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河北軍上下似乎都對以少攻多沒異議,也不知道是狂妄還是自信。”
“伯符,吾等現在也是河北軍一員了,以後還是改下說法吧,小心隔牆有耳!”
周瑜對孫策大大咧咧的性格也是無奈。
“知道了知道了,你說,此戰結果會如何?”
“陽平關地勢險要,隻有強攻一法,現在還說不好。
不過我從沙盤上看,大将軍在漢中絕對有細作,甚至有奸細!”
反正周瑜怎麽樣也不相信光靠細作就能把張衛扒的底褲都快沒了。
——漢中南鄭
“劉璋命好啊~”
坐在車中的楊松想着剛剛在師君府上對益州之變的讨論,就不由的感歎了一聲。
益州劉璋在白帝城被河北軍俘獲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漢中。
一開始張魯等人還覺得劉璋是腦子壞了,你要麽就真的獻出益州,你這樣送上去被人俘虜是什麽情況。
但後續消息傳來後,得知劉璋被拜長沙郡守,還得了侯位後被河北朝廷官宣天下後,張魯等人又開始羨慕劉璋了。
還真的是傻人有傻福啊。
如果說隻是口頭許諾,那麽劉璋日後八成是要病故的,但現在河北朝廷如此鄭重其事的宣傳,劉璋不僅真的可以得到這些官爵,還大概率得到善終。
“益州之後,漢中也快了,可惜那張衛不知天時已變,還想着憑借地利割地稱雄。”
楊松想到這裏,不由笑了一下。
也多虧了這張衛,否則自己也沒機會和河北連上線。
馬車緩緩停下,楊松剛剛下車,家中老仆就上前低聲說道“老爺,包掌櫃到了!”
哦~
楊松急忙道“人在哪呢?”
“已經請到書房了!”
“好,快帶我去!”
楊松抱着肚子,一進門就一路小跑跟着老仆來到書房,一進去就看到一人正在裏面喝茶。
“啊呀~楊公到了!小人包不同拜見楊公!”
“快起快起!”楊松讓老仆在外守着,自己把門關好,然後一臉谄媚的笑道“包千戶前來,必然是有要事相傳吧?”
包不同,益州錦衣衛千戶,這個名字自然是馬大将軍根據自己的惡趣味取的假名,現單線負責和楊松的聯系,平時對外身份是附屬楊氏的商賈之一。
“楊公應該已經得知益州之事了吧?”
“大将軍計賺劉季玉之事,确已傳到了漢中,剛剛那張魯還在和在下商議如何應對此事。”
“哦?張魯想如何應對?”
“哎~他現在隻想能得個善終,根本沒啥想法,隻是他那弟弟張衛,剛剛一直在吵着說要借機出兵,想和大将軍争奪益州,他也不撒泡尿照照鏡子...”
包不同是真的有些佩服楊松了,這立場轉變的也太徹底了吧。
包不同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見楊松的時候,他還是口念師君恩重如山的...
“既然張衛想出兵,就讓他出吧!”
嗯?
楊松愣了一下,他小眼珠飛快轉了幾圈,問道“可是大将軍意取漢中地了?”
“楊公想知道嗎?”
“呵呵,不想...不想...”楊松讪笑道。
“楊公想的沒錯,如今荊南的黃祖、劉虎已經是苟延殘喘,如同風中燭火,益州劉季玉已歸附朝廷,交州地偏兵少難成氣候,天下大勢我想再明朗不過了。
楊公你一直是個聰明人,大将軍對你也時有褒獎之語,我想在這個關鍵時刻,楊公你應該知道要何去何從?”
“大将軍還稱贊過在下?”楊松一臉感激的說道“松何德何能啊!松願爲大将軍肝腦塗地,以死相報!”
一番感恩戴德後,楊松得到了新的指示,指示很簡單,就是盡量抽離張衛在陽平關的兵馬,同時在合适的時候勸降張魯。
楊松送走包不同後,少歇了一會,便再次前往師君府尋張魯。
張魯見楊松去而複返,猜是有事,便立刻出來相見。
“楊公複來,可是有事教我?”
“松剛剛一路都在思索剛剛公則将軍的話,思前想後,覺得頗有道理,便來和師君進谏!”
“有道理?益州即将落入馬子玉之手,吾等現在出兵,即是虎口奪食,又是火中取栗,如何能有道理?”
剛剛的議事中,楊松和閻圃都勸谏張魯不要出兵,還給張魯分析了利弊,現在又說可以出兵,張魯自然感覺奇怪。
楊松看了看左右,确定無人後,低聲問道“師君以爲馬子玉平定益州後,漢中還能維持多久?”
這...
張魯本來就多次對楊松吐露過想投降馬強之意,因此私下對楊松這樣說也不爲怪。
“松以爲,最遲明年,馬子玉必将出兵漢中!屆時荊南、益州皆已歸河北,漢中以一郡敵天下,豈能長久?
既如此,師君當爲未來計議!
讓公則将軍出兵益州,如勝,則馬子玉必将重視師君,師君即使日後歸降,也不失公侯之位!
如敗,公則将軍知曉河北兵馬的厲害,也不會每次都和師君争執了!”
張魯一想,大覺有理,便召來張衛,令其調集兵馬,屯于米倉山,俯瞰巴郡。
而巴郡的嚴顔,此時已經得知了龐羲投降,成都王商挂冠而去的消息。
“龐羲此賊,誤我大事!”
此時還沒到四十的嚴顔還不是後世熟悉的白發老将形象,但發須已有白絲,這些白絲,大部分都是最近這段時間出現的。
嚴顔是益州老将,年少從軍,曆經戰陣,在益州軍中聲望極高。
從軍二十年,嚴顔和張任一樣,一直以漢将自居,根本不願意歸附非劉氏的馬強。
在他看來,馬強就是個亂臣賊子,是王莽第二。
“将軍,現在河北軍已經入了江州,吾等現在該怎麽辦?”偏将吳蘭問道。
“蜀中乃大漢基業之地,豈有不戰而降的道理?
他等不敢戰,我卻敢戰!
立刻點兵,我要乘河北兵馬立足未穩,奪回江州!
隻要江州回到我手,成都諸公必會有變!”
“諾!”吳蘭當即應下,下去點兵部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