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宮。
因有欽天監報,道天象相合,近日依然無雨,李治難免發了好大一通的脾氣。
然而究竟雨水不落,卻是天象之故,也隻得設法着人引水相灌,諸地開倉着赈,以免起民患之事。
立政殿中。
得知此事的媚娘,頭一個便皺眉道與文娘道:
“治郎也是……赈災這樣的大事,怎麽也不明發旨意,行令天下?
竟隻着一道口谕。”
文娘機慧,可到底也隻是宮中女官,不免外政不涉,便輕輕道:
“娘娘的意思是主上應當發一道明文旨谕?”
“開倉着赈這等大事,依理論據,都應當是旨行天下的。
至少,這也是治郎的一做爲,能讓天下百姓知道他确也有心有意,要濟民于世……
真不知他到底在想些什麽?”
“若是眼下便下了旨,那此番便又隻走了一回形式了。”
李治的聲音,突然在殿邊響起。
媚娘擡頭看去,卻見李治一身常服,面微有倦色地走了過來,于是急忙上前先行了一禮,然後才伸手過去替他除去外衣,安着坐下才徐徐奉茶水道:
“治郎的意思是……”
“你可還記得,朕登基頭一年便發了一場大災的情形?”
李治揉了揉額頭,徐徐道:
“當時朕也是若父皇一般,立時行旨天下,着令開倉赈災。
可是結果呢?”
媚娘無言:
當年的情形,不止是她知道,便是整個大唐朝中,也未必便有幾人不知的。
開倉赈災之旨一賜,他處不提,單單是受災的幾州,糧價竟生生地漲了數十倍。
而最後經李德獎與長孫無忌等人暗中調查,真正落入災民手中的赈糧,竟不過戶部呈上來的支領賬面的五成。
剩下的五成,卻全都被以氏族爲首的諸家官員,給各自瓜分,中飽私囊。
媚娘歎了口氣,也垮了垮肩膀道:
“也是……
當年那樣情形,也難怪治郎心中有疑。
論到底,當年治郎初登大寶,加之朝局不穩,元舅公等諸臣也是要費力與荊韓二王相争,于是竟不得查出此等事。
雖後來元舅公辦事雷厲,一經察覺此事,立時上奏治郎,嚴查此案,又斬了幾句涉案官員……
可到底當時情勢特殊,爲保治郎龍位安穩,元舅公沒能動得那些人的根本,隻不過是拿了幾個末流卒來充了數……
此番又是這般情形,隻怕他們早早兒就張開了銀袋子,等着從國庫之中多扒拉些大錢出來呢!”
李治頭,也歎道:
“是啊……
起來朕便痛心,當年師傅回報與我時,曾不慎露出一個烏黑發青的硬面窩頭。
朕問師傅,才知那竟是師傅以兩枚大錢三隻的貴價從受災諸州買回的幹糧……
想一想帝王欽使尚且如此,何況是百姓!”
李治咬咬牙,這才道:
“所以媚娘,我要你幫一件事。”
媚娘看着李治,頭:
“治郎可是要效仿先帝,有意白衣巡視民情?
所以,在這之前,隻以口谕着旨賜赈。
如今畢竟元舅公已然不必擔憂荊王,口谕比起明旨來,更方便他老人家與諸位大人嚴加監督赈災之事呢!”
“對,而且這樣也方便我親自下去看一看,到底那些氏族官員都大膽到什麽地步。
其實也不必多久,受災最厲害的幾州走一個遍,也不過就是十天半個月的時光。
隻是……”
“不成,我不依。”
媚娘不等李治開口便道:
“若是治郎要出巡,那便自當帶上媚娘。
要想留媚娘一人在京中守着,卻是難!”
李治一怔,立時便皺眉道:
“你眼下帶着孩子……”
“治郎,我且問你,自你出世,可有于民間生活的時日?”
李治聞得媚娘發問,一時啞然,半晌又道:
“無妨,不過是出去看一看……”
“那也不成。”
媚娘皺眉,歎了口氣,看着李治道:
“治郎呀治郎……你固然是機慧過人,此番行事也是心系百姓,媚娘自然也無正當之理,要止了治郎出宮白衣出巡。”
“那你爲何非要跟着?”
李治有些無奈:
“孩子們怎麽離得了你呢?”
“自然是要帶着孩子一道出去的。”
媚娘一句話,就叫李治跳了起來:
“什麽?!你可不是……”
“治郎,且請坐下來,聽媚娘完可好?”
李治張了張口,半天才不得不坐下:
畢竟他與媚娘這些年相守相知,心意相通,早已非尋常夫妻能比,加之這些時日以來,媚娘對孩子們的關心與愛護,他自是明白,此番言論必然由來有自,這才捺了性子,好好坐下。
媚娘這才道:
“治郎,媚娘在這裏你一句,你可不要生氣。”
“什麽?”
“以媚娘看來,上自堯舜禹湯,下于前朝今世,這千古以來的諸位帝王,都是各有其過人之處,可唯有一樣特異之處,千古諸帝之中,卻隻有治郎你才有。”
“什麽?”
“雖則治郎機慧滿腹,韬略絕世,可卻依然未失天真之心,赤子之情。
正是這一份天真心,赤子情……
治郎,你卻未必能獨自一人在宮外出巡呢!”
李治聞言,便又要跳起來,卻又被媚娘拉住,輕聲道:
“治郎,你于史書一道上,可比媚娘通讀熟甚。
我隻問你,千古諸帝,有哪一個與治郎你一般,自出生以來便是兩位稀世古今的大聖人千嬌百寵地将養着,名爍百世的諸賢臣良将做了自家子侄般地愛護着長大的呢?
又有哪一位帝王,如治郎你一般,長到這般年歲,也隻出過兩次宮,且還若非王兄親身照侍(參李治幼時與妹妹晉陽由青雀陪出宮),便是帝父移駕後顧(參前文李治出宮得畢羅一段)的?”
李治欲再言,卻又被媚娘勸道:
“治郎,媚娘知你平素裏關心民間疾苦,其實更甚于朝局中事。
也知蕭淑妃三番五次請準你封了那自晉陽公主去後,便一直挂于治郎你名下的晉陽之地與下玉公主爲封,你卻無論如何都不肯……
卻也實是爲了那處所在一來爲安甯舊屬,百姓和順,常可爲念;二來也爲此地百姓之中,雖則身爲平民,卻頗能上言于帝尊,如此一來,這晉陽一地便如在治郎手中能留一扇窗子,叫在這深深宮院中,也能撥開雲霧,看得到民間疾苦。
可治郎呀……”
媚娘歎道:
“你身爲帝王,看的百姓疾苦,此番所爲也是欲決百姓之難,那實在是百姓之福……
可你有沒有想過,你連最起碼宮外生活過的經曆都沒有,如何能夠白衣出巡?
治郎,隻問你一句話,你若能回答得出,媚娘便再不跟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