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則是開心品嘗路易斯帶來的好酒。
“好酒,果然是好酒啊。”
“沒錯,醇香,而且入口柔順。”
“真香啊。”
周衛華幾個人一邊品嘗着酒,一邊笑着說道,确實是好酒不用懷疑。
第二天晚上。
杜老闆搞起抗日捐助交流會正式開始。
整個上海的名流名家等等全部彙聚和平飯店,可謂是熱鬧非凡, 而且今晚所産生的費用全部由杜老闆負責。
周衛華對于這個大哥鼎力支持也是十分感謝。
交流會開場就是上海當紅歌星演唱,以此表示對所有人的敬重。
在歌唱結束後。
杜老闆走上舞台了。
“我想大家都應該到齊,我想大家也都知道此次我舉辦這一次名流交流會的意義。”
“現在我們國家到了最艱苦的時候,也是無數抗日英雄在前線最爲困難的時候。”
“我們身爲中國人,身爲炎黃子孫,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雖然我們不能沖上前線跟敵人拼命,但我們也能在後方支持。”
“怎麽支持呢?有些人提供情報,有些人物資支持, 有些人金錢支持,那我們呢?”
“我們隻能窩藏在上海,而且在上海還有不少人遭受欺負,誰欺負我們呢?自然是外來的敵人,我想在座的各位有很多人都明白我說這話的意思。”
“現在我們的抗日英雄想要組建一支抗日空軍力量,但奈何沒錢去購買飛機,也無法組成堅強的空軍力量。”
“我身爲一個中國人,我也很痛心,我們被列強欺負那麽多年,我們想要強大起來,那就要有強大的軍隊。”
“我也是上海商會會長,我在這裏呼籲大家,一個人貢獻一點力量,我們便能彙聚成爲汪洋大海,一定能趕跑侵略我們國家的敵人,我們中國人也能站起來, 挺着胸口對着列強說,你敢欺負我看看,我不弄死你。”
杜老闆的一番開場白頓時赢得熱烈掌聲,尤其最後一句,你敢欺負我看看,我不弄死你。
“謝謝大家,我在這裏呼籲大家進行資助我們的抗日英雄,組建我們祖國未來強大的空軍部隊。”
“我第一個捐助五架飛機給我們的抗日英雄們。”
杜老闆之前說捐助兩架飛機,但一架隻要一萬大洋,幾萬大洋他拿出來還是很輕松。
“杜老闆說得沒錯,我們想要在列強面前強大起來,我們必須要讓我們的軍隊強大起來,我也捐助四架飛機給我們的抗日英雄。”陳雪瑩也是此次邀請的賓客,其實在裏面還是有不少人認識她,畢竟她可是上海生意做得十分紅火的女人。
今年才十八歲,在商界如此閃耀的一顆星那些名流怎麽能不知道,不認識呢!
而且他們還聽說陳雪瑩背後的男人很厲害,跟杜老闆是結拜的兄弟,所以陳雪瑩不僅擁有一個神秘的男人,還有杜老闆的大力支持。
如此牛逼的關系,生意想不起來都難。
但很多人都想打聽陳雪瑩背後的男人是誰,到底何方神聖,可就是打聽不到任何那個神秘男人的消息。
現在兩個大佬都站出來帶頭捐助飛機,而且都是幾架得捐,那可是差不多兩萬大洋一架飛機。
豪氣啊。
“我也捐助兩架。”
“我一架。”
“我八千大洋。”
“我五千。”
“我一萬大洋。”
一旦有人帶頭後,不少人都在不斷跟上一起出力。
十分鍾不到,現場的名流紛紛都加入捐助行列,經過現場工作人員的核對,一共獲得七十萬大洋的資助,還有十五架飛機确定。
其實大家都知道飛機很貴重,很多人覺得直接捐助飛機太豪橫,根本無法去跟,所以更多人認爲還是捐錢吧。
一個多小時候,捐助環節可算結束了。
而且經過統計一共獲得100萬大洋的捐正,還有二十架飛機落戶确定。
周衛華聽到這個數據也确實沒想到,居然能獲得那麽人幫助,原本他以爲能有四十萬左右都不錯了。
現在大大超越自己的猜測,看來大家都是非常愛國,非常樂于支資助前線的英雄們。
“那我們現在有請我們周衛華周旅長上台說幾句吧。”杜老闆自然知道有很多人疑惑飛機和錢捐給誰,畢竟國内可是有兩支抗日力量。
“大家好,我叫周衛華獨一旅旅長,我父親是周繼先先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周衛華上台先是自爆家門:“當然,我想一會兒肯定有人問我,獨一旅是屬于國軍,還是八路軍呢?”
“在這裏不瞞大家所說,獨一旅是屬于八路軍隊伍,我也八路軍旅長。”
“我知道可能有很多人震驚,但不管我是國軍,還是八路軍,我都是一名中國軍人,我的職責是什麽?就是把敵人趕出我們中國,不再讓敵人侵占我們的國家,禍害我們的百姓,這些年小鬼子禍害我們有多慘,列強禍害我們有多慘,我想每一個人中國人都知道,我也不用多說。”
“今天捐助結果也是沒想到,我原本能有三四十萬就滿足了,卻沒想到大大超越我的預想,現在我更加堅信全國團結起來一起抗戰,一起把敵人趕出我們中國的信心更強,力量也會更大。”
“我在這裏代表所有千千萬萬在前線的抗日英雄們給大家敬禮,表示我們軍人對大家的感謝。”
周衛華說完直接給所有人敬禮表示敬意。
“他就是獨一旅的旅長啊?”
“獨一旅很厲害嗎?”
“你消息落後了吧,獨一旅都不知道,獨一旅的前身正是獨立團。”
“啊?獨立團?那個能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團嗎?”
“沒想到啊,居然是周團長親自前來搞募捐,這一次我們捐助也是非常值得。”
“是啊,我們也有幸見一面抗日大英雄。”
在場的不少名流名人聽到周衛華的名字後,都紛紛露出一抹驚喜,這個名字早已經在他們耳邊響起。
不管是蘇州的事,還是上海鬧起的事,還是身在千裏之外的萊陽縣發生的事,都有人知道和了解,畢竟很多都是商人,消息也比較靈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