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面中,美國和英國在拿破侖戰争的末期打了1812年戰争,美國人也稱其爲第二次獨立戰争。整場戰争中,美軍表現各種不盡如人意,無論是從戰略還是從軍隊表現上,都像是一個笑話。當然不苛求的講,那時候的美國剛剛建立,從各方面都是缺乏經驗的,在軍隊建設和政治管理上都存在問題,所以無法轉化成有效的戰鬥力。
可本位面中,美國像是被打了催肥劑一樣,實力壯大迅速,而且在軍事領域也有了比較完整的學習。如迪爾伯恩等一衆美國将領,都是大唐的軍事顧問調教出來的,而且還閱讀研究過大量的大唐軍事著述和大唐實戰案例,這也使得他們在戰場上表現得最起碼還像是一個内行。
曆史上的1812年美英戰争,美國在戰略上犯的最大一個錯誤就是進軍方向有錯。在戰争初期,美國人的進攻重點放在西面,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周邊的戰争被優先化。而最爲重要的聖勞倫斯河,美國人卻沒有進行任何地封鎖,使得從海上來的各種援兵和物資能夠順利地運送到上加拿大(五大湖沿岸的加拿大地區)。直到1814年美國人才加緊了這個方向的鬥争,而英國人卻趁着這個時間,在五大湖造出了裝備102門火炮的一級戰列艦,控制了五大湖上的制水權。
本位面中,美國陸軍主動出擊,兵分兩路,一路是兩個旅的部隊,從紐約州出發,攻打安大略湖注入聖勞倫斯河的戰略要地金斯頓;另一路則從佛蒙特出兵,進犯蒙特利爾。毫無疑問,隻要美國人控制住這兩個點,加拿大内部的互相支援也将徹底崩潰,美軍将加拿大切割成兩個部分,之後就剩下逐漸打敗加拿大人了。
可能稍稍令美國人以外的是,加拿大人并沒有視他們作爲解放者,而是十分堅決地與之抗争。加拿大本身就是之前獨立戰争中保皇黨逃亡所在,而即便法裔的加拿大人也因爲宗教問題仇視美國人,所以美國人遭遇到了比預想中更爲激烈的民間反抗。
隻是英軍面對規模優勢和突然襲擊的美軍十分脆弱,美軍接連取得勝利,占領了金斯頓和蒙特利爾。而美國将領惱怒于蒙特利爾人對美國的反對,縱容士兵對蒙特利爾進行劫掠,并且放火燒毀了蒙特利爾的大片街區。
這個行爲并沒有震懾住加拿大人,卻給了加拿大人更大的憤怒和動機去對抗美國佬。
在經過初期的慌亂之後,加拿大方面的民兵開始進行組織,對美軍發動反擊。雖然民兵們的武器裝備差,軍事素質低,但美軍在經曆了剛開戰的勝利之後,變得有些驕傲,再加上大批美軍在加拿大上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占領布防,是遠遠照應不過來的。
迪爾伯恩在美軍取勝之後,做出了傾向樂觀的判斷,認爲海軍已經取得制海權,加拿大方面的英軍隻有一萬人出頭還比較分散,美軍也切斷了西部加拿大地區的補給線,接下來的戰鬥将不那麽困難了。所以迪爾伯恩做出了分兵齊頭并進的決策。美軍開始在尼亞加拉河、聖克萊爾河等地紛紛出手,目标是占領加拿大各重要據點,造成美國全面控制加拿大的既定事實。
可是也就在這個時候,從底特律出兵的美軍卻在戰争中失敗了。美軍打算攻打阿默斯特堡,但是英軍死守堡壘不失。而在戰役僵持之際,英國人突然奇襲了底特律,造成了美軍的軍心動蕩,連這支軍隊的主帥也在之後的戰鬥中被擊斃。最終美國人集合了他們的裝甲力量和炮兵,才擊潰了這一股人數還不到三千的英軍部隊,奪回了底特律。
英軍在底特律之戰之後再沒有什麽亮眼的表現了,不過加拿大民兵們的行動确實可圈可點,他們以小隊的形式作戰,行動飄忽,已經有了一些現代遊擊戰的影子,加上這塊土地本身就大,荒野密林和河湖密布,美軍被襲擊之後再想要娶追擊加拿大人變得十分困難。甚至一些有毅力的加拿大民兵就躲在山林中不出來,任憑美國人占領他們的村莊。他們獵殺動物,取用湖水生存下去,就是不向美國人投降。
加拿大人的堅持是有作用的,美國遲遲不能穩定加拿大,給了英國人以充足的準備時間。帶着滿滿的憤怒和複仇之心,英國皇家海軍組織起特混艦隊,從歐洲開往加拿大,目标直指美國海軍。
英國人是不敢貿然出動運兵船帶着大量英國士兵來加拿大的,在确保制海權前,英國人不敢這麽做。所以皇家海軍的軍事行動将會是之後英國人展開反擊的一切先決。
皇家海軍的動作也是非常大,在分析衡量美國海軍的實力之後,英國皇家海軍不得不抽調他們主力艦隊中的大部分力量,與之一戰。也就是因爲上次歐洲大戰之後,大唐撺掇起了一個所謂的華沙體系,使得歐洲國家之間暫時不存在戰争爆點,皇家海軍才敢扔下本土,将主力遠派到美洲來進行作戰。
而他們這樣做之前,英國人還再三向大唐确定了他們的意向,确認大唐不會撸袖子自己下場打仗,美國的背後不是大唐指使的。英國倒也還想找唐人來幫幫忙,但是大唐并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跟英國聯起手來打美國。
大唐的主要精力在華夏建設上面,對于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這場戰争,更多的是采取一個觀望的态度。但這并不代表大唐沒有一點準備。東海岸戰區早已進入了戰備狀态,而大西洋艦隊也已經蓄勢待發,一旦有事就能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