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兮給皇後的信,送到禦書房時,永和帝正高興地不知所以。
他現在缺什麽,大興現在缺什麽?除了糧,就是錢。
而甯元辰的消息,就跟及時雨一樣,解決了大難題。
“陛下,皇後娘娘送了一封信過來。”孫進朝将信轉遞給永和帝。
看到甯兮的信,永和帝沉默了許久,最終所有的情感都化作一聲輕歎。
“你看看吧!是凰兒的信。”
甯元辰接過信件,迅速看完,“臣無異議,就按凰兒說的辦吧!”
“母後,定會将自己的一成給凰兒。如此算來,還是朕占便宜了。”太後的分成,不就是相當于自己的分成嗎?就算給甯兮一份,他依然要占七成。
對甯家來說,太虧了。
“陛下,甯家已足夠繁榮,再多人心就變了。”甯元辰很平靜,并不覺得吃虧。
他已經位極人臣,連帶着甯氏家族都水漲船高。
現在有他這個靖國公壓着,家族的人還算規矩,但以後甯家如果權勢再大,難保某些人不會起歪心思。
所以,現在這樣最好。
對甯元辰來說,錢夠用就行,再多不過是在庫房積灰罷了。
況且他相信,他甯元辰的兒女,即使沒有父輩蔭庇,也能活得很好。
以前他與永和帝曾經認真讨論過一次,巨大的富貴和蔭庇子嗣,究竟是好是壞,但結果并不讓兩人滿意。
讨論來讨論去,還是認爲打鐵還需自身硬。
如果本身就是草包,便是将金山銀山送到手裏,也無用。
“那就這樣吧!”
永和帝拿起旁邊的密信,“商酉的反擊讓京中議論不休,右相倒是穩坐釣魚台,靜觀龍虎鬥。
朕會讓他如意?這老東西,遲早讓他将吃進去的,全給我吐出來。”
得到永和帝的資助,甯兮将整個嶺山都買了下來,擴大工坊,增添守衛。
工坊開始慢慢步入正軌,熟手也越來越多。
……
繼京中議論紛紛的權貴秘聞之後,京中忽然刮起了一陣新風。
酒樓茶館的說書先生,開始講述一些,這個世界從未有過的神話傳說。
本來大夥兒都當一樂,但說書先生們說的有鼻子有眼,很多地理位置細一推敲,都能對上号。
而且新故事将這個世界本來的一些傳說,都串聯了起來,且符合這個時代百姓對神話的想象。
再加上甯兮模仿前世腦白金的瘋狂洗腦模式,花了大量銀子,通過輿論給所有人洗腦。
僅僅幾天,被甯兮修正過的神話傳說,便在京中找到了生存的土壤,無數百姓開始供奉各種仙神。
連一些讀書識字的人,都開始相信。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除了極少數人之外,真的很少有人不信仙神。
咱們的故事編纂者甯兮,一邊編寫新的神話故事,一邊聽斐玉彙報京中輿論動向。
“小姐,今日故事講到女娲補天。百姓們都很關注,每個茶館酒樓都坐滿了人。”
“說書結束後,故事迅速在街頭巷尾傳開。現在整個京都,沒有人不知道您的神話故事。”
甯兮放下寫好最後一個字,說道:“百姓的反應怎麽樣?”
“回小姐。百姓們都接受了這些故事傳說,一些百姓甚至重複了故事中的做法,确實有很好的效果。
比如豆芽仙的故事,百姓們在大石塊下放上豆子,天天澆水,幾天後心生長的豆芽,确實将石塊頂開了。”
甯兮點了點頭,接受就好。
這些神話故事,有些是她前世的故事,有些是她自己編的,其中融入了一些科學知識。
畢竟科學才是正道,封建迷信要不得。但現在大環境就是這樣,他隻能通過故事慢慢糾正大家的觀念,盡量宣傳一些三觀正的東西。
“小姐,今日又寫了什麽故事?”斐玉好奇道。她也很喜歡這些故事,每日陪着小姐,她總能第一時間看到故事。
甯兮将寫的故事遞給斐玉,“看看,覺得怎麽樣?”
斐玉雙手接過,認真虔誠地看了起來,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原來我們往上跳會掉下來,是因爲在遙遠的天空之上,那裏充斥着虛無,什麽都沒有。
大地之母後土娘娘爲了保護天下生靈,便将自己與大地融爲一體。當生活在大地上的生靈,可能進入那片虛無時,後土娘娘便會将之拉下來。
但後土娘娘精力有限,不能照顧到所有的生靈,有些生靈在回到大地的懷抱時,會死去。
于是後土娘娘又化爲六道輪回,送死去的生靈往事轉生。”
聽着斐玉簡單的解釋,甯兮覺得自己這個故事拙劣,還得修改修改。
甯兮這個故事和前世變化很大,主要是她想引導大家意識到萬有引力,這個東西的存在。至于後土娘娘化身六道,她給圓了回來。
其實,很多神話故事都被她改成了四不像,但這個世界隻有她知道這些故事,她的故事她做主。
“小姐,後土娘娘真的會守護每一個生靈嗎?”斐玉問道,表情很虔誠。在她看來後土娘娘很偉大,用生命守護着大地上所有的生靈。
甯兮搖了搖頭,“大地之上的生靈,不計其數,和天上的星星一樣多。
即便是後土娘娘也難以照顧到,每一個生靈。
但有一點是公平的,每一個人都會死,每一個人都将化爲塵土,回歸大地的懷抱。”
甯兮想了想幾日後就是太後的壽誕,好機會啊!
“斐玉附耳過來。”甯兮在斐玉耳語一番。
“是,奴婢這就去辦。”
的随後不久,街頭巷尾開始流傳,安平郡主從含丹城帶回了一件稀世珍寶。
這件寶物不得了,是由女娲補天遺石打造,晶瑩剔透,似清水無暇。能福佑子孫,保家業平安,甚至能讓人身體康健。
對于這樣的寶物,百姓們也就是看看熱鬧,但世家權貴就不一樣了,各方都在猜測甯家和陛下又在打什麽牌。
可不管各方怎麽打聽,永和帝和甯家都沒有動靜,反倒是這珍寶之說愈演愈烈。
衆人開始打聽,這寶物究竟是什麽?甚至有人想買通,甯家家仆欲一問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