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今天說到這個份上,衆人都不認爲秦德威能遭受重懲了。
沒别的原因,秦德威實在太能狡辯了,還總是能找到一種既清奇又讓皇帝愛聽的角度。
就打群架這種事,而且沒有嚴重後果,能罰俸一年就算神明顯靈了。
而且這一年份額裏,大概還有半數是因爲勾結張家。
至于會不會有降職處分,除非秦德威當場怼皇帝。
所以殿上君臣迅速切換成樂子人模式,就看秦德威怎麽爲打群架進行技術性狡辯了。
秦德威在公侯班位裏找到了仇鸾,開口道:“請鹹甯侯出來對質。”
仇鸾很不情願的站了出來,反正已經自首了,你秦德威還能搞私刑?
秦德威就不鹹不淡的問了句:“鹹甯侯你是不是想做主将出征安南?”
仇鸾臉色微變,無論心裏怎麽想的,立刻否認說:“絕無此意!”
準備看樂子的衆人十分驚詫,秦學士這是什麽意思?爲何在這裏忽然提起安南?
從去年年底開始,因爲安南權臣莫登庸篡位事情,朝廷一直在讨論要不要發揚天朝上國風格,征伐安南。
這就是史稱的“嘉靖朝議征安南”,也是貫穿嘉靖十六年的熱度話題。
但秦學士從來沒有就安南問題發表過意見,大家也不知道秦學士是什麽觀點。
随後聽到秦德威對嘉靖皇帝奏道:“自去歲冬末以來,朝廷爲安南之事議論不停。
而鹹甯侯剛從兩廣卸任回京,熟悉南疆情況。假如朝廷下定決心用兵,很有可能會推舉鹹甯侯挂印出征”
在曆史上,仇鸾确實當了主将,秦德威随便倒推一下因果,就能做出“猜測”了。
今天始終沒有說話的嘉靖皇帝,此時忽然開了金口:“所以你就想試試仇鸾的斤兩?”
這突如其來的捧哏,讓秦德威卡頓了一下,然後假裝有點慌張結巴的說:
“這,反正,臣覺得,鹹甯侯真不行,不适合當主将。
一開始臣也不知道仇鸾行不行,所以就是想試探一下,結果實在不如人意。”
嘉靖皇帝似乎有點生氣,呵斥道:“你憑什麽試探仇鸾?軍國大事豈可如兒戲?”
秦德威答道:“臣并沒有視爲兒戲的意思,就是看出仇鸾從勇武到謀略、組織能力一無是處,絕非良将而已。”
組織打個群架都打不赢,還說什麽用兵?
仇鸾越發的感到,這次輸掉群毆實在是大虧特虧,隻能賣慘的跪地奏道:“陛下!秦德威所言,皆爲污蔑不實!”
秦德威擠兌着說:“鹹甯侯你也不用喊冤,别說我污蔑你無能。
如果真有本事,你就立個軍令狀,若你爲主将,能半年之内平定安南。”
衆人無語,你秦德威也太不作人了吧?你憑什麽要仇鸾立這個軍令狀?
安南距離萬裏之遙,而且如今南邊衛所軍兵也遠不如國朝初年能打了。
就算當初太宗皇帝時,兩次征安南戰争幾個月就搞定了,但反叛此起彼伏,一直不能算真正平定,前後折騰了十幾年。
所以誰敢說,能半年平定安南?
但仇鸾聽到秦德威提出這個條件,反而松了一口氣。
越難辦的條件越好,越能顯得秦德威無理取鬧。
于是鹹甯侯又趕緊繼續裝可憐賣慘:“陛下!秦德威實在跋扈霸道,強人所難,叫臣不堪其辱!”
秦德威很不厚道的嘲笑道:“你弱你有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無能就是原罪啊!”
鹹甯侯忍無可忍,回噴道:“你行你上啊!”
嘉靖皇帝又想打秦德威廷杖了,這幾句實在跟小孩子吵架賭氣沒區别,這是把朝堂當什麽了?
秦德威覺察到了危險,趕緊高聲道:“陛下!雖然仇鸾不敢有所擔當,但臣卻敢!
隻要用臣出征安南,臣立下軍令狀,半年之内平定安南,讓莫登庸出降獻表!”
仇鸾愕然,這是秦德威瘋了,還是自己瘋了?
你秦德威至于嗎?隻是爲了逃避一個打群架處罰,連這種牛都敢吹出來?
嘉靖皇帝可是最讨厭被别人忽悠的,掉腦袋都是有可能。
文華殿裏頓時一片嘩然,樂子人們再一次被秦德威震懾到。
秦學士你好好的給大家看樂子不行麽,爲什麽一定要作死?
文臣督軍出征,最低也要挂兵部侍郎官銜,你秦德威想升官想瘋了吧?
你想一個從五品侍讀學士,直接挂上兵部侍郎官銜嗎?
不對,好像有哪裏不對?難道首先質疑的,不應該是“半年平安南”麽?
爲什麽在開始的時候,居然忘了懷疑秦學士能不能做到?
嘉靖皇帝坐在寶座上,與大臣有點距離,他還以爲自己聽錯了,瞪着秦德威又問了一遍:“爾所說何言?”
秦德威冒着欺君之罪擡高了嗓門,擲地有聲的說:“臣欲請陛下看看,臣與仇鸾這種人不一樣!
臣敢立下軍令狀,若臣出征安南,半年内讓莫登庸獻表出降!”
饒是心思敏捷的嘉靖皇帝,這會兒也愣住了。
從法理和宗主國責任來說,天朝大明應該出手讨逆,但一些大臣爲何還是要反對征讨安南?
最大的原因就是擔心勞師遠征損耗巨大,萬一遷延日久打上幾年,那财政就要崩了。
可如果确定能半年搞定,那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大明财政再吃緊,撐住半年用兵還是沒問題。
所以最大的問題就是,能相信秦德威嗎?
軍國大事不是兒戲,這秦德威目前連二十歲都不到啊!
文華殿裏像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隻有秦德威很淡定,靜靜站在寶座下面。
隻要嘉靖皇帝敢派他出征,他就真敢去!
在原本曆史上,大明朝廷最後還是決定南征。
開始在兩廣集結兵力,積攢糧草時,沒幾天莫登庸立刻就慫了,趕緊自縛出降,又是獻表又是割讓土地。
所以實際上一兵未發、一仗未打,安南就“平定”了。
這樣的“南征”,秦德威爲什麽不敢去?爲什麽不敢放狠話立軍令狀?
這簡直是嘉靖朝最好撈的一個大軍功了,隻是趕路辛苦點,畢竟距離京師太遠了。
對了,後世網上流傳的“朕與先生解戰袍”,背景就是這次南征。
“不可!此事萬萬不可!”忽然有人進言反對。
秦德威瞥了眼,居然是禮部尚書嚴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