旨就是,不管是目前用得到的還是用不到的,隻要是技術人員就先換回來再說,反正以後等希望基地的規模擴大後,這些人總會有用武之地。
目前希望基地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四百人的數目,并且一半多都是技術人才,這些人進入基地之後無疑是受到了絕對的優待,不過他們也必須遵守基地的規章制度,否則那些戰鬥小隊的隊員們不介意直接結束他的生命。
在大棒加紅棗的政策下,隻是短短的幾天時間,整個希望基地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個軍事民聲一體化的防禦基地。
錢樹森一臉恭敬的站在回報着目前基地的情況。
“金環蛇,還有四天人口兌換就要結束了,據車隊回來的人彙報,各個幸存者組織已經開始用壯勞力、女人以及孩子在兌換糧食了,估計從明天開始基地的人口會暴增,猛虎隊長的計劃把人口控制在一千人以内,畢竟我們的希望基地的房屋建築有限,容納一千人已經是極限了。”
于林一邊喝着吳雪喂來的肉粥一邊聽錢樹森彙報情況,老實說于林并不是一個善于經營管理的人,他以前都是認爲槍杆子裏出政權,誰厲害誰就是老大,可是現在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
厲害的當老大沒錯,可是這個老大也不是随便誰都能當好的。一想到自己要負責一千人的吃喝拉撒睡于林便覺得自己開始頭昏腦脹,看來着政府領導也不都是酒囊飯袋,單單是這份管理水平,還真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
不過還好,他雖然不善于這些,可是他手底下還有像錢樹森這樣以前身處企事業單位中高階層的領導人存在,這些人讓他們去殺喪屍可能還不如那些于林訓練出來的女兵,但是對于統籌計劃這方面還是非常在行的。
于林當機立斷就給錢樹森安了一個後勤總長的職務,反正自己也懶得爲這些事頭痛,倒不如做個甩手掌櫃,隻要他緊緊地握住軍權就不會出現什麽别的問題。
于林這樣想顯然是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且不說錢樹森此時已經對于林忠心耿耿絕無二心,即便是他有什麽想法,以他對于林手段的了解,也絕對是有那個賊心沒那個賊膽的。
十天的糧食兌換期很快便結束了,各個幸存者勢力均是獲得了不少的糧食儲備,依照這些天蕭逸對這些勢力的旁敲側擊得到的情報來看,他們兌換的糧食足夠這些勢力消耗一年以上,尤其是陸軍山勢力,要不是運輸工具有限,陸軍山甚至想兌換出消耗三年糧食儲備。
此時希望基地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一千一百多人,其中青壯年男人四百二十人,青壯年的女人三百三十一人,未成年兒童一百零七人,剩餘的便是中老年人。
不過千萬不要小看這剩餘的二百多中老年人,這些人中百分之六十都是蕭逸用衆多糧食對換來的技術人才,什麽教授、學者甚至蕭逸還在其中找到了一個退休在家養老的軍工廠的工程師。
這名老工程師名叫湯抗戰,是小鬼子打進北京那年生人,今年已經七十有八了,不過這個老頭子可不簡單,想當年可是去蘇聯老大哥那裏學習過他們先進的武器制造技術的人才,雖然已經退休在家十多年了,但是他掌握的技術對于此時的希望基地來說簡直就是天使的祝福一般。
也許他一個人還不能起什麽作用,但是希望基地現在人才遍地,找幾個能夠跟他學習這方面技術的人還是不難的,雖然制造武器彈藥的機器方面還是非常欠缺,但是這些都不是問題,想想那些年革命前輩們靠着落後的技術落後的工具同樣能夠造出槍支彈藥,現在自然也能夠造出來。
這個湯抗戰湯工程師現在已經成了整個希望基地的寶貝,就算是于林蕭逸等一衆高層見到他也得尊稱他一聲湯老,蕭逸甚至還專門給這個老頭找了幾個保姆專門伺候他的生活起居。
當糧食兌換結束後蕭逸帶着運糧隊平安歸來的第二天,整個希望基地第一次高層擴大會議召開。
除了原本于林與蕭逸訓練出的第一批人以外,參加人員還增加了湯老工程師、柯志錦醫生、建築師嶽飛以及各個領域人才的代表,總計參加這次會議人員共三十五人。這次會議被後來岐山人稱之爲暗夜的啓明星,不過這都是後話,這裏暫且不提。
希望基地的第一次高層擴大會議明确了基地高層人員的分工以及職務。
蕭逸希望基地最高領導人。
湯抗戰希望基地軍工部總長。
錢樹森希望基地後勤部總長。
柯志錦希望基地醫療機構總指揮。
嶽飛希望基地建設部總長。
吳雪希望基地婦女聯合會主席。
至于于林,這個小子直接拒絕了所有爲他準備的職務,理由是太過麻煩,不過最後在衆人的一緻決定下,他還是挂上了一個希望基地軍事總指揮的職務,不過從于林的表情上來看,他根本就沒把這個當成一回事,蕭逸已經遇見自己的未來要在忙碌中度過了,誰叫他有這麽一個損友呢。
不過令蕭逸慶幸的是,于林還是将搜索物資的任務攬了下來,畢竟于林要是真的什麽都不幹,估計蕭逸會直接暴走,可能會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例如私下裏找于林拼命,雖然蕭逸現在指定打不過于林,但是别忘了蕭逸可是一名特種戰士,正面打不過,背後陰人的手段可是不少的,到時候于林也是沒好日子過了。
經過衆人商議決定,未來幾個月一直到冬季結束之前希望基地将不再大批招收幸存者,以目前基地的武器儲備來看,保護一千多人已經是極限,再找到新的武器資源或者是基地自己能夠生産武器彈藥之前,保持現狀或是控制人口膨脹速度才是最好的決定,畢竟随着人口增長對于基地自身防禦來說也是一種壓力,來自内部可能出現的不和諧因素的壓力,人心叵測不得不防。
此外之前希望基地的戰鬥人員也不算太多,随着希望基地的人口增加,戰鬥兵員自然也需要成比例增長。
經過會議決定,戰鬥兵員增長比例按照基地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作爲基礎,畢竟基地還需要大批勞動力去建設,圍牆的加固以及新的住房供應問題都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