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歐洲人的思想觀念(mindset),馬基雅維利主義的濫/觞以及侵掠成性的民族意識,必然會導緻他們再度釀成更大的禍患。大唐已經有人在預言歐洲的下一場大戰,而他們中很多人認爲下一場大戰将會死掉更多的人。因爲歐洲人有了更強大更有效的武器,去互相殘殺。
對大唐來說,歐洲的破壞不符合自身的利益,但是去整合全球資源,卻又缺少不得一次次的戰争和重建。隻有一定的毀滅,才能在其上建立起新的東西。大唐不準備做戰争的發起人,但是卻打定主意要當戰争的受益者。
在此之前,大唐還是該幹什麽就幹什麽。
如果說,大唐的終極統一完成之後,國家有兩件最重要的事情,那這兩件事情就是建設和移民。建設來說比較直觀,就是主要在華夏地區和北美地區進行各種開發建設,投資基礎設施,交通、教育、工業等等等等。而移民其實也是圍繞着建設來做的,人是建設和建設服務的主體,大唐有太廣闊的土地需要人的開發,尤其是最爲重點的北美,更是需要大批的人力。
大唐現在的運力鼎盛,财力充沛,足以安排大量的移民抵達北美和海外領。自清國被滅,大唐統一華夏以後,大唐的移民進入了新的高潮。在完全由大唐政府主導的情況下,宣傳、政策、補貼等形式多管齊下,最終催生了大批的移民。
中華傳統文化确實是安土重遷的,但是人挪死樹挪活這樣的至理名言也存在。總覽中國曆史,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而實際回溯到人類族群的祖先那裏,人類本身就是一種遷徙動物。從智人不滿非洲的惡劣熱帶環境和天敵開始,人類祖先幾乎造訪了地球上任何一片陸地去尋找更好的生存環境。而人類文明進展之後,遷徙仍舊是人類的一種族群本能。如歐洲來說,溫帶海洋性的氣候,西歐、中歐、東歐平原都是非常好的人類栖息地,可是仍有大量的歐洲人向外遷徙。盡管理由多是戰争、宗教和階層的緣故,但人們總是相信,去一片陌生的蠻荒之地,也許能夠開創出更好的生活。這與二十世紀以後的金融市場是有類比性的,經濟的運行是來源于對未來的預期。移民們對在新家園的生活有高的預期,從而去尋找新的生存空間。
華人并沒有人們既定觀念中那樣墨守成規和固執。很多人都在嘲諷二十一世紀之後,富裕起來的國人移民到國外去,并指認這是不愛國。而本質上,這是人最基本的物種天性。龐大的人口和有限的資源都決定了那時候的國家生存空間是狹窄的,哪怕實際其發展機會非常多,事情也在改善。但人們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有人希望少些壓力多些輕松,有人則看重教育,至于那些屁股不幹淨的就是另一碼事了。華人的對外遷徙,其實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而在21世紀,大量的華人有這個能力去移民海外,無論從運輸條件還是個人條件上。華人移民海外的門檻是不同國家所設的法律門檻而已。
在本位面中,大唐主權所轄國土已經廣袤無比,而且大唐政府支持這種移民行動,從任何方面,移民都是有利于大唐國力進步的。對于任何一個地區來說,經濟規模的增速都是尤其規律的,而當地居民生活水平一方面跟經濟發展程度有關,另一方面就跟人口數量有關了。打個比方,另一位面中的尼日利亞和阿聯酋都具備日産原油二百多萬桶的能力,但是一個窮一個富,主要原因就在于尼日利亞人口1.8億而阿聯酋人口僅有九百萬。
人們可以說這是一個偷懶的方法,将華夏地區的人口轉移到其他地區去,而人口削減之後,本地區建成的經濟成果将會被更少的人分潤到,而每個人所獲得的部分将更多。當然,一個地區的發展也必須有足夠的勞動力。但考慮到現階段大唐華夏地區的人口總量(3億多),隻會出現技能型勞動力的缺乏,而普遍性勞動力不會少。
無疑大規模的移民支出是非常巨大的,大唐政府持續性給予移民高額的補貼,各種爲移民提供的物資,以及海運投入,這些環節占據了每年大唐政府财政支出的不小的一部分。不過也正因爲持續有移民的到來,所以大唐一系列的消費品也得以擴張銷量。移民們來到新家園有分配的房屋,但是得買家具,買床上用品,有點錢之後還會買電器等。所以說,大規模移民跟建設之間的關系本身是互相作用的。
如今大唐拆掉了美國,并且半要挾着将加拿大也拿在了手中,對于所謂的美東自治地區,大唐也是不會輕輕放下的。大唐幾乎是直接越過自治州政府,然後安排當地的城市發展和經濟規劃,這當然對于當地人也是一個發展機會。不過誰都可以想象得到,原本來自歐洲的移民将迅速被稀釋,他們也不是特别願意的。但相對而言來到美東的歐洲移民也不一定都是說英語的,實際上對很多移民來說,去學說英語和去學說漢語都是放棄母語去接受一門新的語言。
即便是已經被歐洲移民開發的重要城市紐約,大批華人來到這裏,按照政府規劃,開始在布魯克林等地修建華人社區,并且開設工廠和商店。過程中,大唐并沒有去征收普通美國人的地産,因爲這時候的紐約也隻有八萬多人口,大片地區是沒開發的。以普通商業行爲就能在不算長的時間内,将這座城市變成一座以華人爲主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