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權力就像一把刀,說權力害人的,隻是沒有将權力用在對的地方,若是用權力殺人,罪不在權力,而在人,就算是刀,也能有救人的作用。所以一件事分不了對錯,一個人也分不了善惡,畢竟影子,也隻存在光明之中。
何曾見過漆黑不見五指的黑夜裏,也有影子的存在呢?
少林寺的空正方丈去世以後,接任方丈一位的,乃是空正方丈親口指定的空山,空山作爲方丈不過三年,也跟着圓寂,此事曾惹起江湖上多人的猜測,因爲跟着不久,武當掌門溪明道長也相繼逝世,所以江湖中就有人揣測是不是有人暗中害死了少林和武當的首腦,種種陰謀論不胫而走。
少林寺的弟子多方查驗,都認可空山方丈乃是得了心疾而死,不是遭人暗害,因此他們還專門向江湖中人宣告了此事,不管江湖上的人信也不信,少林寺都不再爲這件事多作讨論,他們要面對的是,空山方丈忽然圓寂,并沒來得及指定方丈的繼承人。
這就給少林寺帶來了一個難題,盡管以他們光風霁月的胸懷,有資格當上方丈的,都會有些心中火熱之感,他們或者渴望的并非少林方丈能夠帶來的權力,而是一種認可,即使是佛家之人,這種被認可之心,也難以全部磨滅,佛旨雖然指點他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但這說法未免有些空泛,讓他們不到一定的關頭,是很難抛開求不得之心,很難避免怨憎會,就連對空山方丈的愛别離,恐怕也是心有戚戚焉。
包括渡劫禅師在内的渡字輩的高僧,都已經垂垂老矣,他們内力已臻化境,但畢竟無論精力還是智慧,都到了垂暮之年,雖有傳說内力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返老還童,但畢竟隻是傳說,最起碼這些渡字輩的高僧沒有做到,所以方丈一職,不可能從渡字輩的禅師中選擇,那麽剩下來的就隻有空字輩的高僧,和慧字輩的後起之輩,慧字輩以下乃是虛字輩,大多都是剛剛入寺不久的新人,當然不在考慮之列。
最終少林寺的空字輩通過溝通,覺得空字輩的人再來做方丈一職,也不太合适,因爲他們的年齡也不低了,對于領袖少林的興趣不大,精力都放在精研佛法一事之上,遂決定在慧字輩中尋找一位武功和佛法俱都讓人心服的年輕人來做方丈。
所謂武功和佛法,隻是才能和德行的另一種說法,慧字輩中,俗家和出家的弟子,都可以參與,自然,俗家弟子若是被選爲方丈,就要立刻出家,少林寺又怎能起用一位俗家弟子做方丈呢?曆代方丈都沒有這個規矩。
少林寺上下共有千餘人,負責各類雜役的,如火工師傅,素齋廚頭,看菜園子的園丁,負責看管少林寺田産的人等約有一百多人,渡字輩的禅師中包括玄虛真性四大高僧在内還有九人,空字輩的僧人有四十多名,慧字輩的僧人占據少林寺絕大多數的人,一共有六百多人,其餘的便都是新入寺的虛字輩以及和虛字輩同輩的俗家弟子了。
之所以保留俗家弟子,乃是唐朝以來留下的規矩,當時少林寺的十三名善使棍法的昙字輩武僧,曾幫主時爲秦王的李世民對付王世充,并擒住了王世充的得力幹将,也就是他的親侄子王仁則,可說立下赫赫功績,爲李世民對付窦建德提供了保障,李世民稱帝後,爲報答少林寺相助之情,給少林寺贈送了極多的财物,并希望他們能夠接收一些非出家的弟子,爲國家培養武功高強的将士人才。
少林寺之所以幫主李世民,也不乏有爲了自己的田地被王世充觊觎,爲了保護自己的田産而拼命的原因。但無論如何,從此之後,少林寺便開始接受俗家弟子入寺習武,不用修習佛法,隻是在寺中必須遵守和佛家弟子一樣的戒律。
随着朝代的變遷,當初爲了唐朝培養将士才招收俗家弟子的目的逐漸變了,隻要給少林寺一定的香火錢,都可以舉薦一人爲俗家弟子,或者是少林高僧在外遇到資質較好的弟子,爲了收其爲徒,也會讓其跟随進寺習武,總不能硬逼别人做和尚吧。
盡管如此,俗家弟子在少林寺中所占的比例不多,除了少林寺并不将習武當做重心的原因以外,更主要的是,很多俗家弟子修煉幾年後便想方設法地離去,過不了寺中清淡的生活,若非自己執意要走,少林寺本身極少主動攆人的。
俗家弟子下山,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少林銅人陣,而是直接離寺,之間的區别是,通過少林銅人陣下山的人,在外可以自稱少林弟子,沒有通過銅人陣的,則不可以如此,不能對外宣揚在少林習武一事。
這主要是爲了維護少林寺的威嚴,以及對沒有學成之人的一種保護,償若在外何人争鬥,别人若知你是從少林寺出來的,盛名之下,他們還不一出手就是重手?武藝未成吃不了苦就下山的俗家弟子,豈不是立刻就會被人打死打傷?
盡管少林寺不攆人,但絕大多數的俗家弟子都會在寺中待不了多久,就會主動離去。
劉蘇兒當然是個例外,他既不是家中有人掏足了給少林寺的香火錢,被舉薦而去,也不是被高僧雲遊時所收的弟子,而是和前任方丈空正,有一段地牢師徒之情,所以也被少林寺認可,後來更是收到渡劫的親自指點,成爲少林寺中武功高絕的弟子。
既然他稱空正爲師父,則在别人眼中,也是慧字輩的弟子,在寺的名字不應再叫劉蘇兒,而應爲劉慧蘇兒,隻是沒有人專門點出此事罷了。
這次方丈一職要從慧字輩的人中選取,也就是在尚存的僧人來說,選擇的是第三代弟子,那是從所未有之事,劉蘇兒雖然從無此奢望,但因爲他的身手武功,乃是慧字輩中最高的,且又是原方丈空正的親傳弟子,許多人都認爲劉蘇兒極有可能成爲下一任方丈。
很多人都認爲他自己也是希望當上方丈的,否則以他的武功之高,身爲俗家弟子,爲何還戀棧少林不去?
這點就連劉蘇兒也難以解釋得通,爲何他還留在少林寺中呢?許多武功不如他的俗家弟子,都紛紛去嘗試能不能通過少林銅人陣下山,他卻一次都沒有去過。
其實在劉蘇兒的心中,他早已将少林寺當做了家,在他尚爲孤兒在街上流浪乞讨,誤入少林寺中,他唯一感到親近的人,便是當時的空正方丈,雖然空正方丈後來不幸逝世,但渡劫又像師父般傳了他正宗的少林武功,并兩次救過他的性命,他要是離開少林寺,就有種離家出走的感覺,同時他也不知道他如果離開少林寺,又能去哪裏,又能去做什麽。
可是身在寺中,他對佛法是始終提不起興趣來的。
故而也怪不得在别人眼中,他劉蘇兒會成爲觊觎方丈之位的人。
就連慧真見了他,也打趣道:“阿彌陀佛,劉蘇兒方丈,以後成了方丈可别忘了提拔提拔我。”
說話沒有一點正經,慧真是寺中慧字輩和尚裏和他交情最深的人,也是他來少林寺第一眼所見到的人,當時他被渡劫救回來,醒來後,慧真給他端來的粥,那粥香從未在他心中消散。
他沒好氣地說道:“就連你也這麽說,小心被空字輩的師叔師伯們聽到,要責罵你一頓。”
慧真四周看了看,說道:“這裏隻有你我兩人,有什麽不可說的?”
劉蘇兒歎了口氣:“關鍵是我從沒想過要去當方丈啊。”
慧真仔細看了看他的眼睛,以确定他說得是不是真話,最後說道:“你眼神正,說明你說的是真話,可是其他的師兄們可不這麽看,我偷聽他們的說話,都說你定然會當上方丈,他們語氣酸溜溜的,看來他們都有意來争奪這方丈一職呢。”
劉蘇兒說道:“你昨日沒聽師伯們說嗎,他們要選的是武功和佛法俱精之人,我對佛法一竅不通,更不想學,所以,别說我沒有争方丈之心,就算有,也會因爲佛法一事而行不通,再加上我今年隻有十七歲,少林寺怎會讓一個十七歲的人當方丈呢?”
慧真點了點頭,說道:“你說的也不錯,你年紀和我差不多,什麽都不太懂,曆代方丈都是老成持重之人。”
兩人是在一株銀杏樹下說話,沒想到這番話卻被一位名叫慧能的和尚聽去。
慧能的年紀不小,可是武功也不行,佛法也不行,隻是進寺較早,年紀較大罷了。他雖然對做方丈不抱幻想,但他對誰能當上非常感興趣,回到寝房的時候,正看到幾名慧字輩的師弟們從練武場回來,慧能忍不住将自己聽到的話告訴了他們。
一名叫做慧泰的和尚說道:“劉蘇兒畢竟是俗家弟子,不懂佛法,方丈的位子他肯定是沒戲。”
一名叫做慧石的說道:“慧泰師兄所言未必如此,瞧着空正方丈的面子,說不定會選擇他,你忘了咱們寺裏第七代方丈玄業,也是以不懂佛法之身當上了方丈,後來又學的佛法麽?”
慧泰說道:“那怎麽能一樣?玄業方丈那是在朝代更疊的戰亂中,形勢格禁下,不得不推舉武功最高的,和如今太平之世又則能相提并論?”
慧能問慧泰:“既然如此,你覺得誰最有可能當上方丈呢?”
慧泰想了想,說道:“要是讓我推薦,我覺得慧如師兄最有可能,他武功又高,佛法上修爲又深,當然,要是師伯們選擇了我,我也不會推辭。”
其他的僧人無不笑罵,自然覺得他絕不可能。
玩笑歸玩笑,慧能也禁不住生出幻想,或者師叔師伯們忽然覺得我慧能老實能幹,選擇了我呢?到時候我作爲少林方丈,那還不是耀武揚威?武林中人見到我還不恭恭敬敬的?想到美妙處,臉上不禁露出了微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