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規定的讀卷時間是兩天,在第一天,讨論完最厚的那份不知名試卷後,讀卷官就是各自看各自的,互不幹擾。
剩餘的時間風平浪靜的過去了,然後等到天黑,衆大佬出宮回到禮部休息。
大家都知道,第二天的排名才是關鍵。
左副都禦史霍韬立刻鑽進了首輔張孚敬的房間,開口道:“養虎爲患,遺患無窮!”
雖然沒點名,但大家都知道說的是誰。
張孚敬很有格局的答道:“虎在山林,我們難以施展。不如讓他進了官場,便如虎入牢籠,有了約束羁絆,反而對我們有利。”
霍韬急躁的說:“那也不可讓他進入二甲!放到三甲末尾,給個八品閑雜小官就能打發了!
相信我,不能給他任何機會,否則吾輩死無葬身之地!”
霍韬這種教人做事的口氣讓張孚敬有點不悅,你霍韬隻知道在這裏拱火,但壓力全是他張孚敬的!
便回應說:“首輔是我,自有決斷!“
霍韬對此深深的失望,“你張孚敬當年承受千夫所指,對抗整個朝廷的勇氣呢?
你連續拱走楊廷和、蔣冕、毛紀、費宏、楊一清五任首輔的勇氣呢!
而如今,你張孚敬居然對一個未入官場的少年也要妥協了?”
張首輔隻感覺,真踏馬的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忍不住就陰陽了一句:“萬一有了差錯,責任全在首輔,你霍韬又能有什麽事?”
霍韬怒氣沖沖的說:“吾欲與若複牽美姬俱出京師西門遊海甸,豈可得乎!”
看着霍韬出去,張首輔也沒有留客,隻能暗歎口氣。殿試三百二十五人,你霍韬隻盯着那一個,格局太小了。
霍韬走了後,刑部尚書王廷相就來了,這讓張首輔很詫異。
莫非是來替秦某人求情的?你王廷相還有臉找上門?是首輔的拳頭不硬了打不死你了嗎?
王廷相卻若無其事的閑聊說:“聽說首揆近來多病,還是應當注重養生啊,我這裏有幾個補氣藥方,不妨試試。”
張首輔:“.”
王廷相又絮絮叨叨的說:“如果首揆支撐不住,那就是方閣老主持内閣了。
但方閣老此人不做事,耳根子也軟,容易被人利用啊,所以首揆要保重身體!”
張孚敬冷笑幾聲,諷刺說:“爾等若能安分守己,還能讓我多活幾年!”
王廷相打個哈哈,就起身離開了。
片刻後,捏着藥方的張孚敬才品出意思來,王廷相暗示的是,次輔方獻夫與霍韬都是廣東南海縣的!真正的同鄉!
真是拙劣的離間,張首輔不禁嗤之以鼻,他們可是大禮議一起打出來的交情,豈能因爲幾句話就離心?
但夜深睡着前,張首輔卻總忍不住想,霍韬是不是有那個意思?如果自己倒下了,換方獻夫接任首輔,對霍韬是不是更有好處?
又到了次日,也就是四月初四,讀卷大臣們再次來到文淵閣。
今天就是确定三百二十五人最終名次的一天,明天就是盛大的傳胪唱名儀式!
該看的試卷昨天都看完了,衆讀卷官齊聚文淵閣中堂。
昨日除了不分卷的張首輔外,每名讀卷官都交了兩份一等試卷,一共是二十八份。
再加上最先定下的最厚的那份試卷,以及首輔另外挑出的一份,總數是三十份一等卷。
拟定進呈給皇帝的狀元榜眼探花前三名,就将由内閣從這三十份一等卷中選出來。
如果把科舉比喻爲攀登金字塔的話,這就是最後的塔尖了。
這三年科舉周期,大明大概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參加了童子試,數以十萬計的人參加了道試,數以萬計的人參加了鄉試。
最後四千人參加了今科會試,從中取中三百二十五名參加了殿試。
三百二十五人中,又隻有三十人進入一等,今天即将決出最後的三鼎甲。
首輔張孚敬、大學士方獻夫、李時、翟銮象征性翻過一等試卷後,由強勢首輔選出了三份試卷,暫定爲前三名,其他三個大學士習慣性充當了擺設。
然後三份試卷又在其餘讀卷官手裏傳閱了一遍,在張首輔虎視眈眈的目光裏,無人提出異議。
就連首輔的最大政治對頭,吏部天官夏言也沒有說話。
這前三名試卷裏,有一份是夏師傅唯一女婿的親戚!
進呈給皇帝的三份試卷就此落定,隻是這三份試卷現在并不排名。
等皇帝看過三份試卷後,會禦筆欽定出一甲三名的名次,象征天子取士。
随後又排定了十份備卷,萬一皇帝對前三份試卷裏有不滿意的,就可以從備卷裏再換。
正常情況下,這十份備卷基本上就是二甲第一名到二甲第十名了,除了三鼎甲之外最矚目的名次。
人人矚目的那份萬字試卷,被列在了備卷裏的第十。
這個名次很好很微妙,充分體現了各方的政治智慧,和宰輔的格局考量。
說低也真不低了,二甲第十名已經足夠醒目了,也列入了三鼎甲備卷,不至于被人說排斥賢才!
說高也不算太高,畢竟沒有到三鼎甲和二甲前五的地步,勉強能維護住首輔的尊嚴體面。
而且大家都不能确定,天子到底喜歡還是不喜歡這種出風頭的策文。
反正這個名次不上不下,就算天子關注到,也足夠交待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
剩下的試卷,大體上分爲二甲和三甲,由讀卷官按照官位順序,一個一個輪流填名次。
直到這時候,所有試卷仍然不會拆開看名字的。
臨近午時,三鼎甲之外的名次排完後,十五名讀卷官捧着前三份試卷,一起來到文淵閣北邊的文華殿朝見皇帝,讓皇帝裁定前三名的最終名次。
在這個環節,禮部尚書顧鼎臣作爲知貢舉官,要向嘉靖皇帝彙報此次科舉的整體情況,這也是很程序化的。
隻聽顧鼎臣公事公辦的跪奏道:“時天下士就試者四千人有奇,三場拔其由尤者具額以俟宸斷,得三百二十五人張之甲榜.”
其他衆大佬精神高度緊張了兩天,再聽這種長篇套話,不免都有昏昏欲睡的感覺。
但也沒辦法,官場就是這樣,形式總是要走的。
“.其中有少年秦德威者,以十七歲稚齡登榜,嘉靖朝以來獨有也!”
霧草!從首輔張孚敬到天官夏師傅,再到打醬油的工部尚書,全都不困了!
大家都是老官僚了,這個時候單獨提起某一個考生的情況,從來沒有過!
衆人齊齊愕然望向還在做彙報的顧鼎臣,你這是要搞事?
你一個向來不起眼的弱逼尚書,這麽搞事圖什麽?你和秦德威的關系,八竿子也打不着吧!
更想不通的是,你顧鼎臣到底想搞什麽事?
先補昨天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