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吳帆徽回到了米脂縣。
此番他率領吳氏家族護院在外征伐,收獲頗豐,特别是剿滅李老柴和獨行狼的戰鬥,獲得了大量的錢财,李老柴和獨行狼殺死陝西行都司指揮使王廉,以及攻破中部縣城獲取的财富,最終都落入了吳帆徽的腰包。
也就是二十天左右的時間,吳氏家族護院的骁勇,已經在延安到米脂縣之間流傳,名氣本來就很大的殿試狀元、翰林修撰吳帆徽的名氣則是更大。
延安府衙、清澗縣衙等,已經将翰林修撰吳帆徽率領吳氏家族護院剿滅流寇李老柴、獨行狼以及剿滅清澗、延安府、綏德和米脂一帶土匪的事宜,平定和穩定地方局面的義舉,禀報給巡撫衙門和朝廷,畢竟這不是吳帆徽的任務,人家隻是在家中休假。
這是吳帆徽期盼的情況,因爲他的内心,有關今後如何發展的道路,已經逐漸的清晰。
馬鞍山村總人數超過了九百人,其組成也是泾渭分明的,李勇及其麾下九十六人,這些人是村裏的絕對骨幹,張妙手與賀雙全的手下約兩百人,這裏面包括七十多名婦孺,李老柴和獨行狼麾下約兩百人,原來就是馬鞍山村村民,因爲饑荒被迫流浪,回來的約一百人,戴能祥和劉方恒前去招募的被楊鶴遣返的流寇約兩百人,此外就是嫁到馬鞍山村的女人及其家人,接近百人。
這樣的數目,就算是放到幾百年之後,也是說的過去的,更不如處于災荒遍地的米脂縣,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迹了。
馬鞍山村擁有的戰馬數量已經達到了四百一十五匹,這個數量更加的驚人。
更加讓吳帆徽高興的是,今年種植的玉蜀黍,算是豐收了,每畝的産量達到了兩石左右,超出了小麥和小米産量接近一倍,接近了南方糧食的産量,村裏種植的接近千畝的玉蜀黍,最終收獲的玉米接近兩千石,如果平時節約一些,這近兩千石的玉米,可以保證一千人全年的糧食,也就是說馬鞍山村現有的人口,全年的糧食基本有保證了。
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糧食有保證,才能夠真正的穩定馬鞍山村,否則不管你說多少的大話,也不管你多麽的會鼓動,人家也不會跟在你的身邊。
吳氏家族已經成爲士大夫家族,這馬鞍山村的耕地,全部都是屬于吳氏家族的,賦稅是不用承擔的,這方面吳帆徽也不會那麽自覺,還想着主動繳納賦稅。
馬鞍山村的近千人,分爲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吳氏家族的護院,這一部分人的數量達到了五百五十人,其餘的就是莊戶人家了,本次收獲的糧食,也是按照租賃耕種土地的要求進行分配的,包括玉蜀黍、小麥和小米在内的所有糧食,都實行了五五分配的制度,也就是種田的莊戶人家,能夠獲取一半的糧食,其餘的糧食上繳。
土地是吳氏家族的,收入也就是吳氏家族的,不過這些糧食就是吳帆徽所有的,說到底也是來養活護院的。
耕種土地的莊戶人家,根本就沒有想到,他們居然還能夠得到糧食,要知道他們剛剛來到馬鞍山村的時候,一無所有,吃了人家的糧食,那就要給人家做事。
吳帆徽做出的這個決定,在馬鞍山村引發了很大的震動,莊戶人家自己手裏有了糧食,心裏才會真正的安穩,再說這些莊戶人家,要養活的不僅僅是自身,他們還有一些家人沒有能夠來到馬鞍山村,一旦有了糧食,家人就有保障了。
吳帆徽分配出去的近一千五百石的糧食,換來的是死心塌地的跟随。
李勇等人曾經建議統派統管這些糧食,吳帆徽沒有同意,穿越之前的他知道統派統管的問題,這種管理制度已經被證明是存在巨大缺陷的,再說他分配出去的糧食,也是養活人的,而且依照這樣的辦法,下半年和來年的農業生産,莊戶人家會拼命,因爲田地裏的糧食産的越多,莊戶人家能夠得到的就更多,而他吳帆徽,能夠得到的糧食同樣更多,這種良性循環的事情,要是不知道去做,那才是真正的腦子出問題了。
就這麽一次的糧食收獲,吳帆徽就徹底穩定了馬鞍山村。
接下來,吳帆徽還準備擴大馬鞍山村的面積,收購臨近的一些土地,以便于招募更多的人,雖說此時的他還沒有什麽菩薩心腸,沒有想着徹底解決米脂縣百姓災荒的問題,他想到更多的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擴大吳氏家族護院的人數,更好的保護吳氏家族的安全,一旦在這裏落戶的百姓能夠吃上飯,能夠安定下來了,而這些百姓與吳氏家族護院之間有着割舍不斷的關系了,那麽吳氏家族的護院,就要拼命保護吳氏家族了,因爲保住了吳氏家族,就是保住了他們自身,就是保住了他們的家人。
這個道理吳帆徽是明白的,所以在回到縣城之後,他立刻找到了族長吳緬清,将自身的打算說出來了。
吳緬清正在爲今年玉蜀黍的收獲高興,短短幾年的時間,倉庫裏的糧食就逐漸充足起來,帳房的銀子也同樣多了,這預示着吳氏家族的根基逐漸在變得強悍。
聽見吳帆徽的建議,吳緬清幾乎沒有怎麽猶豫,就滿口答應下來,他知道吳氏家族要依靠吳帆徽,而吳帆徽身份變化之後,依舊爲家族考慮,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馬鞍山村周遭荒蕪的土地是不少的,幾乎也沒有什麽人耕作,大量的人都流失了,或者成爲了流民,或者加入到流寇的隊伍之中,所以吳緬清購買這些土地,不需要消耗多少的銀子,再說大部分的銀子,都是吳帆徽拿出來的,至于說縣衙,知縣朱天麟更是支持,有吳氏家族穩住米脂縣,他這個知縣的日子過的也舒坦很多。
短短幾天的時間,吳帆徽買下的耕地就達到了五百畝,加上馬鞍山村的土地,他擁有的土地近兩千畝了,這個數量和某些士大夫家族動辄幾萬畝的土地相比,還不算什麽,但能夠發揮出來的作用是巨大的。
馬鞍山村的李勇等人,異常的忙碌,李勇、馬繼剛、孫凱林和劉方恒等人,負責訓練吳氏家族的護院,戴能祥負責錢糧管理以及落實土地等一系列的事宜,馬三立則是協助戴能祥,負責招募莊戶人家前來耕作這些土地。
吳帆徽主要關心的,還是吳氏家族護院訓練的事宜。
護院的總人數已經達到了五百五十人,吳帆徽按照其類型進行了分類,斥候三十五人,騎兵戰隊三百八十人,步卒戰隊一百二十人,執法戰隊十五人。
李勇爲吳氏家族護院千總,統領整個的護院隊伍,側重于斥候戰隊,劉方恒爲斥候戰隊的把總,馬繼剛爲騎兵戰隊的把總,孫凱林爲步卒戰隊的把總,戴能祥爲執法戰隊把總。
按照這樣的劃分,吳氏家族護院,其實已經可以稱之爲軍隊了。
在确定和分類之後,吳帆徽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在他離開米脂縣之前,吳氏家族護院的總人數務必要翻一番,達到一千一百人,而護院主要的招募方向,還是以步卒爲主,畢竟今後的護院包圍吳氏家族,不需要太多的騎兵,再說騎兵的消耗也太大了。
就在吳帆徽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吳慶超與王和翠終于提及了相親的事宜。
已經是八月底,吳帆徽也必須要出發了,否則時間就來不及了。
吳帆徽倒也沒有堅持,馬鞍山村的事情,就是再給他一年的時間,一時半會也是忙不完的,而且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當然随着馬鞍山村逐步的發展,吳氏家族也将真正的進入到士大夫家族的序列之中。
家裏早就籌劃好了,吳慶超和城南的三姑,出發前往鳳翔府,吳帆徽的生辰八字準備好了,納征的彩禮同樣準備好了,此番前往鳳翔府,納采、問名、納吉和納征等等程序,一并進行,至于說後面的請期和迎娶,還需要一段時間,請期應該是在吳帆徽年滿十七歲的時候,迎娶則是等到吳帆徽年滿十八歲的時候,請期吳帆徽不需要參加,迎娶的時候,朝廷肯定是會給假期的。
此番所需要的彩禮,絕大部分都是吳氏家族帳房提供的,吳緬清說的非常清楚,吳帆徽迎娶,就是整個吳氏家族迎娶,納征所需要的錢财,自然是吳氏家族提供的。
九月初一,吳慶超、三姑、吳帆徽等人從米脂縣城出發,前往鳳翔府城,李勇和馬繼剛兩人帶着一百名護院沿途護送,馬鞍山村訓練事宜由孫凱林負責、劉方恒協助,村裏相關的事宜,則是戴能祥繼續負責處理。
吳帆徽還是有些郁悶的,因爲此番前往鳳翔府,路上行程不可能太快,主要還是三姑不會騎馬,也不可能騎馬,吳慶超騎馬同樣是不行的,跟着他前往鳳翔府的,王寶福沒有問題,但貼身丫鬟李佳翠就要命了,隻能夠和三姑一道乘坐馬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