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裏之回,九重錯落。觀台館閣,大殿廿三。雲蒸霞蔚,缥缈如仙。穿行其間,車騎大将軍董重,不由心神俱醉。無怪二宮太皇,輕易不離。
今河北五州,悉歸王治。關東縱是帝國腹地,亦望塵莫及。隻因,名門世家,豪強大姓,已成頑疾。尾大不掉,斷難割離。吞噬社稷血肉,回天乏術。
七重之上,唯皇英殿,一覽衆山小。正是二宮太皇所居。自西宮一重殿内,天機室。乘雲霄天梯,直升七重。“天機室”,乃天梯彙聚之所。華室之中,排設天梯三十六座。通西宮九重各處。爲便于宮人往來,四宮皆有天機室。機室,殿中深藏,守衛森嚴,進出有度。
非少府女官随行,外臣莫入。
董重,因是董太皇子侄,故有幸入内。
出天梯,已至皇英前殿。皇英署長孔螢,引董重入後殿。
“臣,董重,叩見太皇。”
“大将軍免禮,賜座。”雖隔琉璃畫壁,不辨真容。然出聲之人,必是董太皇無疑。
“謝太皇。”董重,稱謝落座。大殿華麗,尤勝永安。足見薊王,倍加禮遇。二宮太皇,即來則安,頤養天年。
“安集将軍,如何?”董太皇先問。
“安集将軍,舉家下獄。”董重面露悲切。
“端午之亂,果出所謀乎?”董太皇又問。
“臣,實不知也。”董重雖模棱兩可,然亦是實情。畢竟,車騎大将軍,徒有虛名。于甄下近乎閑職。若非爲天子弄臣。進出宮闱,獻媚君前,尚能知朝政,隻鱗片爪。日常居家,多半無爲。
“王上言,端午之事,别有隐情。大将軍,少安。天子必無恙。”董太皇,出言寬慰。
“喏。”聞薊王言,别有隐情,董重自大喜過望。
亂世之中,兵馬稱雄。宗室俊傑,如長塗二龍,亦一朝兵敗,身首異處。何況董董等人,不過中人之姿。比長塗二龍,猶遜一籌。如何能與六雄,并驅中原。
董太皇竊以爲。董承刺曹,可比伍孚刺董。雖功虧一篑,然忠勇可嘉。
王太師殉節,曹太保雖難逃一死。然終歸,曹黨大獲全勝,一統朝野。曹孟德,年未不惑,已總朝政。黃口孺子,專美于前。且曹呂相争,勝負未分。如何能令天下信服。
今日設宴,可安董氏家門也。
雲夢大澤,巫山神女峰。
巫山神女,閉關石室。
薊王出征,滿載而歸。今年約期将至,不日當泛舟南下。又先于北國興端午之禮。稍後遣使雲夢,傳書巫山神女。言,已于王宮九重,築南宮迎仙台,并西宮泰疇、東宮紫雲、北宮萬神,三壇。号“三壇一台”。立爲署寺,遣觀天閣女仙值守。用于接引女仙,祭祀“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
書問巫山神女,可願屈尊,赴薊國久居。
來使,非出旁人。正是門下弟子田聖。今母憑子貴,尊号媵妃。
“王上,封我何職。”細觀薊王手書,神女不置可否。
“夫君,欲以貴妃禮聘神女,入家門。”田聖轉而又道:“如若不然,可掌南宮迎仙台。”
台上必有殿。譬如窦太後,曾居雲台。迎仙台上,另建集仙殿,用于接引女仙。薊王有意,交由巫山神女掌管。待竹隅女王,玉清神女房素入宮。三壇擇其一,爲其掌管。
壇邊低垣,稱“壝(wéi)”。《周禮·地官》:“封人掌設王之社壝”。另《藉田賦》:“封人壝宮。”注曰:“委土起堳埒以爲宮也。”
故,祭壇又稱“壝宮”。上古時,由封人掌管。社壝,四面開門。立殿宇,設神主,藏祭器。又建宰牲亭、水井、燎爐,不一而足。内外密植松柏,氣氛肅穆。若遠離京畿,壇内另設齋宮,供天子齋戒之用。
泰疇、紫雲、萬神,三壇皆在薊王宮中。毋需另設齋宮。且女仙侍寝,皆入合歡殿。平日守備壝宮,亦不誤敬神。
更有甚者,女仙居高守備。凡有仙門不請自來,足可固守。
“既爲貴妃,兼掌迎仙,可乎?”巫山神女,柔聲問道。
“妾,料想。亦無不可。”田聖斟酌答曰。薊王宮妃,多兼領宮職。巫山神女,當循此例。
“媵妾,皆出門下,可乎?”巫山神女,再接再厲。
“可也。”田聖來時,薊王已有交待。隻需巫山神女願入家門。凡有所請,但憑所需。
“如此,妾願往。”神女眸中,難掩異彩。話說,自楚爲秦所滅。凡有天下大亂,必有巫山神女出山。楚霸王之禦姬,江東之二喬。皆身侍明主,以安楚地。
今,薊王将諸多楚禮,合墨門鑄陽燧,并爲端午之禮。楚漢和合之心,不言而喻。何況,天下女仙,趨之若鹜。身侍東王父,福莫大焉。前有麻姑仙,再有王母女。傳聞,玉清神女,亦深閨待嫁。不日當入薊王家門。同爲“神女”。巫山神女,豈又無動于衷。
得薊國高俸厚祿,西王母重立東女國。與其坐視江東,心向西佛。不若攜門下,委身薊王宮。效王母滅佛國。身系家國天下,楚女亦不逞多讓。
“楚女腰肢越女腮。粉圓雙蕊髻中開。朱弦曲怨愁春盡,渌酒杯寒記夜來。新擲果,舊分钗。冶遊音信隔章台。花間錦字空頻寄,月底金鞍竟未回。”
事不宜遲,田聖這便折返,告知夫君。
趕在九九重陽前,迎娶三貴妃入宮。
巫山神女之名,天下皆知。尤其江東楚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待委身薊王家。楚漢相争四百年,餘威可休矣。
比起巫山神女,将入薊王家。
薊王立護國、橫海,二上将軍,并擢升國中諸校,皆爲将軍。消息一出,天下震怖。
将軍可設五校。若兵精糧足,可再設别部,以司馬領之。換言之,先前一校,擴爲五校。薊國精兵,足增五倍。
先前若有十萬衆,不日當有五十萬。若前有二十萬,當增至百萬。
世人皆知,薊國轄民二千萬。二十取一,亦可得百萬之衆。薊國稅賦,今非昔比。戶戶海外三登美田。更兼四海通商之利。即便招募百萬,亦足可支撐。
天下,扪心自問。
薊王此時征兵,意欲何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