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年。
張居正居首輔的第十個年頭。
也是萬曆皇帝登基的第十個年頭。
國人喜整數,特别在這第十年的整數上。
爲酬張居正十年來輔政之功,天子加其太傅诰命。張居正位極人臣,其恩遇大明開國以來,無一大臣臨于之上。
而臨近新年,皇室内也有喜事,皇後王喜姐誕下一女,雖不是皇子,但也是皇家嫡女。
另當初懷龍嗣的王姓宮女,也就是王恭妃臨産在即。
天子登基十年,皇後誕女,另有一妃懷龍嗣,兩宮太後都十分高興,命皇宮上下大肆操辦慶典。
初一這日,天子禦皇極殿,接受百官朝賀,并設宴賞賜諸大臣,賞賜大臣銀币,至于三位輔臣,五位講官另厚賞了彩币,銀兩,綢緞。
而居于家中,被勒令冠帶閑住的林延潮,自不能赴宴,當然也沒有賞賜。
冠帶閑住後,林延潮的牙牌被上繳,連紫禁城都不能進。
初一至初三,紫禁城熱鬧非常,一片君臣同樂,共享太平盛世的景象,唯獨林延潮似被朝堂上下遺忘了一般。
但對于忙碌奔波了一年的林延潮卻沒什麽失意,反而打算借此過一個好年。都察院封印,林延潮免去都察院報道,正好抽空在家陪林淺淺度佳節。
不過雖是少了公事上的煩惱,但林延潮卻仍是不得閑,反而府上是車馬如市。
林府的大門前,來拜會的讀書人可謂是絡繹不絕。
陳濟川又拿着厚厚的一疊拜帖來找林延潮。
手中拿着這麽多拜帖,陳濟川卻對林延潮苦惱地道:“都是聞名而來的士子,要麽是送禮上門,要麽是景仰大名投帖,最難辦的卻是這些投拜師帖子。”
林延潮笑了笑不說話。
徐火勃點點頭道:“是啊,這要拜入老師門下的,可是不少!老師在宮門前所講'明月映萬川'後,這事功學在京城士子裏是真正流傳開來了。”
“衆士子眼下都将永嘉之學,直接稱爲林學,不知多少士子每日習之,投帖上門的,送上拜師程儀的,都是要拜在老師門下。”
陶望齡點點頭道:“幸虧老師現在冠帶閑住,否則來得更多,而且多是趨炎附勢之輩,現在門外才是真心求學之人。”
陳濟川聞言道:“老爺,這帖子的事,你可需斟酌一二,若是再推卻,則是傷了不少士子之心。況且裏面還有不少老爺你的同年同僚引薦呢,這些人的面子可不能掃。”
正說話間于伯走了進來道:“老爺,門外有一人持翰林陳學士的帖子,說陳學士引薦他要拜入老爺的門下。”
聽聞是陳思育介紹,林延潮當下對孫承宗道:“既是光學士引薦,不可怠慢,你先替我應酬一二。”
孫承宗應了後,連忙離去。
下面又有人持帖子上門,有數人還是拿着六部部堂的帖子,說是他們的親戚,子弟要拜在林延潮門下,研習事功學。
林延潮自不可能親自迎接,于是隻能派孫承宗,陳濟川,徐火勃,陶望齡見客。
上門的士子來頭大一些的,由孫承宗,陳濟川接見。
普通的士子,就讓徐火勃,陶望齡代己接見。
忙碌了一整日,好容易送走了這些熱情的士子,幾人都是累得不行。
徐火勃不由道:“老師,孔聖當年教授三千弟子是如何辦得?我等今日見了十數人,已是力竭。”
陶望齡在旁笑着道:“三千弟子孔聖也不是一一授之,子夏,曾子也曾代師傳聖賢之道。”
林延潮看了陶望齡一言,微微點頭,然後對二人道:“這幾日上門說要拜入我門下的弟子,你們以爲如何?”
二人一并道:“老師,大多人其意甚誠,并非是一時興起,還有數十人都是來了一趟二趟,甚至好幾趟的。”
林延潮略有所思地點點頭。
一旁孫承宗道:“東翁,這講學之事,還需謹慎,眼下東翁冠帶閑住,身處嫌疑之地,若是在此講學,難免會觸人之忌,洪近溪可是前車之鑒在前!”
林延潮點點頭道:“多謝孫先生提醒。”
陳濟川道:“可是老爺,這些弟子中不少都是大臣顯貴所薦,若是貿然拒之,于這些大臣顯貴的面上,也是不好看。”
“以你之見呢?”林延潮問道。
陳濟川道:“我看老爺不妨先收了這些人的拜師帖子,也算是收錄門下,如此老爺不用出面講學,觸人之忌,也可收攏人心,爲己之用。”
“這不是拜師帖子成了門生帖子?”孫承宗皺眉道。
沒錯,就是門生帖子。
如林延潮一幹同年,身上要常備一封申時行的門生帖子,如此出去辦事方便。
這按道理來說,三品以上官員或者督學,地方正印官收門生帖子絲毫不稀奇,隻是林延潮這區區正六品官,還是被奪職在家的官員,也收門生帖子,那就十分罕見了。
林延潮想了想,官場上對于收授門生忌諱也不忌諱,如果你是會試,鄉試主考官,或者是一省督學,國子監祭酒,這就是公開收門生的途徑,朝廷官員知道也不會有二話。
但是如果你不是通過這途徑,大肆收納門生,那麽就有結黨之嫌了。而且随意給了門生帖子,很多人就可以拿這門生帖子出去招搖撞騙。
這個時代師生之間,有權利和義務關系。
比如曆史上顧炎武落難,有人求錢謙益幫忙,錢謙益說行,你讓顧炎武向我遞一封門生帖子,我就幫他。于是此人冒名給錢謙益送了帖子,顧炎武知道後表示拒絕,我怎麽能當你這大漢奸的門生呢?于是就向錢謙益要回門生帖子,否則就要在衆人面前澄清事實,錢謙益不得已,隻好将帖子還給顧炎武。
故而林延潮也不好濫收門生,再說這些士子多是慕林學而來,想要研習經學的。若是林延潮收門生帖子,不就成了官場利益關系?成了結黨營私之途?
林延潮想了想道:“也好,若是再拒之門外,未免也不近人情。若是這些人明日再來,就告訴他們拿幾篇趁手的文章在身邊,我看過後若是合意就收下,算是記名在旁,其門生帖子我會收下,但給不給,卻要考核其功課品行。”
聽林延潮這麽說,衆人都是說妙。
一般官場上遞門生帖子,都是請德高望重之人引薦,爲師之人看過可以,就收入門下,兩邊就結成師生關系,這是比較重利益關系的方式,至于指點門生學問品行,那基本沒有。
如此就脫離了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了。
但林延潮不同,若是不合自己的意,就不收你的門生帖子,就是合意,隻是收下你的門生帖子,好比學武裏面的投帖,記名弟子。
之後林延潮還需考核學生的學業品行,若是林延潮認可,就在門生帖子上寫上自己大名,交還給你。真正的門生帖子都是一式兩份,以後士子就可以以林延潮門生的身份在外行走了。
這認可的方式,就好比是佛學裏的印可一般。
這也是将師生關系,真正變成傳道授業解惑的那等,而非官場上利益關聯的師生關系。
如此既能收錄真正要學經學的士子,也避免了結黨營私,或者說就算是結黨營私,也避免了當上此罪名。
“老師此舉極是,甯缺毋濫,也免得有宵小在外借着老師名頭行事,敗壞了老師的名聲。”陶望齡第一個贊成道。
徐火勃也是笑着道:“是啊,如此我們以後不更是老師的左膀右臂了嗎?”
林延潮看向徐火勃一臉高興的樣子,自是知道他高興什麽,徐火勃,陶望齡二人可謂是林延潮一手培養的,将來是可以傳衣缽的。
若是以後拜師人多了,他們二人自是水漲船高。
林延潮不由心想,自己這一劃分,不就成了仙俠小說宗門裏,外門弟子,内門弟子,真傳弟子如此模式。
比如收帖子的叫記名弟子,給帖子認可的,叫門下弟子,然後如徐火勃,陶望齡這樣的入室弟子,到最後還有傳以衣缽的衣缽弟子。
而孫承宗,陳濟川這等的就是長老。
這簡直是開啓了武俠幫派模式嘛,自己不就變成堂堂掌門了?
這腦洞确實開得有些大。
次日。
林延潮有意收錄門生的消息一放出去,頓時士子雲來。
雖說他們被告知,暫時不能先給門生帖子,但仍是有不少人願意一試。
孫承宗他們依林延潮所說的辦法,當場叫來人當場寫了一篇事功學爲心得的文章,以及趁手文章,薦書,履曆等一并交給林延潮過目。
投獻文章這一套,古人稱爲行卷。行卷也是士子自薦信,若是對方收下你的文章,就有提攜你一把的意思。
當初林延潮得胡提學賞識,也是獻他一篇文章,得他收錄。
林延潮将文章一一過目。
林延潮收錄也是綜合數面考量,比如引薦這名士子的人,很有背景,或者是這個士子是顯宦家子弟,當然優先考慮。
要麽就是舉人,監生出身,或者是科試中獲得不錯名次的。
還有就是文章裏觀點有一見之得,真知灼見的,這樣的士子着重收錄。
當然也有門生拜師禮送得特别豐厚,其他方面差一點,也是可以的,有教無類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