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同契,相投義氣。
少時,薊王一金知人心。而後與摯友親朋,仁人志士,共襄盛舉。少複祖爵,增封爲縣,并土爲國,成大漢一藩。
自上而下,民風淬煉,凝聚國風。泱泱大風,遍吹國中,遂成一方沃壤。再有英才來投。耳濡目染,感同身受,洗心革面,換骨脫胎。
自然而然。“南橘北枳”之勢成。
如許子遠所言,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一言蔽之,趨利避害,取舍之道。
故儒宗言,毋以私術品頭論足,而是繩之以公道。
又謂公道自在人心。
許攸爲人如何,見仁見智。然自拜南閣祭酒,秉公職守,一心奉主,未見有失。以公道論,許攸堪稱國之棟梁,王之肱股。
薊王言,私欲無損公義。
多年前,蔡少師說羊續懸魚。更少時,薊王續北海一龍之義。一脈相承也。
終歸“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于薊王而言。如何揚長避短,最大得利,亦是用人之道。
學壇五重,寶玦大藏書閣。
閣中藏書,乃出蔡少師畢生珍藏。自薊國琉璃術大成。寶玦閣中藏書,皆封存在清鋼琉璃壁中。“隔壁觀書”,遂成太學生,日常典故。凡藏書,皆已刊印成冊。憑學證借閱。
薊吏必修之《薊法》。乃出春秋決獄。
太學兼王子館,雙博士祭酒服虔所撰:《春秋左氏傳解誼》三十一卷、《春秋左氏膏肓釋疴》十卷、《春秋漢議駁》二卷、《春秋左氏音》一卷、《春秋成長說》九卷、《春秋塞難》九卷。乃研讀《薊法》之工具寶典。
多次刊印成冊,風靡大河上下,薊國内外。單版稅一項,便得券鈔千萬。
話說,版稅多寡,先前無有定論。薊王勘定爲百取五。薊國各類叢書,作價百錢至千錢,甚至萬錢不等。因造紙術并印刷術,皆大成。更加薊人習文學武,蔚然成風。印字坊、書肆,大興于市。後儒宗攜國中大儒聯名上疏,求定版稅百取一。與關稅同。
薊王問計群臣,皆無異議。遂定百取一的版稅上限。原作者與書錄者,各得一半。如《春秋左氏傳解誼》,原作者乃服虔,書錄者乃鍾繇。百取一的版稅,二人平分。此乃雕版印刷。稍後,燒成活字,初印仍平分。二印服虔千取六,鍾繇千取四。三印服虔千取七,鍾繇千取三。以此類推。直至服虔千取十。
隻因鍾繇乃書法大家。
若無需名家範版,則版稅悉歸原作者所得。事實證明,名家書錄,銷量大增。
書本之用,毋庸置疑。
無論一家之言,還是百家公論。隻需遍傳内外,海内拜讀。書中之言,必有人信,有人疑,有人半信半疑。亦有人嗤之以鼻,如臨大敵。
薊王,先籠絡信衆,再向化疑衆,放逐頑衆,最後滅盡敵衆。而後,四海皆準,世界大同。便是所謂:『天地一;大同異』。
一金知人心。
授人以金,授人以書。本質上無不同。目的其實很簡單:明辨是非。是,則與子同袍。非,則與子割袍。
“豈曰無衣?”
太學袍,出自儒服。太學生日常坐卧起居,如“林宗巾”、“陳蕃榻”等,皆有典出。底蘊深厚。
孫策初來乍到。雖美姿顔,好笑語,卻不敢恣意。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畢竟行伍出身。與經學世家子弟相比,五學根基,相差甚遠。若平常入學,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亦無妨。奈何乃儒宗入門弟子。學壇上下皆以爲,必有過人之處。課業之博大精深,可想而知。
所幸,孫策性闊達。上佳資質,又持之以恒。再得好友龐統,課間私授。豁然開朗,融會貫通。
謂“鍾鳴鼎食”。自時鍾技藝大成。薊國精準計時器,大行其道。
太學亦建有自鳴鍾。
課業,分早中晚:晨讀、晚修、日課。
日課,又分“大課”與“小課”。因大課多在堂内傳授,故又稱堂課。授業之處,便喚“課堂”。
“速去課堂。”晨讀畢。見孫策仍苦思榻上,龐統遂下榻喚道。
“(五經)博士何人?”孫策這便回神。
“乃南州高士徐稺之子,徐胤。”龐統耳熟能詳:“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隐居不仕。公府禮請相見,固病不詣。黃巾亂後,寇賊從橫,皆敬其禮行,轉相約告,不犯其闾。”
好友當面,孫策不做遮掩,這便笑道:“既隐居不仕,何以至此?”
“此一時,彼一時也。”從父龐德公,亦是隐士,龐統自有說辭:“時南州高士徐稺,亦屢辟不就。且傳語郭林宗:‘大樹将颠(覆),非一繩所維(系),何爲栖栖不遑甯處?’”
“‘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孫策出口成章。
“然也。”龐統轉而又道:“可惜郭林宗未遇薊王。徐季登,乃北海一龍之華歆,舉薦薊王當面。薊王遂命門下主簿孫乾,安車徵辟。并傳語曰:大樹将颠,非一繩所維,孤欲舉國繩之,公願爲一股(繩)乎?”
“舉國爲繩,甘爲一股。”孫策心有戚戚。
“我輩皆如此想。”龐統催促道:“速去,遲恐末席。”
“莫非,居無定席?”
“伯符兄,莫非不知‘無極座’乎?”
“未知也。”
“‘負陰抱陽,沖氣爲和’,便是‘無極座’之真意。”龐統語速飛快:“坐榻書案,排如玦。玦,半玉也,圓玉缺半乃爲玦。随天圜樓内分,先來居内,後來居外。不分座次。”
“原來如此。”玦坐與玦閣同意。天圜樓,本就是上下五重,環形樓宇。“半環曰玦”,内中分割,必是玦形大堂。
二人這便同下藏書閣,往五經大課堂而去。
課堂門前,已列隊如龍。
見龐統後來,便有前人讓位。
卻被龐統謝絕。安心與孫策,列于隊尾。
便有人竊問讓位者:“此何人也?”
讓位者答曰:“豈不聞‘四子’乎?”
竊問者言道:“古之先賢,豈不知邪?‘堯命四子以敬授民時’。四子,謂: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也。”
“非也,缪也。”讓位者答曰:“太學四子,非堯帝四子。”
“何人竟并稱太學?”竊問者頗爲不服。
“周瑜、司馬懿,龐統、諸葛亮。此四子也。”