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麽,肩井諸穴盡被行針,看來是個武功高手,尋常死囚也要這般小心麽?”李落神情淡然,緩緩問道。
殘耳之人大吃一驚,牢中燈火極是昏暗,不想李落遙遙一望,便看出女子被封住内力。
惶恐說道:“九殿下,恕罪,饒命。”
李落沒有接言,靜靜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三人。
殘耳之人臉色大變,李落之名,大甘朝中上下,無有人不知,除了坊間流傳李落領軍前的荒唐事,也少不了李落處事冷厲決斷之言,絕非和善之輩。
殘耳之人連連磕頭,擲地有聲,魂驚膽顫道:“九殿下,她是江湖中綠林賊子驚神劍莊公飛之妻,莊公飛密謀造反,刺殺數名朝廷命官,去年被刑捕司高手斬殺。
這女子不但不知皇恩浩蕩,反而爲夫尋仇,殺了不少兄弟,半年前才被刑捕司捉拿歸案,押入天牢之中。”
殘耳之人說完之後,過了數刻,也不見什麽動靜,悄悄擡頭看了李落一眼,隻見李落望着牢中桌上女子怔怔出神,瞧不出喜怒。
又再過了半響,殘耳之人試探着恭敬喚道:“九殿下?”
“哦,她叫什麽?”
“回九殿下,她叫梅舞袖。”
“若是她有罪,便以罪論處,半年之前入監,大甘律法,若是這等罪責,這個時候早該問斬了,莫要再欺辱與她,你我是人,非是禽獸,也有家人妻女,日後不可再有這等事。”
李落說罷,看了一眼地上面無人色的幾人,沉聲道:“今日之事便罷。”
說完轉身欲走,突地停了下來,略帶些疲倦說道:“替她取件衣衫。”
李落走後,過了數刻,三人才站起身來,冷汗濕了衣背,面面相觑,皆能瞧見眼中劫後餘生的驚懼之意。
其中一人向着殘耳之人低聲說道:“左統領,你看?”
殘耳之人長出了一口氣,擦了擦頭上冷汗,轉頭看着桌上動也不動的女子,啐了一口,寒聲說道:“這個賤人,差點送了我們幾個性命。”
“大哥,要不要。”另一人眼中寒芒一閃,做了一個斬首之勢,又覺不舍,看着桌上女子,喃喃道:“真是可惜了這麽一個尤物。”
殘耳之人怒斥道:“你他娘的腦子裏都裝的是屎尿麽?”
“左統領,你說九殿下會不會事後找我們問罪?”
殘耳之人瞪了說話之人一眼,喝道:“放屁,也不撒泡尿照照,要是九殿下想問罪,你我這會腦袋早就掉了,九殿下連我們叫什麽都沒問,自然是不把我們放在眼裏。”
“是,左統領言之有理,不如就和老六說的,毀屍滅迹,一了百了。”
殘耳之人戾氣一顯,随即隐去,頹然說道:“怕也不妥。”
“這又是爲何?”
“九殿下問了這賤人名字,就怕日後再問起來,若是拂了九殿下的興頭,到那時誰也救不了我們。”
“大哥,這可怎麽辦才好?”
“怎辦,怎辦。”殘耳之人略一沉吟,眼中一亮,沉聲說道:“你們說九殿下方才爲何目不轉睛的瞧着這賤人?”
“統領,你是說?”
“燙手山芋,不能留在這裏了,我已有定議,至于她是生是死,便和我們沒有關系了。”三人又再密議一番,急急收拾了一片狼藉的監牢,匆匆離去。
李落自不知獄中守衛心思,查完在冊人犯之後,便離了天牢。
三日後,李落得空,回了棄名樓。
棄名樓中,秋吉不分晝夜,移花種草,忙的不亦樂乎,院中一派生機盎然,頗具新氣。
牧天狼幾将閑暇之時,溯雪領着幾人走了走卓城内外,隻餘這月下春江不曾去過,呼察冬蟬興緻極高,買了不少玩物,甚是高興,歡聲笑語,平添了樓中幾分喜氣。
李落入院之後,見到雲無雁和遲立,與兩人閑談幾句,卻覺口渴,步入廳堂,正想取杯茶來,就見溯雪正陪着一個白衣女子,坐在廳中,見到李落,溯雪起身一禮,喚道:“公子,你回來了。”
李落嗯了一聲,奇怪的看了座中女子一眼,見到李落進來,也不曾動上一分。
李落不以爲意,和聲說道:“是你親友?”
溯雪也是奇怪的看了李落一眼,愕然問道:“公子不識得她?”
李落一怔,又再看了看低垂着頭的女子,不解說道:“這位姑娘是?”
溯雪一愣,看了看白衣女子,又再望着李落,輕盈說道:“公子,早些時候她來府中,隻說是找公子,快有一個時辰了,也沒有說自己是誰。”
李落一頭霧水,輕聲問道:“姑娘,你找我?”
女子身子微微顫了一下,突地跪倒在地,輕輕說道:“民女梅舞袖,見過九殿下。”聲音甚是好聽,隻是毫無生氣,仿若垂死之人一般。
“梅舞袖?”李落一怔,猛然想起日前天牢所遇女子,心念一轉,問道:“你怎麽來的這裏?”
“民女是來侍奉九殿下。”
李落和溯雪皆是一滞,李落眼中寒芒一閃,明白過來,叱道:“荒唐,好膽。”
溯雪不明所以,就見女子擡起頭來,便是李落,也禁不住暗贊一聲。
似是雨後清荷,雪後孤梅,淡雅之中,幽香自在,便在擡頭的刹間,廳中擺放的數盆玉蘭秋菊也沒了顔色,一襲白衣,更襯的玉容無暇,不輸于李落所遇之人。
玉顔白皙,勝雪羞脂,隻是少了幾絲血氣,美中不足,卻又是人見人憐,絲毫不像是身具武功之輩。
李落眉頭微皺,隻聽梅舞袖緩緩說道:“九殿下,民女鬥膽,請九殿下收留小女子,小女子當爲九殿下做牛做馬,還望九殿下仁慈。”
聲音雖是動人,隻是空空洞洞。
溯雪恍如霧裏,不便插言,卻也聽得出空洞死寂下的一抹散不去的凄苦和哀愁。
李落一痛,鷹愁峽外,軍營之前,那張帶血的臉頰,訣别之時,也是有這般的凄苦和哀愁。
李落怔在廳中,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仁慈之說,仁在何處,慈在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