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郭宋臨時召集政事堂五相,商議重大事項。
衆人匆匆趕往晉王的官房,潘遼走出院子,正好遇到了張謙逸。
“老潘,你說晉王殿下臨時召集我們爲了何事?”張歉逸笑問道。
潘遼微微笑道:“我估計是爲了确定新相之事,殿下想聽聽我們的意見。”
“終于要定了!”
張謙逸感慨一聲,又笑道:“老潘覺得會是誰勝出?”
潘遼笑了笑道:“難說,殿下之前沒有和我們交流過,我覺得他大概有決定了,但還想聽聽我們的意見。”
“确實,這兩個相位牽動多少人的心啊!”
按照大唐慣例,三品以上官員都由天子任命,在代宗李豫登基後,天子任命權又擴大的四品以上。
郭宋則進行了調整,明确了推薦權和否決權,相國的任命權在他手中,各相國有推薦權,除了相國之外,其餘四品以上官員由相國們協商決定,但郭宋有否決權。
這個任命隻限于文職官,爵位以及三品以上的榮譽官還是由郭宋封賜,另外軍隊任免則另成體系,不在這個範圍内。
不多時,五名相國齊聚晉王官房,這是非正式的議事,人數不多,郭宋安排手下搬來幾張軟椅,讓衆人都坐在自己的官房内。
“今天請各位來,主要是想商議一下兩個相國的空缺,時間拖得太久,會對朝廷運轉不利,如果有可能,希望今天就把它定下來。”
衆人都明白了,一定是晉王殿下考慮得差不多了,所以才請大家商議,當然,如果衆人反對意見強烈,晉王也會再謹慎考慮。
郭宋取出五份推薦表,又繼續道:“這是各位推薦五個相國候選人,潘相國推薦的崔元豐,杜相國推薦的薛勳,戶部張尚書推薦的韋應物,曹樞密使推薦的獨孤立秋,以及兵部張尚書推薦的陸贽,加上資政李泌在病重前推薦的裴延齡,以及資政薛勳推薦的崔損,資政獨孤立秋推薦的盧邁,實際上一共有八名候選人。
然後去掉杜相國推薦的薛勳,他因爲身體緣故,無法勝任相國重任,杜相國可以考慮再推薦一人。”
杜佑搖搖頭笑道:“不用了,七個相國候選人都是棟梁之才,我就不用再推薦了。”
郭宋之前已經問過了杜佑,杜佑表示,他作爲吏部尚書,尊重其他相國的意見,這裏郭宋再問一遍杜佑,也是讓他在衆人面前公開表态。
“好吧!既然杜相國放棄推薦,我們就從七人中考慮新相國,事實上,這七人也基本上代表了我的用人标準,德才兼備,資曆雄厚,可能個别資曆稍遜,但也可以作爲破格提拔考慮。”
說到這,郭宋停住看了衆人一眼,見衆人都沒有打斷自己的意思,他笑了笑又繼續道:“然後我再說說我的考慮,首先我不希望相國是某一方的利益代表,你們代表的是朝廷,代表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而絕不能是某一個勢力的代言人,那是南唐閹黨幹的事情,這我這裏絕對行不通,但我也會考慮各地士族的感情,爲了安撫他們,考慮地域也是有必要的,所以這次兩個相國的名額,我考慮河北籍一人,關中籍一人。”
郭宋這句話一出,首先裴延齡和陸贽就排除了,剩下河北的崔元豐、崔損和盧邁,他們分别來自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和範陽盧氏,還有獨孤立秋和韋應物,他們來自關中。
郭宋又對潘遼笑道:“潘相國推薦了崔元豐,能不能請潘相國說說推薦他的理由?”
潘遼起身道:“感謝殿下的信任,把給了卑職一個推薦相國的機會,我們首先說資曆,崔元豐是進士出身,長期在地方爲官,從主簿一直做到刺史,兩次被百姓挽留而失去升遷機會,他曾連續十五年獲得吏部上上考評,入朝後曾任太府寺少卿以及戶部侍郎,泾源兵變遷徙他被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獲得入相資格,泾源兵變後,他因反對任用奸臣盧杞而被免職,一直賦閑在家,并堅決不爲田承嗣叔侄所用,我認爲他的資曆、德才都足夠了,所以卑職推薦他入相。”
郭宋又笑道:“其實崔損和盧邁的資曆、德才都不遜于崔元豐,潘相國爲什麽不推薦這兩人?”
潘遼沉吟一下道:“雖然崔損和盧邁也不錯,各方面都不亞于崔元豐,隻是我們考慮相國時,還需要再參考一些别的因素。”
“比如什麽?”郭宋不露聲色問道。
“比如對晉國的貢獻、家族的影響以及他們的身體狀況。”
聽到潘遼說的三個影響,衆人都意識到這個崔元豐恐怕是郭宋自己定下的,交給潘遼來推薦,之前因爲潘遼的權力被削弱,大家都猜測是不是晉王和潘遼之間有了隔閡,或者晉王對潘遼心有不滿,現在看來,他們都想多了,晉王最信任之人恐怕還是潘遼,他限制的隻是右相的權力,和潘遼無關。
家族的影響,博陵崔氏出了一個依附閹黨的崔造,這一點就連累了整個家族,而對晉國的貢獻,清河崔氏獻了洺州,給了晉軍一塊進入河北的跳闆,範陽盧氏則幫助晉軍奪取幽州,兩家都功不可沒,第三點是健康原因,盧邁年事已高,身體比薛勳還差,連薛勳都退選,再選他還什麽意義?
這樣排除下來,也隻有崔元豐合适,衆人一時間都沉默了。
郭宋也沒有解釋,笑着又道:“崔元豐先放一放,再說說另一個名額,我打算在獨孤立秋和韋應物中二選其一,但沒有确定,我想聽聽各位的意見,希望各位暢所欲言。”
又是潘遼首先開口,“殿下,獨孤立秋經驗豐富,資格很老,但他有一個緻命的弱點,那就是他沒有地方爲官的經曆,就憑這一條,卑職就不太贊成他入相,卑職更傾向于韋應物。”
曹萬年搖搖頭道:“潘相國用沒有地方官經曆爲理由反對獨孤資政秋,未免太死闆了,如果一定要地方官經驗,當年李林甫也沒有做過一天地方官,他何以成爲右相?當地方官隻是爲了深入了解百姓疾苦,懂得朝廷和地方的相處之道,并非入相的絕對條件,況且獨孤資政在南唐也曾入相,難道我們的寬容之心還不如南唐?”
張裘安表态道:“曹相國有所不知,正是因爲我們都在地方任職時間太短,對地方民情了解不深,所以才需要一個深谙地方民情的相國,在這一點上,獨孤資政确實有所不足。”
張歉逸也道:“說起來了解民情,不一定非要做官,以獨孤資政數十年的人生閱曆,他民間疾苦的了解恐怕都比我們深得多,卑職覺得獨孤資政應該合适。”
四個相國形成了二比二,郭宋看了一眼一直沒有表态的杜佑,笑道:“杜相國的态度呢?”
衆人的目光都向杜佑望去,如果投票表決的話,杜佑這一票就至關重要了。
杜佑沉默片刻笑道:“我昨天在翻晉王殿下編的增廣賢文,其中有一句我很感慨,叫做‘家有财寶千萬擔,不如家中有一老’,老人的德高望重能凝聚家族力量,團結家族子弟,他的人生經驗,能幫助兒孫渡過難關,我想到了我們朝廷,我們朝廷剛剛籌建,确實需要一個老資格的重臣來坐鎮,讓資政出任相國,是一個好辦法,其實我更偏向于李泌出任相國,但李泌病重,那麽獨孤立秋作爲四朝元老,我認爲他比韋應物更合适出任相國。”
當天下午,郭宋頒布攝政王令,封前戶部侍郎崔元豐爲金紫光祿大夫,出任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政事堂議政,加封資政獨孤立秋爲光祿大夫,出任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政事堂議政。
同時封裴延齡爲金紫光祿大夫,出任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陸贽封金紫光祿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任吏部侍郎,崔損和盧邁一并封爲金紫光祿大夫,崔損出任太常卿,盧邁出任集賢殿大學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