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和英國的關系,南部非洲聯邦政府雖然拒絕了澳大利亞的要求,可還是給澳大利亞留了個後門,後來澳大利亞還曾以觀察員身份列席南部非洲聯盟會議。
和一戰結束時相比,英國更加衰弱,南部非洲更強大,英國在二戰期間的先歐後亞政策,徹底傷了澳大利亞人的心,如果不是南部非洲力挽狂瀾,戰火肯定會燒到澳大利亞本土。
769萬平方公裏的澳大利亞,一戰時期的總人口不過550萬,周圍不說強敵環伺,全部都是亞洲人建立的國家,所以澳大利亞嚴重缺乏安全感,一旦英國無法保障澳大利亞的安全,澳大利亞必須找個新爹。
很明顯,南部非洲是最好的選擇,實在不行美國也不是不可以。
綜合形式判斷,南部非洲聯邦政府終于松口同意澳大利亞加入南部非洲聯盟,再不同意的話,澳大利亞就要去找美國人認爹了,這種情況下,就算得罪英國也在所不惜。
進入11月,南部非洲大選已經開啓,羅克明确表示不再參選的前提下,蓋文正式代表自由黨參選。
和大選開始前幾乎所有媒體的調查一樣,蓋文根本沒有對手,在大選中遙遙領先,南部非洲聯邦政府的效率還是很高的,短短一個星期内就完成了統計工作。
不出預料,蓋文高票當選,超過百分之九十的選民都将選票投給了蓋文,他們相信蓋文可以和南部非洲之前的曆任首相一樣,帶領南部非洲繼續前進。
衆望所歸固然好,可對于蓋文來說同樣是壓力,如果蓋文在首相任上的表現不好,那麽現在蓋文的支持率有多高,到時候輿論反撲的力度就會有多大。
“輿論?哈哈哈,誰敢在報紙上說一個不好,我就讓他破産關門!”小斯全力支持自己的女婿,他這輩子是當不上首相了,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說起來挺讓人遺憾的,小斯的子女也不少,卻都對政治沒什麽興趣,就連羅德西亞這個羅德斯家族的大本營都不太關心。
這對南部非洲聯邦政府來說倒是好事,羅克最近這十幾年,一直在緻力于減少家族企業對南部非洲的影響,有一些效果,但是并沒有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羅克和小斯、亨利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不會将家族利益置于國家利益之上。
未來不好說,萬一幾大家族出一個類似小胡子一樣的戰争狂人,那一切就全完了,南部非洲将被帶入深淵。
爲了避免最極端的情況出現,羅克持續強化聯邦政府在各行各業中的影響力,尤其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關鍵基礎行業,聯邦政府不斷用合資、收購、專營等方式加大話語權,私人資本在這些領域的影響力逐漸減弱。
并不是徹底消失,而是以另一種更隐蔽的方式存在,比如鐵路,聯邦政府現在擁有的股份就超過了百分之七十。
輿論領域也一樣。
羅克從來沒有輕視過輿論的作用,當初自由黨成立的第一時間就創辦了黨報,幾經改組後,泰晤士新聞集團現在已經成爲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報社,小斯并沒有吹牛,在輿論這個領域内,泰晤士新聞集團——或者說南部非洲聯邦政府,确實有控制輿論的能力。
千萬别小看輿論的作用,如果被刻意引導,引發的後果會很嚴重。
南部非洲這樣的移民國家,隐患其實很多的,隻不過被高速發展的經濟所掩蓋,才沒有釀成大禍。
兩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帶來足夠的教訓,以後就算有戰争,也會被小心控制在一定範圍内,不會演變成世界大戰。
這時候輿論的作用就極爲突出了,運用得當,可以以極低的成本擊敗最強大的敵人。
“我擔心的不是輿論,而是表現不如公衆預期,到時候矛盾就會集中爆發,後果難料。”羅克徹底退休後,一身清閑,他現在正和小斯在坦葛尼喀湖釣魚。
釣魚是小斯爲數不多的愛好之一,他将諾曼底戰列艦改造成遊輪的初衷就是釣魚。
爲了滿足自己的愛好,小斯将一艘一百米長的遊艇,全部拆開了之後從鲸灣運到坦葛尼喀湖再重新組裝起來,花費的費用足夠再建造兩艘同樣大小的遊艇了。
羅克沒有糾正小斯的意思,有錢人如果不消費,積累的财富就沒有意義,小斯身邊有一個大約500人的團隊爲他提供各種服務,羅克也差不多。
遊艇私人飛機這種東西,并不是一次性支出,後期的維護更花錢,小斯的遊艇上僅工作人員就有二十多人,這些都是固定崗位,不能臨時雇傭,隻有信得過的人才有資格勝任。
“隻要蓋文沒有愚蠢到免費援助歐洲,南部非洲的發展就不會受到影響——”小斯部分理解羅克的意思,擔心蓋文被道德綁架。
曾經的世界文明中心,現在已經淪落到要伸手乞讨的地步,真是太諷刺了。
真是不作不死,如果沒有兩次世界大戰,羅克還真不知道如何把南部非洲發展起來,搞不好隻能依靠努力工作,一點一滴的慢慢攢錢——
不可能,羅克可是大英帝國的侯爵,怎麽可能這麽循規蹈矩呢,就算沒有兩次世界大戰,南部非洲也能依靠壓榨周邊國家地區,快速完成資本積累。
“跟歐洲相比,我更擔心自身出現問題,别忘了堡壘都是從内部攻破的。”羅克不免擔心,蓋文現在遇到的局面,或許比羅克當初更艱難。
羅克來到南部非洲的時候,第二次布爾戰争還沒有結束,所有人都被戰争的陰影籠罩,前途未蔔,可能一片光明,也可能淪入深淵。
這種情況下,就算有小心思也不得不暫時隐藏下來,一切都爲了建設一個強大的南部非洲而努力。
當時的情況雖然很糟糕,未來卻一片光明,戰敗的布爾人要麽被逼遠走他鄉離開南部非洲,要麽接受殖民政府的統治委曲求全,殖民政府控制的範圍一下子擴大了好幾倍,既得利益者吃到撐,所有人都滿意。
現在的新移民,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各種優惠條件了,沒有免費農場,沒有低息銀行貸款,聯邦政府甚至連路費都不再報銷了,新移民除了吃老本,隻能白手起家。
對于新移民來說,雖然環境變差了,他們的預期卻是很高的。
這還得歸功于強大的宣傳機器,電影功不可沒,那麽茫茫多的新移民都在南部非洲的電影裏實現了自己的南部非洲夢,自己沒理由不成功。
如果南部非洲夢沒實現,那麽肯定就是大環境的問題。
溫斯頓對于英國的衰弱有責任嗎?
肯定有,但責任不是溫斯頓一個人的,所有英國人都有責任。
可最終溫斯頓卻被當做替罪羊被英國人掃地出門。
或許以後英國人會進行一個評選,将溫斯頓選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可那并不能彌補英國人給溫斯頓造成的傷害。
巧了,溫斯頓也在場。
對于羅克的擔心,溫斯頓深有體會:“這不可避免,軍人需要榮譽,政客需要政績,商人要賺錢,民衆要福利,流浪漢想要一個家,剛畢業的大學生希望收入比首相更高,誰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
這确實是實話,羅克也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少數服從多數,大部分時候是對的,上帝也不可能有求必應,隻要能維護大部分人的利益,那麽就是合格的。
“隻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就都不是問題!”小斯的回答充滿銅臭味。
“把你的錢的拿出來給所有南部非洲人平分,你願意嗎?”溫斯頓冷笑。
“憑什麽!”小斯勃然大怒,這又是個我真有一頭牛的故事。
“要求也是可以引導的——”跟羅克一起退休的西德尼·米爾納有辦法。
一朝天子一朝臣,西德尼·米爾納是和羅克一個時代的人,屬于他們這代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未來是年輕人的。
羅克執政的時候就樂意分權,退休了更徹底不問政事,跟一群老朋友一起天天遊山玩水,這是羅克最向往的事。
羅克其實并不是個很有野心的人,套個最爛的梗,如果不是時代的滾滾洪流将羅克推到這個位置上,當個農場主才是羅克的夢想。
另一個時空羅克也曾嘲笑過最開心一個月拿91塊錢。
現在想想,羅克最開心的時候是在約翰内斯堡當警察局長,錢不多不少,權力不大不小,有喜歡的女孩,有熱情的兄弟,有光明的前途,一切都很完美。
“如果南部非洲的新移民,也要求和老移民一樣,得到聯邦政府免費分配的農場,那該怎麽辦?”溫斯頓還算有良心,沒讓西德尼想辦法解決英國人的福利。
“農場的生活多枯燥無聊乏味啊,隻有行将就木的老年人才會守着農場過日子,年輕人難道不應該去大城市一展抱負嗎?他們未來有無限種可能,去追求最燦爛的人生吧!”西德尼的話爲溫斯頓打開了新的大門,果然需求是可以創造的。
先不說西德尼的目的,就說西德尼的話有沒有道理吧。
肯定有道理啊,這番話說出來,任誰都無可指摘,誰能扼殺年輕人追求無限未來的夢想呢。
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妙就妙在“貴”上。
參照世俗标準,不可能所有人都成功,俄羅斯從制度上已經做到了盡可能公平,執行的時候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
“你就這麽認輸了嗎?沒想着徹底擊敗愛德禮?”小斯看熱鬧不嫌事大。
英國越熱鬧,南部非洲就越有利。
從這個角度上說,保守黨最好跟工黨打破頭,努力将國家資源用在爲所有英國人謀求更大福利上,那麽英國的競争力就會越來越弱。
這話聽上去有點繞,如果英國人擁有全世界最好的福利,那麽英國就會成爲人人向往的國家,怎麽可能越來越弱呢。
福利這東西,能給不能收,隻能越來越多。
保守黨想奪回執政權并不難,隻要努力拖住工黨的後腿,另一邊承諾給英國人提供更多福利,那麽四年後肯定能擊敗工黨。
這并非萬全之策,因爲工黨也可以用同樣的辦法擊敗保守黨。
然後問題就來了,英國政府能承擔的代價是有限的,一旦英國政府爲英國人提供的福利,超過英國可以承擔的程度,那麽英國就會徹底崩潰。
“我這幾年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溫斯頓嘴硬,不肯承認自己的失敗。
這其實也是策略。
一個讓溫斯頓無比尴尬的事實是,愛德禮不僅赢得了英國平民的信任,同時也獲得了一大批英國傳統貴族的信任,所以愛德禮才能擊敗溫斯頓成爲英國首相。
這主要還是溫斯頓自身的問題,戰争對于平民的傷害固然大,對貴族的影響更大,沒人想要一個打三戰的首相。
溫斯頓錯就錯在大肆渲染俄羅斯威脅上,爲英國樹立一個外部敵人是對的,可惜不合時宜,愛德禮對俄羅斯的友善,更符合英國人的預期。
波茲坦會議給了愛德禮狠狠一棒,俄羅斯并沒有給與英國善意足夠的回應,大胡子狠狠涮了愛德禮這個國際政治新丁一把,讓愛德禮和厭倦了戰争的英國人,對國際政治的險惡又有了新的認識。
英國人還是太傲慢了。
客觀事實是不會以個人意志爲轉移的,英國想威脅他國時,主動挑起軍備競賽。
現在英國人開始愛好和平了,俄羅斯人可沒有滿足英國人要求的義務。
所以溫斯頓現在不需要做太多,隻要安心等待愛德禮犯錯就行了。
英國人能抛棄勞苦功高的溫斯頓,難道會對愛德禮始終如一?
别搞笑了,一旦讓英國人認識到,愛德禮并不能兌現自己當初競選時的承諾,甚至自己得到的福利,并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那麽英國人就會像抛棄溫斯頓一樣,果斷抛棄愛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