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匈奴人不是主公,他們已經到了這裏,主公就在他們眼前,他們怎麽可能棄主公而去,而轉去北地郡或者武威郡呢。我現在知道了,爲啥主公親自堅持出現在城樓上,你這是爲了吸引匈奴人。有主公在,我認爲匈奴人不可能選後退。
主公,老魏有個想法,要不要派人遊說一下西涼軍和曹軍,讓他們迂回到匈奴人的側後方,我們三方徹底将匈奴人包圍,吃掉這十萬匈奴騎兵。”
“文長,太天真了。你想指望西涼軍和曹軍幫我們的忙,這基本沒有可能。他們所以會以配合的姿态出現在我軍的東西兩面,一來是爲了防範匈奴人,二來也是爲了監視我軍。在我軍沒有和匈奴人分出勝負之前,他們是不會主動參與進來的,除非是匈奴人主動去找他們的麻煩。西涼軍和曹軍,他們的真正目的,還是在于我軍。我軍前出漢中這麽遠,糧草補給都很困難,涼州又多平原地帶,利于騎兵而不利于我軍。他們目前不過是想讓我軍跟匈奴人拼個你死我活,不管我軍是勝是敗,他們最後都不會放我軍輕易返回漢中。所以,我軍真正的危機不是眼前的匈奴人,而是如何應付随後的西涼軍和曹軍。
匈奴人其實好辦,把他們打疼了,他們就比較聽話了。他們現在不管是往左往右,都将遭受很大損失。右邊是看似有一條縫隙,然則未嘗就不是陷阱,也許就是誘餌等着他們上鈎。所以,其實現在匈奴人最好的選擇,其實是後退,把戰場距離拉開,如果我軍敢跟進,他馬上就可以轉身給我們一擊,如果我們不跟進,他完全可以轉左或者轉右。不過眼下我在高平,匈奴人不可能輕易後退的,畢竟傳說中的诏書在我手裏。
真正難辦的是西涼軍和曹軍。他們隐隐瞄着我軍的後路,他們都還是騎兵,地形也比我軍熟悉。我軍想要安全返回漢中,難度很高。”
“西涼軍和曹軍,若是偷襲我軍,就不怕被天下人唾罵?”
“所以說你腦子比較簡單阿,現在是亂世,能夠站立到最後的,才是赢家,挨幾句罵算什麽,能吃掉我軍才是最大的勝利。”
“那我軍眼下如何是好?主公你留張任他們在蕭關,而不是前來會合,是不是就是在準備後路?”
“那倒不是。蕭關離高平太近,根本算不得後路。讓他們留在蕭關,是害怕我軍擋不住匈奴人的攻擊,蕭關算是第二道防線。我原意是,匈奴人若攻擊太犀利,我軍擋不住的話,那就隻能放棄高平,退守蕭關。若匈奴人攻擊不順,被我軍左右兩翼封尾圍堵在高平,那我就急調張任部前來,打開南門,南北夾擊,全殲十萬匈奴騎兵于高平城。結果出乎我預料阿,匈奴人還是比較狡猾的,戰場反應很快,才僅僅一炷香的時間,就退了。可惜了。”
“那我軍眼下怎麽辦?”魏延再次問道。
“眼下?眼下我想跟匈奴人談一談。”
“啊?…”
匈奴人确實如劉璋所料,陷入了左右兩難的困境,不知道該怎麽選擇是好了。前面高平城,城門大開,但是進去就是送死。東面漢軍依山防禦,騎兵攻擊肯定很不利,西面漢軍隔着清水河進行防禦,騎兵想要迎着攻擊,涉水而過,也是十分困難。呼廚泉和劉豹商量了半天,也沒商量出什麽好辦法,最後決定明天朝左右兩邊各派出一支部隊,試探性攻擊一下看看。議定之後,兩人就分開各自回各自大營了。
當晚,劉璋就派人分别見了呼廚泉和劉豹。劉璋給兩人各自送了内容一樣的信,大概的内容就是,於夫羅的遺诏就在我劉璋手裏,你們哪個願意跟我合作,我就把诏書交給誰。你們兩個機會均等。
結果,出現了劉璋都沒有想到的戲劇性的結果。
當晚,劉璋很快就收到了兩個人的回信。
回信的内容,竟然驚人的一緻。都是要求,劉璋要先幫忙幹掉對方,就答應和劉璋合作。
事情轉了一圈,選擇權又回到了劉璋手裏。
但是,其本質卻發生了變化。
劉璋本來還想着去挑撥兩人呢,結果發現這兩人根本就不用挑撥,本來就你防着我,我坑着你。
具體選誰,劉璋還真是一下子給難住了。
三國中,這些異族的英雄人物,劉璋也沒記住幾個,也就記住個孟獲之類什麽的。什麽呼廚泉根本沒印象,至于右賢王劉豹更甭提了。劉璋就搞不明白,你說你一個匈奴的右賢王,怎麽會也姓劉呢?
這裏不得不交代一下了。
興平元年,於夫羅死,南匈奴發生内亂,禍亂涼州和三輔。曆史上就是在這次劫掠行動中,蔡琰蔡文姬被擄走的。當然,眼下蔡大小姐好好的,在成都學府優哉遊哉的當着院長。
而劉豹,就是於夫羅的兒子。
劉豹所以姓劉,一般說法是因爲其母親爲大漢和親公主,所以其姓劉。劉豹還有個弟弟,叫劉去卑,也有叫去卑的。
按原來曆史的正常發展,於夫羅死後,左賢王呼廚泉,即於夫羅的弟弟,繼任單于,劉豹遷左賢王,劉去卑任右賢王。後來,呼廚泉死了,劉豹才接任的南匈奴單于大位。劉豹繼任單于的時候,曹操将匈奴分爲五部,是爲匈奴五部衆,劉豹負責管理左部衆。爲了控制匈奴,曹操把劉豹長期留在身邊,而把劉豹的弟弟劉去卑派去管理匈奴。劉豹死後,劉豹的兒子,劉淵繼承了匈奴左部衆,後來趁着西晉八王之亂的亂局,建立了漢趙政權。此即,五胡亂華之發端,其後,相繼有很多胡人政權在北方先後建立,史稱五胡十六國,又稱五胡亂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