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懷低首略一沉吟,雙指向前一刺,已然出了一劍。
這一劍看上去隻是普普通通,并未給人以絕強的壓迫感。隻是其氣象有些恍惚,一時竟分不清是有形之劍還是無形之劍。
說是無形,其邊界輪廓異常分明;說是有形,目力注視超過三息以上,便恍然驚覺此劍其實完全不存。
這似乎隻是軒轅懷的試探之着。
歸無咎面色淡然。
他手足身形皆是寂然不動,隻是面前三尺處忽地呈現出一柄巨劍,然後忽然崩散。
此劍既散,軒轅懷刺來的那劍亦同步崩散。
歸無咎知軒轅懷所動用的,決計不是什麽“試探之法”。表面看去這一劍似乎還不若二人操縱魏清绮和他的分身鬥法之時所用的神通強橫,其實卻大謬。
那時的交手,軒轅懷處限定了必須以八劍中的“絕劍”一脈迎敵,這已然是負枷鎖而起舞;歸無咎亦不遑多讓,必須考慮到魏清绮和自己劍道神通的契合與相融。
而這一劍,卻是渾融八劍,奧義流轉不休,無論對上九宗中的任意哪一位,都能一劍決勝。
歸無咎的應對之法,同樣是八劍合一,化作“空蘊念劍”最原始的形态——感氣消殺之法。隻是看似與舊法相同,内中精義,卻早已一日千裏。
神通出手的一瞬,歸無咎已然預知到這一劍是兩兩消弭,各自不餘一絲。
軒轅懷雙眉一挑。
因爲這一劍,充分體現出了歸無咎用強不退的心念。
其中奧妙在于,歸無咎若是以其餘神通化解軒轅懷的這一劍,其實并不算困難;但他依舊選擇的最原始的“咒殺蕩物法”一流。
盡管歸無咎重立空蘊念劍之後,此法已不局限于十二或十六劍。但消耗之巨依舊在其餘諸法之上。
不單單是歸無咎消耗極巨,就是軒轅懷,劍意被一洗而去之後,亦會多出莫名的壓力和負擔。想要化解掉這種“負擔”,所額外消弭的法力不會比歸無咎更少。
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
在許多人心目中,到了歸無咎和軒轅懷的層次,功行難分軒轾。這兩位絕代雙驕,非鬥上三日三夜、甚至一個月、一年半載,難分勝負。
但是事實是,鬥上一年未必不可以;但卻要看歸無咎的抉擇。
若歸無咎選擇用空蘊念劍的原始形态“舊瓶裝新酒”,二人之法力将會以驚人的速度消耗,至多一刻鍾,就要分出高下。
若沒有絕對的自信,第一選擇自然是将戰線拉長。
但現在歸無咎分明告訴軒轅懷,他并不憚于走速分勝負的險路。
軒轅懷不爲所動,又施展出第二劍。
這一劍“悠遊有無之間”的意味,和第一劍相若;但卻多出一份詭異。
詭異的是軒轅懷本人——
他雙足輕輕一躍,劍法離體之後,雙手亦是極爲舒展的一張。
這份古怪委實難以用言語形容,強而名之,大約類似于嬰兒在母體之中一個蜷曲;又或者誰酒足飯飽之後打了一個惬意的飽嗝。
似乎十分滑稽,完全是超脫與戰局之外的内容。
但與之同時,那種心通萬古、俨然辰陽劍山初代祖師複生的韻味,也驟然鮮明,不可抑制。
歸無咎不爲所動,第二式八劍混同之法,以“蕩物咒殺”的真義施展出來。
兩兩消弭。
清晰望見,軒轅懷處灑脫自如,從容而有餘裕;而歸無咎處的氣機卻似微有沉滞,仿佛軒轅懷的那一劍餘力未盡,侵蝕到了近處。
這一劍,是軒轅懷占了上風。
第三劍……
第四劍……
軒轅懷所占上風之勢愈來愈明顯,歸無咎卻似深陷入泥淖之中,愈來愈難以自拔。
第五劍——
歸無咎氣象陡然一變,似乎偉岸已極,較之軒轅懷更久、更遠、更深邃!全然是跨越數個紀元而來的大能之風貌。
這一劍,不僅是将軒轅懷的第五劍陡然消弭拂去,更是将軒轅懷先前積累的優勢,一舉破去。
數招交手,鮮明的體現出二人之短長。
軒轅懷主動發難,鬥的是境界。
無論是歸無咎還是軒轅懷,通過革新真流大道的功果,一旦晉入那橫亘過去未、宛若道境之上的大神通者降世的境界,神通威力又增加一層,一劍之下,就算是秦夢霖、玉離子的修爲,也會感受到極大的壓力。
但是二人之間,又有差别。
二人的真實“心境”,都遠遠超越當前的元嬰境界修爲。
軒轅懷一出世所負是完整的道境心境,在知見上等同于道境大能。所以他駕馭重立八劍之勢,随時借用“境界”之力,相對更圓熟、更容易。而歸無咎的心境,乃是通過魔道四典打通至近道境界,所謂心意如恒,剛健生動。
和軒轅懷相比,其實遜色一籌。
所以他動用此法,不若軒轅懷熟練。非得調和良久,感應回憶當是重立空蘊念劍時的感動,方能晉入那奇妙境界。
但是歸無咎在真幻間中得見武道的上境玄關,以及在末拿本洲之中又有一番精彩履曆,對于道境之上的更高層次,所知實較軒轅懷爲多。
所以雖不若軒轅懷之随時、穩定成就,但一旦晉入那般境地,歸無咎的感受,卻是更加豐潤圓滿,威力亦更加充沛。
用俗話說,更像是一位真正的道境之上的巨擘的氣象。
軒轅懷的第六劍已然出手。
就在此時,歸無咎忽地心中一動,似感到一絲意外。
毫不猶疑,歸無咎斬出一劍。
但這一劍卻不是和軒轅懷“鬥劍”,而是沖着他正身去的。
軒轅懷微微搖頭,如此手法,對于他而言是完全無用的。無論他是撤劍回守,而是各自攻守,勝負都取決于雙方的真實戰力,而不會爲“術”所動搖。
他選擇了各自攻守。
歸無咎伸手一點,應對軒轅懷的劍形;軒轅懷氣機一湧,線條虛像和近人實體蓦然兩分,以“實體”深陷埋藏之法,同化歸無咎這一劍的劫殺咒力。
豈料一瞬間的明滅之後,軒轅懷的“實體”固然無影無蹤,他的線條虛像之身上,竟是出現了一道深深的破碎痕迹。
一道堪稱可怖的劫力,明顯并未消融殆盡,而是創傷了軒轅懷本體。
這可不是二至四劍時的“相對優勢”,而是實實在在的創傷!
難以置信,隻交手到第六式,這一場曠世之鬥,就分出了勝負!
若非戰場隔絕,教九宗諸君和衆賓客望見,還不知驚詫到何等境地。
軒轅懷面色依舊平靜,隻是雙眸中清光流轉,似乎是在思索歸無咎那一劍的劫力,爲何能夠強到如此地步,幾乎相當于二人合力。
歸無咎也有些意外。
那一念萌生之際,已屬意外;到了真正兌現,更是夢幻離奇。
方才的勝着,在于《神藏索源通貫十方成就法》的務虛秘法——紫虛之卦。
其實魔道四典合一,雖是極可怖的底蘊,但若說能夠在和軒轅懷的鬥法之中成爲勝着,到底還是有所不及的。
當年歸無咎的劍道并未大成之際,和軒轅懷交手,就曾用“前知三十六息”的法門,化解軒轅懷的推演大道。
如今歸無咎空蘊念劍大成,辰陽劍道中無論是唯實唯理的推演之道,還是唯識唯心的劍道,皆能抵住,不必再借用其餘法門。那麽“前知三十六息”之法騰空出來,是否能夠構成歸無咎對軒轅懷的優勢之一呢?
答案是不能。
因爲以軒轅懷的深湛境界,歸無咎當年既已多次展露此法,軒轅懷處自然就有了應對之法。
“紫虛之卦”也是如此。
看似歸無咎有秘寶輔佐,甚至多出了一次容錯的機會。但歸無咎第一劍出手,感應“紫虛之卦”是否到了動用之機時,便心生明悟——
就算是引而不發,隻消自己心中有暗暗嘗試運轉此法的念頭,大約十招之後,軒轅懷便隐約有所感應,且自然而然的生出化解之道。
和軒轅懷這樣的對手交手,“紫虛之卦”的成功率自然是其下限,四十九分之一。
四十九分之一,連續十次。
能夠成功觸發一次的幾率,不足兩成。
軒轅懷成功避過這一手的概率,本在八成以上;再加上強者運強的自然之理,歸無咎也并未認爲這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能夠發生,能夠通過這一式決出勝負。
交手到第六合,當心念中“紫虛之卦”必能成功的預感傳來,歸無咎驚訝大于驚喜。
他偏偏就發生了。
等候的五百年的決戰,以這樣一種方式分高下,倒令歸無咎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
歸無咎劍意再起,要乘勝追擊。
軒轅懷雙目一凝,劍氣成環,将己身牢牢護住。其幽邃之處宛若真正的兩界隔斷,徹上徹下,勝過陰陽道“退步均衡”甚多。
歸無咎一望便知此法極爲高明,強攻不易,想來是軒轅懷深藏的最後護身秘法。
一個時辰之内,就算再度遭遇“紫虛之卦”的倍力轟擊,也休想打破。
但以額外的法力,修複自身的傷勢,此等手法對于歸無咎并無意義,無非是拆東牆補西牆而已。因爲其出界之後,歸無咎依舊以比拼消耗的法子作戰,先前獲得那一擊的優勢依舊能夠兌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