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薊王此來,非一人之力,一人之功。乃是攜輔漢大将軍幕府遠征。雖非全體幕僚,悉數伴駕出征。然自軍正沮授以降,皆爲幕府宿吏,足智多謀。營中亦多百戰老卒,英勇善戰。更加法正中途來投,“三人行,必有吾師”。算無遺策,臨機應變。設奇謀,助薊王連戰連捷。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凡敕令所出,皆有條不絮,如期達成。
乃至薊吏,亦是天下名産。
各國降兵,去僞存精。無需百萬之衆。十萬水陸精兵,一萬機關象兵足矣。餘下皆就地編戶,爲青壯勞力。
如何牧守,所占三登沃土。并循序漸進,帶入漢家文明。潛移默化,革除種姓之弊。薊王需謹而又慎。
首當其沖。吏治體系,如何架構。
或如竹隅女王所言,增立山南都護府。亦或是,如薊王所言,将身毒諸國,皆羁縻爲屬國。以屬國都尉領護,并立國相總領國政。行軍政分離。
見薊王舉棋不定。上元柔聲進言:“夫君,何不遷嶺南都護已牧之。”
“頓遜海渠未通。輾轉萬裏,恐難兩顧。”嶺南都護府,若由南醴港,遷至身毒,需繞行頓遜海崎。且嶺南至徼外,人心未附。若遷都護府,恐生事端。
“聞哀牢有水路,可通大秦婆羅門國。何不遣人一探。”上元言道。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薊王亦從山南諸國處,有所耳聞。
蜀身毒道,水陸交替,尚不爲薊人所知。然後世《魏略·西戎傳》有載:“‘大秦道’既從海北陸通,又循海而南,與交趾七郡外夷比(鄰),又有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出異物。前世但論有水道,不知有陸道。”
所謂“大秦道”,便是蜀身毒道,其中永昌通大秦婆羅門國一段。
唐人賈耽亦書載,由羊苴咩城(大理)至永昌,渡怒江達諸葛亮城(騰沖),至麗水城(緬甸密支那),西渡麗水、龍泉水至安西城(緬甸盂拱),再西渡彌諾江(欽敦江),至大秦婆羅門國。
時下,據說。麗水航道,可由麗水出海口三角洲,直通永昌哀牢縣。
而麗水出海口三角洲,便在殑伽港,海岸下緣。東行半日可達。
若果有此航道,直通哀牢。何須遷嶺南都護府入身毒。隻需在哀牢建新港,續接蜀身毒道,足矣。
奈何時下麗水下遊,乃骠國所據。水道受阻。若要疏通航道,薊王需先降服骠國。
骠國,唐玄奘稱之爲“室利差呾羅國”,在“(三摩呾咤國)東北大海濱山谷中”。新、舊《唐書》謂其有二百九十八部落、九城鎮、十八屬國。貞元十八年(802年),其王遣太子舒難陀,率樂隊、舞姬,沿西南絲道赴長安獻樂。白居易有《骠國樂》紀其事。
而麗水出海口三角洲,另有狼牙修國。唐玄奘稱之爲“迦摩浪迦國”。與頓遜五國毗鄰。
殑伽港之東,沿海諸國,唐玄奘稱之爲“聲聞六國”。并言“凡此六國,山川道阻,不入其境。”
時下,濱海諸國,多爲百乘王朝羁縻。
身毒不過羁縻十分之三。薊王不宜再樹新敵。若攻略骠國,必借麗水上遊,達光國之力。且還需攻占百乘王朝,羁縻濱海諸國。
先不急。
按部就班,徐徐圖之。
修築大章道,連通江曲港。并疏通二江航道,進而鑿穿羌身毒道。再通大秦道,續接蜀身毒道。待羌身毒道與蜀身毒道,水陸通連。三南半島,身毒半島,皆爲漢土。
再造港津,直通海西。一統寰宇,有生之年,當可預見。
謂“殺人放火金腰帶”。又說“人無橫财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少時,薊王屠滅胡雜馬賊,首嘗戰争紅利。
身毒富庶,又超乎想象。更加奇襲破城。累世積财,不及埋藏。皆被諸将所得。奉王命。僧院神廟,敬而遠之。王宮民宅,請君莫入。大小列國,單單國庫,便令薊王,不虛此行。
金銀珠寶,堆積如山。
粗略估算,足可折薊鈔五百億。且還隻是金、銀折算。諸多奇珍異寶,無從估計。
更有甚者,薊王從貴霜王處,購買身毒貴種所需,單憑販賣機關器,便足可支付。諸如糧谷牛馬,不計其數,亦未計算其中。話說,枝扈黎大江沿線諸國,占盡地利。又是奴隸城邦。财富傾其所有,向金字塔尖彙聚。隸濃又馴服于種姓禁锢。做牛做馬,任勞任怨。話說,迦膩色迦王,入寇摩竭陀。竟隻索取三億贖金。
若知薊王今日所得。不知迦膩色迦王,還願換馬鳴菩薩否。
糧谷六畜,民脂民膏,分文不取。諸國金庫,當仁不讓。正如鍾存慧貴妃,陪嫁百車昆岡美玉。于西羌而言,不過頑石而已。金銀珠寶,亦如此理。終歸不能果腹。
以後通用薊鈔,齊民皆有賬戶。何須此等重物壓身。
無銅身輕。
薊王此番遠征身毒,可謂吉星高照,鴻運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