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劃分天下三十六郡
甘泉宮。
趙姬看到愛子疲倦模樣,頓時心疼壞了,讓嬴政枕于她的懷中,玉手爲嬴政按捏着頭部。
一臉心疼地道:“政兒,政事是忙不完的,你現在是皇帝,有那麽多臣子分擔,何必自己親力親爲,将自己累壞了可怎麽辦?”
趙姬穿着單薄紗裙,将嬴政的頭置于修長雪白地大腿上,伸出清涼地玉手,輕輕爲嬴政按捏着。
“天下初定,人心惶惶,有些事情隻能親力親爲。”
嬴政抓住趙姬的玉手,放在自己手中逗弄着。
“唉!”
趙姬輕歎一聲,“母後也不懂得這些,不過秦國疆土擴大,你确實也将更忙,母後隻希望你保重好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趙姬說着俯下身,在嬴政的額頭上留下一道紅印。
“母後,過一個月,我準備巡隴西,你願意一起去嗎?”
嬴政突然翻起身,面向趙姬,問道。
趙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臉上蓦然爆發出燦爛笑容,一下撲在嬴政的懷中,驚喜喊道:“母後當然願意了。”
……
第二天,繼續點卯上朝。
“既然爲商君立像立廟,朕決定于杜郵爲武安君立廟,以慰國人,也安将士之心。”
剛上朝,嬴政便直接開口說道:“朕與曆代先王不同,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顔立于天下!因此朕爲商君、爲武安君立像建廟,讓我秦人世代供奉,香火不絕,也爲我秦人做出表率,隻要于我秦國有功,朕不吝賞賜!”
“陛下聖明,臣等定當以死效命!”
此話一出,頓時滿朝官吏皆拜倒在地。
王翦更是長出一口氣,整個人輕松了不少,然後變得更加激動。
嬴政的一句話,就是定海神針,讓王翦安心了不少。
至少他不用再擔憂皇帝會殺他,乃至滅門。
“既爲武安君立廟,那我秦國百萬将士之英魂也當受世人銘記,受我秦人世代供奉,也讓我秦國銳士安心效命,與國同榮,因此寡人決定與鹹陽中心,鑄我大秦英魂之碑,以便祭祀,還要在我秦軍士卒戰死衆多之地,建碑刻文,命人日也守衛,年年祭祀,關于立碑之大小,碑文内容皆交于廷尉負責。”
嬴政再次将事情交給李斯,誰讓李斯字寫的好,雖然才華不如韓非,但在歌功頌德方面卻比韓非更強。
李斯自是當仁不讓,肩上擔子越重,那麽代表着自己越是重要,被給予厚望,是能力的體現。
而百官則沒想到,嬴政不止爲商君、武安君立碑,還要爲戰死的大秦銳士立碑以祭奠,這是何等殊榮。
國家大事在戎在祀。
以往祭奠都是祭奠祖宗,祭告天地。
如今卻還要給予秦軍銳士殊榮。
但是他們好似也無法反駁。
唯有王翦等一衆武将立即代替大秦百萬将士叩謝皇恩。
他們也明白,這是皇帝收攏兵心的手段之一。
随後就聽嬴政繼續開口,“秦國要發展,要構建萬世之和平,就必須做到整個天下人所能到之地,皆爲秦土,行秦法,武成侯雖征服百越,卻還有南越、滇地爲患,朕決議籌備三年以征南越,打通南海之濱,從此東海是我秦國的,南海也是我秦國的。”
“而唯有打通南北,我秦國方能安心北上,滅匈奴、東胡,出征西域諸國,掃清我大秦周邊所有禍患。”
“皇帝聖明!”
百官都知道嬴政好戰心強盛,自不會拂逆。
“命将作令鄭工實地勘驗,修建渠道,打通南越之水路,以供我大軍入南越。”
嬴政再次下令,人群之中的鄭工走了出來,立即應諾。
“至于山東之地初定,山東黔首查證其身份,給其十年時間,讓其歸化适應我秦國法律,凡按律遵從執行者,立下功績者、揭露舉報藏匿的對我秦國心懷恨意、敵意、圖謀作亂者,提前享有優待,讓其享受我秦人之平等待遇,獲地獲金。”
嬴政定下了針對山東五國黔首的處置,至于韓國舊地也便是現在的三川郡,早已歸附多年,已經融入。
随後又讨論了一些其他事情之後。
嬴政離開前又下達一條命令。
“朕掃平六國,完成先人志願,當祭告列祖列宗,因此朕決定一個月後攜太後,巡隴西、北地等我秦國祖地,以昭告我秦人,朕之功德,穩定民心。”
“不知吾皇此巡由哪位臣工相随?”
王绾出列恭敬問道。
嬴政沉吟了一下,随即說道:“由郎中令贲、廷尉斯、太仆蒙恬、谒者蒙毅等人相随,丞相、禦史大夫留守鹹陽,處理政務。”
“臣等遵旨!”
所有人齊聲喊道。
一個月後,始皇帝攜帝太後西巡隴西、被上北地兩郡。
車隊浩蕩,威嚴無比,震懾宵小。
趙姬好不開心。
同時秦國的政策也開始開始向全國推廣。
少府工匠也制作出了新的貨币模具。
圓形方孔,正面刻‘大秦帝國’,背面刻‘天下一統’。
全國發行,廢除雜亂文字一級統一度量衡也随之展開,同時各地征調民夫,馳道開建。
其中山東諸國俘虜一半修路,一半則被壓至骊山,建造皇陵。
而在巡遊期間,嬴政賜巴郡、蜀郡、隴西郡、北地郡四郡秦人民爵一級,秦人叩謝皇恩。
此時秦國已将天下劃分爲三十六郡。
分别是秦國的基本盤:巴郡、蜀郡、隴西郡、北地郡。
巴、蜀二郡還是惠文王時期張儀、司馬錯等人征服,可見昔日秦國之狹小,也被當時中原各國小觑,稱爲西陲小國。
如今昔日的西陲小國,卻是一統天下。
再剩下的三十二郡皆是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經過不斷擴張,最終由嬴政徹底掃平的。
分别是原本屬于趙國的:太原郡、雲中郡、邯鄲郡、巨鹿郡、雁門郡、代郡、常山郡。
其中:雲中、雁門、代郡三郡是當年趙武靈王所開辟,太原郡在嬴政初繼位時便已經歸屬秦國。
之後便是得自魏地的:上郡、河東郡、東郡、砀郡、河内郡。
而河東郡也在嬴政繼位之前已經歸屬秦國,就連上郡也有部分歸屬秦國。
以及得自韓地的:三川郡、上黨郡、颍川郡。
而震驚天下的長平之戰便是秦、趙爲争上黨郡而爆發,在嬴政繼位時,上黨、三川部分皆已歸屬秦國。
再之後便是得自楚越之地的:漢中郡、南郡、黔中郡、南陽郡、陳郡、薛郡、泗水郡、九江郡、會稽郡、長沙郡、衡山郡。
其中漢中、黔中以及南郡在嬴政繼位前也已經屬于秦國。
後面齊地與燕地則因爲距離秦國遠,中間隔着魏趙,因此秦國沒有土地,而嬴政則在齊地置:東海郡、齊郡、琅琊郡、膠東郡、濟北郡;以及再燕地置:廣陽郡、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
天下三十六郡,在嬴政繼位之初,當是之時,秦已并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荥陽,滅二周,置三川郡。
合計十二郡。
而在嬴政巡遊完隴西、北地二郡,出雞頭山回鹹陽之後,便命李信率軍二十萬,入南越之地操練。
顯然是要效仿昔日對楚國的辦法,爲了防止士卒水土不服,因此先行操練,同時緩慢推進,适應環境。
李信對這一招可謂是得心應手。
第五百一十二章繼承制度
一年後。
始皇帝十七年。
靈渠修成。
極廟。
大朝會。
百官按時點卯。
“靈渠修成,已是方便運輸糧草,朕決議派大軍入南越,一舉将之攻下。”
嬴政坐在皇位之上,俯瞰殿下百官,随即問道:“國尉、郎中令以爲此次出征,如何排布?”
嬴政看向尉缭與王贲。
尉缭如今年紀已經不小,有五十餘歲,一統天下之後,尉缭其實早已萌生退意,一直在等待機會,聽得嬴政問話,隻能出列,“南越之地地處蠻荒,氣候與中原大不相同,陛下能命李信将軍在南越周邊練軍,以适應氣候,确實大善,而我秦國經過一年休養,也恢複了不少元氣,此時确實是出兵的良機。”
“不過南越土人不服王化,必然對我大秦軍隊會極力抵抗,大王想要土地,便必須以戰養戰,同時攻下一地便當留人治理、教化當地,如此還能爲我大軍提供後援。”
王贲這時也道:“廷尉所言有理,不過要向讓之臣服,臣以爲必定先要威服,南越與山東六國不同,南越之地想來偏居一隅,土人自成一脈,與我中原文化大不相同,想要融合,必先将其打怕,讓其恐懼敬畏,方行治理。”
“好。”
嬴政聽罷之後,立即下令,“任屠睢爲主将,任嚣、趙佗爲副将,發兵三十萬替換李信征南越,再動用二十萬刑徒、發諸嘗逋亡人、婿、賈人,輸送辎重糧草,告訴他們,若此次立功,便能減免罪責,恢複自由身,爲民,立功得爵。”
逋亡人便是逃亡之人。
話甫落,屠睢、任嚣、趙佗三人立即出列,接下虎符。
就在三人離開大殿之後。
姚賈與尉缭分别上書,祈求還鄉。
嬴政自是一番挽留,最終讓兩人卸下官職,卻又請兩人分别挂名縱橫家與兵家學宮的老師,保留上卿地位,俸祿依舊。
兩人都是人才,姚賈能言善辯,自是要其擔任縱橫家的老師,傳授知識與經驗,而尉缭則是兵家的知名任務,尤其擅長理論與大局觀。
要知道,就連王翦都不能立刻回鄉,被嬴政拉着在鹹陽頤享天年同時,還要爲秦國繼續付出,培養人才。
因此嬴政自是不會放過這兩人。
而趁着這個話題,嬴政突然提出一事。
“丞相一職乃重中之重,爲百官之首,朕決定讓丞相之位五年輪崗一次,以展其能。”
聽得此話,百官頓時一愣。
不少人臉上露出愕然。
但是他們很快就想到了原因。
相位極重,也有威脅皇權的可能,欺上瞞下,一旦成爲權臣,便會對皇帝造成威脅。
但如果五年輪換一次,便能讓丞相無法長時間擴充自己的勢力,而一旦輪換,便又是一個山頭起來,之前積累的自然容易煙消雲散。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百官自然不敢拒絕,而且更多的人露出渴望。
尤其李斯。
王绾在相位若不出錯,他隻能等對方老邁離職,但是即便如此,他前面還有别人,尤其還有自己的師弟韓非,韓非才華讓李斯都趕到畏懼,等輪到他,也不知道多少年後了。
但是如果按照五年輪崗制,那麽即便下一任是韓非繼任,但是也隻有五年時間,輪到他的機會也會變大。
因此李斯自然支持。
“吾皇聖明!”
李斯立即跪下,高聲大喝,百官醒悟過來,也立即喊道。
嬴政微微颔首,繼續說道:“郡守爲一郡之長,爲發揮其能力,同相位一般,施行五年輪換,每五年,由中央調離其崗位,與他郡相換;郡丞有功績升任郡守當另換他郡任職。”
“各郡尉同樣五年輪換一次,其麾下軍卒與郡尉分離,換至其他郡駐紮……”
嬴政将自己的意圖說出。
總體而言,就是不管是掌政的郡守還是掌軍的郡尉都要輪換,郡尉輪換甚至不能與其麾下士卒輪換到同一個地方,郡丞若得升官,也要到其他地方任郡守而不能在當地任,除非是郡守突然出事,由其頂替。
而如此一來,就是在解決郡守與當地上下串通一氣的可能,郡尉也不能得軍心,隻能統禦,讓其無法成爲其私軍。
郡丞也要調崗,讓其無法成爲當地豪強。
除此以外,各郡監禦史也有相關制度來防止其成爲當地的保護傘。
聽完嬴政的話,百官都趕到凝重與敬畏。
知道這是皇帝再定未來之策略。
因爲皇帝不再分土,沒有子嗣鎮守邊疆,但是又爲了避免被他人一家獨大,因此才會如此拆分,不給人機會。
“臣以爲善!”
韓非最先出列,嬴政的想法另他都趕到驚訝,同樣他也看到了此中好處。
至于其他人反應過來,也立即附和。
如今嬴政威嚴甚重,根本無人敢反對嬴政的話。
更何況大家都明白嬴政的意圖,如果對此事提出反對意見,豈不會被懷疑有其他心思?
更何況這種制度需要時間檢驗,若是效果不佳,自然會改變。
見衆人都贊同,嬴政又看向韓非,“爲督促各郡官吏遵循秦法,查處亂法者,禦史大夫或禦史中丞,當五年巡查各郡一次,考察官吏,巡查當地。”
“臣遵旨。”
韓非出列,躬身回道。
“丞相講講這一年人丁普查造冊成果,朕以及滿朝官吏,都需要知道如今我大秦人口多寡。”
嬴政看向王绾,問道。
因爲這一年來嬴政已命匠人造出紙張,這才能讓底層官吏如此詳細記錄。
除此以外,嬴政還名學宮、博士等人重新往紙張騰抄百家學說,并命人節選各家學說編纂成書,供各級教學。
其中一個名爲喜的安陸禦史喜受提拔入鹹陽,開始編撰整部秦法。
王绾也早有準備,立即站起身回道:“啓奏吾皇,經一年從新造冊,現我大秦擁有人丁總計兩千四百萬,十四歲及以下人丁約爲五百萬,其中得益于我皇鼓勵生育之策略,以及命醫家針對新生兒各種病症,提高新生兒存活率等因素,有兩百餘爲我秦國舊有一十四郡,而這兩百萬,又有半數來自隴西、北地、巴、蜀四郡。”
顯然,随着年初嬴政定下的策略、方針,這一年,秦國所有的官吏都沒有閑着。
由下至上,一層一層地統計人口。
而秦國在嬴政繼位時人口本就超過了五百萬,本來每年出生人口就有近十萬,隻不過因爲生存條件,新生兒存活率不高,普通人家有過半就算不錯了。
因此嬴政的各種政策、方針,讓秦國的生育率或者說存活率直接提升了一倍。
而且從嬴政繼位到現在,已經有第一批從嬴政繼位時出生的孩童已經成丁。
至于其他幾國加起來總人數雖然超過秦國,但是因爲連年征戰,不止成定銳減,這樣也會導緻一個家庭失去頂梁柱,從而難以生存,加上醫療條件沒有秦國完善,因此比不上秦國的人口。
說完數據之後,王绾立即躬身大喝:“恭賀吾皇,全賴吾皇,我大秦欣欣向榮,吾皇萬年!”
“吾皇萬年!”
緊接着,百官也立即參拜。
嬴政臉上也露出笑容,随後又道:“我秦國帶甲百萬,如今并六國,人口已翻四五倍有餘,但我秦國周邊依舊還有威脅,不可松懈,我秦國尚武之精神,當永世延續,因此朕決定,凡年滿十六歲成丁至三十五歲,即便未有戰事,也必須服兵役兩年,若有戰事按律抽調。”
“而這條政策,不止是黔首,即便是爾等公卿、官吏、君侯之子也必須服役,甚至與朕之皇子,也必須服役,若是逃役,終生不得爲官吏,并且罰沒财産,有爵剝爵,從此爲下等之民。”
“若是皇族、宗室子孫,未曾服役,将失去繼承資格,失去皇子、宗室待遇,貶爲庶民。”
百官爲嬴政這個決定驚訝。
隻聽嬴政繼續說道:“我秦國尚武,既要臣民尚武,那麽作爲皇帝,作爲皇子就必須尚武,如果我秦國未來繼承人失去尚武精神,那麽整個帝國也将逐漸失去此種精神,這是朕不允許的,也是我秦人所不允許的,是我中國所不允許的。”
“爲吾皇賀!”
王翦、王贲等武将立即表示贊同。
既尚武,那麽他們武将的地位就會穩固。
見嬴政連自己的子嗣都要一視同仁,參與兵役,百官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更何況,十六歲至三十五歲,時間線拉長至二十年,自然也能保證兵員充足的同時,糧草壓力也不算大。
“啓奏吾皇,臣請議立太子,以防未來諸子内亂。”
突然,就在這時,王绾開口說道。
百官頓時聞之訝異,看向王绾,如今皇帝年富力強,突然提出立太子一事,就不怕皇帝惱火?
不過對于這個問題,嬴政倒是表現的依舊淡然,隻是回了八個字,“諸子年幼,不宜早立。”
“諾。”
王绾說完便躬身退了回去。
他也隻是提議,既然皇帝有了答複,自不可能繼續讨論。
如今皇帝子女已有十數人,其中除了長公子扶蘇之外,還多了四個公子,不過大多不滿十歲。
因此皇帝所言有理,立太子再等七八十來年,等諸公子長成也無不可。
畢竟皇帝春秋鼎盛,而今不過三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既然議到這個話題,那朕便再說一說。”
嬴政突然開口,吸引衆人目光,“朕并六國,外患已不多,未避免皇族内亂,朕決定立下繼承制度。”
“臣等恭聽。”
百官雙耳豎起,集中注意力。
這對他們而言,可比之前的事情更加重要。
“朕決定,凡皇族子孫,長幼有序,幼子不得繼位,爲避免未來帝國主少臣疑,凡未滿十三歲皇子皆不得繼位。”
嬴政說完,滿堂皆寂。
片刻之後,韓非眉頭一挑,突然站了出來,“啓禀陛下,後兩條無可置喙,吾皇聖明,但如果年滿十三,且非幼子,若是皇子數量衆多,若是不早定繼位制度,不立太子,豈不會引起兄弟相殘,皇室内耗之局面?”
韓非不得不擔心,王位之前便是争的你死我活,如今諾大帝國,豈不争的更加殘酷?
王绾此刻也忍不住說道:“陛下,趙國昔日幾番更換太子,造成幾次内亂,國力損耗嚴重,不可不防,”
嬴政擡起手,安撫百官,“朕知曉衆卿心意,所以在皇子年滿十六,且經過兩年兵役之後,朕決定讓其到底層曆練,即便是嫡子、長子,也要經過曆練選拔,大家各爲一縣之令,治理縣城,考察其政績。
政績優異者如尋常官吏晉升郡守繼續治理地方,回都城之後,再行殿前考校,優中選優。
當然,若是在此期間,作弊或尋求外援資助者,将廢其繼承權,若是故意使壞影響他人者,同樣查證清楚後,廢其繼承權。參與幫助破壞其他皇子曆練者,滅其族裔,抄沒家财,若是兄弟相殘者,剝其繼承權,從重處置!”
“這……”
這番話讓百官一時愕然,因爲這是自古未有之事,當然,選其能力出衆者繼承雖少,但也不是沒有,但形成制度的卻還未有。
“陛下,那該由誰來審校評判?”
李斯這時開口問道。
“由丞相、禦史大夫、太尉、廷尉、宗正五人共同給出建議,後報于朕,由朕決斷,未避免昔日趙國廢立之亂,一旦立爲太子,無十惡之罪,不可輕換。”
嬴政早有腹稿,直接說道。
丞相是百官之首,掌全國政務,位高權重,禦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太尉則是掌全國軍事,廷尉則是掌全過刑法,宗正則是皇族宗親。
因此五權分立,形成平衡,不容易讓某一方權利過大而影響公正。
說到這裏,嬴政又補充一句,“再未立太子之前,三公九卿及朝中其他朝臣,不得與諸皇子建立私交,若是參與其中,影響考察,皆從重處置!”
“詳細完善規制,由丞相、禦史大夫、廷尉三人共同草拟,交由朕審核!從此以後,成爲我秦國萬世不移之法!”
“吾皇聖明!”
話自此處,百官皆起身跪拜。
嬴政其實也是有考量的,任何法度都由人掌握,最後就會擅權,但是他還是準備如此做,因爲嫡長子雖然容易不出錯亂,卻也容易出廢物,太早立太子也會被百官忽悠,因此倒不如讓其從底層曆練而起,這樣的人再差也會有自己的一定考量,不至于淪爲傀儡。
想當年惠文王還是太子時,觸犯國法其實也是被甘龍、公孫賈等老世族挑撥,這才有了後來的被放逐四年,融入底層,學會了自己思考,有了後來的惠文王。
秦武王則是一直喜好勇力,好勇鬥狠,受将官影響校多,因此一繼位便驅逐張儀等人,不夠平衡。
一個國家必須文武達成平衡才能持久。
而一個國君更是不能喜歡文厭煩武,也不能隻喜歡武而厭文,隻有文武并濟方能穩固江山社稷。
之後昭襄王繼位自不必說,大權被宣太後與穰侯掌管,直到化名張祿的範睢到來,才找到機會一具驅逐四貴,但在此期間,太子卻是受四貴熏陶已久,卻是處處站在穰侯等人身邊說話,而不站在昭襄王這個父王身邊。
因此昭襄王這才将其送到魏國爲質,最終死在了魏國,這才有了安國君爲太子的原因。
因此嬴政這樣也是爲了防止外戚太過專權,同時影響太子,畢竟外戚在秦國也算根深蒂固了,雖然楚系如今因爲昔日昭襄王驅逐四貴加上芈啓的背叛,已經一蹶不振,但秦國未來依舊會有着外戚的空間。
而隻要在其成長期間,讓其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那麽未來他人,即便是外戚也很難徹底蠱惑君王。
因此嬴政指定這個制度,隻是盡可能地保證未來萬世的繼承人,都不是徹底的廢物。
至于不讓幼子以及未滿十三歲者繼位,也是爲了考慮到将來某些人擁立幼主,從而進行掌控。
雖然他才三十歲,時間還早,但是早點确立制度,他也想親自培養自己的子嗣。
也成爲後世之典範。
立嫡立長立賢,最重要的是看其能力。
吞并南越之後,還有匈奴、北呼,還有西域諸國,若是皇子立功,他也不建議由其他表現不錯的皇子去鎮守這些更遠的邊疆,甚至海島。
比如遼東對面的海島,比如東海、南海等地海島。
楚國這些年來也大力發展海貿,與周邊島嶼有過交易,這些海圖如今可就在秦國。
隻待他掃平南越,北上打擊匈奴與北胡之後,便可着手此事。
至于西域也要掃平門戶附近的諸國,然後再遣使探明道路、勢力,然後進行拉攏或打擊,再用一套‘遠交近攻’的戰略,蠶食西域諸國。
人口充足後,再經行遷徙,同化。
“既然衆卿并無意見,那麽朕再定一條法令,凡滿十歲,未滿十六歲皇子,每年都要有一個月下田務農,以勞其筋骨,知農事。”
說到這裏,嬴政頓了一下,看着百官又道:“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諸卿符合年齡子嗣,就陪諸皇子一起參與勞務,好知其中辛苦,免其成爲纨绔之材,難得大用。”
“昔陛下繼位前便參與農事,後背子孫也當以陛下爲榜樣,此乃善政。”
“我秦國以耕戰而成強國,此乃當爲之事!”
“陛下聖明。”
百官也再次高呼。
第五百一十三章征南越,東巡,泰山封禅
一個月後。
屠睢、任嚣、趙佗帶兵五十萬替換李信,征南越、西瓯,分五路讨伐,進攻镡城、九嶷、番禺、南野、餘幹五地。
一軍塞镡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殺南野之境,一軍結餘幹之水。
副将趙佗率領三萬兵馬先行出發。
并動用二十萬刑徒、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輸送辎重糧草,率軍平定嶺南地區,一路所向披靡。
因爲在離開前便已經制定好了完整的戰略。
對于反抗者,全數被殺,秦軍三年不解甲,将整個南越殺的屍橫遍野,土人徹底絕迹。
每當秦軍占領一地便将部分移民留駐此處,這不僅使秦軍有了較穩定的後方根據地,同時也使秦軍在人力的消耗中有所補充,而大批的商賈在嶺南的經營,也爲軍隊糧饷的補給創造了條件。
也因爲嬴政早有規劃,因此這一次屠睢未被土人刺殺。
嬴政遂于南越置:閩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四郡。
……
章台宮内。
王绾建言:“啓奏陛下,古來聖賢皆封禅泰山,吾皇一統天下,亘古未有,功績千秋不衰,臣請陛下巡東南郡縣,以彰皇恩,效仿古之聖賢,封禅泰山!”
“臣等請始皇帝東巡,封禅泰山!”
百官也同時齊聲喝道。
封禅泰山一直都是大事,相傳上古有七十二君王封禅泰山,彰顯功德。
如今皇帝千古唯一,自也該封禅泰山。
“準。”
嬴政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着禦史大夫非、郎中令贲、廷尉斯、奉常、仆射劫、谒者毅、中車府令高及七十二博士随行。”
“臣等遵旨!”
很快,百官開始忙碌起來。
秦皇出行,還是由西一直巡到最東邊,數千裏之遙,自然要慎重。
……
一月之後,秦皇攜帝太後及後宮嫔妃十數人宮女寺人上千,大軍數萬,東巡。
數月之後。
始皇帝先到鄒峄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禅禮儀,衆儒生諸說不一。
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并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禅禮于梁父山。
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
随後始皇入臨淄,訪稷下學宮,親見儒家宗師荀況。
……
學宮之内。
嬴政、韓非、李斯、蓋聶四人低調而入,見荀況。
“始皇帝至,老朽有失遠迎,請始皇降罪!”
見到嬴政一瞬,雖從未見過面,但荀況卻是一眼認出,上前見禮。
“荀先生乃大儒名士,更教導出禦史大夫與廷尉兩位大才,朕早已想見先生,今日得見,過奇人也!”
嬴政一臉和煦笑容。
韓非與李斯也立即躬身行禮,“見過老師。”
嬴政與荀子兩人相對而坐,而韓非與李斯則站在案幾兩側,蓋聶站在嬴政身後,而在荀況身後還有一個年輕人,也是荀況的弟子。
“這是我近幾年新收弟子,還不見過皇帝。”
荀況對身後的青年說道。
青年立即躬身參拜,“學生張蒼拜見始皇帝。”
“原來是先生新收之弟子,先生弟子才學朕早已見識,想來這又是一位俊才。”
嬴政颔首說道。
韓非與李斯也看向這個自己的小師弟。
張蒼也立即沖着兩人作揖見禮。
“多謝始皇帝,能得見始皇帝,才是他的榮幸。”
寒暄過後,嬴政進入正題。
“朕閱先生著作,聞先生性惡之說,獲益匪淺,今日得見先生,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嬴政态度謙和有禮。
這讓張蒼有些訝異,顯然沒想到傳言中無比威嚴、霸道、殘暴的皇帝,與傳言是如此截然不同。
“果然坊間謠言不足信矣!”
張蒼心道。
“豈敢豈敢。”
荀況連連搖頭,空中卻是說道:“做大事者,跳出是非對錯善惡之念,做事不論是非,但切記要心存人已,若無仁義道德,心中便無底線。”
其實對于嬴政荀況也很好奇。
嬴政聽了微微點頭,口中卻是道:“仁義道德、以及底線,每個人都不一樣,都是可以不斷下調與突破的,唯有律法長存。
隻有律法才是一切的底線,不可逾越的底線,若隻有仁義,如那無根浮萍,那就是沒有底線,相反觸碰律法,不論是皇子公卿還是庶民,皆可按律懲辦。”
“始皇帝所言有理,律法是底線,道德則可教化世人,免其觸碰底線,少災禍。”
“法不可非,禮不可無,因此當禮法并施。”
“先生可教朕乎?”
嬴政來了興趣。
見嬴政追問,荀況自也不會隐瞞,凱凱而談,“禮法并舉、王霸統一。”
“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甯;禮以定倫,法能定分,二者可以相互爲用。禮高于法,禮爲法之大本。隻講法治,不講禮治,百姓隻是畏懼刑罰,一有機會仍會作亂。”
“法治爲暴察之威,禮治爲道德之威。法治至其極也不過爲‘霸’,而不能成‘王’。如果以禮義爲本,則法治就可以更好地發揮作用,故禮及身而行修,義及國而政明,能以禮挾而貴名白,天下願,會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
嬴政聽了眼睛眯起,荀子的意思是:禮義是立法的精神,如果人們愛好禮義,其行爲就會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罰,百姓也能自然爲善。
一旁李斯欲言又止,不時看向嬴政,而韓非則暗暗點頭,張蒼也露出深思。
“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我聽聞皇帝繼位之初,便在軍中開設學堂,識文斷字,教以忠義,因此習得忠義之人,也必爲皇帝用命,而不生亂。”
這時荀況突然又說了一句。
嬴政聽罷微微颔首,“儒之教化,法之天下。”
嬴政緩緩站起身,背負雙手,仰頭說道:“朕明白先生意思了。”
說吧之後,嬴政轉身便走。
韓非與李斯正要跟上,卻被嬴政拒絕,讓兩人與其師叙舊。
兩人也眉頭緊皺,不知嬴政的意思。
荀況望着嬴政的背影也露出沉思。
他也看不透嬴政的心思。
半月之後,始皇帝過彭城,至衡山,乘舟之湘山祠,自南郡由武關而歸鹹陽。
……
三年後。
始皇帝二十年。
極廟。
嬴政高坐皇位。
“始皇帝诏:屠睢滅東歐、南越有功,全體軍卒、将領爵升三級,刑徒刑期減半,期滿之後,願留當地者賜田三十畝,其他商賈、贅婿願留當地者,皆賜田百畝,有功者按律賞賜。
并任屠睢爲南海郡尉,節制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任嚣任閩中郡尉,因四郡初定,人心不穩,郡守一職暫緩。”
趙高将嬴政的旨意告知之後,将聖旨收好。
“南越四郡初定,屠睢、任嚣上書由中原遷五十萬人入南海四郡,諸位臣工以爲呢?”
嬴政望着殿下百官問道。
“臣以爲便!”
王绾立即出列,“如今土人抵抗者已被大肆剿滅,四郡人口不足,恰好由我中原之人填補,如此方能将此四郡徹底融入我大秦版圖,也可教化參與土人,成爲我大秦子民。”
其他人也紛紛表示贊同。
聽罷之後,嬴政平靜說道:“丞相所言有理,不過朕以爲十萬戶人家不可一次從我關中遷徙,若是如此,必會導緻我關中空虛。”
聽得此話之後,百官開始讨論。
片刻之後,王绾再度起身回禀,“啓奏陛下,燕、趙之地外有匈奴、東胡不易遷徙,齊地路遠,臣等以爲可從關中遷徙三萬戶,再由三川、颍川遷徙兩萬戶,剩下五萬戶由臨近東歐、南越之地的的九江、會稽、長沙三郡遷徙,此三郡靠近南越之地,風俗更近,也更容易适合南越煙瘴之地氣候。”
其原屬東歐,現在的閩中郡本就靠近會稽郡,畢竟會稽郡有靠海一部分原屬百越之地。
“可。”
嬴政微微點頭,随即又道:“凡願意遷徙者,賜民爵一級,身負罪責者,免其罪責,開荒有功授其田地。”
“吾皇聖明!”
“命屠睢統計當地人丁,經行造冊上報,且于當地練兵,同時願意留在當地之軍卒,爵位皆升其一級。”
當時屠睢等人本就帶着軍、民、刑徒等合計五十萬人,即便征戰三年有所損失,但現存人丁加上即将遷徙的五十萬人,那也是接近百萬人口填補四郡。
足以将四郡徹底歸化。
這也是這三年來随着中原無戰事,各地新生人丁也開始恢複增長。
未來必然還會更多。
談完這些之後,少府走了出來,“啓奏大王,六國宮殿已經全部建好。”
嬴政淡淡說道:“鹹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朕聞:周文王都豐,武王都鎬。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朕欲于上林苑中興建朝宮,朝宮以東再建六宮,與六國宮隔渭河相對,分别定名爲:大漢宮、大晉宮、大隋宮、大唐宮、大宋宮、大明宮。”
“朝宮爲帝宮之所,爲百宮之首,名爲:阿房宮。”
“臣遵旨!”
少府聽罷,立即應是。
說完又猶豫了一下,忍不住問道:“不知陛下準備何時入住?”
“不急,朕給你十年營建時間,先修阿房,再修另外六宮。”
“臣明白了。”
聽得此話,少府松了一口氣,這樣的話,壓力就小多了。
這時李斯又走了出來,“啓禀陛下,離山皇陵開鑿已頗具效果,臣建議鑄兵俑殉葬。”
皇陵很多事情,本就是由李斯統籌,因爲李斯比較擅長這些。
“準!”
嬴政淡淡點頭。
這時禦史大夫韓非出列,開口說道:“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而今天下靖平,卻有遊俠爲禍四方,尋釁滋事,觸犯法律,使庶民不得安甯,臣建議清繳遊俠,以安天下。”
“準!”
嬴政同樣回應一個字。
不久之後,全國清查遊俠匪患。
得益于之前的人丁普查,也讓官府更容易擒捉盜匪、遊俠。
爲其兩年的滅俠活動浩蕩展開。
期間張耳、陳馀都受到通緝。
兩人都是魏國名士,張耳更是昔日信陵君的座上賓。
兩人一路逃至陳縣,但随着始皇帝下達的懸賞,張耳千金、陳馀五百金,鼓勵天下人共同舉報或緝拿。
除了他們以爲,所有人舉報遊俠得金,擒拿遊俠可免去自身罪責恢複民籍、得田得賞金,要是能拿下那些聲名在外的遊俠,甚至可得爵。
諾大秦國開啓了轟轟烈烈的清剿遊俠活動,各地匪患也被各地郡尉平定,逃亡之人被抓住烙印囚禁,等待發配。
重賞之下,即便是有心收留逃犯的人也忍不住起其他心思。
畢竟爵位可不好得。
若是能擒捉,便有機會立功得爵。
因此讓許多名士遊俠惶惶不可終日,天下之大,卻無安身之處。
而其他百家弟子要麽入鹹陽留姓名,若是不遵秦法也隻能逃命。
不過因爲有學宮的存在,收容百家,因此許多隻想搞學問的人安心入鹹陽,一些心懷異心者,想要複國之人隻能逃命。
而在清繳遊俠的同時,嬴政命李信帶兵二十萬,征滇國。
當年楚威王派遣将軍莊硚率軍經黔中向西南進攻,以拓展楚地。
莊硚至滇池,地方三百裏,旁平地,肥饒有數千裏,莊硚以兵威定屬楚,本欲回報消息,可惜這個時候昭襄王出兵,奪楚巴、黔中郡,從而斷絕歸路,最終隻能留在滇池,變服從其俗自立爲王,建滇國。
滇池就是後世的雲南,位于南越西北,巴蜀西南,如今秦并六國,各郡縣聯通,自然要平定自己背後的夜郎、滇國等地盤,以拓展秦國國土。
李信先是在滅楚一戰中立下功勳,之後又做了征南越的先頭部隊,應對這種複雜環境已經極爲熟練。
上次沒能在征南越一戰中建立更多功績,如今有了新的機會,李信自然格外興奮。
兩年時間,李信通過昔日莊硚率軍入滇之路。
昔日的楚将莊硚已經死去近三十年。
他死的時候,那個時候秦國正發動長平之戰結束,王龁率軍二十萬兵圍邯鄲期間,如今是其子爲滇國國主。
因爲莊硚是楚國人,所帶領的軍隊也都是楚軍,因此融入當地習俗的同時,也将楚國的習俗與本地土族相融。
因此當李信來攻的時候,這些人也進行了抵抗,不過最終還是舉國偷襲。
随後李信率軍鎮守此地,同時立下碑文,明确滇池何時歸入秦國,何人率軍打下,同時安撫民生,修建道路,且向外發展,土人要麽歸附,要麽被殺,要麽就套入煙瘴之地。
秦國大軍每拓展一地,便立下界碑,确立國土。
而當李信攻下滇池的消息傳入鹹陽之後,嬴政也給所有人晉爵一級,同時設滇池爲滇郡,秦國拓土千裏,再增一郡,已達四十一郡。
是年,秦皇再次東巡。
第五百一十四章北擊匈奴,并西域
始皇帝二次東巡。
登芝罘,刻石。旋之琅琊,經上黨回鹹陽。
期間一些僥幸逃脫、藏匿的遊俠不甘,途中刺殺,卻被早有準備的秦軍包圍反殺。
回到鹹陽之後,始皇帝命人将捉拿到的張耳、陳馀等一衆知名遊俠斬首示衆,同時藏匿遊俠之人夷三族,其餘活捉的近十萬遊俠、盜匪、逋亡人罪責重則死,其他人做爲刑徒,入滇郡服刑,同時建設滇郡,将之徹底歸化。
經過這番針對遊俠的掃蕩,那些向往遊俠生活的人都一下變得老實。
尤其楚地豪強最多,被掃蕩一空,潛藏的想要複國之人更是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也都認命。
而損失最大的莫過農家,現在整個農家化整爲零,隻能潛藏。
劉季也回到了泗水老家沛縣,在家裏安排下當上了亭長。
不過這并未結束。
官吏以求要求嚴查當過遊俠之人,好在有好友蕭何遮掩,暫時掩蓋。
不過他們卻不知道,這裏早已被羅網、影密衛監視。
不久之後便被捉到鹹陽,以私通張耳等逆賊爲罪處死,夷三族。
蕭何做爲官吏卻徇私枉法,同樣被處死,以儆效尤。
随後便開啓以各地豪強蓄積勢力,與遊俠相交,圖謀不軌爲由,開啓新一輪的大掃蕩。
豪強被掃蕩,空出了大量天地,也讓秦國官吏、有爵位之人,自然也能分得田地等利益。
而被抄沒的豪族都被發配到五嶺,或者成爲刑徒,修築道路、骊山陵寝,以盡其力。
随後嬴政下诏:使黔首自實田。
意思就是百姓可以去開墾更多空出來的土地,不過要上報官府,以便收稅。
因此隻要你去官府登記,那麽田地便是屬于你的,而不是原本屬于豪強、貴族的。
黔首将擁有自己的土地。
此舉也讓分潤了利益給普通黔首,使得豪強被打擊而無人幫助。
先掃遊俠,滅豪強羽翼,以及禍亂之源,再掃豪強,這個時候豪強沒有可用之人,畢竟遊俠是不安分的,容易策動,但可惜已被提前打擊。
之後再經行實田,讓普通黔首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田地,得到了利益,自不會再在乎原本效忠之人。
同時天下禁私學,改官學,各郡郡城皆有官學,下屬縣城有縣學,軍中有軍學,教材統一,以禁私門。
……
始皇帝二十四年。
禦史大夫韓非任右丞相,推行禁私學、倡官學之策。
治粟内史馮去疾任禦史大夫,開始督導各郡縣,巡查官吏,是否有枉法之徒。
郎中令王贲任國尉,李信由滇郡而歸鹹陽,期間滅獻國,獻上奇寶雮塵珠,因功而任郎中令,太仆蒙恬任内史。
楊端和任太仆,從南海郡歸來的屠睢任衛尉,蒙毅任禦史丞,馮劫任禦史中丞,辛勝爲中尉……
一月之後。
北巡。
始皇帝出巡北部邊地之碣石,刻石于碣石門: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産,久并萊田,莫不安所。
大意就是官府減少了對私有土地的幹預,以前農田是農田,菜田是菜田,現在你想種什麽都可以,黔首都擁有屬于自己的田産,因此紛紛歡欣鼓舞。
畢竟以前六國存在時,各國雖然都經曆過一定的變法,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并沒有屬于自己的田地,隻是爲了貴族打工。
如今經過幾年改造,适應秦法之後,随即得成爲秦民,且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
而北方這時也不再平靜。
昔日李牧以防代守,最終讓東胡錯估,最終被李牧一鍋端,滅東胡十萬人,單于遁逃,使東胡滅絕。
但東胡滅了卻還有匈奴,匈奴各部落相互吞并,也誕生了一個大部落,竟然意欲挑釁秦國。
次年,嬴政派内史蒙恬爲将,發兵三十萬北擊匈奴。
蒙恬率軍三十萬,從鹹陽出發,沿黃河北進。一路上“覆軍殺将系虜單于”,迫使匈奴部落紛紛降服,很快占領了榆中。
頭曼單于見秦軍銳進,倉皇北逃。
蒙恬率軍一鼓作氣,乘勝直追,“卻匈奴七百餘裏”,奪取了黃河南岸全部地區。
第二年,蒙恬又率軍北渡黃河,占領了高阙、北假,進而控制了陰山和陽山之間的孔道。匈奴因受到秦軍的沉重打擊,北走遙遙,民“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蒙恬從此威振匈奴,被譽爲華夏第一勇士。
匈奴以及頭曼單于不敢來犯秦國邊境,畏之如虎。
同時蒙恬擄其單于公主等一衆胡姬,獻于皇帝。
一年多的時間,蒙恬爲秦辟地千裏,爵升三級。
随後蒙恬開始戍邊之策。
在控制陰山一線的要地後,即駐守上郡,開始治理邊防。
同時上書遷徙中原黔首至新得土地移民耕作,開發邊疆。
并提議修建“通直道”,開辟邊疆到京城鹹陽的馳道。
嬴政得回報之後,設新秦地位九原郡,劃分爲四十四縣設官置吏。
秦已有四十二郡。
而這個時候,全國對官吏的清查也有了結果。
嬴政立即将清查出來的‘谪治獄不直者’全數發配至九原郡修築長城,開墾田地,這些人連其親眷足有十餘萬,發配之後,使鹹陽以北的邊地人煙增多,對于鞏固邊疆起了重要作用。
谪治獄不直者的意思便是谪罰國内不秉公執法斷案的官吏。
這些人不按照秦律辦事,反而徇私枉法,多有不公,因此被懲治。
有爵的人還能以爵抵罪,無爵之人便隻能被發配便将。
随後嬴政又遷徙原屬楚地之人十萬戶(五十萬人)入邊疆開墾。
再削楚地百姓之數,同時讓其開墾邊疆,鎮守邊疆。
有了充足人口後,蒙恬還指揮天下男丁,在沿邊一帶的險要地區,大興土木,“因河爲塞”,修築了一系列城障。幾年之間,在鹹陽北部邊疆就築起了三道防禦帶。第一道位于黃河北岸陰山和陽山之間;第二道起九原郡西,沿陰山山脈東向與趙長城相接;第三道是修整後的秦國舊有長城。
在這基礎上,蒙恬還動用大量民力将長城沿漫長的邊境東向擴展。當時,秦朝北邊除了秦長城外,還有戰國時期的燕長城和趙長城。蒙恬在下令将其整修的同時,沿秦朝更廣大的邊境線重新擴建。
新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袤一萬餘裏。
爲了加強邊疆與内地的往來,蒙恬還征調大量勞工,自鹹陽向北開辟一條馳道。
道九原,抵雲陽,塹山堙谷,千八百裏。
未來幾年都在修築城牆開辟直道。
不過爲了以免加重百姓負擔,因此蒙恬執行中央命令,将本欲數年完成之業績,改爲十年之期。
這讓百姓壓力大減,平時忙田,閑時修路鑄城牆。
而一旦道路暢通,便能使京師鹹陽和北部邊關連在了一起,平時邊地軍民屯墾耕作;一旦有警,長城戍卒點燃烽火,将領可根據敵情作出部署;且可沿馳道,較快地征調内地的部隊。這就加強了邊防軍隊的機動能力。
而在一年多時間蒙恬完成北擊匈奴壯舉之後。
嬴政又命郎中令李信吞并西陲邊疆,派遣使者開始通西域諸國,探查其地理位置、勢力等等。
顯然意欲西兵,繼續拓土。
……
在蒙恬驅逐匈奴之後,開始吞兵北境,治理九原郡以及練兵的同時。
次年李信便由狄道,而開始屯兵。
他的父親李瑤被封爲狄道侯,這裏也是長城的一段,再往西北,便有大月氏、烏孫等西域國家。
秦國先生開始貿易,熟悉之後開始遠交近攻。
同時引發西域五十餘國相互争鬥,吞并,迫使一些小國不得不求助大秦,從而成爲附屬,最終融入。
最終耗費十餘年之功,滅龜茲、焉耆、若羌,收樓蘭、精絕,拓土數千裏,建西域都護府,李信爲首任西域都護。
樓蘭女王、精絕女王不遠千裏入鹹陽,爲始皇帝姬妾,誕下皇子,繼續西進。
而這十幾年,蒙恬繼續北上,奴役匈奴人鑄城修路,讓秦軍在草原也有立足修養之地,逼得匈奴不得不繼續遁逃。
伺候蒙恬被封武勇侯,李信被封武威侯。
同時始皇帝再遷楚地五郡黔首三十萬,刑徒二十萬,合計五十餘萬人,入遼東開墾,派兵駐紮繼續擴土。
之後皇子胡亥犯錯,其師趙高也觸犯秦律,兩罪并罰,胡亥被廢皇子位,貶爲庶民,廢其嬴姓,發配遼東,趙高被于鬧市腰斬,夷三族。
而罪及皇子,同時也讓秦國再次清查不法官吏,近十萬人被發配遼東。
同時派遣船隻,前往附近島嶼,立下碑文,占據土地。
不過這都是後來的事情。
第五百一十五章阿房宮(大結局)
經過數年之功,阿房宮主宮殿業已建成。
阿房宮爲帝宮。
比之鹹陽宮更加龐大許多倍。
其中大漢、大晉、大隋、大唐、大宋、大明六宮爲其附屬宮殿群,與韓、趙、魏、燕、齊、楚六宮隔河而對。
而阿房宮主宮則位于鹹陽中軸線,正好處于舊城與新融入的長安城區中軸線上。
這座宮殿極爲巍峨,地面鋪着白玉石,宮殿明亮而内斂。
嬴政攙扶着趙姬來到阿房宮門前,望着前方宮宇。
“阿房宮!”
望着眼前宮殿的牌匾,趙姬口中念了出來。
說完她蓦然轉頭望向嬴政,一臉驚喜,“政兒,你,你怎麽知道母後的小名……”
因爲阿房本就是大的意思,而她出生的時候就比其他兄妹大,得此小名,不過這個小名很少有人知曉,因此她才會訝異。
【禁止訂閱,所以又發了感言類型的章節,不用訂閱也可以看。】
【謝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本書到此完本!】
謝謝!膜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