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後得知趙範的殘軍離開還不到一天時間,趙雲覺得依仗騎兵的速度優勢還是可以追上敵軍的。如此一個削弱漢軍的機會趙雲不想放過。
和徐盛商量了一番,讓隊伍稍作休息,趙雲又帶領白馬義從追殺起了趙範。
侯成則帶着羽林軍押運糧草緊追在趙雲身後。
又過了一天,蘇飛帶着一千羽林軍趕到桂陽。徐盛這才從看押俘虜的煩悶中解脫出來,開始帶着兵馬清掃郡内其他縣城的殘存漢軍。
兩天後,趙雲已經追殺趙範進入了零陵境内。
劉度麾下的大統領邢道榮本是奉命率領2千兵馬趕去長沙戰場,沒想江東軍已經殺到了家門口,正巧救下趙範。
經過了一番激戰,雙方各有傷亡。
趙雲見白馬義從連番趕路和作戰已經漸漸露出疲态,攜帶的幹糧也消耗殆盡,便領軍退到了桂陽和零陵交界與侯成彙合。
而邢道榮見識了趙雲的厲害也不敢過于逼迫,就地駐紮下來防範江東軍再次進攻,又派快馬護送趙範去到了零陵城。
太守劉度見到趙範大吃一驚,兩人一商議,生怕零陵也步了桂陽的後塵,便聯名下令駐守交州的2千守軍趕來支援,又讓邢道榮領着剩下的2千多兵馬撤回零陵。
······
長沙城。
各地的戰事變動紛紛彙入了季書的作戰室裏,甘甯摸摸下巴看着挂起來的巨大地圖疑惑道。
“先前在江夏定的總計劃不是佯攻漢津港,讓我們先打下荊南嗎?”
“怎麽主公和公瑾已經動真格了,這都已經攻破漢津港向江陵進軍了。”
“子淵,那我們接下來怎麽辦?”
季書喝了一口茶,拿着指揮棒走到地圖前面說道。
“不怎麽辦,繼續進攻荊南。”
“二哥既然沒有讓我撤軍攻打烏林港和他夾擊江陵,那想必是文聘已經識破了周泰的虛實。”
“要知道湖陽港隻有3千虎嘯營騎兵,根本不可能攻破新野的城牆。文聘一旦領兵回到襄陽,就可以支援漢津港,讓張允從江陵調度兵力南下救援荊南。”
“二哥這時候拿下漢津港向江陵進軍是爲了讓張允投鼠忌器,不敢分兵南下,好讓我們這邊能順利完成戰略布局。”
季書有些感慨,他知道周瑜手上隻有1萬8千兵馬,而張允可在漢津港駐紮了2萬人。
想佯攻就佯攻,想打下來就真能打下來,這已經不是“厲害”兩個字能形容的了。
見衆人恍然地點點頭,季書打起精神,他這邊也要抓緊了。
“既然劉度、趙範吓得把整個交州的兵力都撤走了,那我們也不用跟他客氣。”
“待會我會傳令讓子龍大哥在增援達到之前帶領白馬義從接收交州三郡。”
“黃将軍,你立刻帶6千兵馬趕赴零陵與侯成、蘇飛彙合。随後一起聽命于趙将軍,合力攻打零陵。”
黃忠抱拳應諾,轉身便離開了。
季書指着羅縣港繼續說道。
“桂陽那邊的戰事就交給子龍大哥了,剩下的兵力我打算走水路攻打武陵。”
“甘大哥,你先領5千錦帆軍攻打武陵的公安港,吸引敵軍的兵力,同時攔截江陵方向的支援。”
“遲些等徐盛回來了,我就讓他馬上率軍走洞庭湖,偷襲武陵城。”
甘甯沒有異議,他看着地圖大笑道。
“嘿嘿,等我們打下武陵,我看子龍也不用攻城了。零陵一座孤城,恐怕不用我們勸降,自個兒就投降了。”
季書、許屠、韓星等人也是會心一笑。
打到現在戰事已經趨于明朗,相信隻要再過半個月就能拿下整個荊南。屆時,衆人揮軍北上,劉表的覆滅就在眼前。
衆人開始談論起一些細節,這時又有士兵進來禀報新的軍情。
“禀軍師,主公傳來消息,董卓大軍已經撤退,曹操正在汝南集結兵力準備攻打壽春。”
乓~~
指揮棒掉在地上,季書微張着嘴,一臉的驚訝。
他沒想到以董卓和曹操的仇怨,這次出動十萬大軍竟然是雷聲大雨點小,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董卓就撤兵了。
季書擡頭看向門外深邃的天空,在和劉表交戰的同時他們也在和不可預測的敵人交鋒。
······
襄陽城。
劉表一臉頹然地坐在那裏,右手撐着額頭沉默不語。
衆臣也戰戰兢兢,不敢随便開口。
漢津大敗,張允損失1萬人,而孫策隻損失了3千人。
現在孫策已經率領着1萬5千兵馬殺進了荊州腹地,直指江陵。
韓玄被部下所殺,三千長沙守軍直接投敵。荊南在短短半個月時間裏就丢失了長沙、桂陽兩個郡。
衆人怎能不心寒?
“金璇已經發來了數封求援信,若再不派兵支援,臣擔心江東軍一殺到武陵他就要投降了。還請主公早做決斷。”
伊籍微微歎了一口氣,打破了圍繞在衆人之間的死寂。
文聘也站出來說道。
“主公,局勢還沒有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如今曹操已經宣布了要讨伐‘僞帝’袁術,壽春撐不了多久了。”
“壽春一旦失守,孫策絕不敢讓江東如此空虛,那時就是我們反攻的轉機了。”
劉表死魚般的眼睛終于煥發了一絲神采,他疲憊的動了動,擺正姿态看向衆人。
“仲業,那你覺得現在應當如何應對孫策?”
文聘抱拳答道。
“江陵原有3千守軍,張允又帶了1萬人退到江陵,短時間内不會有失。”
“請主公準我立刻率領2萬大軍南下迎擊孫策。”
“若勝,臣可伺機重奪漢津港;若敗,臣便死守麥城和江陵的張允形成犄角之勢,足可擋下孫策的攻勢,不讓其再進半步。”
“而且有我駐守麥城,也能減輕江陵的壓力。等我大軍一到,可讓江陵的王威領3千兵馬支援金璇,穩住武陵。”
“隻要我們再堅守一個月的時間,孫策必退。屆時我們大軍南下必能重奪荊南。”
聽完文聘的計劃,蔡瑁、伊籍等人紛紛站出來附議,劉表也終于心頭一松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