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茱莉娅·多姆娜,柔聲開口。
“傳聞,并不可信。”英妮娜笑容不減,隻陳述事實:“秦後,前後兩位夫君,皆出身軍旅。麾下銳士,‘無不一以當十’。若行刺殺,必一擊而中。然刺客未及行刺,便厲聲号呼,唯恐康茂德不知。豈如兒戲?”
“魯琪拉,如何自辯?”茱莉娅·馬依莎,忽問。
“秦後言,乃康茂德之妻,克麗絲庇娜所爲。”英妮娜,這便将前後諸情,娓娓道來(詳見:《列宿·1.251入鄉随俗》)。
比起官方記載,那場破綻百出的刺殺。秦後魯琪拉所言,更符合陰謀論。亦更令人信服。隻可惜,陳年舊事,親曆者多半已不在人世。譬如近衛軍長官佩倫尼斯,寝宮侍從長克裏安德。二人先後被康茂德處死。時至今日,唯克麗絲庇娜,能證魯琪拉清白。
試想,作爲主謀,克麗絲庇娜,又豈會不打自招。
等同于,無從自證。
“薊王信否?”茱莉娅·馬依莎,必有此問。
“信。”英妮娜答曰:“時秦漢和親。薊王以王後禮聘。位列薊國三後,尊‘秦後’,主椒風殿。我與阿奇麗娅,皆是秦後媵從。稱‘椒風美人’。”
“椒風美人。”茱莉娅·多姆娜,輕聲低語。比起羅馬名義上,一夫一妻。男女皆情人衆多,各有身份,暗地苟合。賽裏斯人,雖妻妾成群,然光明正大,皆有名分。
孰優孰劣,見仁見智。
送走英妮娜,茱莉娅姐妹,心思各異。大名鼎鼎黑夜女王,并羅馬角鬥場死亡女神,維斯塔神殿聖火女祭,皆委身薊王。羅馬皇後魯琪拉,更三嫁薊王爲秦後。薊王,隻貪戀美色乎?
秦後此番南下,由海市一路伴駕,沿途橫海艦隊,接力護駕。不日當可抵達。
如前所言。薊國幹支海市,計百二十支。遍布内外循環水路。凡我薊人,隻需有載重千石商船,便可錄市籍,入“枝分角市”。萬石大舡,可入“幹支大市”。海市定期往返。薊國豪商,便可趁機,販寄艙券獲利。海市,除旗船、醫船、市船、赀船、獄船等,官船外。多數商船,皆爲薊人所有。故毋論寄艙券,亦或是寄田券,亦多出民間交易。信用擔保,必不可少。大面值琉璃寶鈔,彌足珍貴。
雲霞衛中,如常甯美人,梁姿、白微。日漸顯懷。唯恐觸動胎氣,薊王命卧床靜養。四氏雲霞,及八百萬羌氐諸胡。事關隴右大局。鍾存慧貴妃,乃隴右,人望所聚。薊王将三百雲霞衛,納入家門,亦是深思熟慮。和親鍾存古羌時,薊王既命匠人,于賜支河曲、賜支河首,西傾山、鍾存山、白馬山,周遭山川谷地,通路築城。外遷古羌安居。後爲賜支都護府所轄。
今北天竺諸國。除國主外,貴種悉遷高原。除日光城,亦有遠至賜支都護府安居。北天竺千五百萬口,貴種約三百萬衆。拖家帶口,盡攜家産,悉遷高原。亦助賜支都護府繁榮。假以時日,薊王當撤賜支都護府,改立梁州。
梁州與豐州所夾,西王母之東女國,亦出古羌。如竹隅女王,亦是諸夏仙門中人。古羌以四氏雲霞爲首,薊王自當善待。與慧貴妃,常甯諸美人,及雲霞衛所生子嗣。當可助薊王,将西王母國,收入囊中。如此。豐、梁二州,再無隔閡。可經上下昆侖道,并大章道通連。亦可經江表十港,順下頓遜海渠,抵達殑伽港。水陸暢達,往來頻繁。經由隴右,并江東。上邦風貌,對面輸入。更有山南諸國,從旁呼應。大雪山内外,皆歸漢土,指日可待。
西汌島,内港。
将作火行船。
血沙蠍母,星昴·賽拉娅,攜希俄斯十四姐妹,如期而至。
薊王所贈,沙漠神駒,并全套馬甲,及機關馬鞍,皆已制畢。隕琉璃内甲,并沙漠傭兵甲,雙層嵌套。從頭至腳,萬無一失。甚是有專屬隕琉璃金箔假面。真可謂不惜工本。
希俄斯姐妹,辛西娅獵裝,亦是度身定做。唯一區别,外甲乃爲薊國水軍,辟水角端甲。紅海七姐妹,專屬座艦木蘭舡,亦内外修飾畢。希俄斯專屬風帆,更助聲威。
衆姐妹,滿載而歸。
舟回鹈鹕港。盛大聚會。
翌日揚帆,駛往甘英港。送地中海姐妹西歸。
華氏城,環城港。
國王長堤。
秦後魯琪拉,攜幹支海市,安全抵岸。
穩妥起見,亦走近海航線。稍起風浪,便入中繼港暫避。雖多走數日,然機關巨艦,日夜三千裏,亦是短途。
薊王攜文武百官,登船相迎。
“拜見王上。”秦後攜子,盈盈下拜。
“免禮。”薊王伸手相扶。
“拜見主母。”百官執禮。
“諸位免禮。”秦後儀容,無可挑剔。
母子與薊王,同車回宮。一路所見,漢家樓宇,鱗次栉比。秦後不由疑道:“天竺亦同漢俗乎?”
“非也。”薊王笑答:“謂‘冠蓋相屬’。爲夫命人将天竺樓閣,悉換漢家冠蓋。餘下再徐徐圖之。”
聞此言,秦後不禁莞爾。
懷中幼子,酣睡未醒。已能咿呀學語。眉宇間,與薊王頗多神似。更像其母。平日居于東宮飛翔殿,與諸王子同寝,周歲時已斷乳。秦後正值盛年,自嫁入薊王家門,内外滋補,倍加呵護。風華絕代,完美薊宮儀,兼有西陸容姿。可謂東西合璧。王太後此番遣來,未嘗沒有,侍寝薊王,再結珠胎之意。循薊宮儀,王後可誕三嗣。
漢朝和羅馬,兼有開明之風。女子改嫁爲帝後,皆有記錄。
時刺殺未遂,蒙冤下獄。爲全家人。魯琪拉已與第二任丈夫,分道揚镳。再嫁薊王,自無可厚非。
車駕香花宮。秦後入後宮,洗漱更衣。與薊王稍作溫存,攜手前殿,大宴百官。
長姐未在。秦後當爲六宮之主。代行母儀天下。
家中主公、主母,皆在。自是家門興盛。
豐州文武,皆難掩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