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想說話,突然異香傳來,頓時呆若木雞,香氣順着鼻腔進入身體,好似泡入溫泉,全身細胞歡心雀躍,暖洋洋,舒服之極。
“這是……”突然心頭劇痛,一絲絲黑氣浮現,陰寒之極,好像遇見天敵,拼命掙紮,仿佛鬼魅暴露在陽光之下,化成陣陣輕煙,消散而去。
許久慢慢睜開眼睛,感覺全身從未有過的輕松溫暖,陰寒之氣消散大半,趕緊站起身,深鞠一躬道:“先生,真乃神人!”
聞一鳴笑而不語,廢話,瓊脂暖陽香豈是浪得虛名!要不是焦老九陰氣太重,益氣香搞不定,誰舍得用瓊脂?
“一爐香暫時化解你身上的緻命陰氣,不過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要想根治,最少三個月。”
焦老九大喜過望,有救就行,趕緊恭敬道:“隻要先生肯出手相助,焦某……”
看見聞一鳴似笑非笑的表情,趕緊通過系統奉上兩百點貢獻點,然後撥通電話,讓手下送東西過來,解釋道:“貢獻點隻是爲抛磚引玉,既然先生能妙手回春,焦某豈是小氣之人!”
聞一鳴點點頭,識相就好,重新讓對方坐下,好奇問道:“九爺,可是屬于奇門?”
焦老九定定神,解釋道:“先生有所不知,古代盜墓之人,從地區上分,有南北兩派,以長江爲界。北派中又分出汴陽幫、關中幫等很多派别,每幫各有活動範圍,外幫很難進來。一般情況下,各幫互不侵擾,各做各的。”
“北派以巧力見長,如盜洞打在何處?掘成何形都有講究,方口形的盜洞乃北派所創,因在關中地區的黃土地上多見,圈内俗稱關中式盜洞。”
“北派盜墓賊在工具的使用上特别講究,如汴陽鏟就是北派盜墓賊發明的,既是他們盜墓利用,也是他們盜墓絕技。”
“我們南派則以巧技稱雄,手段超強,通過自己或是祖傳的經驗,結合所掌握的堪輿理論來探穴盜寶,對中國古代的風水知識有獨到研究。”
“南派則善于使用望、聞、問、切四法,焦某所屬門派乃清代傳承,曾出過一位鼎鼎大名的土夫子,我的老祖宗,焦四爺!”
說到這裏,焦老九滿臉自豪道:“四爺本領神乎其神,能将白事中使用的風水術、望氣法等手段,運用得淋漓盡緻,就連現代高科技都望塵莫及,甘拜下風。”
看見聞一鳴感興趣,繼續揭秘道:“他有四大絕技,觀風、望氣、聽聲、看土。不隻有入地眼,還有聽風耳。通過三聽一看,就能知道地下是否有墓,墓中是否有金銀玉石這些随葬寶物,多還是少。”
聞一鳴傳奇般聽着焦四的經曆,也聽淩君生提過,真正高手根本不用什麽工具。直接地上抓把土,一聞一嘗就知道下面什麽墓?什麽随葬品?值不值得下手?
“所謂的三聽,就是聽風、聽雨、聽雷。”焦老九爲讨好聞一鳴,毫不藏私道:“當然實際操作時并不是一個人聽,也不是大家一起傻傻地随意站在某個地方聽,而是讓同夥分散到東南西北不同的探尋方位。聽的時辰一般選擇在陰雨天,特别是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之時。”
“話說有一天,四爺帶着同夥到某地北郊尋找古墓。當時正值中午十二點,突然打雷下雨。南方的雷陣雨可不像北方那麽多情,一點面子都不講。霎時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大雨傾盆。”
“普通盜墓賊這個時候肯定會分頭躲雨,但四爺不允許,就是雷電再兇,風雨再急,也不能退縮。他囑咐同伴跑向不同的方位,仔細地聽,把觀察到的情況在心裏記下來。自己則跑到最高處的山頂,不顧雷電傷人的危險,進行觀察。”
“雷陣雨來的得,走得也快,這時在東邊方位的同夥回來告訴他,雷聲最響的時候,隐隐覺得腳下在動蕩,就如輕微地震一般,好像還聽到地下也發出相應的聲響。”
“四爺一聽,喜出望外,知道地下必有大墓,打開墓口果然有大批寶貝!”
“後來聽長輩分析,因爲古墓如春秋大墓,肯定都有随葬大量的青銅器皿、金屬馬車,這些象征身位和地位的寶物,它們都是導電金屬,遇到強大的雷電流時,必然會有反應,産生共振,他就是利用這點尋寶。”
聞一鳴不由感歎,民間高人無數,隔行如隔山,不服不行。他對摸金沒有太多偏見,說白了考古和盜墓都是挖墳掘墓,對于古人來說,有什麽區别?
無非是官方和私人的區别,最重要的還是随葬品的去向問題,今天有緣遇見焦老九,看樣子對方也是有點地位之人,以後也算多條回收古董的渠道。
對方電話響起,趕緊出去,很快拿着箱子回來,放在桌上,展示道:“明人不說暗話,這是老朽珍藏多年的寶貝,請先生笑納!”
說完小心翼翼拿出一柄寶劍,九條金龍嵌在劍面上,劍柄上嵌了寶石,整把寶劍顯得富麗堂皇,威嚴厚重。
劍身狹長,但配上特長的劍柄,又顯得極爲協調,劍柄上雕九條金龍,象征九九歸一。劍鞘用名貴鲨魚皮制成,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堪稱價值連城。
聞一鳴猛的站起身,驚呼道:“乾隆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應該就是東陵大盜孫殿英的傑作,他曾回憶自己将乾隆墓中的九龍寶劍給了戴立。
當年孫殿英将最珍貴的九龍劍交給戴立,請他轉送蔣某人,當時正值抗戰,戴立把寶劍暫時由其軍統特務馬漢三保管。
誰知馬漢三起了貪寶之心,私藏寶劍,1940年他被島國人俘虜,獻出寶劍以保命,寶劍又落入了島國女間諜川島芳子之手。
抗戰勝利後,川島芳子被軍統捕獲,戴立到北平監獄提審女川島芳子,獄中的川島芳子才說出寶劍的秘密。
主動把寶劍交出,還送給戴立好多金銀财寶、古董、字畫,九龍劍再次落入戴立手中。
1946年3月17日,戴立攜九龍劍逃跑,誰知天氣惡劣,飛機一頭撞在岱山上,機毀人亡,大火燒了數個小時。
有記載當年陵區東山頭村,幾位農民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用鐵鎬沿戴立墓水泥的接合處将墓扒開,開棺後他們發現裏面除了戴立遺骸外,隻有一把被燒得變形的左輪手槍,一個皮鞋後跟,還有就是那把九龍劍。
但那是把一尺多長的狹長鐵片,鏽蝕得厲害,隻依稀看出寶劍劍身的樣子,這樣的東西,可跟九龍寶劍沒有一點相似。
所以九龍寶劍下落不明,成爲曆史懸案,沒想到今天居然在這裏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