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的耐力
1、人類毛發相對稀疏,汗腺發達,散熱好。
2、呼吸系統發達,不光鼻子可以呼吸,嘴也能呼吸。
3、奔跑時内髒不受擠壓。
4、消化系統發達,進食時間少。
以前有書友提過黑人跑死羚羊、豹子的事情,這是真的。這些動物短時間爆發力比人類強,但因爲上述幾種原因,耐力遠遠不如人類。
馬的耐力當然也不如人。
古代騎兵,如果不與步兵混編,而是單獨行動的話,那麽你至少需要兩匹馬。
一匹是戰馬,平時萬萬不能騎,古代軍中将領也會狠抓騎戰馬代步趕路的事情。馬的耐力很差,一定要讓戰馬保持體力。
另外一匹是馱馬,馱載各類物資,比如馬料、口糧、飲水、武器裝備及其他各類物件,重量其實不輕。如果沒有馱馬,也需要馬車替代,比如美國西進殖民的時候,騎兵隻擁有戰馬,其他各類行李全用馬車拉着。
請注意:在這樣一人雙馬的情況下,騎兵還是不能騎馬,隻能步行,速度還不如步兵。那麽怎麽辦呢?後來出現了輔兵,輔兵也帶兩匹馬,一匹趕路時乘着,一匹馱載行李。但這樣其實還是隻有一匹馬能騎乘,速度仍然不夠快,因爲馬不能一直騎,馬的耐力很差,騎大概3-4小時你就得讓它休息,一天中騎着趕路兩次就不行了,當天就不能再走。
到這裏我小總結一下:
(1)隻有一匹馬的騎兵是不合格的,平時都是牽馬趕路,如果騎戰馬代步,要被責罰的,他們的行李器械依賴步兵幫帶着,平時也離不開大部隊,談不上機動性。
(2)一人雙馬的騎兵有了一定機動性,但每天行進距離依然十分有限,他們有騎乘馬代步,戰馬空跑,維持着體力。但他們不能離輔兵太遠,而輔兵的速度又很慢,他們的馬要騎乘,要馱載行禮,快不到哪去。
(3)一人三匹馬,才真正有了相對不錯的機動性。一匹戰馬空跑,如果軍情緊急,在軍官允許下也可以騎乘,一匹馱載行李武器,一匹騎乘馬。這樣的部隊一天可以行軍100裏左右。
下面有個問題,蒙古人、契丹人一天急行軍二百裏甚至更快是怎麽做到的呢?
三個辦法:
(1)往死裏騎,充分壓榨馬的生命潛能,跑死跑廢拉倒,不惜損耗大量馬匹。
馬的無損負重是馬體重的15%,超過15%,走一段必須要休息。超過30%,隻能短時間沖刺,時間長了馬必然口吐白沫暴斃。
假設一匹馬的體重是300公斤,那麽無損負重是45公斤,差不多是行李的重量,其實我感覺大部分時候食水、器械、行李是超過45公斤的。“暴斃線”是90公斤,騎兵不着甲的情況下一般不會超過這個重量,如果超過,胯下馬兒的狀況不對,立刻停下,或者在行進中換馬騎乘。
(2)提前在各地準備大量馬,到地頭就更換全部馬匹,全程換馬不換人,和驿站有些類似,唐代在安西就大量使用這種模式。唐軍多騎馬步兵,步兵集結後,騎馬至下一個地點更換馬匹,然後再機動,曾經多次連續機動一千多裏、兩千多裏。不然的話,以唐軍在西域的那點兵力,無法控制那麽大的地盤。
(3)帶比平均一人三匹更多的馬。《黑鞑事略》就記載蒙古人有至少五六匹馬,事實上蒙古人作戰,很少有低于一人五馬的,一人十馬的極端情況都有過,當然如果路不好走,會适當降低,但不會低于一人三馬。甚至在第一波人走後,後面還會有人帶着大量空載馬匹跟上,給他們更換。
行進過程中換馬騎乘,若要保持高速,就要在戰馬、馱馬、騎乘馬之外,有更多的備用馬,可以是馱馬,也可以是騎乘馬,當然也可以是戰馬,但騎戰馬趕路太奢侈了。
(二)一人多馬的情況下如何行軍
其實很簡單,分批次。
假設一人五匹馬,戰馬空跑,這是鐵律,不能變。
一匹騎乘馬騎着,另有一匹騎乘馬可以在行軍途中換着騎。
把行李分散到兩匹馱馬身上,讓它們處于無損負重狀态,能跟上節奏。
這樣一來,五匹馬的狀态不一樣,可能有快有慢。
走得快的,到休息時間了,就在路邊喂馬料、鹽、水,等待後面人趕上。後面人趕上來了,換休息好的狀态相對不錯的馬騎着,繼續趕路,狀态不好的馬停下來休息。
大群騎兵長途行軍,其實隊伍是拉得很長的,隊伍裏每個人的狀态也不一樣,有人在趕路,有人在休息,有人的喂養馬匹。其實是一種波次前進的方式。
馬越多,速度越快,當然消耗也越大。
(三)個人觀點。
一人單馬的騎兵,其實是“乞丐版”騎兵,不具備機動性,他們甚至都沒法遠離步兵主力行動。
一人雙馬的騎兵,個人認爲是“青春版”騎兵,其實速度也不算快。
一人三馬的騎兵,個人認爲是标準配置。戰馬空跑,騎乘馬代步,馱馬載行李。但因爲馬的負重問題,休息時間比較長,速度比一人雙馬快多了,但仍然達不到蒙古人、契丹人那種一兩千裏、兩三千裏大迂回急行軍的速度。
蒙古人經常帶五六匹馬急行軍,你以爲是什麽?帶着空耗糧食嗎?一個是維持高速前進的态勢,速度不降,一個是長途行軍過程中,即便再愛惜馬,再注意休息,也會有損耗,必須補充。
書評區有人提到了耶律休哥六天機動1400裏的事情,其實是接近1500裏,平均一天250裏。一人三馬做不到這個速度,除非他抱着馬匹大量倒斃的心理準備。事實上契丹不缺馬,沒必要這麽做,一人帶五六匹馬就解決了。
就先寫這麽多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