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安車,徐徐止步。黃門死士,舉火列隊。将車廂上下左右,團團圍住。
随車小黃門,見四處無聲,别動動靜。這便躬身言道:“阿父,馬市已至。”
“嗯。”機簧聲中,踏闆下落,車門開啓。避入函園,頤養天年之大長秋兼尚書令曹節,穩步下車。眺望二宮火焰沖天,映紅西邊。曹節這便問道:“城中兵事如何?”
“大将軍何進,火燒永樂,攻殺雲台。”便有心腹小黃門答曰。
“爾等,戒備。”曹節舉火出陣。獨自走向馬市子錢家。
子錢家,亦出黃門。早在曹節執掌蟾宮時,便已設下。謂“狡兔三窟”。“蟾宮折桂”、“貴女定制”、“諸園贖人”,乃太倉蟾宮,不傳之秘。獲利之豐,數以億計。
貴女定制,需尋北邙秦太倉。諸園贖人,便要入東郭馬市子錢家。另有蟾宮折桂,需先爲大内官座上賓。且非曹節、封谞,不可爲。便是張讓、趙忠等十常侍,尚不足稱“大内官”。
雲台密道,出口有三。其一通胡姬酒肆。乃桓帝命曹節首造。其二便通馬市子錢家。乃靈帝即位後,曹節私造。其三,多年前便已毀去,不提也罷。
見曹節入内。肆中黃門,紛紛上前見禮。曹節命人各去休息,室門緊閉,卧榻不起。不可窺探。黃門自幼馴養成習,自當唯命是從。
少頃,待肆中再無閑人。曹節自入後院庖廚。搬動機關,靜待暗門開啓。
謂“君子遠庖廚”。此地少有人來。
舉火下密道時,曹節喃喃低語:“麒麟降世國祚終,宗王三興乃爲始。”
此谶于洛陽,廣爲流傳。婦孺皆知。聞乃出千秋觀。卻不知,何人首創。
桓靈年間,曹節多次往返。階梯路徑,早已爛熟于胸。何須火把引路。便伸手不見五指,亦足可轉圜。立于中階,俯看渠水無波。曹節屏氣凝神,靜待來人。
不知多久,忽聞兵戈之聲。
須臾,便見機關船,自暗處駛來。
船首二人,火把高舉。
正是董承、張繡。
舟船靠岸,董太皇并窦太皇,攙扶而行。
“前方何人。”仰見火光人影,張繡厲聲喝問。
“老奴曹節,叩見太皇。”
張繡捉刀在手,健步登階。舉火抵近,顯出粉妝紅唇,曹節相貌。
“果是老大人。”董太皇,終得安心:“今日死裏逃生,幸賴老大人相助。”
“老奴,不敢居功。實乃太皇,吉人天相,否極泰來。”曹節躬身引路:“請太皇移駕。”
“此密道,通往何處。”窦太皇,忽問。
“東郭馬市。”曹節似随口一答。
董太皇,又問:“自朕入宮,未聞老大人有養子。”
“太皇,所言是也。”曹節答曰:“非老奴養子,乃養女也。”
“原是女扮男裝。”陳年舊事,浮上心頭。董太皇這便醒悟:“可是安世高女。”
“正是。”曹節前方舉火引路。衆人魚貫登階。出密道,穿子錢家。函園安車,已恭候多時。
遠眺城中火光沖天,厮殺不斷。二宮太皇,四目相對,皆心有餘悸。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寝于積薪之上。今永樂大火,雲台血濺,便是明證。
竊據高位,而無大權護身。便如二宮太皇這般。亦如何董二戚。難免斧钺加身,身死族滅。
二宮太皇,心事重重,相伴登車,趁夜色遮掩,駛入西郭函園。
見窦太皇隔簾回望東郭馬市。董太皇遂出聲相問:“妹,何所思?”
窦太皇答曰:“竊思,二宮多少事。”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董太皇,亦心有戚戚:“妹言,是也。”
穿街過巷,一路無阻。凡有路口,必有黃門舉火接應。洛陽十萬黃門,忠于漢室。今夜可窺一斑。待車入函園,董承、張繡,前往交接。便有幕府精兵,護送太皇車駕,車入二崤城。移駕瑤光殿。
“曹大人何在?”下車前,董太皇忽問。
“老大人,似未同行。”永樂衛尉董承答曰。
“哦?”董太皇雖覺有異,卻也無可奈何。彼時,便是曹節出使河間,迎回先帝母子。論從龍之功,曹節不落人後。以大長秋領尚書令,守尚書台多年,足見先帝恩重。
人老将死,各安天命。
董太皇暗自振作。與窦太皇,并入瑤光殿。靜待洛陽城中厮殺,塵埃落定。
東郭馬市,子錢家裏道。
恭送函園車駕遠去,曹節徐徐直立。
“阿父。”女扮男裝,養女安素,亦經密道,出宮相見。
“诏書何在?”曹節柔聲問道。
“诏書在此。”安素将尚書台存書,轉呈養父。
曹節拆封細觀,正是窦太皇《廢帝诏書》。彼時,合肥侯繼位爲帝。爲結好黨人,欲除十常侍立威。命豪強黃綱,陰招死士。起鞠城兵亂。累及洛陽宗親,死傷無數。因而被廢。
“阿父何意?”安素不解。
“爲存漢室也。”曹節歎聲作答。忽又話鋒一轉:“薊王三興,不可逆也。”
見養女無語。曹節目光慈炯,含笑言道:“可爲我兒良配乎?”
“何人?”安素還未醒悟。
“薊王。”曹節語氣輕揚。
“阿父,此言當真。”安素心有所想。
“當真。”曹節頭也不回,自顧離去。
薊王西宮,增成殿。
宮燈如晝,琉璃屏風。
“臣,賈诩。拜見太後。”幕府中丞,奉召入殿。
“中丞免禮,賜座。”王太後,隔屏示意。
“謝太後。”賈诩稱謝落座。
“自伴駕歸國,中丞深居獨處。聞‘聖人深居以避辱,靜安以待時’。又聞‘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王太後語透深意:“洛陽舊事,不言隻字。‘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乎?”
“臣,惶恐。”賈诩五體投地。
自随薊王歸國。中丞賈诩,深居簡出。非出必要,少于同僚往來。乃至南閤祭酒許子遠,名聲鵲起,後來居上。薊王一代明主,良臣何須藏拙。
“中丞,何不明言。”王太後,言道。
“喏。”賈诩再拜答曰:“臣乞數人,入宮爲證。”
“何人?”
“掖庭令畢岚、越騎校尉曹沖、魯相宋奇。”賈文和,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