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陽北城之外,鐵騎呼嘯而去。
張繼業抹了一把汗,率兩千步軍回城。
賊騎數百奔至城外,襲擊出城樵采的軍士,張繼業率兩千步軍出擊,将賊騎擊退。
說是擊退,其實是吓退罷了,對方作勢沖了一次,見步軍陣腳不亂,丢下幾具屍體就走了,根本沒交手。
不過張繼業還是很緊張,汗如雨下,比他手下那幫結陣迎敵的大頭兵們差遠了。
回到城中後,大軍回營,他則前往都虞候交卸兵權,這時天已經擦黑了。
匆匆回到府中後,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父親張全義拉了過去。
在座的除了二弟張繼祚、幼弟張繼孫之外,還有幕府行軍司馬蘇濬卿、衙将解賓。
張繼業一一行禮,尤其是解賓,手握軍權,還是他的老丈人。
“賊軍退了?”張全義面容愁苦地問道。
“已被兒率部擊退。”張繼業說話的聲音很大。
“那就好。”張全義點了點頭,沒繼續說什麽。
張繼業有些失望。
“張慎思這次闖了大禍了,已被解送汴州。全恩亦被罷刺史之職,等待發落。”張全義歎道:“而今須得小心行事了,河清之戰,我軍損失慘重,後面肯定要追究責任,此時萬不能出什麽岔子。”
“大帥,便是追究責任,也追不到咱們頭上吧?”解賓問道:“咱們一沒打敗仗,二沒讓大軍餓肚子,諸事勤勉,如何追究咱們?”
張全義冷笑一聲。解賓到底是武夫,對這些官面上的事情不太清楚。
“河清大敗,河陽鎮上下,人人都要吃挂落。”張全義道:“便是我這個河陽節度使的頭銜,還不知道能不能保住。”
解賓有些驚疑,蘇濬卿若有所思。
“看這場戰事會打到什麽程度吧。”張全義說道:“若孟、懷盡失,那這河陽三城多半要由汴人來守,一如洛陽舊事。”
說到這裏,張全義也甚是苦惱。
比起曆史上,他如今的處境是真的太差了。那會朱全忠橫掃天平、泰甯、感化、魏博諸鎮,他隻需在河南府、汝州收攏流民,發展生産,提供戰馬、器械、錢糧。
長時間和平下來,洛陽一帶已經大有起色,府庫豐盈。地方上的官吏皆出于其手,根基深厚。
但這個時空,在洛陽紮下根沒幾年,邵樹德便打來了。随後朱全忠派了胡真過來,大軍屯駐,與夏賊厮殺。久而久之,地方上的權力已被胡真侵占不少。
胡真是有意識這麽做的,朱全忠也是有意識這麽做的。
胡真資曆太老,當了宣義節度使後,滑、鄭二州就隐隐有山頭傾向。被朱全忠調往河南府後,滑、鄭二州藩鎮化的苗頭慢慢消失,同時還讓胡、張二人在一個盆裏搶食,這手段,這心性,呵呵。
胡真有反意嗎?多半沒有。
但朱全忠懷疑他要反,不給他這個機會。
張全義有反意嗎?也沒有。
但朱全忠會怎麽看他?會不會借着這個機會,幹脆搶了洛陽?
什麽戰敗追責,那都是表面文章,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這些東西,長子張繼業不懂,衙将解賓不懂,但幕僚蘇濬卿肯定懂。
“大帥,不如——”蘇濬卿見屋内都是相交多年的老友,便壓低聲音道:“不如固守城池,坐觀成敗,若朱全忠實在逼得太緊,就降了邵樹德?”
解賓大驚失色。
他是河陽衙将,但河陽僅有的一點衙兵都丢在河清、轵關了,眼下城裏隻有兩千多州縣兵。雖說數月前剛募了三千餘流民精壯入軍,但時日尚短,能有什麽戰鬥力?至多再加上從洛陽帶過來的五百騎兵,但他們是河南府人,不到山窮水盡願意降嗎?
“蘇判官!”張全義臉現怒容,斥道。
蘇濬卿讪讪而笑。
不喊他三郎,喊他蘇判官,可見自家主公是動怒了。若不是多年的交情在,可能就要翻臉了。
但張全義真這麽忠心?蘇濬卿不太相信。
“邵樹德殺我愛侄,此仇不共戴天。繼豐亦是你女婿,而今屍骨未寒,如何能降?”張全義大義凜然道。
張繼業亦對蘇濬卿怒目而視。他其實不介意投降邵樹德,但姿态還是要擺出來的。
他不會忠于朱全忠,也不會忠于邵樹德,隻忠于自己。
至于節操,那是什麽?能吃嗎?爲了利益,父子兄弟都可以出賣,隻要保住權勢富貴——曆史上他爲了讓李存勖放過張家,曾經在父親的默許下誣告幼弟張繼孫,令他死于房州,父子二人的心性可見一斑。
解賓沉默不語。
張全義瞪了他一眼,解賓勉強笑了笑,道:“大帥,别看我,我和李唐賓是有舊,但沒想着降邵樹德。”
昔年黃巢入長安後,曾設京城四面遊奕使,東面遊奕使是朱溫,北面遊奕使就是張全義。那時候,李唐賓、解賓二人都在張全義帳下爲将,關系自不一般。
張全義歎了口氣,又道:“不是我要攔着爾等奔富貴。東平郡王便是失了孟懷,仍領有中原十八州。汴宋富庶,家家戶戶有桑林果園,出産的絹帛更是精美無比,苦寒之地的靈夏如何能比?敗相未露之前,如何能降?降了,洛陽基業可就毀于一旦了。亂世之中,能有片安穩的基業可不容易,昔年我東奔西走,最後方才在洛陽站住腳,嘔心瀝血,披荊斬棘,萬萬不能舍棄。此乃交心之言,君等細思之。”
解賓有些慚愧,說道:“大帥放心,都是一路互相扶持走過來的。降或不降,唯大帥之命是從。”
蘇濬卿暗歎一聲,道:“唯大帥之命是從。”
其實,三人之中,如果非要找投降可能性最大的,無疑是他蘇某人了。家族世代在河陽,有人望,有基礎,雖說經曆了孫儒之亂,又被邵樹德遷走了大部分人,但并未斷根。
李罕之時代,他任孟州錄事參軍,與張全恩做了親家,後來擔任河南府密縣令。
張全義、李罕之撕破臉後,李罕之大軍在攻晉绛,張全義突然發難,占領河陽三城,李罕之趁夜翻牆遁逃,涉水而走,連家人都不要了。
想想李罕之是什麽人?雖說主力在外,但他親自坐鎮河陽,不可能一點兵都沒有,又是如此堅城,怎麽就能被張全義襲破呢?還是茫然無覺的情況下,以至于抛棄妻子倉皇而走?
張全義這個老陰比,從一開始就布了後手。偷襲河陽三城,實賴蘇氏之功。
張繼業又看了一眼蘇濬卿。
可惜了,弟媳這會多半已淪爲軍妓之流。話說當年蘇氏是有可能嫁給他的,他還偷偷瞧過一眼,但後來聯姻解氏。前陣子聽聞堂弟戰殁,本想着去安慰一番,現在是沒機會了。
“今日之事,我隻當未曾與聞,以後萬不可再提投降。”張全義掃了一眼衆人,見大家都無異議,這才話題一變,道:“河南岸那幾個鄉,要加緊修繕溝渠了,土地也要翻一下。種下麥子,來年夏天便能收獲。”
河陽十縣,懷州五縣全在北岸,孟州有兩個半縣在北岸,兩個半在南岸,即河陰、汜水及半個河陽。
此三縣,相對而言更安全一些。前陣子張全義便遷了不少百姓過來,爲此蘇濬卿還提出了異議。
聽提到糧食之事,張繼業便來了氣,道:“中潬城現在亂糟糟的,水池裏的魚全被撈光了。河伯祠都被拆了,那幫汴宋武夫,真是什麽都不怕,一通亂來。”
中潬城建在沙洲上,面積不小,水環四周,喬木蔚然。
沙洲上開辟了一些農田,主要種菜,有果園,盛産桑果。還挖了魚池,玄宗朝時就有,李光弼鎮守河陽時向外圍河面擴展,圍堰做魚塘。彼時與安史叛軍交戰,李光弼入中潬城,時不時撈魚犒賞軍士,拒史思明大軍,豪情萬丈。
最近一些時日,通過中潬城退往南城的武夫太多了。
一開始是萬餘土團鄉夫,一個個急吼吼地過橋,可能是被吓破了膽,同時家中也有農活要忙,急着歸鄉吧。
後來又來了大隊騎軍,他們倒是不慌不忙,還在河陽住了幾日,但搞得三城之内烏煙瘴氣,河伯祠就是那會被拆了的,據說要生火做飯。沙洲上有密林,你不去樵采,反倒拆河伯祠,這些武夫真是連神都不怕了。
昨日又來了一支軍隊,四千餘衆,是堅銳軍。據說趁夜出營,開往河陽。白天被夏賊騎兵發覺,反複襲擾。本來夏賊是無法得手的,就七八十裏路,騎兵還拿步兵沒辦法,不過誰讓這些人歸心似箭呢,最後還是被咬下了千人,餘衆退至河陽北城,賊騎方退。
通過河陽撤走的已經有兩三萬人了,河陽倉裏的糧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偏偏船隻都被征集去撤龐師古大營的辎重和兵馬了,最近一直沒糧食補充過來,這可如何是好。
聽兒子這麽抱怨,張全義笑了笑。到底沒吃過多少苦,若是經曆過慘烈的戰陣厮殺,見到了人吃人的黑暗景象,這世上還有什麽不能忍?命、權勢、富貴,比什麽都重要。
“别說這些有的沒的了。龐都将有令,親騎軍明日出發,往河陽而來,或需出城接應一下。此事——”張全義把目光看向了兒子。
張繼業心中一凜,但還是硬着頭皮說道:“大人放心,此事便交給兒來辦吧。”
感謝盟主打賞,特此加更。先下班買紅牛去了,晚上還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