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将軍高侃,将車鼻可汗押至京師。
李治聞之,甚悅,遂傳令文武百官朝前聽奉。
朝中,李治着令谏議大夫禇遂良,力數其罪,再三譴之。
車鼻可汗愧而無聲以泣應。
李治懷柔,遂憐之釋之,着拜官爲左武衛将軍,且安置其餘衆于郁督軍山,又設狼山都督府以統之禦之。
又,以高侃之功,着立爲衛将軍。
自此,突厥衆盡爲大唐封土内之臣民,更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其中單于一座,着領狼山、雲中、桑乾三都督府,又領蘇農等十四州。
瀚海一座,着領瀚海、金徽、新黎等七都督府,又領仙萼等八州。
其刺史、都督,多以各族酋長、首領任之……
……
是夜。
太極宮中。
立政殿内。
媚娘聽着太極殿處傳來的陣陣絲竹之聲,不由含笑吟吟。
一側正替她槌打着膝蓋的文娘見狀,不由奇道:
“姐姐今日,心緒頗佳呢!”
“這個自然,高侃将軍替咱們大唐立下了如此大功,主上又是軍權一統……
眼下主上雖然已漸掌實權,可到底也還得在朝臣們面前,多般無奈……
此刻主上既然不能親自歡喜,那自然是姐姐來替他歡喜了。
否則,這宮中上下,還有誰能再替主上擔憂分喜呢?”
瑞安在一側正拿着白玉拂塵掃着桌面塵土,聞得此言便理所當然道。
文娘一怔,卻看着媚娘道:
“姐姐,你知文娘愚昧……
爲何此番因這高侃将軍,竟然驚動如許多人?
之前英國公也未曾被人如這樣對待啊……”
媚娘淡淡一笑道:
“那是因爲,高侃将軍所立之功,實在是非同一般。
李績将軍功高蓋世,這不容否認。
可是高侃将軍此番,卻是将千百年來,一直對我中土民衆掻擾不止的突厥一系,給徹底納歸我大唐之下……
這功勞,可得上是史無前例了。
便是秦皇再生,漢武複世……
他們也未曾能将西域之騎民,一一納歸麾下呢!”
文娘聞言,這才頭道:
“原來如此……
難怪主上是如此歡喜。
記得當初力薦高侃将軍入征突厥一部的,可正是時任太子的主上呢!
若歸此論,咱們主上,卻是又立下了一番不得了的功績呢!”
媚娘頭笑道:
“所以想必此刻治郎是歡喜得緊罷?
隻是歡喜歸歡喜,可别走了神形,露出些破綻來。
瑞安,呆會兒你便去提醒一番德安,别教治郎喝多酒。
一來傷身,二來……
我也的确是怕他因此而壞了自己的大計。”
瑞安笑道:
“這些事,不必咱們提醒,師傅與哥哥便已思慮周詳了。
方才哥哥還着清和傳話兒來,叫告知姐姐一聲,請姐姐務必安心,有他與師傅,還有明安在,定然是不會教主上有所失的。”
媚娘長出口氣,頭道:
“如此便好。
對了,那皇後與蕭淑妃處……
可有什麽動靜?”
瑞安想了一想,搖頭道:
“倒是沒有什麽……
眼下這高侃将軍班師回朝,是前朝後廷頭一等的大事,皇後也好,淑妃也罷,再如何着急着整治些事出來,隻怕也要過了今晚。”
媚娘挑起眉,若有所思道:
“也就是……
至少今夜,千秋萬春二殿之中……
是防備不強的……
是罷?”
瑞安一怔,會意道:
“姐姐有些安排?”
媚娘想了一想,搖搖頭,又頭,明月般的臉龐上,突然浮起一絲殺氣:
“原本是不該這個時候給宮裏添麻煩的……
可眼下,隻怕錯過了這一次,下一次便再無這般好的機會了……
瑞安,你去叫玉明來。”
永徽元年九月初五。
晨起。
太極宮。
太極殿中。
李治一身袍冕,正仔細聽着下面百官言政,忽然見一懷抱烏木拂塵的侍監匆匆自後殿急步而出,立在紗缦下百官視線的死角處,向着一側侍立的德安做了個手勢。
德安會意,先看了眼李治,見他不動聲色,便裝做前去侍茶的樣子,無聲離開,自去侍監處。
“何事?”
德安皺眉看着滿臉大汗的清和,輕聲道:
“怎麽急成這樣?”
“師傅,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抱着烏木拂塵的侍監正是清和,他一邊兒以衣袖拭着汗滴,一邊低聲而焦急地道:
“千秋殿裏雍王殿下身邊試毒的監,在雍王殿下的朝食心裏,驗出了劇毒!”
德安悚然而驚,失聲道:
“你什麽?!”
這一聲叫得有些大了,在隻有正向李治與百官禀明如何安置車鼻可汗的玉廷之中,不啻一聲驚雷。
立時,百官也好,李治也罷,齊齊将目光轉向德安。
見狀,德安馬上收了聲,然後不假思索地轉過身來,向着李治奔來,又附耳于李治耳邊,低語一句。
階下百官正在好奇這一向沉穩不語的内侍少監德安,如何這般驚慌失措,便見李治也鐵青了臉,厲聲對着紗缦處喝道:
“到底怎麽回事?!
素節可曾有傷?!”
聽聞這一句喝斷,百官立時驚覺不對,尤其以長孫無忌爲首的一幹重臣,更是個個盯着紗缦之中。
就見清和一路奔出來,向下跪伏行了大禮之後才開口道:
“回主上,試出毒來的,是雍王殿下近側的試毒監,且因是以玉珪試毒,所以無人受害。
隻是雍王殿下受了好大的驚吓,不得此刻太醫已然入了千秋殿,好生照看着了。”
百官驚聞雍王險些中毒,一時嘩然,長孫無忌更是神色凝重。
而李治聞言,則面色稍霁道:
“素節無事……便是最好……
那到底是誰将毒物落入飲食之中,你可知曉?!”
“回主上,來這之前,已然是問過了左右,都這朝食心本是留給淑妃娘娘所用的。
可今日淑妃娘娘身子不爽,加之雍王殿下是極喜愛這一味心的,于是便由雍王殿下所用。
想不到……
想不到……”
李治聞言,目光一怔,正待問什麽時,卻想了一想停下。
不過很快,階下的長孫無忌便開口,問出了自己想問的話:
“主上,老臣有一事不明,還請主上相告。”
“舅舅但無妨。”
“敢問主上,這宮中何時改了規矩,以玉珪試毒?
雖則宮規舊例,銀針玉珪,試毒雙寶……
可之前爲圖便利,且更因玉珪難得之故……
臣記得,宮中多以銀針相試罷?”
長孫無忌的相問,正是李治與幾個清醒的官員在内,都有些疑問的。
于是李治便看向清和:
“你可問過了?”
“回主上的話兒,太尉大人所言正是。
因此事頗與宮例相違,所以事一發,奴便立時向千秋殿中人問過了。
據淑妃娘娘相告,是因着這些日子,宮裏有些傳言,因淑妃娘娘……淑妃娘娘……”
清和有些猶豫。
李治眉頭一皺,不悅道:
“什麽話兒,直便是!”
“是!
是……是……”
德安在一側,眼見清和如此,心下突然如明燈一亮,頓生穎悟,立時便有所知覺,搶了一步道:
“可是宮中近來所傳,因淑妃娘娘查舉宮中某一舊案之事,是故惹得有人不快,曾力求要将其一命緻死的謠言麽?
荒謬!
這等流言,你怎麽也往主上與諸位大人面前報?!”
李治聞言一怔,擡頭隻看了一眼德安,便立時心中有如一道閃電亮起,刹那心下雪亮,不由在心底又是歎息又是搖頭——
這丫頭……
又做這些吃力不讨好,又難爲自己的事……
有他在,何必這般辛苦?
可是眼瞅着她已然是走了這一步,若他不幫着她些,隻怕便要壞大事……
思及此,他便故做震驚道:
“有這等流言?!
朕怎不知?!
你們兩個把話兒清楚!
到底怎麽回事!!!”
德安聞得這般話,心下立時明白,李治多半是已然算透了前因後果,已将諸般事宜了然于胸,于是索性配合着做出一番爲難之态道:
“主上,這些話兒……這些話兒其實早在宮裏傳了許久了,隻是因着師傅以爲,其事不稽,所以才沒有理會。”
李治聞言,看向王德:
“你也聽過!?
爲何不報與朕知?!”
王德看了看階下各自帶着訝然,好奇,沉默,懷疑……種種神情的百官,又看了看李治,無奈低聲回道:
“老奴以爲,茲事微末,自當由理體後廷之事的國母相持,不當驚動天子。”
李治哼了一聲,不滿道:
“那你可向皇後報明此事?”
王德頭,輕輕道:
“報過。”
“她如何處置?”
李治轉過臉來,緊握雙拳,露出來的,隻有一張嚴肅而有些不滿的年青臉龐。
而他就這樣看着下面的百官一會兒,不由心中暗歎,又溫柔情動——
果然,還是她知道該如何達到最好效果……
且看眼下,這百官已然是思及了前些日子皇後暗害徐惠的流言,面上生疑了。
隻是……
思及方才清和所報,素節身邊侍未曾中毒一事,他不由沉吟:
隻是雖如此行事,是媚娘一慣的作派,盡力不叫下人牽涉在内……
可到底,還是要落人懷疑。
或者……
她有别的考量?
“回主上,娘娘……
這等流言,不必理會。”
李治聽到這般意料之中的回話,不由故作沉喝道:
“荒唐!
這等話兒,便是朕來聽,也聽得出與宮中近來舊案相連甚廣……
什麽叫流言不必理會?!
眼下那案事,正愁無頭可查……好容易出現……”
李治突然住口,先是茫然地定定地看着百官一會兒,然後猛地轉頭,看着一臉淡然的王德:
“你……
皇後她……
叫不必理會?”
這一句問得極輕極輕,可是台下百官,卻都個個屏息甯神,豎直了耳朵,聽着王德的回答。
王德在看着自己的李治眼底,看出了些什麽,于是肅然而口齒清朗地道:
“是,娘娘,不必理會。”
立時,百官之中,響起一片微嘩之聲。
而爲首的長孫無忌等人,更是變了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